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我們先拋磚引玉,講個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的故事,牧師演講是為了募捐,剛開始馬克吐溫感覺牧師講得特別好,打算捐款,過了10分鐘,我是依然在繼續,馬克吐溫就有一點不耐煩,感覺捐一些零錢就可以了。又過了10分鐘,牧師依然在滔滔不絕的演講,這時候馬克吐溫決定不捐款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牧師的演講已經讓馬克吐溫產生了厭煩厭倦的感覺,通俗一點就是出現了審美疲勞,耳朵磨出繭子了...這種物極必反的現象在心理學中叫「超限效應」。
在感情中很常見,比如剛開始女生反應挺好的,甚至願意和你牽手,林蔭漫步,你感覺很開心,然後就不斷的聊天,不斷的想要邀約,然後...女生就拒絕你了,說你們不合適;女生聊天中這種情況更是常見,本來聊的挺好,突然就...不理你了;吵架也是這樣,本來只是一點小事,剛開始是本著解決問題的想法去探討,但道理講著講著就變成...你吼我,你不愛我了,我們分手吧,我累了...
流動的環境,不變的情緒
感情是什麼?是情緒!不管你們其他條件如何,相處階段如何,激情褪去還是初戀階段,其他都會變,唯獨情緒永恆。
很多戀愛新手下意識的靠情緒驅動,只滿足自己的情緒,但卻不知道這樣會把對方的情緒逼到死角,比如奪命連環問,比如一直抓著一個問題不放,一直死纏爛打邀約、挽回,沒有給對方的情緒一點空間,這樣的情況持續幾次,就會把對方對你的好感全部消耗殆盡,取之而來的是對你的牴觸,反感,進而想要遠離...
所以當你感覺到自己已經無意中在逼迫對方情緒時,比如對方突然開始玩手機不理你,突然開始情緒化的和你「互懟」,沉默不語,開始無視你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趕緊打住,轉變溝通方式化解情緒。
比如女友出去玩徹夜未歸,你打電話對方也沒有接,很多兄弟會選擇輪番打電話,甚至會從一個簡單的關心動作演變成我在關心你還是你在管著我的情緒衝突,正確的做法不是電話轟炸,而是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心」,比如你可以發:親愛的,我知道你和朋友玩的很開心,但現在很晚了,你什麼時候回來給我打個電話,不要讓我擔心太久!
再比如和女朋友因為一件事情爭吵,女生已經開始反感甚至說讓你走,不想看到你,很多新手會摔門而去,感覺女生不可理喻,這時候你應該做的是想辦法化解情緒衝突而不是「摔門而去」,比如你可以「假裝」收拾東西往門口走,如果她不拉著你,你就站在門口給她說,那我走了,以後見不著了,給你多看幾眼,不收錢。還有對了,我睡覺認床,床以後也睡不到了,你給我買的那個枕頭給我唄,我留個念想。這一整套下來,你猜猜女生還會生氣嘛?
所以在和女生互動的時候,時時刻刻要觀察對方的情緒,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逼迫對方的「情緒」,如果是,那及時停止化解,否則後果可不是你想要的哦!
我們周圍充斥著很多戀愛中的誤區,這些看似特別有道理的「戀愛思維」往往卻讓你觸到雷區而不自知,因為你是從一些美好的影視作品或者周圍一些甚至沒有任何感情經歷的人告訴你的「他以為」的方法來做事的,其實很多時候正確的方式聽起來是逆人性的,「聽起來」正確的方式,並不一定能讓你們的感情更好!超限效應,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