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養蛇創業 養殖量達6000多條創收150萬

2020-12-04 人民網

馬年正月初五,位於博白縣江寧鎮江寧村田頭屋屯村民李羽峰的家中格外熱鬧,幾位養蛇的同行正在請教李羽峰如何治療蛇病、去蛇毒等問題。拎著一條患皮膚病卻依舊兇猛的眼鏡蛇,李羽峰如老師傅一般,沒有絲毫畏懼,細細地觀察、取樣、化驗、配藥、注射……一個個連貫的動作顯得如此熟練。幾位養蛇的同行正在請教李羽峰如何治療蛇病、去蛇毒等問題。李羽峰是個年輕的80後,可是在養蛇領域,他卻是個「老師傅」。他是如何走上養蛇之路的,又有哪些奇特的經歷呢?

喝湯喝出的商機

2004年主修物業管理的李羽峰大學畢業後,在廣東一家房地產公司當保潔管理員,打工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李羽峰是個十足的「月光族」。

李羽峰養蛇的念頭源自於公司的一次聚餐。在2010年的一次聚餐中,李羽峰嘗到了一道味道鮮美的靚湯。後來打聽才知道這是一道價格3000多元的「龍鳳湯」,湯的原材料就是蛇和雞。聚餐結束後,這道天價湯一直讓這個山裡出來的農村小夥久久不能平靜,他通過市場調查了解到「龍鳳湯」因味道鮮美和營養豐富很受歡迎。他還了解到,儘管蛇雖然是天價出售,但仍然供不應求。自此,養蛇這個念頭開始在李羽峰腦海中萌生。很快,他毅然辭掉了工作,決定回鄉養蛇。

「潛伏」養蛇場學成過硬技術

幾年前,江寧鎮養蛇的人極少,因為技術的缺乏,現有的養蛇者都是小打小鬧。李羽峰明白,發展養殖業,技術不可缺,發展養蛇事業,專業技術是關鍵。如何解決技術上的難題?李羽峰通過多方打聽找到了一位已經在養蛇路上站穩腳跟的前輩謝榮保,想要投師,但是被多次拒絕。但他硬是憑著一股犟勁兒慢慢感動了這位從來不收徒弟的前輩。從此李羽峰成了一名免費幫蛇場養蛇的小學徒。

別看現在的他對待蛇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密,可養蛇之初,自幼膽小的他可是吃盡了苦頭,一看到蛇,全身發抖,護理蛇時常常被咬得鮮血直流。但他沒被恐懼和困難嚇倒。一年來風裡來,雨裡去,起早貪黑,雖說是義務養蛇,但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到了蛇場的工作中,一次次地被咬,使他對蛇的習性漸漸了如指掌,也積累了豐富的養殖技術。2011年初,李羽峰決定自己養蛇。他用自己家的幾間舊房子作蛇房,拿出3000元錢從師傅那裡購進了100條水律蛇和100個眼鏡蛇蛋,開始正式創業。

經歷風雨觸摸「彩虹」

養蛇一年後,李羽峰四處籌集資金10多萬元,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很快蛇場的蛇增長到了2000多條,這讓他倍感欣喜。然而2012年4月底的一場洪水無情地淹沒了他苦心經營的蛇場。看著在水裡掙扎的蛇,李羽峰想都不想直接跳進蛇房搶救泡在水裡的蛇,這時意外發生了,一個工人突然觸電暈倒,原來洪水淹到了排插口的位置,開始漏電,水又深,毒蛇容易咬人,蛇房也可能隨時倒塌,為了安全,他不得不阻止大家再進去救蛇。一場洪水就這樣「洗劫」了他的蛇場,他的經濟損失將近20萬元。高額的債務和外界的壓力使他幾乎陷入了絕境。然而堅強的他就在洪水退卻後的第三天,默默地選擇了重新上路。他吸取了這次洪水的教訓,他再次檢修了蛇場設施,修建了立體蛇房。重振旗鼓後,他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得很精細。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後,蛇場慢慢恢復了正常。當年,他的蛇場收入近10萬元,李羽峰初次嘗到了養蛇的喜悅。

從危機中學到養蛇新技術

2012年底,當李羽峰還沒從初次收穫的喜悅中緩過神來的時候,一場滅頂之災悄悄潛進了蛇場,他養的蛇陸續出現死亡。他按照以往的經驗治療過,絲毫不見起色,請教前輩配了藥,反而使得蛇出現藥物中毒,一個月內蛇死亡1500多條。

看著蛇一條條死去,李羽峰心如刀割,但搶救病蛇一刻也不能等。多方打聽後,他連夜冒著冷雨帶著病蛇趕到了300公裡以外的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找到了曾芸教授。熱心的曾教授了解了情況後,進入實驗室開始解剖病蛇,細心查找病因,分析病變過程,經過檢測得知此次蛇疫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肺炎。得益於曾教授合理的治療方案,蛇病很快得到控制,蛇場再一次恢復生機,李羽峰的努力拼搏和虛心向學的態度感動了曾教授,曾教授給他傳授了很多養蛇技術。

在曾教授的指點下,李羽峰用近一年的時間對實驗室化驗和蛇的病理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學習,輔以自身對養蛇經驗的實踐融會貫通,對於防治蛇病和治療毒蛇咬傷他已輕車熟路,也認識到了蛇毒這種「液體黃金」的妙用和價值,學會了如何取蛇膽、賣蛇皮,這些很快成為了他的致富寶典。

2013年初,李羽峰在曾教授的幫助下成立了玉林市唯一一家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蛇病理藥理實驗基地和實驗室。有了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的強大技術支持,蛇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同一年,蛇場的蛇養殖量達到6000多條,當年創收150多萬元。

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聽說李羽峰的蛇場發展得很好,很多想養蛇的朋友紛紛前來取經、談合作。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把自己苦心積累的經驗和治療蛇病的技術熱心相傳,除了用實驗室免費幫養蛇戶檢測蛇病、開藥,還常常送藥給別人。在李羽峰的帶動下,當地的養蛇業發展得很快,一條以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的技術支持為強大後盾的「公司+農戶」的養蛇模式正在帶動當地的養蛇業火速升溫……

兩年來,李羽峰通過技術合作帶動成立了由100多戶養蛇戶組成的羽峰蛇類養殖合作社,李羽峰全程負責做技術維護和跟蹤服務,包括提供種苗、種蛇,回收商品蛇、採蛇毒,蛇產品深加工等專業化,打造規範化、規模化的蛇類養殖產業基地。如今,羽峰蛇類養殖基地已經成為了區內最具規模化,最具專業化的蛇類產業基地。「我想籌集更多資金,繼續擴建蛇場,然後再建個生態蛇園。」談及未來,李羽峰信心滿滿地說。

相關焦點

  • 蕪湖男子回鄉創業養6000多條蛇 銷量很好前景樂觀
    無為蜀山有個「蛇王」回鄉創業不稀奇,可養蛇的還真是少。蛇這個物種更多存在人們的記憶裡或是電視上,現實生活中每天與蛇打交道還真「刺激」。無為蜀山鎮湖東行政村的張玉保眼光獨到,去年初回鄉新建了「無為縣百勝特種蛇類養殖農民合作社」,他養的眼鏡蛇、王錦蛇已有6000多條,銷量非常好,前景很樂觀。走進一間間蛇屋張玉保的特種蛇養殖場就在蜀山鎮湖東村的一片山坡上,自然環境很好。
  • 27歲小夥蛇窩裡「淘金」 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
    27歲小夥蛇窩裡「淘金」 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時間:2016-06-24 15:43   來源:法制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7歲小夥蛇窩裡淘金 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 法制晚報訊(記者田寶希)在張家口萬全縣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北方蛇王,他叫方宵宵,今年27歲。
  • 27歲小夥養3萬條蛇年收入幾百萬(組圖)
    小方的養殖基地共有6000間蛇籠,每天他都在蛇房巡視四五次八年前他和父親去外地買藥材,發現蛇的藥用價值 極高,回來就在父親的支持下養蛇。他從多次的失敗中找到成功之路,現在已是年收入幾百萬元的青年企業家,實現了南蛇北養,蛇窩裡「淘金」的創業夢想。
  • 博白有位「養蛇大王」,他養的蛇一條能賺300元
    一直販蛇賣的李慶豐當然知道,養蛇可比販蛇賺得多,於是稍有積蓄後,他萌發了自己養蛇的念頭。可是李慶豐沒養過蛇,不懂養殖技術,如何養蛇?別的養殖場不可能將養殖技術教給李慶豐,於是他就自己買書自學養蛇。李慶豐血本無歸,還欠下了100多萬元的債務,一夜之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貧困戶。為了還錢,李慶豐打工好幾年,省吃儉用慢慢還了一部分錢。去年9月,有豐富養蛇知識的李慶豐不甘心,再次籌錢創辦養蛇合作社。
  • 80後「北漂男」養冷血動物做寵物,和100多條蛇同居7年
    80後「北漂男」養冷血動物做寵物,和100多條蛇同居7年 2019-08-31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四川成都最大毒蛇養殖場 80後美女與蛇共舞
    四川成都最大毒蛇養殖場 80後美女與蛇共舞2012-08-06 08: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新聞網但在成都龍泉驛區龍鳳養殖場,周平、楊靜兩表兄妹卻與4000多條蛇朝夕共處。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全市只剩下6家規範的養蛇場。龍鳳養殖場是養毒蛇規模最大的一家。  來到養蛇場,當周平推開兩道緊閉的門後,一股帶腥味的熱浪撲面而來。眼鏡蛇的房間用大約1米高的牆隔成了很多個小隔間。借著電筒光,記者看到了發出「呼呼」聲的眼鏡蛇,它們「蹭」地直起身子,一副再靠近就要發動攻擊的樣子。
  • 新洲小夥養100萬隻蒼蠅圖致富 曾生吃活蛆
    新洲小夥養100萬隻蒼蠅圖致富 曾生吃活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22:57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漢澤)蚊帳內,成群的蒼蠅飛舞;蚊帳外,24歲的新洲小夥柳建軍正微笑著為它們準備食物
  • 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
    80後大自然錄音師聲谷杭州小夥「聲谷」白天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師,晚上有個更奇特的職業:大自然錄音師。他常深入荒郊野嶺,尋找大自然中最純淨的風聲、雨聲、流水聲、鳥叫聲……這些聲音屬於大自然白噪音,對治療失眠十分有益,因而「聲谷」將它們錄製下來發布到網上,為那些有需求的人們提供幫助。
  • 記者探訪正規養蛇基地
    養蛇人又是如何養蛇的呢?帶著這些疑惑記者走訪了江寧區一家正規的養蛇基地。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焦哲 文/攝  1  24小時和蛇在一起的「蛇女」  這家養蛇基地位於江寧秣陵,曾是江蘇蛇類養殖示範區。負責人陳女士今年40多歲,5年前,她在這裡租了3000平方米的場地辦了養殖場開始了實驗性養殖。
  • 山東平陰小夥自主創業玫瑰面膜 助農增收百萬元
    最近一段時間,山東平陰名叫李志剛的小夥受到了多個知名媒體報導,他「不為盈利,只想讓國人受益」、「積極創業助農,打造良心產品」的想法受到了大眾的熱議與討論。近日,記者有幸採訪到李志剛,並對其創業理念進行探討。談及創業,李志剛表示,一直以來他都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做是他的座右銘。
  • 80後小夥打造「動物園」餐廳 大型仿真動物伸手可觸
    80後小夥打造「動物園」餐廳 大型仿真動物伸手可觸 2015-06-04 18:18: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徐海 攝   中新網鄭州6月4日電 (記者 門傑丹)紅磚牆、綠藤蔓、虯勁的老樹、大型仿真動物……近日,鄭州80後小夥朱鴻明打造的動物園主題餐廳走紅,吸引眾多市民前去體驗嘗鮮。
  • 【地評線】臺商創業,讓「大陸阿里山」搭上致富快車
    光明網訊(記者 郝悅)福建省漳平市位於閩西地區,這裡農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超過80%,是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位於漳平的永福鎮,是全國著名的花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厚的政策扶持,吸引了不少臺商來此投資、創業,由此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
  • 養蛇前景好產銷一條龍
    養蛇賺錢快,因為蛇的繁殖能力較強。張壯幫說,現在與合作社連接的農戶,一般每戶養雌蛇300多條,一條雌蛇每年約產30枚蛋,農戶通過出售蛇蛋當年即可獲得利潤。這個項目,在儋州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據了解,為推動項目迅速展開,南豐鎮政府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採取政府出資一半、農戶出資一半的方式,向該合作社購買150元/條的蛇苗,用於扶持農戶走共富之路。張壯幫介紹,計劃對蛇產品進行多層次開發:第一個層次,將蛇肉分割裝袋,與商超對接,使蛇肉能端上千家萬戶的餐桌。第二個層次,對蛇血、蛇膽、蛇油等進行提煉,發揮各自不同功能。
  • 80後建築師當起「鰻魚大王」
    80後班偉說起鰻魚如數家珍,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打拼,其全身心投入的鰻魚基地年產量已達到300多噸,產值高達6000多萬元,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鰻魚大王」。  工人正在捕撈鰻魚  【入行】80後建築師回鄉養鰻魚  7月5日,霍山華林鰻魚基地,記者見到班偉時,很難將眼前這位帥氣時尚的小夥和鰻魚聯繫起來,但接下來,他對鰻魚的侃侃而談,讓記者改變了對他的最初印象。  小時候,班偉夢想成為一名建築師。
  • 養蛇最好溼度和溫度
    蛇的養殖隨著科技的發展非常的成熟,而又經過大量養殖者的證實,目前最好的科學養蛇就是室內養蛇,而室內養蛇最為核心地方就是控制養蛇場內的溼度和溫度,
  • 4000多條!四川一美女家裡養超多大蛇,突逢疫情傻眼了…
    突逢疫情4000餘條蛇不敢賣了每月消耗2萬元在德陽市羅江區萬安鎮太平村,1986年出生的周紅梅是遠近聞名的養蛇能手,她還曾是多家新聞媒體的新聞主角,更是創業致富帶頭人。周紅梅曾經學過廚師,開過餐館、美甲店。2012年開始試著養蛇,以水律蛇為主,並有少量大王蛇。
  • 80後小夥用共享圖書搭建起社交平臺
    「不安分」的80後小夥唐林波,一個80後小夥,在渝中區兩路口長大,斯文外表的背後,卻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他大三輟學,漂遍北上廣,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從事電商行業十餘年,自己創立公司服務過歐美多個跨境電商公司,其中為美國亞馬遜旗下的輕奢電商SHOPBOP創造的業績傲居亞太區第一。
  • 風雨聲、流水聲、鳥叫聲……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
    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聲谷在採集湖水的聲音。80後大自然錄音師聲谷。   杭州小夥「聲谷」白天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師,晚上有個更奇特的職業:大自然錄音師。他常深入荒郊野嶺,尋找大自然中最純淨的風聲、雨聲、流水聲、鳥叫聲……這些聲音屬於大自然白噪音,對治療失眠十分有益,因而「聲谷」將它們錄製下來發布到網上,為那些有需求的人們提供幫助。目前,他上傳到網絡的大自然聲音播放量已達數千萬。
  • 許昌80後小夥擊中大樂透1198萬:感覺像做夢
    11月3日上午一大早,筆者在河南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兌獎室見到了中獎彩民杜先生,身為80後的杜先生稚嫩帥氣的臉上布滿喜悅之色。「雖然已經過去兩天了,但我感覺還是像做夢一樣」。一見到筆者,杜先生就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身為一個上班族,杜先生在閒暇之餘,總會投注幾注超級大樂透碰碰運氣。
  • 80後電焊工做輪胎雕塑,一年用掉50噸輪胎,年收入20萬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15日,山東淄博,33歲小夥白鷗以前是個電焊工,4年前他選擇創業,開始做廢舊輪胎創意雕塑。白鷗創作的雕塑主要以恐龍、金剛、仙鶴等多種動物和鳥類為主,金剛和恐龍要用到1000多條廢舊電動車和自行車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