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度假指南》
作者:[美]奧莉維亞·科斯基
[美]加納·格魯賽維克譯者:秦鵬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暑期的夜晚,站在大地仰望星空,你會不會想到每一顆星星都可能是一個絕妙的度假地,想像自己身處木衛二,近距離觀賞著木星上已經存在數百年且比整個地球還要大的巨大風暴,或是在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裡攀巖,又或是在金星的懸浮城市中觀賞窗外奶油糖果色的天空和壯美的金色雲霞……
自從《太陽系度假指南》面世後,在全球就掀起了一場「在太空旅行」的熱潮,這是一本獻給好奇太空探險者的必備指導手冊,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太空知識科普讀物。如今,中文版《太陽系度假指南》在國內正式發行,國內出版方表示,這是一本充滿閱讀體驗的「科普讀物」,雖然大部分讀者會清醒地知道自己有生之年無法登上太空,但這本書會展現美好的場景,讓人們覺得那一切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是一部代入感極強的科普讀物
《太陽系度假指南》的作者是奧莉維亞·科斯基和加納·格魯賽維克,前者是紐約大學新聞學碩士,後者則是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博士,曾任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文學家及科學教育家。從類別來說,這是一本獻給嚮往太空的讀者的星際指導手冊,它把最新天體物理學知識變成了旅行攻略,把非凡的想像力和嚴密邏輯完美融合,為讀者營造沉浸式閱讀體驗,兩位作者的專業背景,再加上在著書過程中諮詢了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太空律師,從而保證了書中的知識真實嚴謹。
在中文版出版方未讀編輯張雅潔看來,《太陽系度假指南》首先是一本科普書。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創新,這本書有科普的內核。市面上能夠看到的有關太空的科普書很多,但這本書和其他科普書最大的區別在於,從來沒有人用這樣一種極具代入感的方式向我們介紹過宇宙。別的科普書像紀錄片,但這本書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變成了冒險片的主角,「我們聽到火箭的轟鳴,感受到座椅的震動,經過一個又一個行星,驚嘆著自己看到的一切」。
相對於其他同類科普書籍,《太陽系度假指南》的最大特點就是把科學知識具象化了,書中並不是硬邦邦的數據,也不會給讀者直接呈現火星照片。「它有場景、有畫面,需要你展開聯想,腦補生活場景,腦補真正在遙遠的星球上度過一段時間會是什麼樣子。我覺得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好,你甚至不會覺得自己在讀書,而是真的在做旅行攻略,拿在手裡的不是只能擺在書架上的書,而是登上火箭飛船時必須帶的指導手冊。」張雅潔表示。
人類何時能進行「太空旅行」?
引進外文書籍時,人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做到在把握原作精髓的基礎上又能符合國內讀者閱讀習慣,從而做到「信達雅」。據介紹,《太陽系度假指南》的英文原版非常有趣,為了儘可能還原原書效果,國內出版方就特別注意這一點。張雅潔介紹:「這本書的譯者是資深科學迷,雖然沒有專業的學術背景,但從小就對天文很感興趣,之前也翻譯過很多科普類、科幻類的作品。正如前面所說,這本書的內核是科普,因此,為保證專業性,我們也特別邀請了果殼網的頻道主編來做這本書的審校。譯者老師和審校老師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議,也在很多專業問題上進行了指導。」
有很多讀者看完書後都有一個疑問:「我們離書中的太空旅行還有多遠?」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科學史博士趙洋在新書發布會上介紹,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條件,是可以讓人類登上太空的,但就個人條件而言,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太空人那樣身體和心理抗壓性都很出色,「如果我們要考慮旅行這個概念,就得讓技術來適應普通人,而且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商業體系,比如你的保險要怎麼買。放在一百年前,我們也會幻想太空旅行,但可能不會落實到如此具體的問題上。從這個角度來說,太空旅行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關於很多家長關注的這本書是否適合兒童閱讀,張雅潔認為,兒童初讀這本書稍微有些難,但如果是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讀,將書中的場景描述出來,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張雅潔表示,之前組織的線下活動有許多小朋友參加,都非常認真,能夠聚精會神聽完整個演講,而且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人在太空裡要怎麼吃東西,「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小朋友長大的時候,說不定人類就真的實現了太空旅行」。
《太陽系度假指南》是一本像科幻小說一樣好看的太空科普,它將帶你開啟一場真正的「太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