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
近日,多位明星因被不認識的人盜取航空裡程登上微博熱搜榜。演員吳磊的一位粉絲曬出與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聊天對話音頻,稱另一名粉絲多次盜用吳磊的航空裡程兌換機票,共使用掉23萬飛行裡程,嚴重侵害了吳磊利益。隨後,多位明星紛紛發文表示同樣遭遇航空裡程盜刷。
對此,相關律師表示:「航空裡程跟遊戲帳號一樣屬於虛擬財產,這種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竊取他人的財物構成盜竊罪,數額較大或多次盜竊,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航空裡程作為航空公司推出的權益性積分,具有實際價值(折合成人民幣計算,一萬裡程約等於500元)。通過秘密手段,竊取裡程積分兌換機票,數額較大且有多次,將構成盜竊罪。
事實上,比特幣也屬於虛擬財產,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2019年7月18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對一起涉「比特幣」網絡財產侵權糾紛案件進行宣判,首次認定比特幣的虛擬財產地位。
據承辦此案的法官、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網際網路審判第二庭法官陳瑩稱,從財產的構成要件看,比特幣具備財產的經濟性或價值性,比特幣通過「礦工」「挖礦」獲得,凝結了人類抽象的勞動力,可以通過金錢作為對價轉讓、交易、產生收益、對應持有者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享有的財產,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同時,比特幣具備財產的稀缺性,其總量恆定為2100萬個,供應受到限制,作為資源其獲得具有一定難度,無法隨意取得。比特幣還具備財產的排他性和可支配性,作為財產具有明確的邊界、內容並可以被轉讓、分離,其持有者可以對比特幣進行佔有、使用並獲得收益。
「比特幣具有財產作為權利客體需具備的價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應認定其虛擬財產地位。」陳瑩表示。
一般情況下,虛擬財產面臨盜取、欺詐、技術等風險。此前破獲的資金盤PlusToken,實質上是套上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新型騙局,但由於涉案的虛擬財產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在轉移時包含混幣等技術壁壘,因而加大了相關執法機構取證的難度,而且縮小了追回的概率。
相關律師表示:「此類案件可通過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例如:OKLink)與司法機關的合作,輸出技術,進行取證。」
OKLink相關負責人指出:「近期推出的『鏈上天眼』結合OKLink已有的鏈上數據追蹤和數千萬條主流交易所地址標籤,能夠及時、準確地對被騙數字資產進行追蹤和定位,攻破技術壁壘,助力執法機構及時、有效地對欺詐行為進行打擊。」
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
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一方面,這位粉絲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性權益,致使他人造成損失;另一方面,明星的會員帳戶及密碼洩露涉及到侵犯個人隱私,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種可能是平臺方的信息保管不當,一種是侵權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信息,這些都屬於民事方面的問題。
此前,辦理航空公司會員卡的手續較為繁瑣,辦卡人必須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前往機場的航空公司櫃檯當場辦理。後來,為便利乘客,節省辦卡步驟和時間,航空公司推出了電話申請和網上申請的方式。現在辦理航空公司會員卡,僅需提供個人身份證和手機號兩項信息就可以直接在網上辦理,且辦理會員卡所使用的身份證號和手機號,並不需要核實是否為同一人所擁有。
在吳磊盜刷事件中,站姐從「黃牛」處購買藝人身份證,並綁定自己的手機號辦卡,之後隨意兌換裡程,「監控」藝人的行程。
據Verizon發布的《2019年數據洩露調查報告(DBIR)》顯示,2019年共計發生逾4萬起安全事件,其中包含2000多起數據洩露事件。69%的數據洩露由外部人員所為,34%的違規行為涉及內部參與者。
換句話說,你的個人信息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從你預定的航空公司、入住的酒店、瀏覽的購物網站……被售賣出去。
盜刷裡程積分,只是眾多信息洩露案例中的一個。在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僅對個人和相關行業是考驗,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亟需解決的難題。
「區塊鏈+」賦能「可信數據」
「區塊鏈+」或可幫助我們為「裸奔」的數據披上「可信」的外衣。
區塊鏈技術被譽為「信任的機器」,在區塊鏈上的數據本身就是一種可信憑證,所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經常開證明的難題。將各單位、企業、個人的信息、證照、證明等材料上鏈,形成不可篡改、安全可信的「數字憑證」。
例如,在辦理航空公司會員卡的時候,用戶無需從各類機構獲取證明材料,重複提供各種原始證明、證照材料,只需手機掃碼授權,登陸「區塊鏈+航空」服務平臺調取數字憑證,即可一站式完成各種證明,一次性把事情辦好。
對於航空公司而言,也省了很多事情,不再反覆的核實用戶身份、證明材料,提升辦理航空會員卡的服務效率。甚至可利用智能合約,實現審批自動化,讓航空服務變得更加智慧。
從信息公開角度看,如果信息不透明,就容易滋生造假、盜刷等非法行為。通過區塊鏈技術,以鏈上信息作為公開可信的憑證,一旦上鏈,重要信息就無法被篡改,還可以追溯,由此充分保障用戶的知情權,保護用戶的權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技術和應用場景尚未完善和成熟,區塊鏈在民生領域、智慧城市建設、智慧航空、智慧車站的運用仍需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