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軍事家漢尼拔·巴卡,兩千多年前出生於北非的帝國迦太基。終生與羅馬為敵,在數次戰役中,差點把古羅馬帝國的崛起扼殺在搖籃裡。今天我們撥動時間之軸,回到那2000多年前的地中海,回到西班牙的南部新迦太基古城。還原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年代。
羅馬與迦太基的衝突始於對地中海的控制權。早在羅馬之前,地中海的貿易基本被希臘和迦太基平分。但漸漸的迦太基開始走向強大,地中海控制權的天平傾向了迦太基。不過此時的希臘並沒有因此而快速走向衰敗,直到羅馬的崛起。#古羅馬古希臘時期#
羅馬崛起之後,迅速奪得了希臘對地中海的控制權。這導致了羅馬與迦太基發生了利益衝突。為爭奪地中海,羅馬與迦太基發生了兩次布匿戰爭。戰爭期間,迦太基的大將漢尼拔崛起。以創新的戰術,出奇的戰略擊倒羅馬。兩軍對壘之時,羅馬軍隊毫無還手之力。迦太基在漢尼拔的率領之下,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羅馬城下。
漢尼拔厲害之處在於,首先他有著軍事天賦,其次是他從小到大的刻苦訓練。除了有深謀遠慮的戰略外,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的戰術。
在布匿戰爭之前,歐洲大陸屬於荒蠻之地。特別是西歐,德、法還處於部落眾多的年代。其發生的戰爭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外乎就是拿著冷兵器在群體鬥毆。而當時的羅馬軍隊則已形成了系統的團隊作戰,靠著陣型打敗了這些蠻夷的鬥毆,幾乎無堅不摧。但漢尼拔有著更厲害的戰術破解這種陣型式的戰鬥。那就是用普通兵力組成陣型與羅馬軍隊的陣型對抗,再以優勢兵力繞其左翼或右翼突破其脆弱的一方,完成包圍,消滅其主力。最終在羅馬軍隊潰散之時,完成儘可能多的追殺,力求全數消滅對方。
看到這裡,你不要說漢尼拔的這種戰術有什麼厲害,非常簡單。如果把你置身於兩千多年前,你是不可能會想出如此創新而聞所未聞的戰術。因為當時的環境條件下,教育普及低下的年代,能有如此天賦,又熟讀戰術典籍,還有戰爭閱歷的人簡直是沒有。有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漢尼拔。
羅馬為了應對漢尼拔的犀利進攻,開始了轉守為攻的戰略。在西班牙到義大利途徑的所有地方,層層設置軍團部隊,構築堅強的營寨,以求用羅馬龐大的體量消耗掉漢尼拔的軍隊。但漢尼拔對戰術創新的思維運用到了戰略上。他帶領著部隊與大象登上了阿爾卑斯山,途中翻越山脈損失了將近一半的部隊。但漢尼拔憑著堅韌沉著的毅力,成功的通過阿爾卑斯山來到義大利邊境。再用利益收買了高盧人充實損失的部隊,帶著剩下的大象,進入義大利。
當時的羅馬是絕不相信有人能帶領如此眾多的部隊和輜重能翻越阿爾卑斯山。這猶如天降神兵的戰略讓羅馬倉促應戰,最終在坎尼會戰中羅馬戰敗,損失大部分主力。漢尼拔也一度趁勢殺到羅馬城下。
接下來羅馬為了抵抗漢尼拔,消耗了帝國初期的大部分家底,犧牲了無數的將軍。直到羅馬帝國戰爭之神西庇阿的出現,才扭轉了頹勢。接著當時兩位頂級的將領在數次對決會戰後,西庇阿最終戰勝漢尼拔。從此迦太基敗勢已定,一蹶不振,直到滅國。
漢尼拔自此載入史冊,成為一代名將,其以少勝多的戰爭事跡流傳至今。但老衲想了想,其實漢尼拔並沒有輸在武力會戰的對決上。而是是輸在了資源的消耗上,因為羅馬龐大的體量輸得起。返觀漢尼拔帶領的迦太基,如果主力慘遭一次失敗,就難以恢復實力再與之抗衡。從翻越阿爾卑斯山這個出奇致勝的戰略就可以看出,如果與羅馬戰略選擇步步為營,那麼只有被消耗殆盡。只有賭一把,一擊制勝。不過,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厲害的人往往沒有實力,有實力的人又缺乏厲害之處。你們這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