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洩露隱私問題?對於曾參與「稜鏡門」的蘋果而言,只是小問題

2020-12-05 全球熱點奇聞趣事

近日,蘋果被爆出了"Siri洩露隱私問題"。對此,蘋果也很快給予了相關回應,"用戶被錄音的比例不到Siri日活的1%,而且大多數錄音內容僅持續幾秒鐘。"不僅如此,蘋果還表示稱,"將錄音發給國際承包商進行人工分析的目的是改善服務質量。"

雖然"蘋果回應Siri洩露隱私"這一話題很快就登上了微博熱搜,但對於曾參與過"稜鏡門"、有過前科的蘋果公司而言,"Siri洩露隱私問題"還真就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小問題。據有關媒體報導,美國的主要網際網路公司甚至曾配合美國情報部門實施網絡監聽,即"稜鏡門"。

最近一段時間,在"美國封殺華為"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谷歌、偉創力、聯邦快遞、英特爾、高通、博通等美國公司都表現出了極度的順從性。雖然這些公司之所為,極有可能是因為形勢所逼,它們不得不遵從美國政府對華為的禁令,但依舊值得我們警惕。既然它們能積極配合封殺華為,那麼又是否曾配合著做過些什麼,又或未來將配合著做些什麼呢?

有人曾說:"你的數據沒有被洩露,不是因為你的數據很安全,只是因為你的數據沒有價值。"如果你的隱私、數據很有"價值",是否僅僅會被用作"改善服務質量"呢?對於一眾順從的美國公司而言,這一問題的答案絕不會簡單!

相關焦點

  • 「稜鏡」反射「燈下黑」 蘋果手機洩密別小覷
    我們想問的是,蘋果,一幅「竊賊」的嘴臉,你今後將再拿什麼東西來「傲慢」!    在電視劇《潛伏》中,我們看到,結巴的情報販子謝若林靠著在不同機構和團體間倒賣機密生存,在那個「人多力量大」的時代,機密主要是通過情報販子、叛徒和間諜活動等渠道洩露,最具科技含量的洩密危機也僅僅是來自電臺的竊聽。而今天,高科技已經滲透到整個社會機理,傳統的洩密方式也變得非常小眾化。
  • 曾參與「稜鏡門」的蘋果公司 這次拒絕解鎖恐怖分子的手機
    但蘋果CEO庫克隨後表示,美國政府對iPhone手機的要求是危險的。他表示,美國政府想圍繞蘋果手機加密功能創建一個「後門」,並指出政府的要求「沒有先例」。參議員提出加密手機和其它電子器械如何影響調查的問題時,科密發表那些評論。 加州聖伯納迪諾和法國巴黎的恐怖襲擊加劇了安全鷹派和隱私權益人士有關加密技術的辯論。
  • 望海樓:美國「稜鏡」折射了什麼
    一是闡明「稜鏡」秘密監控計劃的必要性。美國政府發言人和高級官員一再為該項目竭力辯護,聲稱這一項目曾幫助美國安全部門識破和挫敗了「數十起恐怖襲擊陰謀」。美國總統歐巴馬本人也親自出面,強調該項目僅用於反恐和保障美國人安全,並準備在八國集團峰會上向歐洲各國元首解釋「稜鏡」計劃。   二是澄清「稜鏡」計劃針對國內外目標的合理性。
  • 蘋果回應Siri洩露隱私:被錄音比例不到1%;暴風馮鑫被指事涉併購MPS...
    蘋果回應Siri洩露隱私問題:不到1%,用於改善服務近日,英國《衛報》曝出蘋果智能語音助手Siri涉嫌洩露用戶隱私一事,稱「蘋果公司的承包商經常聽到機密的醫療信息、潛在毒品交易,以及不可描述的聲音,作為其工作的一部分,為Apple的語音助手提供質量控制」。
  • 恢復二手手機數據洩露隱私,「蘋果恢復大師」回應
    【鈦媒體瞬眼播報】5月29日,媒體報導了關於二手手機洩露隱私的新聞,記者在通過蘋果恢復大師的軟體實測了手機數據恢復過程。隨即,蘋果恢復大師開發廠商蘇州開心盒子軟體有限公司對此作出回應。而對於普通消費者最為關注的「交易二手手機前,該如何處理才能避免信息不被洩露」的問題時,公司專業人士介紹稱,在交易二手手機前需要使用以下方法清除數據。第一步,恢復出廠設置;第二步,刷機一次;第三步,填充大量無效的數據內容,對原有數據空間進行擦寫、覆蓋,比如,使用手機長時間拍攝無意義視頻。同時如果涉及雲端帳戶的,需要先備份雲端數據,數據備份完成後及時註銷帳戶方可進行交易。
  • 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不過,近日一則有關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報導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稜鏡系統是怎麼工作的?
    這方面的報導非常多,各個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發布聲明來否認,然而,對於稜鏡系統實際是如何運作的細節情況,卻鮮有披露,月光博客就通過現在公布的一些報導來分析和推測一下稜鏡系統到底是什麼運作的。思科面對這些指控否認稱,「稜鏡」項目不是思科項目,思科網絡沒有參與此項目。此外,思科沒有在中國或世界任何地方監控普通公民或政府部門的通訊。思科雖然否認參與稜鏡項目,但是沒有否認這樣的事實:思科產品有網絡偵聽功能,而且存在後門。其實,無論參與還是不參與,思科都能有能力和條件監控網際網路。有沒有槍是一回事,參沒參與殺人是另外一回事。
  • 「蘋果與臉書大戰」背後的三個問題
    例如,數字經濟時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對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的獲取和利用,又應該如何看待基於隱私的競爭策略?對於像蘋果和臉書這樣分別居於上下遊之間的「雙邊壟斷」的市場結構,應該採用怎樣的態度加以對待?在考慮數字經濟的競爭政策時,應該如何在最終消費者和企業之間進行平衡?所有的這些問題,都不僅僅只有純粹的理論意義,而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科技早報:隱私零洩露!順豐推出超讚新功能
    8月10日新聞看點:看點一:順豐上線「隱址件」功能,保障隱私零洩露不過話說,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對於習慣把快遞寄放在傳達室或是小賣部的用戶來說,可要頭疼了!△ 新MacBook Pro揚聲器發出異響  同樣感到頭疼的,還有購買了新MacBook Pro的用戶。這幾天,不少用戶在蘋果論壇反饋稱,機器內置的揚聲器會間歇性地發出「噼噼啪啪」的爆裂聲,甚是嚇人。
  • 蘋果安全性問題翻車!谷歌員工曝光iPhone存在隱私漏洞
    一直以來,個人信息安全就是眾多網友所關注的焦點問題,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個人隱私信息被別人竊取販賣。而蘋果作為手機市場中的霸主,很多人選擇其的原因就在於蘋果在個人隱私信息保護販賣,確實是做的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因此對於蘋果手機的安全性也是十分認可。
  • 315曝光的探針盒子,是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嗎?背後真相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總是會給我們很多「驚喜」,315曝光的WIFI探針盒子又揭秘了一波個人隱私洩露的事件。其實關於315晚會上對於探針盒子的敘述並不完全正確,真正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並不是他,這個設備的作用只是為了定位。
  • APP自動打開攝像頭麥克風問題頻發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保護隱私?
    其實,這不是周鴻禕一個人遇到的問題,甚至也不是新近出現的問題。早在兩年前,就有用戶發現,自己在打開某瀏覽器時,手機攝像頭卻自動升起了。甚至有網友反映,自己連手機都沒使用,晚上睡覺時偶然發現手機攝像頭竟然升起了,簡直就是「夜半驚魂」。周鴻禕的「吐槽」指向APP過度索權和用戶個人隱私洩露這個老話題。
  • 當年暴露美國「稜鏡計劃」,逃亡到俄羅斯7年的斯諾登,過得怎樣
    據了解,斯諾登對於隱私的價值十分關注,而為了保障人民的隱私,最終,斯諾登也決定向全美人民披露美國政府的秘密監控行為。 雖然說當時的他有著約二十萬美元的年薪,而他的生活也是非常優渥的,但是,他卻並不願以出賣自己良心為代價,來獲取這樣的工作機會。
  • 百度文庫涉嫌洩露個人隱私
    她很好奇,為什麼這些陌生人有自己的電話和郵箱,後來從推銷產品的人打聽到原來是自己的電話、Email和公司信息都在百度文庫上洩露了!  記者順著李小姐提供的線索在百度文庫上搜索HR通訊錄,結果搜索到大量的隱私信息,如上海HR通訊錄795條(電話、傳真),這裡面詳細記錄了這些HR所在公司、部門、姓名、職位、電話、傳真。
  • 不僅讓mac「變磚」,還存在隱私安全問題?蘋果的回應來了
    在MacRumors論壇上的帖子中,大量用戶報告了此問題。 Reddit和Apple支持社區也報告了類似的問題,表明此問題很普遍。近日,一位安全研究員傑弗裡·保羅(Jeffrey Paul)寫了一篇有關該問題的博客文章,他表示:macOS Big Sur存在一個潛在的大隱私問題,此問題正是導致Mac速度下降的原因。
  • 蘋果下狠手,打造隱私安全 「保護罩」環境
    隱私安全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一個問題。這幾天,蘋果因手機防水宣傳有誤導的事情被罰款的事情引發不少的關注,不少人因為這件事而對蘋果手機出現牴觸,對於蘋果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現如今我們的時代隨著大數據網際網路時代的飛速發展,但這也使得用戶的個人隱私也更加輕易的被獲取。
  • 稜鏡籠罩中國:思科等美國八大企業在華無縫滲透
    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下稱「美國中情局」)前僱員、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技術承包人,斯諾登通過英美兩國媒體,曝光美國國安局和聯邦調查局(FBI)正在開展一個代號為「稜鏡」的秘密項目,兩家機構可直接接入9家美國網際網路公司中心伺服器,挖掘數據以搜集情報。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國在線、Skype、YouTube、蘋果等9家美國網際網路公司均參與了這一項目。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