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這麼熱,去哪裡避暑比較好呢?也許空調房是你的首選。如果你時間自由,想要體驗全然不同的生活,推薦你去南極看看帝企鵝,那裡平均氣溫零下40-50度左右,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這還不夠有型、有腔調?看來地球已經容不下你了。那我們只能向更遠的地方邁進。比如,去太陽系度假?
你首先可以考慮一下平均溫度在零下233攝氏度的冥王星。
不管冬天、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這裡的氣溫始終徘徊在攝魂的零下220攝氏度到零下240攝氏度之間。去這裡遊玩一定要穿絕緣能力良好的太空衣,否則你觸碰到的任何東西都會立刻從冰變成氣體。這裡擁有太陽系中最長、最冷、最黑暗的冬天。
如果你是登山愛好者,相信你會喜歡這裡,艾德裡西山脈高度相當於北美洲洛基山脈的山峰,水冰山泛著一層令人愉快的粉紅色調。冥王星的質量只有月球的六分之一,其表面的低重力意味著一次普普通通的跳躍就能把你送上7米多的高空。因此,這裡的山峰非常容易攀爬。
你可以在粉色的雪山上滑雪,但是要記得冥王星上的這句俗話:「粉雪莫入口」。這樣的浪漫粉色是因為有甲烷滲入,因此,千萬不要將這雪水融化後飲用。
當然,來到冥王星遊玩一定要打卡一次「關於冥王星的激烈辯論」,沒有什麼地方比這顆矮行星本身更合適的了。2006年,冥王星因為沒有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規定而被降級為矮行星。現在仍然有很多人為它打抱不平。如果你對這件事也有看法,那麼就愉快地加入這場辯論吧。
不管理由如何,把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對於精明的太空旅行者來說是件好事。冥王星之旅的折扣更低,它會變成一個省錢、寧靜的度假地。
儘管如此,你仍然需要謹慎考慮是否去冥王星度假。
因為,這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你需要抓住冥王星離地球最近的時機出發。如果上一次,1989年的機會你沒有抓住,你就必須等到冥王星下一次接近的時候了。也就是2237年……而且即使最快的路線也要花上10年的時間,往返至少需要20年。
嗯……讓我為你找下一個更適合的旅遊地吧。
看起來很好吃的「性價比之王」——土星土星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避暑勝地,這裡的平均溫度零下139度,霧靄沉沉,冰冷徹骨,厚厚的氨雲仿佛給土星包上了一層奶油。大氣層翻騰時,像是一碗經過了充分攪拌的帶有巧克力醬的咖啡冰淇凌。
也許,土星是一個看起來很好吃的星球。吃貨們可以考慮一下啦!值得一提的是,僅需3個地球年就可從地球飛到土星(前提是你不害怕乘坐由1000枚核彈驅動的飛船)。
你一定要先去土星的北極看六邊形漩渦。這是土星最迷人、最神秘的特徵之一,也是太陽系中最偉大的自然奇觀之一。如果你想要下落到六邊形中,那就要做好準備,應對異常兇猛且風速超過每小時350千米的湍流。
|土星北極地區急如射流的風形成巨浪,浪峰交疊風六邊形(圖片來源:《太陽系度假指南》)體驗土星環是許多心懷大志的太空遊客的畢生夢想,許多人都曾通過望遠鏡瞥見土星雄偉的光環,但是很少有人踏上13億千米的旅程去觸摸它們,現在你有機會體驗一下了。
土星有七個主環,每一個都由數十萬個更窄的環組成。他們是灰色的,帶有一絲粉紅色和棕色的光環。光環不是靜止的,它會收縮、膨脹,仿佛有生命一般。土星的衛星影響光環的運動,與它們優雅地嬉戲,讓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蕩漾舞動。
|朝著太陽方向拍攝的土星環背光照片(圖片來源:《太陽系度假指南》)如果你累了,就在石塊上品嘗一杯太空雞尾酒,冰塊直接從光環裡取就可以了——因為其中93%的成分是水冰。一定要確保你的酒保使用的冰沒有被沙礫、鹽或者毒性物質汙染。
對於追求「性價比」的旅客來說,土星是一個絕對超值的旅行之地。這兒有62顆衛星,能夠為不同的衛星遊歷者提供多種多樣的樂趣。時間只夠參觀一顆衛星的朋友,可以將衛六作為首選。
如果你想在地球以外的某個海濱度假,土衛六最合適不過了,這裡的海灘籠罩在永恆的黃昏之中。你需要配備防護措施,抵禦空氣中的有毒成分和相當於地球北極的低溫。
土衛六的湖泊和河流由碳氫化合物構成,在這裡跋涉會十分有趣。因為碳氫化合物比水重,你可以浮在粘稠的液體上。試試像海豚一樣跳出液面,在大體平靜的海面上聽到海浪撞擊的聲音。
即使遇上了颶風,也不要失望。探索這顆衛星的最佳方式之一是靠著自己的力量飛行。像粥一樣稠密的大氣和低重力意味著穿上一套帶翅膀的衣服,手臂裝上襟翼,也許再加上一個小小的推進器,你就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飛翔。
不過,拜訪土星的最佳時機是春天。經歷了7年的冬季後,北極的六邊形形態會更加鮮明。此外,還需要依靠木星能夠為土星提供強大引力助推,這一時機大約每20年出現一次,出發之前,你需要向當地的跨星際旅行社諮詢下一個發射窗口。
所以,我們還是看看下一個星球吧……
混亂的搖滾星球——木星如果你是那種會被肆無忌憚的混亂吸引的人,木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這顆行星太大了,一個風暴就能裝得下地球。這裡平均溫度零下72攝氏度,大約1.5個地球年就可飛越。
|只有勇敢者才敢穿越大紅斑這團比整個地球還要大的颶風(《太陽系度假指南》)
在木星上度假永遠不會感到無趣,這顆氣態巨人身上的一切都比地球上的更極端。
木星是自轉最快的行星。在赤道附近的雲頂,一天的長度只有10個小時。如果你睡了整個木星日,不要難過,這完全正常。因為木星沒有固體的表面,白天的長度在赤道和兩極是不同的。氣體在兩極移動較慢。在木星的極地,你每天會多擁有幾分鐘。在這個形態不定、動蕩不止的旋轉球體中,一天的概念是很靈活的。不過好玩的還不止於此。
在木星上,極光永遠都在,而且比地球上的極光強大1000倍。
|木星上震撼人心的極光(在圖片中以假彩色呈現)會令哪怕最睏倦的太空遊客心生敬畏。
如果你是梵谷的崇拜者,你會偏愛木星的北極地區。在這裡,木星通常的帶和區消於無形,只留下一片混亂的天空。不同的大氣層次和蓬鬆的雲層混合式形成印象派的漩渦,你會注意到泛藍的色調。
與土星的奢華光環不同,木星的光環幽暗、朦朧、稀薄,帶著淡淡的紅色。主環是近乎透明的,而位於更遠軌道的光環更是薄如蟬翼。那些真正欣賞微妙之美的人,會十分享受木星的光環之旅。
|木星的北極地區常被人們比為梵谷的名作《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
你可以利用無線電調頻聆聽迷幻的太空之聲,它會讓你想起獅吼、哨聲、啄木鳥啄樹的聲音或者海浪拍擊海岸的聲音。不過放心,木星上沒有獅子,只有磁層中的電磁叢林。
你肯定還想看看木星洶湧滾動的紅色巨眼——大紅斑。如果木星的天氣惡劣的讓你緊張,你可以考慮用自己的探測器穿過狂暴混亂的大氣層。如果擅長駕駛,你就可以駕馭著它,躲避閃電和輻射爆。這是勇敢者最沉迷的遊戲。在木星,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在度假過程中,你會花很多時間在木星的衛星上觀光。在你動身前往那裡之前,要確定你真的準備好離開木星了。這是一顆很難離開的星球,無論是從情感上來說,還是從物理學角度上來說。它有著巨大的質量,從它表面升空需要的能量要比地球上發射多出55倍。
如果你不喜歡一直身處嚴寒之中,可以考慮去溫差巨大的水星,那裡最高溫度427攝氏度,最低溫度零下179攝氏度。147日即可到達。在這裡你可以在一天之內過兩次生日,觀看兩次日出。如果你熱愛極限運動,可以嘗試在水星上駕馭太陽風。也不要忘了參觀水星的主要原因是有機會跟著它緩慢移動的晨昏線行走,這樣你可以追逐不落的太陽。另外,謹記!不要直接被太陽光照到,否則你會變成一堆點綴著水星風景的人體焦炭。
我們的好鄰居——月球或者,你也可以考慮去我們的近鄰月球玩一圈,僅需3日即可到達。
50年前,阿波羅11號代表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留下了一些歷史遺蹟。歷史愛好者可以去找尋6處阿波羅登陸地點。
如果你到達的是月球對地的一面,不要忘記回頭看看你的家園。初見此景的人,在凝視著那顆懸在黑暗中的纖巧藍色彈珠時,都會產生強烈的敬畏與震撼。入住酒店時,請務必選擇一個能夠看到地球的房間。這樣你就能觀賞地球的美,無論它是被完全照亮,是像一抹新月似的閃閃發光,還是通體漆黑的鑲嵌在熠熠群星之中……
雖然,我沒有親自考察過這些地方,但我有一本叫做《太陽系度假指南》的旅行手冊,它包含了太陽系旅程中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也會告訴你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太空旅行的樣子。
從基礎知識開始:訓練、打包,以及微重力健康和生活的基本原理。然後,詳細探討你的行程安排,包括前往太陽系的所有行星和其他遊覽地點,從地球近旁開始,旅行到更遠的地方……
月球之後是水星、金星和火星,然後冒險到太陽系外圍的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還有冥王星。
看了這本手冊,你會了解抵達每一顆星球的交通信息、需要租用的代步工具、可遊覽的景點以及可玩的項目。
聽起來像是腦洞大開的白日夢,但《太陽系度假指南》中每個引人入勝的場景都基於嚴謹的科學事實,將非凡想像力與嚴密邏輯完美融合,把天體物理學知識變成一生必打卡的旅行攻略。
這本小小的旅行手冊出自英國一家腦洞大開的公司「遊擊科學」,他們在2011年建立了一家跨星系旅行社「太空星際旅行局」,以真實的互動體驗為初衷,用好玩的方式為公眾規劃太空旅行,科普一切有關太陽系的知識。這一項目匯集了一批科學家、天文學家、科學教育家、演員及公眾人物,他們打造VR APP,製作舞臺音樂劇,甚至創作了這本有關太空旅行的書。
2017年,《太陽系度假指南》(The Vacation to the solar system)正式面世。上市同年,派拉蒙公司收購其電影版權。
今年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由未讀引進。在保留了原版書優質內容的基礎上,出版方為它設計並製作了特別周邊:太空版的包裝袋和太空復古風明信片以及一張飛往太陽系的太空船票。
儘管,我們暫時還無法實現太空旅行,但是這本書所描述的已經是最接近的未來太空旅行的樣子了。
幾百年前的人們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人類有一天會走出故鄉,去到世界的其他地方。現在去巴黎、紐約、北海道旅行已經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
如此看來,太空旅行指日可待,也許未來你會成為第一批去太陽系遊玩的人。
如果你厭倦了人頭攢動的5A級景區,不妨我們一起打開這本太陽系版的《孤獨星球》。就現在,我們一起逃離地球表面,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