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其它星球上能跳多高?假如沒有引力,這意味著你可以跳一輩子,其實,將其它星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幾分之一的倒數,乘以你在地球上跳的高度就能得出,人類可以在那顆星球上跳多高,要知道人類跳躍極限的最大影響就是地球表面的引力,普通人努力向上跳起,調試基本在50釐米左右,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基本為1秒,一些運動員,經常長期的訓練後,他跳躍的高度能夠達到一米左右,當然,這是指立地跳高,如果是跳步助力跳高,這意味著他跳躍的高度很有可能達到2米以上,畢竟目前跳高的世界紀錄為2.45米,當人類走出地球後,人們才真正懂得,地球是一個球體,人類和大部分生物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至於為和人類沒有脫離地球從而掉入太空,這一原因也在於地球的引力,當牛頓通過蘋果落地的感悟發現了萬有引力後,人們也逐漸得知地球存在著引力,正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我們才能夠穩定的生活在地球表面。
如此看來,想要知道在不同的星球上人類能夠跳多高這一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星球表面的引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或許你會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質量,因為質量越大的星球,它表面的引力也會越大,太陽之所以能夠牢牢地吸引八大行星圍繞它運動,就是因為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強大的質量這一優勢令它擁有了無比震撼的引力。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地球,倘若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來看,你會發現地球位列第三,它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約為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同時,也圍繞太陽公轉,人們普遍知道地球擁有一個天然衛星,也就是月球,二者組成了一個天體系統,即地月系統,月球之所以圍繞著地球運轉,是因為地球的質量遠超月球,引力也是如此,人類在地球上垂直起跳,腳與地面的距離會超過0.46米,整個過程中只需一秒。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為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可合稱為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可合稱為氣態巨行星,值得一提的是,木星佔所有太陽系行星質量的70%,主要由氫組成,佔其總質量的75%,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木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00多倍,引力是地球的2.53倍,這意味著木星上強大的大氣壓會讓人類無法站起,更別說在木星上完成跳躍了。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平均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244秒,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的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即氧化鐵,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也就是古羅馬則稱其為瑪爾斯星,你知道嗎?在火星這個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此時你的起跳會像火星版喬丹,能離地面0.91米,同時會在空中待上2秒左右。
月球這顆天體,人們也稱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它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其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月球表面的重力約為地球的17%,這說明你大約可以離地3米,並在空中停留4秒,可輕而易舉的打破地球上跳高的世界紀錄2.45米,想必這種感受一定很棒。
冥王星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它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的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它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位於離散盤中的鬩神星,與其它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是由巖石和冰組成,冥王星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1/6、月球體積的1/3,它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都顯得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即44億公裡,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等同於74億公裡,因此冥王星會周期性的踏入海王星的軌道內側,所幸的是,海王星與冥王星因相互的軌道共振,從而不會產生碰撞,很少有人知道,在冥王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上,太陽光需要5.5小時才可抵達冥王星,值得注意的是,冥王星的表面重力僅為地球的6%,這代表你在冥王星上能跳7.62米,並且擁有10秒的時間享受空中的風景。
假設人類在彗星67P上起跳,這一現象一定會讓你感到十分震驚,因為他會直接跳到外太空,就像火箭般,一去不復返,更驚人的是,屆時他雙腿提供的動力足以讓自身的速度超過這個地方的逃逸速度,對此,小夥們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