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民法典》26:民法典中的隱私是指哪些內容?怎樣保護

2021-01-21 法官解疑

【隱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什麼是隱私?《民法典》第1032條第二款:「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包括】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係並非法公諸於眾。

【拿什麼來拯救我的隱私】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社會數據的產生經歷了一個從量到質的飛躍,從未有任何一個時期出現過如今天一般的海量數據,隱私的概念和範圍不斷溢出,並在大數據時代呈現數據化、價值化的新特徵。

相較於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大數據時代電子產品的應用讓我們的姓名、年齡、性別、家庭成員、教育程度、就業情況、收入水平等一切個人信息都已數據化,可在網絡被搜尋,被相關利益者記錄、分析,從中挖掘價值。如今我們早已離不開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上記錄了我們的大量隱私。這就給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一方面他們想要獲取儘可能多的用戶信息,建立豐富完備的資料庫;一方面,當大量數據被保存下來真可謂「隱私無處可藏」。

【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儘管我們相信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都堅持向善的價值觀,但層出不窮的數據洩漏還是時刻敲打著我們的信任。而且,確實還是存在許多惡意利用個人數據的服務商,在他們的不懈破壞下,我們的隱私越發岌岌可危。

那麼,應當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就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坎了。許多人感到很是無奈。

一、SSL保障你的信息數據安全

在日常的網頁瀏覽中,我們要儘量登錄網址前綴中帶有「https:」字樣的網站,此網站在HTTP下加入SSL層,SSL是為網絡通信提供安全及數據完整性的一種安全協議,在傳輸層對網絡連接進行加密,目前被廣泛地用於Web瀏覽器與伺服器之間的身份認證和加密數據傳輸,具備這種安全協議的網址安全性較高。

二、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隱私

1、保護隱私是一種權利。《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2、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1)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2)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5)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3、處理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下列條件:

(1)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3)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

(4)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三、保護自己的隱私

1、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處理者查閱或者複製其個人信息;發現信息有錯誤的,有權提出異議並請求及時採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2、自然人發現信息處理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處理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請求信息處理者及時刪除。

3、信息處理者不得洩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4、信息處理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篡改、丟失;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洩露、篡改、丟失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告知自然人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洩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種,行為人侵犯公民的隱私權,按照侵犯公民人格權的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數字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在全世界都是個新命題。筆者誠信提醒各位,在網際網路的這片蠻荒之地,只有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協同配合,樹立安全意識,才能有效地挖掘及應用數據的價值。

保護隱私,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哪些事實,雖然發生在民法典頒布之前,但是卻直接適用民法典的?
    而且這幾天內應當會密集發布相關整理和清理後的與《民法典》相關的司法解釋。這是要讓我在學習中度過跨年的節奏啊。當然,這些數量巨大的、更新整理後的司法解釋,並不只是法律專業人士的學習內容。相反,這些司法解釋,是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民事行為的操作指引。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我國民法典誕生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之後,是新時代民主化、科學化立法的典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肩負著保護人民的民事權利、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神聖使命,並因「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而為世界矚目。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法典,是真正意義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民法典。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聽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9月4日,作為北京市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為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課堂上,張軍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題,聚焦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從中學生熟知的人和事講起,從「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護身寶典,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約定,凝聚起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三個方面為師生們詳細講解。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間借貸是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因此,編纂民法典必然會影響到民間借貸活動,也必然會影響到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基於此,人民法院有必要認真梳理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重大變化,以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在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能夠做到正確適用法律。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全梳理
    (一)《民法典》的組成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臺《民法典》之前,我們有《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單行法律,它們對社會經濟生活的有序運行發揮了良好的規範作用。《民法典》的出臺,是將以上民事單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邏輯性、體系性更強,必將更有效發揮其權利保障效用。
  • 民法典小課堂 |《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麼?
    民法典小課堂 |《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麼?《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麼?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十四條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 《民法典》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所以說《民法典》這些關於遺囑效力的修改確實是順應民意,方便人民群眾。民法典「入」車廂讓霸座者無所遁形《民法典》的合同編明確規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運。承運人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條件運輸旅客。有了法律的撐腰,相信有關部門的執法應該更有底氣。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編者按:本文系「丹稜論壇•專家委員解讀《民法典》」系列活動的第二場講座高聖平教授「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的講座內容,本公號予以轉發,供各位參考學習!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細化了哪些法條?(第一百九十一條)物權編的7個重要知識點9.新設添附制度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
  • 民法典規定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第六章名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本章總結我國既有立法經驗(如《網絡安全法》)和學界通說確立了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規則。我國立法機關也正在起草個人信息保護法,未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與民法典之中的規則配合起來,全面保護個人信息。
  • 【學習宣傳民法典】懸賞廣告引爭議,民法典給出解答
    【學習宣傳民法典】懸賞廣告引爭議,民法典給出解答 2020-08-2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學習民法典 有「典」不一樣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尚黎陽)民法典作出了哪些創新?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11月24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機關黨辦邀請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譚玲作民法典專題輔導報告,進一步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
  • 【學習民法典】快看!《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在民法典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整理了幾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請品鑑!從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民法典吸收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發布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精神,將對高空安全的保護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對高空拋物、高空墜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進行了釐定,也對物業服務企業的安全保障責任和公安機關的調查責任作出了規定。民法典的施行對遏制高空拋物行為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民法典》關於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具體適用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80
    《民法典》關於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具體適用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80 2021-01-01 0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園地】法學匯 | 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民法典之所以稱為法典,既源於其社會基本法的地位,也源於其突出的穩定性。相應地,其滯後性也較為明顯。在靜態的傳統社會中,這一問題還並不突出;但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年代,「變」成為社會生活的主題詞,社會領域的分化與複雜性已不斷挑戰人類的想像力,民法典的地位日益受到特別法的挑戰,已為不爭之實。我國民法典紓解這一難題需要的智慧和技術,也遠非歐陸範式民法典時期可比。
  •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2020-08-24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昨天,4500多人參加了這場《民法典》學習輔導會
    何麗新教授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長期的治學所得,針對近期發生的一些社會熱點案件進行法理分析、解讀,緊緊圍繞推進和保障民法典實施,全面提升民事檢察工作的相關理論和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並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論述、民法典彰顯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實踐特色、民法典體現制度創新、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實現四個方面進行重點講解,為全省檢察幹警「充電蓄能」,提供滿滿的「法治加油包」。
  • 每日一「典」丨關於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來了!   它的哪些條款涉及水利?   它將如何影響水利工作?   「浙江水利」微信公眾號現   推送民法典涉及水利工作有關條文,   為大家學習民法典提供參考。
  • 《民法典》正式生效!這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做好攻略了嗎?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實施,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將對大家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法律條款進行了調整:
  • 我國民法典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
    在民法典人格權編第六章「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中,不僅對於隱私、個人信息以及個人信息的處理等基本概念作出了清晰的界定,同時明確了禁止實施的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類型,處理個人信息應遵循的原則與合法性要件、個人信息的合理使用,還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關係問題作出了規定。在理解和適用民法典中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方面,有以下三個問題需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