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全球觀眾見證了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出「人類的一大步」。這一步讓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登月第一人。迄今為止,共有12人登上過月球。隨著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臨近,很多新書出版發行,講述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的方方面面。「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雖然婦孺皆知,但有些事情可能是你不知道的。
隨著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臨近,很多新書出版發行,講述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記者,查爾斯·菲什曼也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登月之旅: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講述「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阿波羅11」號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柯林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
登月雖然是太空人的人生巔峰,但整個過程中也要面臨很大風險。月球是一顆荒蕪的星球,太空人經常將月球與美國西部的沙漠相提並論。月塵不僅令人討厭,而且還具有潛在危險性,尤其是對脆弱的登月艙作業系統。
菲什曼在《登月之旅》中指出,對尼爾·阿姆斯特朗而言「月球塵土聞起來像潮溼的灰塵」而對巴茲·奧爾德林而言「空氣中瀰漫著爆竹的氣味」。為了不吸入具有刺激性的月塵,兩位太空人甚至戴著頭盔和手套睡覺。
美國宇航局表示月球就像一片擁有40億年歷史的沙漠。阿姆斯特朗提到的怪味可能意味著月球橄欖石和輝石中存在大量鐵、鈣和鎂。一旦月塵與登月艙內的潮溼空氣接觸,太空人的嗅覺系統便能感知到月塵分子。不過,類似火藥的氣味仍舊是一個不解之謎。
「阿波羅11」號太空人奧爾德林爬下「小鷹」號登月艙
1957年,威廉·米切爾發明了果珍。此外,他還發明了清涼維普。1962年,太空人約翰·格倫在軌道中進行進餐實驗,當時美國宇航局將果珍列入菜單。有趣的是,「阿波羅11」號太空人特別討厭果珍。
特氟龍是上世紀30年代杜邦公司發明的。宇航局將這種材料用於隔熱罩、航天服和貨艙襯層。維可牢尼龍搭扣是上世紀40年代瑞士人發明的。宇航局將維可牢用於阿波羅計劃,在零重力環境下幫助太空人固定儀器設備。
搭載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
1953年2月初,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驗證了一項先進的導航技術。這項技術無論是對美國的冷戰行動還是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時年2月8日,這項技術進行了一次關鍵測試。當時,一架老邁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從麻薩諸塞州貝德福德起飛,奔赴洛杉磯。
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性慣性導航系統重2700磅(約合1225公斤),安裝在B-29機身尾部。任何類似系統的目標都是在沒有地面或者天基參照點的情況下,為一個移動物體提供自主導航服務。在設計上,這種系統只依靠計算物體的移動——位置、方向和速度——進行導航。測試目標是利用陀螺儀、加速計、鐘擺和時鐘引導B-29完成此次飛行。所有這些儀器都與一臺早期的機載電腦相連。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返回柯林斯駕駛的指令艙
在沒有飛行員協助的情況下,B-29飛行了13個小時,近2600英裡(約合4185公裡)。不久後,B-29降落在洛杉磯的機場。到首席飛行員接管飛機時,B-29僅偏航了10英裡(約合16公裡)。當然,這種導航系統還需要微型化和進一步改進,如此才能在飛船上服役。如果沒有這樣的導航系統,「阿波羅11」號飛船便無法進行精確導航,也就無法從佛羅裡達順利奔赴月球靜海。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的人
「水手1」號任務是美國宇航局首次嘗試向金星派遣無人探測器。1962年7月22日,「水手1」號出現嚴重錯誤。進入軌道三四分鐘後,「水手1」號搭乘的阿特拉斯-阿金納火箭失控,脫離預定軌道,直奔北大西洋航道。菲什曼在書中寫道:「升空後4分50秒,卡納維拉爾角的一名安全官按下兩個開關,阿特拉斯內的爆炸物將火箭炸成兩半。」
問題出現在手寫的電腦編碼。編碼錯誤導致地面電腦陷入困惑,對火箭的飛行路線進行不必要的修正。就這樣,宇航局的第一次行星際任務嘗試在還沒有離開地球軌道就宣告結束。宇航局吸取了這個教訓,「阿波羅11」號的機載電腦並未出現類似錯誤。即便如此,機載電腦仍多次超負荷運轉。阿波羅時代的電腦運算能力只有現在的九牛一毛。
「阿波羅11」號太空人奧爾德林站在美國國旗旁
蘇聯人試圖搶走「阿波羅11」號的風頭
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1969年7月13日,蘇聯的「月球15」號發射升空,執行月球樣本採集-返回任務。雖然比「阿波羅11」號早兩天進入月球軌道,但「月球15」號登陸區的測高儀讀數瘋狂波動。截至「月球15」號試圖登陸時,阿姆斯特朗等人已經返航。當時,英國的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對「月球15」號進行追蹤,率先報告稱這艘飛船的無線電信號突然消失。在環繞月球飛行50多圈後,「月球15」號撞向月球近側的一座大山。在這場登月競賽中,蘇聯人最終敗下陣來。
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站在月球上,身旁便是「小鷹」號登月艙
阿波羅計劃由甘迺迪總統拍板。但遺憾的是,甘迺迪並未見證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月的震撼瞬間。菲什曼指出如果甘迺迪沒有遇刺並且連任美國總統,短期內的載人月球往返之旅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甘迺迪雖然支持載人探月任務,但態度猶豫不決。根據內部備忘錄,甘迺迪甚至考慮美蘇合作,實施這項任務。他的遇刺似乎堅定了公眾的想法,讓他們完全支持美國宇航局靠一己之力完成這一歷史性巨大飛躍。
翻譯:牛樹軍
編輯:Suri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並關注,然後
1、回復「英仙座」可以看到2018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合集,近百顆流星與你一期一會。
2、回復「日偏食」可以看到2018年8月日偏食全程實錄
3、回復「火星大衝」可以看到15年一遇的2018年火星大衝實錄【2018年7月】
4、回復「月全食」可以看到本世紀最長血月月食實錄【2018年7月】
你可能還想看
火星雲是怎麼來的?流星功不可沒
「光帆2」號飛船即將發射 有哪些東西值得期待?
粉碎謠言!2006 QV89小行星不會在9月撞地球
還有三年!「天宮」空間站即將建成,國際空間站離「退休」還有多久?
5200萬美元的國際空間站之旅都能幹點啥?
月球暗面地下發現神秘團塊 面積是夏威夷大島5倍
銀河系恆星家族的十大「怪客」:塔比星忽明忽暗,斯威夫特本不該存在
墜入黑洞會發生什麼?堪稱宇宙內最奇異遭遇
科學家擬用雷射熔化月表土建造月球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