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這張照片拍於1896年,地點是美國芝加哥,康有為是晚清戊戌變法的主要發起者,戊戌變法興起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主要內容是改革政府機構、學習西方開辦西式學堂、培養人才、裁撤朝廷多餘冗官、精簡政府機構、訓練新式陸軍、廢除八股文、宣傳新思想、創辦新式報刊,但最終改革失敗。
【唐繼堯】雲南人,早期同盟會員,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從日本回國,在滇軍中任新成立的新軍軍官,曾擔任過貴州都督、雲南都督,1927年手下軍官發動政變,自己下野,同年5月病逝。
【吳佩孚】山東蓬萊人,1874年出生,是民國時期直系軍閥重要的將領、首腦,也是民國時期叱詫風雲的人物,曾經是秀才出身,後來在北洋軍中混的風生水起,成為直系軍閥曹錕的智囊和得力幫手,善於用兵,足智多謀,軍事才能突出。晚年拒絕投靠日本,很有民族氣節。
【袁世凱】河南項城人,1859年出生,雖說此人詬病很多,但不可否認他是我國近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北洋新軍的實際創始人,曾在天津小站練兵,訓練出了當時中國最有戰鬥力的部隊。袁早年曾在朝鮮駐軍,跟日本人打過交道,後來成為了推翻清朝的實際推動者,並擔任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1916年恢復帝制,年號洪憲,3月22日恢復中華民國,6月6日因病逝世。
【曹錕】1862年出生,天津人,擔任過中華民國第五任大總統(賄選擔任),直系首領,曾駐軍河北保定,人稱「保定王」,是民國時期重要的軍閥首領。
【張作霖】1875年出生,遼寧海城人,人稱「東北王」,早年間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經歷過日俄戰爭,後被朝廷招安,投靠北洋軍閥,勢力發展壯大,成為了佔據東北各省的大佬。在治理東北的過程中,張作霖和日本人合作,又極力防範日本人對東北的染指,1928年在返回奉天途中被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
【龍雲】彝族,雲南昭通人,1884年出生,滇軍高級將領,曾和同僚發動政變一起送唐繼堯下野,並主政雲南17年,主政期間堅持抗日、態度堅決、支持民主運動,人送外號「雲南王」。
【陳濟棠】1890-1954,廣東防城港人,粵軍代表,在主政廣東時長時間和南京對抗,人稱「南天王」。
【段祺瑞】1865年出生,安徽合肥人,著名政治家,在北洋軍閥中是頭面人物,皖系軍閥的首領,有「北洋之虎」的外號,也是國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對象。和吳佩孚一樣,在晚年拒絕了日本人的邀請,具有民族氣節。
【馮國璋】1859年出生,河北人,直系軍閥最重要的首領,是「北洋三傑」之一,也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頭面人物,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大佬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受制於篇幅的問題,並不能把所以大佬都一一描述,真是遺憾,但圖中的「東北王、保定王、雲南王、南天王」等人,也足夠讓歷史回味無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