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蜀山有個「蛇王」
回鄉創業不稀奇,可養蛇的還真是少。蛇這個物種更多存在人們的記憶裡或是電視上,現實生活中每天與蛇打交道還真「刺激」。無為蜀山鎮湖東行政村的張玉保眼光獨到,去年初回鄉新建了「無為縣百勝特種蛇類養殖農民合作社」,他養的眼鏡蛇、王錦蛇已有6000多條,銷量非常好,前景很樂觀。
走進一間間蛇屋
張玉保的特種蛇養殖場就在蜀山鎮湖東村的一片山坡上,自然環境很好。一排藍色屋頂的房子就是蛇房,門上寫著「王錦蛇」「種蛇房」等字樣,推開門是長長的通道,兩旁有很多隔開的小房間,全部上著鎖,看起來像學生宿舍。
「別怕,別怕,沒關係的。」張玉保隨手打開一個小房間,只見地上散落著好幾條蛇,還有一疊堆起來的木板,「都在木板裡面呢。」說著,他掀開最上面的木板,只見裡面躺著幾十條蛇,全部懶洋洋地纏繞在一起,見有人打擾才緩緩蠕動起來。張玉保隨手「抄起」一條蛇來,記者壯著膽仔細瞧,見蛇背部有黃色花紋,據介紹這些都是王錦蛇。隨後,他又連續打開好幾塊木板,每打開一層都有很多蛇,不過它們的攻擊性並不強。「正常的健康的蛇都很安靜 ,躲在窩裡面不動。」不過,為了讓記者開眼,張玉保進了眼鏡蛇的房間,這次他沒敢用手抓,而是用鐵鉤子撥弄。這些眼鏡蛇見被打擾,伸長脖子吐出信子,嘴裡發出很大的聲音,看起來兇猛得多,從體型看也明顯比王錦蛇粗壯許多。
下個月就是產卵季
「現在有6000多條了,眼鏡蛇1000多條,其餘都是王錦蛇,去年我引種時才500條,繁殖得很快。」從蛇屋出來後張玉保介紹道。他說蛇產卵一年一次,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一條王錦蛇能一次產蛋15個,眼鏡蛇能一次產20個,一次產完蛋後就要等來年再下蛋了,這一點和雞生蛋不同。去年初,他從浙江莫幹山蛇業有限公司引種過來,經過一個夏天就繁殖了6000多條,現在小蛇都慢慢長大了,有三斤多的,有四五斤的,也有一兩斤重的。「理論上說,蛇出生後大約18個月能達3斤半重,但這要有技術保障,我們的達標率在60-70%。」張玉保說,他對這個數字還是較為滿意的。
蛇吃什麼呢?「 蛇吃剛焐出來的小雞或小鴨,有的在蛋殼裡沒出來,反正都是被淘汰的,農民不願意養的就收購來。」張玉保說。養蛇賺不賺錢就看成本控制,尤其是飼料成本控制。他與無為、巢湖、廬江等地的養殖場有協議,對方有淘汰不要的小雞小鴨就給他送過來。張玉保說,通常一條蛇一頓吃2-3兩就夠了,大蛇會多些,但它們吃一次後能三天不吃,反正自己天天喂,這條不吃那條吃。但蛇好鬥,「吃飯」弄不好也會打架甚至相互吃,所以工作人員要時常巡查防止蛇吃蛇。
「下個月就產卵了,到時我們的養殖場裡全是蛋,經過50天孵化後會有很多小蛇誕生。」張玉保說。
忍得住寂寞才行
採訪中,記者對張玉保「毫不畏懼」蛇感到好奇。只見他隨意地走進蛇屋,融入它們當中,然後信手抓起一條,就像抓一隻龍蝦一樣。「蛇是瞎子不認人,你只要不弄疼它就沒關係,即便就在你腳邊也會繞著你走開,你看我抓它頸部,其實是用巧勁託起來,並不是真正抓緊它。」張玉保說,這是每天和它們打交道得到的經驗。剛開始,自己也很害怕,蛇房都不敢進,但是既然要從事這個行業,就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
現在,他對蛇的了解已經很多了,時常觀察它們的呼吸聲,看是否有異常,看它們是否煩躁不安,因為真正健康的蛇是安靜的,都會鑽進籠子裡,不舒服才會顯得煩躁跑出來。他說,一旦被眼鏡蛇等有毒蛇咬了,一定要保持鎮定,否則血液循環加快,毒會散發到全身,接下來的黃金急救3分鐘是關鍵,首先是在傷口上段包紮,然後用自來水等活水衝洗,用針或刀在傷口周圍劃一圈,隔絕毒液擴散,處理好後最好去醫院。
「幹這一行生活單調,必須忍得住寂寞才行,其實深入進去是很有趣的。」張玉保說。
蛇經濟前景廣闊
據了解,張玉保一直在外地有生意而且做得很不錯,為什麼又想要養蛇呢?「這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學習了很久,去廣東、浙江考察了一年,真覺得養蛇經濟前景廣闊才敢幹。」張玉保不是個莽撞的人,他認準了就會做下去。去年初建了廠房,用的全是高科技保溫材料,所有蛇屋都是24小時恆溫的。他還聘請了兩名技術人員,僱傭了幾個工人。
「總共投入了300萬元。」 如此大手筆的投入,是因為張玉保看到了它的回報。「蛇渾身上下都是寶,蛇皮能做藥,蛇肉能吃還能磨成粉做藥,蛇膽能做花露水,蛇骨還是補鈣產品也能雕刻成工藝品,蛇還能泡酒等。」張玉保說。當然,目前他養的蛇還只是簡單地整體出售,一般3斤左右的蛇最好賣,「冬天每斤無為能賣到110-120元。」去年,他已經將蛇賣到了廣東、浙江、福建、上海等地,有多少就能賣多少,根本不愁銷路。在他看來,因為有了養殖蛇滿足了部分市場,就會讓更多的野生蛇不受到傷害。
記者 李賈 文 許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