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老家是什麼地方嗎?那就是遠近聞名的花果山。你猜對了嗎? 今天,我們去了花果山遊玩。
上午8點,我們來到了花果山,由於天在下小雨,所以有不少的小販向我們推銷雨衣。我想:連雲港的人真會推銷,比我們南京人會推銷多了。考慮到正在下雨,爸爸買了三件雨衣給我和媽媽、哥哥穿上。我們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大門。它像一個城門,總共有三個門。門上都是猴子把守。中間一個門上是孫大聖親自把守,下面從右到左寫著「花果山」三個大字。正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我們進了門之後坐上了通往水簾洞的觀光車。花果山綠樹成蔭,我向窗外望去,突然看到了一隻小猴子,它在樹上向我們招手呢!不過花果山的路彎彎曲曲的,駕駛員開得卻很熟練,一會轉一會轉,我真害怕車子會從懸崖上掉下去!
車子停了,我們先到了雲臺山,走進院子,裡面有一棵千年銀杏。我們爬了一百零八級臺階,來到了一座廟前,前面有一隻香爐,裡面飄出嫋嫋青煙。在廟的兩旁有一對老銀杏,一雌一雄,有1100多年的歷史。據說,在花果山上八百年以上的銀杏有十七棵,其中,廟裡的那兩棵是夫妻,其它的都是雌銀杏,是廟裡老雄樹的小妾。真有意思。廟裡有一尊佛,左邊是佛的弟子迦葉,右邊也是佛的弟子,叫阿難,廟裡還供著四大天王。我們走過了廟,來到一個臺階前,上面寫著「往上可到水簾洞」,原來,這裡可以到水簾洞啊!我們便走上了臺階。 到了水簾洞,我一看,水不停地從洞上一直流到潭底,就像一道窗簾一樣。我們穿著雨衣快速走進水簾洞,可是鞋子還是被水弄溼了。我從水簾洞裡的地道走出洞門,來到蓮花洞,蓮花洞的洞門很大,洞內越變越窄,我們只能彎下腰從一個小門鑽出去。
據說《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一開始寫的不是《西遊記》,而是《禹鼎志》。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在水簾洞裡睡著了。一群猴子來到了他身邊,說:「這老頭天天拿著筆在我們這兒轉悠,趁他睡著了我們看看他寫得什麼。」翻開書一看,發現裡面都是些鬼怪故事。猴王很生氣,因為吳承恩沒有寫他們。於是便讓手下把吳承恩的東西給扔了。這件事情卻讓吳承恩喜歡上了猴子。這也可能是他寫《西遊記》的原因之一吧。 花果山還有很多景點和有趣的傳說,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有時間去看一看,保證讓你流連忘返噢!
想必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吧?《西遊記》裡的孫悟空老家在哪兒?你知道嗎?你一定會說:「那誰不知道,在花果山啊!」對嘍!今天我就來到了這座花果山。 在山腳下,有一座「三打白骨精」的雕像,走進巍峨的山門,我們乘坐景區環保車,盤山而行,一路上經過了南天門、玉皇閣等景點。下車後,我們拾階而上,開始向書中所說的「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進發。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跋涉,正當我們氣喘籲籲的時候,忽然聽到了一陣陣急促的流水聲,抬頭一看,眼前出現一條瀑布。那瀑布從懸崖絕壁上飛流而下,氣勢十分壯觀,「啊!水簾洞到了。」站在瀑布前,一陣清風拂面而來,夾帶著細小的水沫,頓時讓我感到十分涼爽,舒服極了,爬山時的勞累仿佛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這時,我看到了一隻打扮成孫悟空樣子的小猴子,瞪著大大的眼睛,舉著長長的金箍棒,可愛極了。我連忙上前要求與它拍照。一位遊客見它可愛,給了它一顆花生,它一見花生馬上「搶」過來,連手上的金箍棒都扔得老遠,熟練地剝開花生,吃了起來,那滑稽的樣子讓遊客們開懷大笑。 穿過水簾洞,我們又來到了怪石園。沿著彎彎曲曲的山澗小路,我們邊走邊看,只見那山上的巖石真奇呀,有的像如來佛,有的像唐僧師徒,有的像白骨精,有的像哮天犬┅┅將書中的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開始我們還以為這些都是人為創造的呢,導遊說:「不是,它們都是大自然的傑作。」我一聽頓時感到: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這些巖石呈現出千姿百態,使人目不暇接。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花果山之行就要結束,如果大家還喜歡孫悟空的話就好好地保護它的「老家」,好好保護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