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人類第一次環繞月球「阿波羅8號」飛船見證地球升起

2021-01-20 hawk26講武堂

1968年12月24日,太空人威廉·安德斯從阿波羅8號飛船的舷窗,通過長焦鏡頭看到了月球。此時他們正在環繞月球飛行第4周,距地球39萬千米,日落線正好通過非洲,南極洲消失在地球的底部,南北美洲都處於陰雲中。安德斯大喊:「我的天啊!看那邊,這就是地球升起。哇,真漂亮!」他和指令長弗蘭克·博爾曼拍攝了幾張照片,其中一張成為最著名的照片,就叫「地球升起」。

50年前,1968年12月21日,美國宇航局(左起)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弗爾和威廉·安德斯三名太空人乘坐「阿波羅8號」飛船,離開地球,他們要進行為期六天的往返航行,前往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月球。他們在太空中飛行數十萬千米,成為第一個親眼考到整個地球的人類,他們繞月飛行10圈,高度只有113千米,拍攝了數十張照片。其中包括人類歷史上最著名,最震撼的照片之一,地球升起。

阿波羅8號為阿波羅11號奠定了基礎,7個月後,人類首次蹬上月球的表面。阿波羅8號模擬器訓練期間,太空人弗蘭克·博爾曼在左邊的指令長位置上,中間是正在控制儀器的邁克·柯林斯,右邊是威廉·安德斯。

1968年10月9日,阿波羅8號飛船安裝在土星5號運載火箭上,從甘迺迪航天中心裝配大樓出發,由巨大的履帶式運輸車運載開往19號發射場。

1968年12月20日,土星503/阿波羅8號發射前夜。

1968年12月20日,土星503/阿波羅8號發射前夜。

1968年12月21日,指令長弗蘭克·博爾曼在發射器,穿上太空衣。

1968年12月21日,阿波羅8號從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飛向月球。

發射過程中,LC-39新聞記者區,所有鏡頭都對準了巨大的火箭。

1968年12月21日,當阿波羅8號起飛時,瑪麗蓮·洛弗爾(左二)和她的三個孩子(左起,蘇珊,傑弗裡和芭芭拉),看著她的丈夫,太空人詹姆斯·洛弗爾與同伴一起進入太空。

1968年12月21日,阿波羅8號發射過程中,氣氛緊張的控制中心。

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的照片,土星5號的第三級正在脫離。

地球從幾乎垂直的月球表面上方升起,拍攝這張照片時,阿波羅8號正在月球軌道飛行。

1968年12月,從月球軌道拍攝的月球表面照片。當阿波羅8號首次進入月球軌道時,指揮中心問他們:「阿波羅8號,休斯頓。距離60英裡(96千米),月亮是什麼樣的?」太空人詹姆斯·洛弗爾沉默一下回答:「好吧,休斯頓。月亮基本上是灰色的,沒有顏色,看起來就像是巴黎的石膏或者是淺灰色的沙灘。」

阿波羅8號指令長弗蘭克·博爾曼將月球的景觀描述為「一片巨大,孤獨,令人生畏的無所不在」。

1968年12月,阿波羅8號任務期間的太空人詹姆斯·洛弗爾。

1968年12月27日,一架KC-135A通過改裝的輕型光學跟蹤攝影機系統拍攝到12000米高空正在返回地球的阿波羅8號。

1968年12月27日,阿波羅8號在夏威夷西南偏南約1600千米的太平洋中部濺落,潛水員第一時間趕到,保護好這艘飛船的返回艙。

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恢復之後,向載他們回家的「約克城」號航母所有艦員表示謝意。

1969年1月10日,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紐約百老匯遊行,空中飛舞著彩帶。左起是詹姆斯·洛弗爾上校,弗蘭克·博爾曼上校和威廉·安德斯中校。

相關焦點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
    50年前,也就是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發射升空。這是一段看起來和阿波羅8/10/11/12號都差不多的旅程,尤其對於指令長詹姆斯·洛威爾而言。上一次,他駕駛的是阿波羅8號,那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繞月飛行。於是,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第二次前往月球的太空人。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虎嗅網
    50年前,也就是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發射升空。就像50年後,大多數人可能分不清阿波羅12號和14號之間的具體區別。然而,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卻意外遇到了人類歷史上最遙遠的一次事故。在斷電、斷WiFi通信和缺氣、缺水的多重挑戰下,3名太空人上演了載人航天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自救。
  • 科技:為什麼阿波羅8號很重要
    導語:很高興大家來到這,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說說阿波羅8號,為什麼它很重要,你了解阿波羅8號嗎?快來看看吧!男人的小步,人類的巨大飛躍,鷹之一,巴茲奧爾德林,尼爾阿姆斯特朗 - 阿波羅11獲得了所有的榮耀。
  • 阿波羅20號飛船悄悄登月嗎?傳聞美國從月球帶回三眼女屍是真的嗎
    現在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先在2021年11月實施「阿爾忒彌斯1」任務,即第一次發射獵戶座飛船環繞月球飛行,但不搭載太空人;隨後在2023年實施「阿爾忒彌斯2」任務,獵戶座飛船搭載太空人環繞月球飛行,但是不會著陸到月球表面;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3」任務,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在月球表面停留一周
  • 50年前,這張「地球升起」照片改變了世界
    8號飛船上,太空人們目睹了地球從月球上空升起的景象。沒有人提醒過他們注意地球。1968年聖誕前夜,首次載人探月的阿波羅8號抵達目的地。隨著飛船滑入月球軌道,機組成員開始準備朗讀《創世紀》的相關段落,向全球進行電視直播。但在指揮艙繞行第四圈時,透過舷窗,在黑色天幕背景中,一個藍白相間的璀璨圓球清晰地出現在月球一望無際的灰色地平線上。
  • 一個大膽的嘗試:阿波羅8號超越地球的第一次人類飛行
    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nasa.gov,在今天掛上這張照片,紀念阿波羅8號繞月飛行五十周年。並寫到:弗蘭克·博爾曼,吉姆·洛弗爾和比爾·安德斯在離開地球軌道前往月球後回頭看了一眼。這種觀點將北半球延伸到南美洲的南端。幾乎整個南美洲都被雲層覆蓋。
  • 阿波羅15號飛船太空人揭秘:降落月球時曾出現失誤
    在觀展期間,86歲的沃爾登受邀前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與300多名學子分享47年前的登月故事。他透露人類第四次成功登月之旅「並非一帆風順」,飛船在著陸過程中出現了角度偏差。幸好通過重新計算,他與同伴們化險為夷。
  • 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早在50多年前,我們人類就展開了載人登月計劃,前後一共有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實現登月,將6批次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時至今日,還是很多人認為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在網絡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質疑之聲。
  • 為何阿波羅8號意義重大?美媒:為人類探月鋪平道路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阿波羅8號發射50周年之際,我們應當記住這次任務給了我們什麼。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2月21日文章稱,「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鷹」號登月艙,巴茲·奧爾德林,尼爾·阿姆斯特朗——阿波羅11號獲得了所有榮譽。
  • 塵封50年的月球秘密,NASA解鎖阿波羅17號帶回的月球樣本
    其實所謂的秘密就是一份封存了近50年的月球樣本,NASA稱這份編號為73002的月球樣本是此前由阿波羅17號上的太空人從月球上收集帶回的珍貴樣本,裡面放置的是月球50年前的巖石和土壤。73001與73002號樣本這次的73002號樣本並不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乘坐的阿波羅11號飛船帶回來的月球樣本,這份樣本是美國在1972年的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中由阿波羅17號帶回的珍貴樣本,在此之前這份樣本一直被封存著
  • 月球日 | 技術儲備遠超50年前阿波羅時期,人類為何還沒能重返月球?
    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距離1969年阿波羅登月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所有技術儲備都遠超當年,但人類仍然沒有實現重返月球。但是現在距離第一次人類登上月球已經過去了50年,人類的科技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為什麼我們還是沒有再邁得更遠?半個世紀之後人類為何還沒實現再次登月?航天技術從一開始就與政治、軍事緊密相連。美國阿波羅計劃是美蘇爭霸,太空競賽的產物。
  • 人類探月系列:「阿波羅號」載人飛行
    瓦爾特·坎寧安(Walter Cunningham)是美國宇航局前任太空人,他在1968年10月完成「阿波羅7號」任務,是人類登月史上的功臣之一。1968年10月11日,經過幾次繞地球軌道飛行之後,「阿波羅7號」終於進行了第一次載人飛行。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第二次登月艙試驗是在月球上空進行的。阿波羅10號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正式彩排,太空人們測試了這次任務的各個方面,甚至首次從太空傳播中演示了月球艙入塢過程。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50年前的7月21日(北京時間),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寧靜海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50年來,圍繞阿波羅計劃的讚頌和陰謀論從未間斷,從這些電影就可見一斑。
  • 科技日曆|55年前,首批月球近景照片傳回地球 7年後人類完成月球車...
    宇宙飛船向地球發回首批月球近景照片,這是自伽裡略以來,人類在月球天文觀測方面取得的最大的成就。7號是徘徊者號系列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的探測器,它向地球傳送了4300多幅電視圖像,其中最後的那些圖像是在離月面只有300米處拍攝的,顯示出月球上一些直徑小至1米的月坑和幾塊不到25釐米寬的巖石,為阿波羅號飛船登月選點作了先行的探測工作。
  • 阿波羅8號第一個離開地球軌道的太空飛行器也是第一個到達月球並返回
    [50]該通訊意味著任務控制部已獲得阿波羅 8號登月的官方許可。 S-IVB發動機按時點火,並且TLI燃燒完美。[50]在接下來的五分鐘內,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從每秒7,600米增加到每秒10,800米(從25,000到35,000英尺/秒)。 在S-IVB將任務安排在登月路線之後,其餘的阿波羅 8號太空船的命令和服務模塊(CSM)與其分離。
  • 美國阿波羅飛船是怎麼飛離月球表面的?
    美國載人登月任務,都是依託於阿波羅系列得以成功實施,而每一次任務的登陸地點、任務內容和停留時間都有所不同。那些曾經成功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的飛船,它們分別是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阿波羅14號、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以及阿波羅17號。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為什麼美國就如此輕而易舉地實現全人類的夢想了?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一次載人登月任務都成功進行。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可是,50年前正逢美國和蘇聯將太空競賽視為「國家威望」的冷戰時代,當時只有一部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能給美國人一些遐想般的安慰,而登月才是最震撼人心的「科幻」之旅。「阿波羅11號」的裝配工作,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進行。這裡是美國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基地——甘迺迪航天中心所在地,本來是一個自然保護區,種有幾萬畝橘樹,風景如畫。
  •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有什麼恐怖之處?
    載人飛船一般都在近地軌道上環繞地球旋轉,而地球很大,太空人無法一眼看到地球的全貌(準確地說是半個地球)。直到美國宇航局(NASA)開始阿波羅登月計劃,人類才首次親眼目睹到整個地球。1968年,阿波羅8號載著三名太空人首次離開近地軌道,奔向月球。
  • 關於「阿波羅11」號任務 這些事情你知道嗎?
    迄今為止,共有12人登上過月球。隨著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臨近,很多新書出版發行,講述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的方方面面。「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雖然婦孺皆知,但有些事情可能是你不知道的。隨著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臨近,很多新書出版發行,講述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