2020年11月27日下午,隸屬於伊朗國防部和革命衛隊,有著「伊朗核研究之父」稱號的伊朗核專家法赫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東北阿布薩德村附近的公路上,遭到恐怖分子爆炸及掃射襲擊,最終不治身亡。
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隨後發表聲明,這次對伊朗頂級核專家的暗殺,來自於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的策劃實施。
一直以來,伊朗對於核研究採取了極為保密的安全措施。但在以色列「摩薩德」對伊朗核計劃的監控和破壞下,對法赫裡扎德的暗殺從未停止過。
這不禁讓人疑惑,此次遭暗殺身亡的法赫裡扎德,究竟是何方神聖,以至於成為以色列摩薩德長期通緝對象,並最終將其成功暗殺呢?
一、以色列對伊朗擁核的恐懼。
以色列和伊朗同屬中東國家,兩國間相距近千公裡。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代,雙方在美國的牽線搭橋下,交往十分親密。就連伊朗最初的飛彈技術,也是以色列援助的。
直到伊朗發動「伊斯蘭革命」,與美國公開鬧翻後,作為美國小弟的以色列才終止對伊朗的援助,撤回技術專家。此後隨著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爆發,以色列堅定地緊跟鐵桿盟友美國制裁伊朗,伊以兩國關係才不斷惡化,直到今天已經水火不容劍拔弩張。
作為伊斯蘭什葉派的大本營,伊朗還扶持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敘利亞巴沙爾政府、黎巴嫩真主黨等與以色列有直接威脅的武裝組織,使得兩國矛盾進一步升級。
出於對中東最大伊斯蘭國家伊朗的擔憂,自身擁核的以色列,堅決反對伊朗研發核武器。為此曾多次打擊和摧毀伊朗的核設施,不斷暗殺伊朗核研究專家,以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的進程。而且伊朗常常放話,要讓以色列從地球上消失,如果任由其擁核,是可能說到做到的。
二、伊朗的核彈之父。
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根據以色列「摩薩德」最新報告,伊朗正在爭分奪秒,製造第一枚核彈。而擔任該國核武器項目的總負責人就是法赫拉扎德。
法赫拉扎德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曾在西方攻讀核物理學,畢業後拒絕了美國的邀請,一直在伊瑪目-海珊大學任教,此後曾到多個國家進行核物理交流,學到了大量的核武器研發新知識。後來,他直接參與了伊朗的「111號計劃」,這個計劃是伊朗核開發的啟動項目。
法赫裡扎德在伊朗的地位,其實可以參考美國中情局給他起的外號。美國人稱他是「伊朗的阿卜杜勒·卡迪爾汗」,此人是巴基斯坦的核彈之父,一手領導了巴基斯坦核武器的研發。所以在CIA眼中,法赫裡扎德就是伊朗的核彈之父。
三、對伊朗核專家的暗殺。
美國《紐約時報》則將法赫裡扎德與二戰發明原子彈的羅伯特·奧本海默相提並論,認為他領導了1999年到2003年間,伊朗的「阿瑪德」軍事核項目。雖然該項目在和歐洲一系列談判交易下取消,但是以色列認為,該項目只是轉為地下秘密進行,其領導人仍然是法赫裡扎德。
2015年12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可能正在進行的軍用核項目評估報告中,唯一提到的伊朗人就是法赫裡扎德,
2018年,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曾公布一批伊朗核機密資料。他在當時對法赫裡扎德的地位進行了重點強調,還咬牙切齒發誓記住他的名字,公開威脅要殺掉這名核專家。之後美國和以色列向聯合國安理會施壓,對法赫裡扎德實施了制裁,理由是他是伊朗軍事核計劃的策劃者。
此後,以色列「摩薩德」特工曾多次暗殺法赫裡扎德,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也警醒了伊朗加強對他的保護,這樣以色列只能對其它伊朗核專家下手。最終通過收買伊朗軍方內部官員,成功將同樣屬於伊朗頂級核專家的馬蘇德教授、沙裡亞裡和穆斯塔法三人暗殺。
四、暗殺對伊朗的影響。
川普上臺後,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百般袒護,並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和打壓,令以色列對伊行動更加有恃無恐。此次刺殺法赫裡扎德,以色列可謂策劃周密,行動狠辣。受到嚴密保護的法赫裡扎德車隊,居然在首都的公路上遭到多輛刺殺者駕駛車輛的圍追堵截,死傷者達到60人以上。可見這次行動蓄謀已久,不惜一切代價。
暗殺事件後,伊朗問題專家皮龍表示,鑑於伊朗近年來注重高科技人才梯隊建設,法拉赫扎德等老一輩核專家早已脫離研發,升任管理崗位。「摩薩德」針對伊朗核專家的暗殺,對伊朗核進程影響微乎其微。真正能讓伊朗放慢核腳步的不是空襲和暗殺,而是談判和協議。
當然,也不排除暗殺為川普激怒伊朗報復,藉以發動戰爭謀求連任。但不乏老謀深算、久經考驗政治老手的伊朗,顯然不會上這個當。即使動手,也要等明年1月20日,送走一直拿伊朗當政治籌碼的川普再說。
最新消息稱,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會在適當時候展開報復,其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參考資料:《伊朗核危機陰影下的以色列先發制人戰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