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去參加楊小米在武漢的新書籤售會,結束以後,小米,我,以及大眼睛老師一起在書店的咖啡館聊了兩個小時。
聊得太嗨,忘記吃晚飯了,回家的路上胃不舒服我才想起這事兒。
兩個小時的時間,其實我們沒有講什麼乾貨方法論,也沒有分享什麼經驗,全部都用來講故事了,所以我搜集了好多故事。
大眼睛老師是知名主持人,主持、寫作、開課,各種事情都做得很好,可以說是全能型的。而且她本人長得很漂亮,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女神級的人物。
她講了很多自己的經歷,從這些故事裡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心態特別好的人,沒有焦慮,會享受生活,對很多事情都有獨特見解。
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從小生活富裕,從小到大都是女神,至少無憂無慮。結果,她告訴我們,其實她曾經過得並不好,十三歲時父親去世,她也沒有直接讀大學,十六歲時通過考試進入了一個單位上班。
那時覺得有班可上好開心,做什麼都特別認真,一年多以後,被調到單位工會。
對於一個基層員工來說,工會已經是很好的部門了,別人都覺得不能理解,一個沒背景的小女孩,憑什麼這麼快就能調到工會呀,肯定有什麼貓膩。
面對各種流言,她毫不理會,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報了自修,幾年後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文憑和學位。
後來看到廣播臺招聘主持人,她有些心動。當時廣播臺主持人工資只有幾百塊,而她在原單位有一兩千,別人都勸她不要跳槽,現在的工作這麼穩定這麼好,那麼折騰幹嗎。
但她就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在所有人的反對聲裡去應聘主持人,多年的練習和後來拿到的那個文憑起了作用,她被錄取了。
新的挑戰接踵而來,她被分配做雙休的節目,一周才兩期,曝光少,還要放棄休息時間。
她欣然挑起了這個擔子,在心裡對自己說,無論什麼節目,我都要把它做到最好。
不到三個月,因為節目很受歡迎,她的節目調整為每天播出。
這個故事看上去並沒有多麼驚心動魄,但是她說的一句話讓我很有同感,她說:「哪怕是在最艱難最苦的時候,我也堅信自己以後一定會過得好,一定能改變這一切!」
後來,她逆襲為女神,不但是臺柱子,還收穫了一段超級有趣的愛情。
這句話之所以觸動我,是因為我在最難最苦的時候,也一樣內心抱著這樣的信念,只是從來沒有說出口過。
老讀者應該都看過我的故事。我曾經也過得特別苦逼,有過特別灰暗的時刻。
因為家裡條件有限,雖然是學霸,但我沒有上過大學,在家鄉那個小鎮上,每天幫忙家裡做生意。身邊所接觸的人,沒有一個會寫作,唯一知道一個,還是個家暴男,連父母都打。
寫作的人會發神經,是我身邊很多人的認知。
我爸爸也不同意我寫作,他覺得這個工作毫無前途,有這時間,還不如好好做生意。
先普及一下,在我們那個小鎮上做生意,一年十萬左右的收入已經非常好了。雖然工作辛苦了點,但生活很安逸,可這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們家當時條件並不好,我又不是天生麗質,還沒有高文憑,基本上沒什麼出路。唯一喜歡的寫作,也看不到任何希望,每一篇投出去都石沉大海。
可以說,那是我最難最看不到希望的一段日子,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不知道寫作能帶給我什麼,只是心裡有一個非常強烈的信念,覺得自己一定能實現夢想,一定有一天可以靠寫作為生,一定不會一直過這樣的生活。
這個信念支撐我不停地寫,沒有時間就利用中午僅有的午休時間,爸爸不同意,我就偷偷跑到網吧去。
同時我不停地看書學習,不停地做各種嘗試。
因為有那個信念在,所以再苦再難我都沒有放棄。
後來我到浙江打工,又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寫作,基本上每天下班就第一時間衝出辦公室,回到家隨便煮點面,然後就打開電腦。要麼寫作,要麼學習別人的寫法,那幾年,我把所有的文體都嘗試了一遍,還寫了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
我甚至在應聘時跟領導說,我晚上不能加班,因為我要回去寫作。
一點一滴的積累,終於慢慢地開始上稿。
後來我索性全職寫作,剛開始也是看不到任何希望,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後睡覺,吃飯都在老公上班的食堂解決,抓住每一分鐘學習。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情況沒有絲毫好轉,但我還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所以咬著牙又堅持了幾個月。
後來,情況真的越來越好了,八個月後,就做到了一個月上稿一百篇。
那時候,我已經三十歲,一個三十歲的女人,什麼都沒有,日子真的很灰暗,但再灰暗,我也堅信自己還能改變。
聽了我們的故事後,楊小米說,她也是。
她大學畢業以後,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銷售,那也是她人生的灰暗時刻。爸爸做生意破產,家裡條件並不好,好不容易上完大學,又找了一份並不光鮮的工作。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從來沒有做過銷售,要克服內心很多的恐懼和不安。
也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
但在這樣的條件下,她也堅信,自己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一定能夠改變眼前的一切。
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她開始學習銷售知識,看書,上課,每一次和顧客交流以後,都做表格復盤。
為了找到精準客戶,她甚至在網上了解各種名車的標誌,了解開這種車的是什麼人群,以及人群特點。
她甚至會一次次拜訪客戶,一點點了解客戶更多的信息,從這些信息裡,抓出自己想要的內容。
比如一個客戶別人都認為不值得做,但她從一些細節裡知道,這個客戶有很強的付費能力,結果後來客戶真的付費了,還介紹了很多客戶。
那段時間最累最難,但也是她成長進步最快的時候,很多方法,至今仍然給她積極的影響。
後來她又學了寫作,日積月累,不但有了五十多萬粉絲,還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行動變現》,最近她在上海開了工作室,招了全職員工,在商業上也會有很好的發展。
現在她知性優雅,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個山東農村的女孩,一步步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
我們三個人生活背景不同,做得事情也很不一樣,我們家庭條件都不好,曾經都是最普通的女孩。而且我們都有過很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刻,只不過,我們內心有著一樣的信念,堅信自己一定會變好。
在這樣的信念下,我們沒有躺吃躺睡做阿Q,而是通過學習和行動一點點改變,並且最終,我們真的實現了逆襲。
儘管有人十幾歲就逆襲了,有人三十幾歲才逆襲,但這至少說明,在逆境裡,堅信自己會變好,以及不停地學習和行動,很大概率上是可以逆襲的。
希望我們三個人的故事,能給更多人信心,不管多少歲,開始學習和行動,並且堅信自己一定能變好,最終,你一定會越來越好。
堅信自己會變好,以及不斷地學習,就是逆襲所需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