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去不回,你願意前往火星嗎?

2020-09-03 原樣視界

假如一去不回,你願意前往火星嗎?



隨著人類認識到宇宙的存在開始,人類便夢想著能夠離開地球,去往遙遠的宇宙空間。

無奈,受制於地球引力的束縛,這個夢人類做了很久。現而今,地球的引力已經無法牽絆人類的步伐,人類不僅可以將大量的人造天體送入地球軌道,更可以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間,不僅如此,人類還能夠通過載人航天技術親身踏足地球以外的土地。

不過,迄今為止,人類真正踏足的地外星球還只有一個,那就是月球。要讓載人太空飛行器順利進入月球軌道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只有在發射的時候達到一定的初始速度才能夠實現擺脫地球引力的目的。一般而言,如果我們要將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地球軌道,讓其圍繞地球運行,那麼就必須要達到7.9km/s,這也被稱為第一宇宙速度。


將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地球軌道圍繞地球運行,這其實並不算是真正擺脫了地球引力,要想徹底擺脫地球引力去探索地外星球,那麼就必須要達到11.2km/s,這被稱之為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還有著另外的一個名字,那就是地球逃逸速度。不同質量的天體所具有的引力是不同的,質量越大,則引力越大,而引力越大,想要擺脫引力的束縛就需要更高的初始速度,而像黑洞這種質量和密度極大的天體,它的逃逸速度甚至超越了光速,所以光也無法從黑洞的視界範圍內逃脫,因此黑洞也就成為了一個完全不可見的天體,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黑洞,完全是因為被黑洞撕扯拉碎的物質在黑洞視界範圍之外形成了一圈發光的吸積盤,如果黑洞周圍的物質完全被黑洞所吞沒,那麼黑洞也就沒有任何辦法被觀測到了。


地球的逃逸速度為11.2km/s,這個速度對於現在的人類而言其實還是頗具難度的,人類無法讓太空飛行器直接達到如此高的速度,所以就必須要藉助於火箭來進行助推,相比攜帶大量燃料的運載火箭而言,真正需要發射升空的太空飛行器所佔的比重其實是比較小的。

既然要將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如此困難,那麼登陸月球的太空人是如何返回的呢?要知道,月球上可沒有火箭發射基地,太空人更不可能在月球上搭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實要讓太空飛行器從月球上升空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月球的逃逸速度比地球低了很多,只有2.4km/s,對於這樣的速度,月球登陸艙獨自就可以實現,並不需要藉助於火箭的助推。一般而言,月球登陸艙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上升段,一個是下降段。

當太空人完成在月球上的工作之後,便會進入到登月艙的上升段之中,然後發動登月艙噴出猛烈的氣體,實現升空,接下來,登月艙會在月球軌道上與指令艙聚合,然後返回地球。

所以說,月球不僅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踏足的地外星球,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能夠實現有去有回的星球。而對於其它的地外星球,即使人類可以踏足,但想要回來也是不可能的。就拿火星來說吧,火星是人類在太陽系中最感興趣的星球,也是未來最有可能成為人類旅居地的星球,很多國家對於火星的探索和研究都抱有著高度的熱情,甚至於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制定火星登陸計劃,還對外招募第一批火星居民。這些前去應聘的未來火星居民是否能夠如願以償前往火星,我們暫且不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去了,他們只能一去不回。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達到了0.55億公裡,這對於現在的人類航天技術而言是一個相對漫長的旅程。

不過距離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火星的質量,火星和月球不同,它不在地球的引力範圍之內,它的質量也要比月球大得多,所以火星的逃逸速度達到了5.02km/s。這個速度是人類現有的太空飛行器無論如何也無法獨立實現的,要擺脫火星的引力束縛就必須要藉助於運載火箭的助推。然而火箭的製造與火箭發射基地的建造都是極為複雜且浩大的工程,對於前往火星的科研人員而言,是絕對無法實現的,因此前往火星的船票只能是一張單程票。其實能夠成為第一批外星居民,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可是一去無回且沒有後悔餘地的旅程,還是要三思而行。如果是你,一去無回,你願意前往火星嗎?

相關焦點

  • 假如可以去火星旅遊居住,你會願意去嗎?
    從,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基石之後,火星上有生物和人類火星上能生存,似乎已經不再是電影《火星人》中的一幕了,反而更像是在現實中就存在!目前為止,各國的官方計劃都是在本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末派太空人登陸火星,但是激進的馬斯克似乎已經等不及了,今年年初,就曾雄心勃勃的表示,他的火系貨運艦隊將會於2022年時出發前往火星,2024年時,80元,一小組組成的火星艦隊將會在火星登陸,而這項大型任務最為關鍵的存在大獵鷹火箭已經開始投入建造!
  • 移民火星已經倒計時,你願意成為第一批原住民!開墾火星嗎?
    今年初,地球上那個最富激情,腦洞最大,思想最狂放的男人「馬斯克」,向全世界宣布,他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移民火星,其他事業,都是圍繞人類移民火星的目標而服務!2022年,發射兩艘太空飛船前往火星,建造火星基礎設施,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供水系統!2年後、也就是2024年,「馬斯克」計劃運送100個人前往火星,以及後續物質,建成永久基地!高潮部分是到2050年,「馬斯克」決定向火星移民100萬人!每天有三趟前往火星的航班,比地球上一些地區的航班都要密集!!直至把火星變成人類第二家園!
  • 去火星像老祖宗一樣生活,你願意嗎?
    據說在八個世紀後火星就可以變得宜居然而惡劣的工作環境帶來身體上的創傷日復一日的辛苦勞作得不到回報於是火星上的開荒者開始質疑質疑一切烏託邦的幻想是個謊言迷茫 憤怒 痛苦 不安 希冀 喜悅這個陌生的地方會是新的家園嗎這是科幻小說《地球之種1:播種者寓言
  • 你願意謙卑嗎?你願意接待耶穌嗎?
    約翰說:「老師,我們看見有人奉你的名趕鬼,就阻止他,因為他不是和我們一起跟從你的。」耶穌卻對他說:「你不要阻止他,因為不反對你們的,就是支持你們的。」耶穌被接回天家的日子快到了,祂決定前往耶路撒冷。祂先派人到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去預備食宿,但撒瑪利亞人見他們是上耶路撒冷去的,不肯接待他們。
  • 星際移民新嘗試:讓自己的「分身」定居火星,你願意嗎?
    未來某天,如果你的「分身」可以定居火星,你會願意為了延續地球文明而嘗試嗎?7月24日,一家初創科技公司——曼為科技(MARVEL TECH)對外發布「DSPACE」計劃。DSPACE英文解釋為DNA in space。
  • 毅力月球車將帶著新冠肺炎醫療隊紀念碑前往火星
    「把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組裝在一起,而且不會出錯--無論如何都很難。試圖在大流行期間做到這一點,難度要大得多。「。 探測器、攝像機、…。還有一架直升機。 似乎冠狀病毒大流行還不足以應對,毅力團隊還必須應對技術挑戰-例如,重新設計降落傘系統,使其能夠經受住太空飛行器在火星大氣層降落時遇到的空氣動力。
  • 《緝魂》|假如可以通過人腦細胞複製,再造一個你,你願意嗎?
    假如可以通過人腦細胞複製,使你在另一個軀體裡存活,你願意複製嗎?在1月15日即將上映的電影《緝魂》中,有人選擇了複製。1江波憑藉《移魂有術》榮獲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銀獎,導演程偉豪按照自己的理解將之改編為犯罪懸疑電影《緝魂》。
  • 美媒文章:中國人為何要前往火星?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4日發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題為《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2020年是執行火星任務的理想年份,因為今年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比較近。這樣的機會每26個月出現一次,使我們能以較少的時間和燃料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三個火星任務會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國「毅力」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為什麼要投資火星任務?火星任務與中國的長期太空戰略及目標有什麼關係?首先,對中國來說,到達火星是檢驗任何太空強國的一大標準。
  • NASA公布前往火星的詳細計劃,火星不再遙不可及
    NASA已於近期公布了其火星計劃的細節信息,計劃顯示NASA的火星計劃包括5個階段。階段0:目前NASA仍處在這個起始階段,在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進行多項測試,與私人太空技術公司建立合作關係。階段1(2018-2025):測試發射6枚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
  • 100萬人送上火星你願意去嗎?至少三個條件達到才可能居住
    但是根據《太陽報》最新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埃隆·馬斯克再次對火星的移居表態,那就是要把100萬人送上火星去,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成功的實施下來。同時它表示「如果我們不加快步伐,那麼在去火星之前我肯定會死了」。所以說對於馬斯克來說,這確實成為了他的目標,同時最終也將建立一支由艦隊。
  • 如果時光倒流,你願意回到過去嗎?
    我有一次跟朋友這樣提到過,我問他: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願意回到小時候嗎?朋友的回答,讓我現在想起來都啼笑皆非。他說我不願意再回到小時候,因為那會意味著我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學都需要重新再來一遍,可是我已經不想再上學了。不,也可以說我還想上學,僅僅只是還想重溫大學而已。
  • 人類移居火星將面臨的5個現實情況,你還願意住到火星嗎?
    ,雖然人們對移民火星充滿了憧憬,如果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話將要面臨哪些情況呢?其實對於火星上的生存環境,NASA的專家已經指出了人類將面臨的幾個困難情況:1、火星三分之一的重力環境雖然已有《火星救援》這類關於火星生活的科幻影視,但人類即便在火星上建立能生活的生態基地,也要隨時面臨只有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環境,人體在低重力環境下骨質會變得疏鬆,而且身體的肌肉即使保持鍛鍊也會面臨萎縮的現象,不過心臟輸送血液時承受的重力變小,人體會在適應環境以後個子會出現變高的現象
  • 火星的能源問題已經解決,第一批人類將於2024年前往火星
    利用微型核裂變的方式能使得可以利用的空間增大,以便能夠攜帶更多的電力系統前往火星,從而有利於移民的生活。我們知道,火星不同地球,那裡的大氣層很薄,所以會有很強的輻射,再加上火星本身就不適合人類生存,所以實現正常的繁衍就顯得更難了。所以NASA採用修改DNA,以使新生兒適應火星環境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
  • 美國NASA有能力載人登陸火星,可是什麼原因阻止了他們?
    2014年,荷蘭的Mars One 研究所從20萬名報名者中初選出1058名人員進行移民火星的第二個階段的訓練,並從中選出24名志願者於2024年分批前往火星。可假如說到了2024年,他們真的要這麼玩,那麼他們真的能玩得動嗎?以荷蘭的航天實力,那估計是不行的了,但是美國的很有可能可以。
  • 假如要你用兩條黃鱔,跟日本人交換一條鰻魚,不知道你們願意嗎?
    咱們今天要說到的就是國內外兩種非常不錯的滋補海鮮,大家不妨可以嘗試一下哦~假如要你用兩條黃鱔,跟日本人交換一條鰻魚,不知道你們願意嗎?辣椒燜黃鱔當你看到圖上的這一道美味的辣椒燜黃鱔的時候,是不是瞬間就被它華麗的裝扮給吸引到了呢?
  • NASA開始計劃火星移民,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前往火星,能成功嗎?
    前言人類一直都非常憧憬火星,因為火星是位於宜居帶的星球,研究火星或許能夠為研究地球提供幫助。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火星就是地球的未來。火星的環境很惡劣,顯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相比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來說,火星卻是人類宜居星球的最佳選擇。為何?
  • 探測器前往金星僅需100天,為什麼捨近求遠,前往更遙遠的火星?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跟地球同處宜居帶內的行星有三顆,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鄰居,從距離上來講,金星離地球更近,探測器前往僅需要100天左右。可是要前往火星即使是等到了窗口期,也需要300多天的時間。另外從質量,體積等結構方面來講,金星跟地球也最像,人們親切稱呼金星和地球為姐妹行星。
  • 火星,我們來了!我國將於7月啟動火星探索計劃,能成功嗎?
    當提及未來人類的去向問題時,馬斯克斬釘截鐵地提出了自身的觀點:假如未來人類不移民至火星,那麼人類文明將會毀滅。馬斯克何許人也?他被稱為「矽谷鋼鐵俠」,是一位熱衷於航天事業的狂熱分子,一直以在火星上建立宜居家園為目標。早在數年前,馬斯克便提出要在2020年遣送一百多名志願者前往火星體驗生活,如今2020年到了,這計劃實現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前不久,他又提出:將會投入更多錢財打造載人航天火箭,於2025年將300萬人運送至火星。這一宏大計劃到底能否實現,那真的要見仁見智了。
  • 從地球到火星有多遠?飛往火星又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到目的地了嗎?這就是旅行當中使父母恐慌的問題。如果你曾開車去另一地區度假,那麼你肯定知道身處車中的長途旅行有多麼無聊。幾個小時之後,你只會希望自己已經到達!如果你對長途旅行感到厭倦,那麼,你可能並不想成為一名太空人。前往外太空的旅行會比一般的沙灘之旅需要多更多的耐心。美國曾經將太空人送往月球和繞地軌道。
  • 送100萬人上火星定居是天方夜譚嗎?定居火星得滿足這幾個條件
    送100萬人上火星定居,是天方夜譚嗎?之前就有不少的科學家提出了去火星定居的想法。然而這個送100萬人去火星定居的想法,是由特斯拉,SpaceX,paypal這三個在業界內的巨頭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來的,然而在埃隆馬斯克的計劃裡面他自己將會組建一支艦隊作為他整個計劃的支撐。那麼去火星上面定居是否是天方夜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