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刻講者,北師大心理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心理學系副系主任張紅川@一刻talks的分享,一場科學解釋變態的極致脫口秀。我們人類原來天生變態狂?你知道你有多變態嗎?女漢子和完美主義者是變態?測測你變態指數?驚人!孫悟空竟是史上變態狂?
一位心理學家叫做法倫(Fallon),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工作。他研究心理變態者,尤其是那些心理變態的罪犯他們的大腦。但在有一天,當他在審視大腦的掃描圖片的時候,他驚奇地發現了一張自己的圖片。有一點反諷,一位專門研究心理變態的專家,發現自己的大腦是心理變態者。
我們如何來面對這個問題?第一,我們到底是不是想要知道,我們每個人自己心裏面有沒有可能埋藏著一些變態的東西。第二,心理變態這個問題,到底是否可怕且邪惡,或者到底是不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惡魔。
上大一的時候,我在從北京回老家的火車上,大家彼此都在詢問對方的專業,我說我學心理學。有位女同學就特別好奇地望著我,你知道現在我的心裡在想什麼麼?有人曾經統計過,平均有90%的心理系學生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背後說明什麼呢?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了解自己。它與別的學科相比,非常獨特:我們是沒有辦法打開人類大腦外面的顱骨,來觀察這裡面的大腦到底是如何在工作的。心理學家都嘗試著,用他們自己的一些經驗來解釋,大腦他到底埋藏的是什麼。
弗洛伊德的一個最基本的假設: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的層面,彼此之間好像一個冰山,真正在我們意識層面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們潛意識下面的是非常廣闊無限的空間,在那個空間之中,可能埋藏著一些我們自己也會害怕的或感到恐懼的一些欲望,完全不受我們理性所主宰的一些惡魔。
當我們想到心理變態的時候,我們首先會想起一些什麼,那我覺得我們最容易想起的就是這些電影中間的一些人物。
希區柯克的電影 精神病人
《沉默的羔羊》 漢尼拔
《哈利波特》 伏地魔
希特勒
這些人物是想到精神變態或者是心理變態的時候,我們馬上會想到的一些人,但是也許下面的一些人,大家不一定會想到,他們也是心理變態。
史蒂夫·賈伯斯
美國的總統比爾·柯林頓
影星 湯姆·克魯斯
福爾摩斯
到底什麼才叫做心理變態?
有研究者指出,所謂的心理變態,大致表現出三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叫做膽大妄為,brazenness。第二個,放任衝動,對自己的衝動不去加以控制,Let the impulse。第三個特徵,缺乏共情,他們非常缺乏理解他人情感、理解他人情緒的這種能力。
當我在問我的學生,把這三個詞加在一起,最容易想起什麼人物?好幾個學生最後都說,孫悟空。它膽大妄為,放任衝動,同時它對於自己的周圍的所有的敵人,都缺乏共情能力。
心理變態是如何產生的?
進化賦予我們一個獨有的心理技能,能夠讓我們膽大妄為,讓我們對自己的衝動不加控制,能夠讓我們對敵人不去賦予任何的同情,正好與我們今天所談到的心理變態能夠相互對應上。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心理變態者是我們的斥候、前哨,是我們的戰士,也可能是我們的領導,甚至研究發現,人類的女性最喜歡的男性,是什麼呢?是心理變態者。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背後是有深刻的進化學的基礎的。也許心理變態對於我們而言,並不是一個善或者惡的選擇,它是我們進化的一個需要。
如果大家能夠善加利用這種心理技能,那麼就能夠成為一名親社會的心理變態,能夠成為一名好的心理變態。
如何來理解這個問題呢?我給大家做兩個小的任務。
第一個任務,有根橫條下面有三個支點,大家能夠迅速判斷出來,哪個支點是可以平衡這個橫條的麼?很容易,一個選擇是B。
下一個任務呈現的是一個人的臉,把它的額頭和臉下面都遮住,只露出眼睛,這裡下面有4個選項,代表這個人可能的心理狀態:妒忌、恐慌、自大和厭惡。大家能夠看出來是什麼?很容易,這是恐慌。
但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在於,你們有沒有感覺出來,當你們在做這兩個不同的任務時,你們的大腦的加工有什麼樣的不同?其實很難有感覺。都很快,都很容易。
但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今天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實際上在做這兩個任務的時候,大腦是在分別動用兩個不同的網絡:一個網絡是分布在我們大腦的側部,我們把它稱之為一種與物理世界有關的思維網絡,而另一個網絡,更多地分布在大腦的中部,稱之為是一個與社會世界有關的思維網絡。這兩個網絡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拮抗的關係,當我們在用一個網絡的時候,另一個網絡就無法使用。
大量的研究發現,自閉症的患者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的社會思維能力相對低下而物理思維能力相對比較高。而與此相對的還有另外一種病症,稱之為威廉士綜合症,他們的社交能力非常強大,但是他們的問題在於物理思維能力相對低下。
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名親社會的心理變態?
三頂帽子,假設您與其他的兩位一起上來領取一頂帽子作為禮物,您先選,您選完了之後,才是其他的人選,您會選什麼?
大部分人會選擇黃色的帽子。但是,請大家稍微地能夠回回神,大家能夠意識到,當你選這頂黃色的帽子,會對後面的人帶來什麼影響麼?他們就沒有選擇了。
而這樣的一個能力,正是我們社會思維的一個體現,在於我們能夠判斷自己的行為,對於別的人,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換言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擁有這種能力,那麼不管我們的大腦變態與否,都能夠保持鎮定,並且相信我們自己。
完美主義者是心理變態麼?
這不是心理變態,其實人擁有很多不同的心理技能,完美主義對於我們來講也是一種心理技能:做事情能夠把它做到盡善盡美,而不是敷衍了事,這顯然是一種好的影響。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問題而言,原則是過猶不及。
對於心理變態者,也是如此。真正那些成為罪犯、成為變態殺手的那些人,他們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們擁有心理技能本身,而在於這一項心理技能,在他們身上成了一種極端的、畸形的、過度的發展。
女漢子是變態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心理上的性別是兩個緯度,一個是叫做男性化的緯度,一個叫做女性化的緯度。從一個最能夠適應社會的角度而言,我們認為最棒的是什麼呢?我們把它稱之為雙性化,就是一個人他身上既有男性的一面,又有女性的一面。換言之,我覺女漢子,或者暖男,可能正好是這樣的一個表現。
但是還是那句話,如果說在一個女性的身上,男性的表現超過了女性的表現,就跟一個男性的身上,女性的表現超過了男性的表現是一樣的,我覺得還是遵循著過猶不及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