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2020-12-01 東方網

原標題: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iPhone的「live photo」

  說到新iPhone,就要說到它的一個新特性「live photo」——一張活的照片,確切地說,這是一張長度為3秒、還包括聲音的「照片」。使用該功能後,你所拍攝的照片仿佛活了起來,因此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不過,近日一則有關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報導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0個用戶8人不知道

  根據報導,用蘋果6S以上手機的用戶,如果將使用「活的照片」拍攝的照片傳到微博上,即使先關掉微博定位功能,任何人都可能從照片中知道你的地址。

  針對這個問題,昨天,記者在台州電子數碼城附近進行了小調查。十名蘋果手機用戶,只有兩人知道「live photo」這一功能會記錄下用戶的地址。

  來自路橋的陳女士一開始對「live photo」這一功能,一臉茫然。當記者向她演示這一功能後,她才明白。「平時自己也會發『live photo』,沒想到會洩露自己的行蹤,那豈不是很不安全?」陳女士說。

  不過,也有市民表示無關緊要。「手機既然有這個功能,自然還是要用的。平時發朋友圈、發微博,該洩露的其實早就洩露了。」椒江的小朱上個月換的蘋果7,對於「live photo」還是蠻喜歡的。

  「我賣了這麼久的手機,還沒有顧客反映過這個問題。」在台州電子數碼城賣手機的王女士告訴記者,「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個功能還是蠻佔內存的,可能會引起卡機,在銷售中我都會提醒用戶。」

  「live photo」確實會出賣你的地址

  11月22日,記者也做了個小實驗。用蘋果7plus手機在辦公室任意拍了一張,在手機「相片」功能裡,點擊詳細信息,馬上出現了辦公室的具體地址。點擊旁邊「顯示附近的照片」功能,手機畫面轉到了地圖,直接從相片裡選擇了在方圓1000米左右範圍內曾經拍攝過的照片。

  隨後,記者在微博裡搜索「live」的照片,選取了8張沒有透露地址的「live photo」,並保存。在手機「相片」功能裡,點擊詳細信息,記者發現這8張照片,都顯示了具體的地址。

  那上傳普通的靜止圖片,會不會洩露拍攝時的地址信息呢?記者嘗試後,發現並不會。另外,微信目前還不支持「live photo」,上傳「live photo」,也只顯示一張普通的靜止照片,且不會洩露地址信息。

  關閉相機定位功能,別人就看不到

  記者了解到,蘋果是在6S以後的機型中增加了「live photo」功能。這也意味著,目前蘋果6S、蘋果7手機及相應的plus機型可以拍攝「live photo」。而如果是6S以前的機型,如果升級到最新的ISO10系統,也是可以看「live photo」的,保存後也能獲得地址信息。

  就使用蘋果「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問題,昨天下午,記者撥打了蘋果官方售後服務熱線。售後服務人員告訴記者,設置地址記錄功能,是蘋果為了幫客戶記錄更多的信息,這樣,使用手機上的「回憶」功能查看信息會更完整更有意義。

  那麼,怎麼做到上傳「live photo」而又不洩露隱私呢?該售後服務人員說,「目前,只能在設置的隱私功能中,關閉相機的定位功能。不過這樣的話,其他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

  除了容易洩露隱私,還需要提醒的是,由於「live photo」其實是照片和視頻的結合體,會佔用數碼設備更多的存儲空間。


相關焦點

  • iPhone手機中4個功能,最好快點關掉,不然隱私全都洩露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個人隱私方面的信息,如果不妥善設置,就會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洩露。iPhone手機的iOS系統在隱私管理方面,還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大多數和隱私有關的功能都可以通過設置進行關閉。但是由於相關的功能設置藏得比較深,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關閉。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iPhone手機關閉隱私相關功能的4個設置。首先最容易洩露的隱私就是定位信息。
  • 微博livephoto怎麼用 微博live照片拍攝方法介紹
    微博livephoto怎麼用?微博live是iPhone手機上的一個拍攝動態照片功能,如果你也想體驗的話,小編來教教大家微博live照片拍攝方法。  微博live照片拍攝方法:  看到很多明星發微博的時候角標有個live的圖標,是不是很好奇呢,下面小編就為您詳細介紹介紹如何操作哦。
  • 微信發原圖會洩露位置信息?官方回應!
    那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樣極有可能會告訴別人你本人在哪裡或者你在哪裡拍的照片昨天(1日)下午#微信發原圖或洩露位置信息#衝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和熱議據媒體報導,近日有消息稱微信發照片時選擇「發送原圖」可能會洩露拍攝定位有專家表示的確如此但需同時滿足3個條件手機GPS定位已打開拍照設置保存了地理位置發送原圖
  • 警惕社交網絡上洩露孩子隱私的...
    但就孩子隱私這一點來說, 確實是一個很多人都會忽視的問題。「小短劇」, 也有的在學校裡和老師們互動 …… 但是很少有人會意識到, 這些視頻和圖像的出現, 可能會帶來以下這些負面影響: 一、個人隱私的洩露
  • 感染者信息也是不可隨意洩露的隱私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
  • 盡情分享也要保護隱私,升級EMUI11免除後顧之憂
    隱私數據可"隱藏",分享隱私保護幫你大忙拍照,已然是手機用戶非常看重和使用頻次極高的功能,可能是捕捉與家人的歡聚時光,也可能是記錄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很多生活中的快樂都通過照片被用戶記錄和分享出去。但要知道的是每一張照片都與大家的個人隱私息息相關,極容易被不法分子通過大數據比對而利用。
  • 315曝光的探針盒子,是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嗎?背後真相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總是會給我們很多「驚喜」,315曝光的WIFI探針盒子又揭秘了一波個人隱私洩露的事件。其實關於315晚會上對於探針盒子的敘述並不完全正確,真正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並不是他,這個設備的作用只是為了定位。
  • EMUI11升級開啟中,創新科技保護隱私安全
    隱私數據可「隱藏」,分享隱私保護幫你大忙拍照,已然是手機用戶非常看重和使用頻次極高的功能,可能是捕捉與家人的歡聚時光,也可能是記錄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很多生活中的快樂都通過照片被用戶記錄和分享出去。但要知道的是每一張照片都與大家的個人隱私息息相關,極容易被不法分子通過大數據比對而利用。
  • 拼多多App遠程刪圖 上熱搜,你的手機還有隱私嗎?
    劍指拼多多App「利用安裝時賦予的權限侵犯用戶隱私」,手機照片可以刪除,用戶還有什麼隱私可言?」此事隨即引爆社交媒體,#網友稱被拼多多App遠程刪除圖片#話題衝上熱搜第一。圖源:cfp南都周刊記者實測發現,在vivo手機中,拼多多App為作業系統預裝,運行時需要用戶授予存儲權限。但對於具體授予的是讀取還是寫入權限,並未進行清晰說明。
  • 擔憂人臉識別技術有照片洩露風險 如何應對?
    當你的臉變成 一串「密碼」之後……不少人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表示擔憂,主要認為其有照片洩露的風險。照片洩露就是人臉識別技術的「鍋」嗎?面對洩露風險,我們要如何應對?伴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其爭議始終存在。
  • 學習《民法典》26:民法典中的隱私是指哪些內容?怎樣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什麼是隱私?《民法典》第1032條第二款:「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相較於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大數據時代電子產品的應用讓我們的姓名、年齡、性別、家庭成員、教育程度、就業情況、收入水平等一切個人信息都已數據化,可在網絡被搜尋,被相關利益者記錄、分析,從中挖掘價值。如今我們早已離不開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上記錄了我們的大量隱私。
  • iPhone6s怎麼拍攝會動的照片 iPhone6s拍攝會動照片教程
    iPhone6s拍攝會動的照片教程  第三步:設置動態照片功能。   iPhone6s拍攝會動的照片教程  第四步:拍攝動態畫面。   iPhone6s拍攝會動的照片教程  第五步:保存動態照片。
  • 網站「文檔共享」被指洩露個人隱私
    昨天,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大型網站提供的可查詢或者下載文檔存在大量個人隱私信息。■數萬車主信息隨意看昨天下午,記者在「百度文庫」輸入「北京車主手機」後,搜索結果列出了數十條相關的文檔。記者打開了其中一份名為「北京車主手機通訊錄」的文檔。
  • 稜鏡門啟示錄:iPhone用戶如何保障安全隱私?
    、照片等信息。前有香港明星陳冠希電腦洩露的「豔照門」事件,現在稜鏡門事件再次來襲,作為普通的數碼產品用戶又該如何防備個人信息被洩露?當然了,豔照門事件是個人資料被別人偷看了洩露,屬於個人數碼產品的資料被盜問題,而稜鏡門事件是政府部門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監聽。
  • 關於iPhone手機隱私保護,我們給你準備了這四招
    手機隱私這個東西,太重要了。一旦暴露,輕則是「猜你喜歡」,「個性定製」,「騷擾電話」,重則慘如羅志祥。羅志祥和周揚青會不會「意難忘」我們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意識的想要保護自己的隱私了。
  • 華為隱私安全的「道」與「術」
    人們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支付密碼、身份證信息、照片等個人信息,甚至使用習慣、輸入詞組、搜索記錄等數據,也成為被網際網路應用覬覦的「金礦」。作為無數用戶的消費終端提供者,怎樣保護好用戶的隱私安全,成為華為最關注的事情。
  • 京東金融APP被曝侵犯隱私
    ,可在文件目錄中找到上述截圖;此外,該微博網友稱:「京東金融APP不止會偷截圖,還會偷照片。」打開文件管理器,找到京東金融APP文件目錄;4、設置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可在文件目錄中找到上述照片;對此,這位網友提出了質疑:「為何我的圖片會出現在京東金融APP的文件目錄中?」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社交小細節洩露信息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與人進行線上互動時,不自覺透露姓名、職務、單位等信息;家長在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部分網友旅行發朋友圈打卡、曬火車票、登機牌時,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些網上社交的小細節,都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信息。
  •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2、不要把重要信息保存到電腦和手機上,也儘量不要使用網盤和雲存儲,以免信息被竊取。可以把數據資料保存到移動硬碟上,存儲重要數據的移動硬碟不外借不隨便插接公用電腦。及時更新電腦和手機上的殺毒和安全軟體,並不定期殺毒,使用電腦和手機後及時清理垃圾和痕跡。(網盤和雲存儲雖然便捷,但有洩密風險,重要文件、隱私信息和商業秘密、公司內部文件切不可保存到網盤和雲存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