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十代i5的朋友注意了 這個型號釺焊矽脂混用

2021-01-09 中關村在線

十代酷睿發售之後,相信有些朋友發現,十代i5相當香。物理六核心,頻率也高,非常適合玩遊戲。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十代i5中,有一個型號比較奇怪,他有兩個版本,一個採用釺焊散熱,一個則採用矽脂散熱,買到哪個完全看運氣。這個處理器的型號就是i5-10400和i5-10400F。

這兩款處理器有兩個步進版本,分別為Q0和G1。其中Q0版本是將10核心屏蔽4個核心,然後採用最新薄晶片技術,而且使用了釺焊散熱,理論上溫度表現會更好;G1版本則是原生6核心,與9代幾乎沒有區別,當然就沒有採用薄晶片技術,散熱材料也是矽脂。

兩個版本

判斷哪個版本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底部電容排布,分為上下兩區的為Q0版本,不分的則為G1版本;第二種是看印在處理器上的編號,如果編號中有SRH79和SRH78,那就是Q0版本,如果編號有SRH3D和SRH3C,則是G1版本。

(7451073)

相關焦點

  • 釺焊的CPU和普通的矽脂CPU差距在哪?為什麼英特爾捨不得釺焊?
    其次是為了傳導熱量,將CPU晶片兩三平方釐米的導熱面積放大成約十平方釐米的頂蓋面積,可以更快將熱量傳導到散熱器中。 矽脂的效果大家都知道怎麼樣,飽受好評的信越7921的導熱係數才僅有6w/mk,更不論英特爾這批發的矽脂是多高了。而釺焊就不同了,釺焊是採用比頂蓋和晶片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頂蓋和晶片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頂蓋和晶片的熔化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溼頂蓋和晶片,填充接頭間隙並與頂蓋和晶片相互擴散實現連接焊件的方法。
  • 9代酷睿用回釺焊:它到底是種什麼工藝?
    9代酷睿處理器已經發布了不少型號了,雖然Core i7-9700K加了2個核心但是卻刪了超線程。而最吸引人的點卻是傳說中的「釺焊工藝」,今天我們來簡單聊聊這個「釺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先了解一下CPU核心大家先回想一下前段時間關於移動端處理器魔改成LGA 1150處理器應用在主板上的文章《科普一分鐘 | 新的魔改CPU黑科技誕生 這種技術有何優、缺點》。
  • 超能課堂(159):從釺焊到矽脂再到釺焊,英特爾CPU的折騰之路
    不光是擠牙膏,有時候大家還調侃英特爾牙膏擠多了又給縮回去了,特別是在矽脂導熱這件事上,許多玩家在這個問題上已經糾結了6年了,超能網的文章評論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吐槽「矽脂U不買」,好在今年的九代酷睿處理器上,英特爾狠狠擠了一大管牙膏,不僅給主流處理器升級了8核16線程,還重回使用了釺焊導熱工藝。
  • CPU釺焊工藝到底是什麼
    CPU釺焊工藝到底是什麼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23 11:09:13 9代酷睿處理器已經發布了不少型號了,雖然Core i7-9700K加了2個核心但是卻刪了超線程
  • 新品酷睿十代i5 10400即將上市,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就在5月14日凌晨,很多平臺店鋪開啟了英特爾酷睿i5 10400盒裝處理器的預定,需要支付100定金,在5月20幾日支付尾款,預計可以在六一兒童節之前拿到CPU,等待這麼久的十代英特爾新品終於來了。那到底值不值買呢?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CPU的參數。
  • 釺焊散熱非常好,為什麼英特爾CPU卻改用散熱不好的矽脂材料?
    如果沒記錯的話,英特爾是在三代酷睿處理器,也就是i7-3770K推出的那個時候放棄了釺焊改用矽脂材料散熱,當時很明顯導致的變化就是CPU的溫度明顯升高,3770K的超頻難度相比釺焊的2600K明顯上升,按照英特爾當時的說法是,因為22nm工藝的導入,導致CPU晶片面積臺小,熱量散發麵積不足,釺焊已經無法很好的滿足
  • CPU為何要塗抹矽脂?而釺焊工藝能否取而代之?
    ,矽脂又分為導熱矽脂和潤滑矽脂,取自於精煉合成油,他擁有兩個非常不錯的優點,一個是穩定性,既不會腐蝕氣體,也不會對金屬造成任何影響,同時還絕緣。所以在電子元器件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導熱矽脂的出現。英特爾和AMD給出了這個答案
  • 解密Intel最新產品應用的釺焊工藝
    1釺焊工藝是什麼9代酷睿處理器已經發布了不少型號了,雖然Core i7-9700K加了2個核心但是卻刪了超線程。而最吸引人的點卻是傳說中的「釺焊工藝」,今天我們來簡單聊聊這個「釺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 都是第十代酷睿 i5-10300H憑啥比i5-10210U和i5-1035G7更強?!
    都是第十代酷睿,i5-10300H之所以強於i5-10210U和i5-1035G7,甚至可以超越i7-10510U和i7-1065G7,就是因為i5-10300H擁有高達45W的TDP,而其他型號的TDP只有15W。實際上,無論英特爾還是AMD,都會對不同時期的筆記本平臺進行拆分。
  • 三款主流矽脂橫評:誰能為十代酷睿散熱解憂?
    矽脂是以特種矽油做基礎油,新型金屬氧化物做填料,配以多種功能添加劑,經特定的工藝加工而成的膏狀物,具有良好的導熱、耐溫、絕緣性能。導熱矽脂這個東西,在裝機過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它負責CPU與散熱器的聯結,CPU運行產生的高溫通過矽脂及時傳遞到散熱器上,才能有效的為處理器降溫。市面上再好的散熱器若不塗矽脂,基本上都會「開機報警」。
  • 解密英特爾Intel最新產品應用的釺焊工藝
    14nm++工藝,8核16線程設計,高達5.0GHz的睿頻速度,還有16MB的大三緩存,又是一管大牙膏其中一大賣點就是Intel時隔多年再一次在桌面主流產品上使用了釺焊作為導熱介質(STIM),可以完全解封14nm++工藝的超頻性能。那這個「釺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釺焊工藝說釺焊前,我們來談談CPU,畢竟釺焊就是為CPU服務的。
  • 濃濃電競風,十代i5的選擇,銘瑄MS-iCraft B460M體驗
    牙膏廠Intel的第十代CPU已經上市了,雖然仍然採用14nm生產工藝,但針腳變多了,採用的是1200接口,所以,要想嘗鮮的話勢必需要更換主板了,目前在主板方面,很多廠商都推出了適配十代U的主板產品,主板的選擇還是很有餘地的。
  • Intel酷睿i5-10600K天梯榜評測:酷睿i7-8700K再世
    其實我們手頭上還有最後一個K系列的十代酷睿處理器——酷睿i5-10600K,它是6核12線程的,感覺就是酷睿i7-8700K在世,當然了當年的酷睿i7-8700K裡面是矽脂,而酷睿i5-10600K用的是釺焊,這點差別就非常大。
  • CPU處理器豎切一半 除了矽脂裡面還有什麼?-CPU,處理器,矽脂...
    過去幾年中由於CPU的導熱材質從釺焊變成了矽脂,很多高玩都習慣給CPU開蓋更換矽脂以提高散熱性能,這個操作可以說是把CPU橫向打開,我們能看到完整的CPU核心、底座、頂蓋等,那麼要是豎著切一刀呢?
  • 英特爾第十代Cometlake臺式機處理器詳解與評測
    這也並不影響你選擇9代或AMD平臺,早買早享受,因為等到十代價格趨於穩定合理,至少還要等半年以上,英特爾最近幾代並不會出現價格下跌的現象(超級保值)。至於AMD平臺,你都選擇AMD了,還關注英特爾市場幹嘛? 當你知道第十代臺式機處理器叫Cometlake時,就不應該聽信某些媒體的言論,對其架構及性能「瞎」猜測。
  • 解決矽脂U的煩惱 i7 8700K 開蓋換液金實錄
    1開蓋換液金實錄      i7 8700K 從發布至今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了,相關的主板型號和BIOS已經相當成熟。Kabylake U Refresh 是四核版的移動低電壓處理器,主要應用在輕薄筆記本平臺;Coffee Lake s是目前桌面i7 8700K\ i5 8400等主流六核平臺和部分四核i3的統稱,即將獲得i5 8550等新兄弟的補充;Coffee Lake U 是目前已經基本確認存在的升級版Kabylake U處理器,代號以9結尾通常配有GT3E核芯顯卡。
  • Intel 8代酷睿有錢都買不到
    Intel近日推出了第八代酷睿的桌面版Coffee Lake,為主流桌面市場帶來了八年來的最大升級,i7/i5系列全面六核心,i3也進入了四核心時代。雖然不擠牙膏了,不過Intel的定價策略卻有點看不懂,美版還好,國行普遍比七代漲價了大約500元,比如旗艦級的i7-8700K達到了3399元。
  • Core i7-8700K/i5-8600K全球首發評測:4核變6核,Intel覺醒了?
    Lake的Core i7/i5都是4核8線程、4核4線程,而八代酷睿Coffee Lake處理器則是6核12線程、6核6線程,相當於多了50%的核心。根據Intel早前所說,第三代14nm工藝為14nm++,性能比第一代提升26%,或者功耗降低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