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文檔共享」被指洩露個人隱私

2021-01-10 網易科技

本報訊 大量車主私人信息可以通過百度文庫、新浪愛問查詢或者下載。昨天,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大型網站提供的可查詢或者下載文檔存在大量個人隱私信息。

■數萬車主信息隨意看

昨天下午,記者在「百度文庫」輸入「北京車主手機」後,搜索結果列出了數十條相關的文檔。記者打開了其中一份名為「北京車主手機通訊錄」的文檔。這份文檔共有348頁,每頁上記錄了50名車主的姓名、地址、電話、車輛所屬區縣、車牌號、車牌類型以及型號。

「百度文庫」顯示這份文檔上傳時間為2010年12月10日,截至昨天已經被瀏覽了1215次,下載76次。上傳人網名為「快樂至上1939」,其註冊信息顯示,她的居住地為「福建-莆田-涵江區」,從事廣告、營銷、公關行業。

同樣的,「豆丁網」類似的文檔也多達幾十條,其中一份長達1140頁號稱「有北京車主名單3萬多個」,該文檔裡記錄的信息條目與「北京車主手機通訊錄」上的類似。此外,「新浪愛問」上也能搜索到這樣的文檔,只不過用戶不能在線瀏覽,只能下載觀看。

記者注意到,這些洩密文檔基本都可免費瀏覽或下載,只有一小部分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或網站虛擬財富值。一些「信息」文檔甚至經過周密的細分和篩選,例如「北京白領車主名錄」、「朝陽區車主名單」、「北京寶馬車主電話」等。

■車主不知信息「被公布」

儘管這些通訊錄裡的資料中存在著一些錯誤,但是記者仍然能夠按照上述資料聯繫到大量車主,而當他們得知自己「被公布」時,都表示事先毫不知情。

記者按照「北京車主手機」上的號碼撥通了張女士的手機,她的車輛註冊地為朝陽。當她聽到記者能夠說出其姓名、住址和車牌號時,顯得十分驚訝。「我買車、上牌、年檢都需要個人信息,我哪知道什麼時候就被公開了。」張女士說文檔上記錄她的「桑塔納」還是2003年買的,現在的車輛已經更換。

而李先生車輛註冊地在密雲縣。他說經常會接到很多推銷、詐騙電話,對方都能夠直接叫出他的名字。「這些網站就能允許人家這樣公布我的個人信息,他們這不成了那些詐騙犯的幫兇嗎?」

■公布「車主信息」可獲利

實際上,公布這些車主信息是可以獲利的。記者了解到,用戶在豆丁網可以直接設定文檔的價格,其他用戶需要付費才能下載。上傳的文檔每當被點擊一次時,上傳者就可獲取0.001元的利潤;當文檔被別人下載時,上傳者便可得到文檔定價的一半。

而在「百度文庫」及「新浪愛問」上,大量的點擊率會增加上傳者的網站虛擬財富值,這些財富值可以用於「懸賞」,向別人索要其他的信息。

■律師稱 網站應承擔監管責任

實際上,除了車主信息以外,這些網站上還可以查到諸如「企業老闆通訊錄」、「業主電話」等多種文檔。一家名叫「伊利優信息服務機構」上傳的文檔中,有「2010新生兒家長名錄」、「60歲以上老人數據」、「電視購物買主數據」。

對於這些個人信息的洩露,北京柴傅律師事務所夏祥律師認為,網站應該承擔監管的責任,當被侵權人提出要求後,網站應該及時刪除這些信息。同時,夏祥律師認為這種情況與之前「作家聯合聲討百度文庫侵犯著作權」儘管都屬於侵權,但是適用的法律並不相同,後者屬於《著作權法》範疇,而前者則不屬於。

不過,這其中也的確存在著爭議性。「網站是否應該主動刪除,還是接到被侵權人投訴才去刪除,網站在這其中是否獲利,這些都無法確定。」夏律師說。

■線索提供/宋女士

記者體驗

上傳文檔 三家網站一家通過

從上傳一份含有個人信息的文檔到有人下載,只需半天時間。儘管各網站都宣稱對上傳文檔有嚴格的審查,但是記者昨天調查後發現,「嚴格的審查」背後存在漏洞。

昨天下午,記者憑空編制了一個「虛假」信息錄,取名為「奔馳車主信息」,分別上傳到百度文庫、豆丁網及新浪愛問。晚上7點半左右,該「試驗」文檔在新浪愛問上已經通過審核並被下載10次,而百度文庫及豆丁網還未上傳成功,分別顯示「提交中」以及「審核中」。

其實,這些網站都對外宣稱有嚴格的把關制度,如豆丁網「禁止上傳違反豆丁相關規定的內容」中第4條規定:禁止發布包含個人隱私內容的文檔,比如包含您或他人的電話號碼、郵箱、住址等聯繫方式,以及個人身份證件號碼、銀行卡號,等等。而百度文庫及新浪愛問也有類似的規定聲明。

記者分別同三家網站的客服對車主信息洩密文檔進行了舉報,但百度文庫、新浪愛問均為在線留言方式進行投訴,只有豆丁網才能通過QQ進行人工服務。

豆丁網客服人員稱,用戶上傳的文檔,首先會通過系統的排查,再由編輯對內容進行人工審查,才能成功上傳,但是不排除會有個別紕漏。如果有用戶對文檔的內容進行投訴,一經核實會儘快刪除,而平時也會有工作人員對已經上傳成功的文件進行覆核,刪除違規的文檔。

昨晚8點左右,下午在三家網站上看到的部分洩密文檔已經被刪除,但是又有一些新的洩密文檔被上傳。

截至昨夜11點30分記者編寫的「奔馳車主信息提交申請」被「豆丁網」刪除,百度文庫仍在審核中。

■文/本報記者 滿羿

■實習記者 劉璐

本文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作者:滿羿 劉璐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百度文庫涉嫌洩露個人隱私
    她很好奇,為什麼這些陌生人有自己的電話和郵箱,後來從推銷產品的人打聽到原來是自己的電話、Email和公司信息都在百度文庫上洩露了!  記者順著李小姐提供的線索在百度文庫上搜索HR通訊錄,結果搜索到大量的隱私信息,如上海HR通訊錄795條(電話、傳真),這裡面詳細記錄了這些HR所在公司、部門、姓名、職位、電話、傳真。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原標題: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iPhone的「live  不過,近日一則有關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報導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各類單據洩露個人信息快遞包裝上的物流單含有網購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網友收到貨物後不經意把快遞單扔掉導致信息洩露;火車票實行實名制後,車票上印有購票者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很多人在乘坐完火車後,會順手丟棄火車票,不法分子一旦撿到,就可以通過讀票儀器竊取車票中的個人信息;在刷卡購物的紙質對帳單上,記錄了持卡人的姓名
  • 多位明星中招,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近日,多位明星因被不認識的人盜取航空裡程登上微博熱搜榜。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一方面,這位粉絲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性權益,致使他人造成損失;另一方面,明星的會員帳戶及密碼洩露涉及到侵犯個人隱私,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種可能是平臺方的信息保管不當,一種是侵權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信息,這些都屬於民事方面的問題。
  • 花總告酒店洩露個人隱私有多難?律師稱或啟動跨國訴訟,可行嗎?
    為了尋找個人身份信息洩露源頭,11日,花總發布微博稱懸賞十萬元人民幣徵集有效線索和證據。 「請不要低估我們維權到底的決心。」花總個人信息洩露案件代理律師周兆成向隱私護衛隊表示。對於花總而言,如果要打贏這場「維權戰」可能面臨怎樣的難度?此前周兆成稱,或根據案件走向,赴歐盟發起針對涉事酒店違反GDPR的跨國訴訟,是否又可行?
  • 成都確診女孩信息洩露背後:公眾知情權和個人隱私保護如何調和?
    從2020年1月28日湖南益陽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舒某轉發調查報告截圖洩露11人隱私信息被立案調查,到12月8日成都女孩趙某個人信息洩露轉發者遭行政處罰,個人信息被曝光的事件時有發生。有個別聲音認為,在疫情的形勢下,公眾轉發新冠患者隱私信息是出於安全考慮,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轉發信息不應該涉及個人私生活。為何今年以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時有發生?
  • 張萌個人隱私被洩露,深夜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張萌個人隱私被洩露,深夜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前兩天,明星航空裡程積分被盜一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吳磊、李晨、江映蓉等諸多明星的航空裡程積分被陌生人盜刷,近日,又發生在張萌身上一件比裡程被盜還可怕的事情,張萌的個人隱私洩露,身份信息被盜用辦會員卡,凌晨發文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 如何讓個人隱私告別「裸奔」?
    視頻字幕顯示,為保護個人信息,只能戴著頭盔去看房。短短幾天時間多地出手了:天津、南京、杭州紛紛出臺政策,禁止非法採集人臉信息、禁止強制進行人臉識別。(12月3日紅星新聞)個人信息洩露防不勝防,早已成為社會痼疾,「戴頭盔看房」的視頻觸到了購房者和廣大網友的痛點。
  • 行業觀察|歐科雲鏈OKLink: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
  •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作者:卡爾赫林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如何保護?用安全軟體關閉各種程序訪問通訊錄和獲取通話記錄等等的隱私權限。在使用家用無線網絡的時候,為防止被蹭網,最好用無線路由器綁定電腦和行動裝置的MAC地址。 8、在用電腦登錄網銀、購物網站和郵箱等個人帳號時,操作完畢必須點擊「登出」或「安全退出」,等退出系統後再關閉頁面——若是不退出系統,雖是關掉頁面,但在伺服器上還是處於登錄狀態。在使用網銀退出系統之後,建議及時清理瀏覽痕跡。
  • 你的個人信息已洩露,學會這幾步保護自己的隱私
    是的,個人隱私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在意和關注,對隱私也有了保護意識,甚至手機上的app系統顯示要獲取位置都會第一時間選擇拒絕。但如今的網際網路就猶如空氣一樣存在,如何在網際網路上保持絕對的隱秘成為了一個大難題。究竟一名生活在2019年的正常人是否可以消失在網際網路上呢?
  • 圓通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多家快遞曾被曝內鬼!網售快遞面單低...
    此事引發的關於個人信息洩露的討論仍在繼續。南都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圓通」此次「內鬼」事件並非先例:此前,包括圓通、順豐等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都曾被曝光有類似的個人信息洩露事件,也有「內鬼」受到了懲處。  「內鬼」之外,消費者隱私被竊取的方式還包括面單拍照、系統軟體漏洞等。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快遞信息買賣生意在網絡盛行。
  • 歐科雲鏈OKLink:多位明星中招 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
  • 感染者信息也是不可隨意洩露的隱私
    有新聞報導,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後,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還有兩則在網上散布涉疫謠言的違法行為。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 貼吧曝光「差評師」個人信息被指侵犯隱私 百度回應
    不少買家對買到的商品進行差評之後,個人的電話、家庭住址等信息都會被曝光在該貼吧上。據報導,有媒體按照曝光的信息聯繫上部分被曝光者,對方均表示電話和姓名屬實,但自己並非差評師。就此,北京市高通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鄭洪濤表示,洩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涉及民事侵權的問題,侵犯公民的隱私權。被曝光的用戶可以起訴洩露者,並要求刪除有關個人信息的內容,同時進行民事索賠。
  • iPhone手機中4個功能,最好快點關掉,不然隱私全都洩露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個人隱私方面的信息,如果不妥善設置,就會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洩露。iPhone手機的iOS系統在隱私管理方面,還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大多數和隱私有關的功能都可以通過設置進行關閉。但是由於相關的功能設置藏得比較深,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關閉。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iPhone手機關閉隱私相關功能的4個設置。首先最容易洩露的隱私就是定位信息。
  • 一旦所有個人隱私都洩漏公開將發生什麼?
    「儘管發現這些個人隱私很難,所需成本較高,但大多數人都不擔心自己的網絡秘密被洩露出來,我們認為,使用出乎意料的密碼系統和安全的監控體系,可確保個人隱私信息安全,不會他人發現。當然,這種觀點是很愚蠢的,網絡數據經常會被黑客侵入並洩露出來。」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網絡讓個人隱私無所遁形。「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網絡洩露了多少隱私  隨著搜索、雲計算等技術的興起,個人信息不可避免地被記錄在網上,每年網際網路都會創造幾乎沒有邊際的數字內容,其中不乏海量個人隱私,這些隱私藏在世界各地的伺服器中,並可通過搜尋引擎定向查找。網絡洩露個人隱私的事件,在現今網民的生活中可謂形式多樣、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