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聲、流水聲、鳥叫聲……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

聲谷在採集湖水的聲音。

80後大自然錄音師聲谷。

 

  杭州小夥「聲谷」白天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師,晚上有個更奇特的職業:大自然錄音師。他常深入荒郊野嶺,尋找大自然中最純淨的風聲、雨聲、流水聲、鳥叫聲……這些聲音屬於大自然白噪音,對治療失眠十分有益,因而「聲谷」將它們錄製下來發布到網上,為那些有需求的人們提供幫助。目前,他上傳到網絡的大自然聲音播放量已達數千萬。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到了這位80後小夥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他想幫別人

  為治失眠,網上搜到「白噪音」

  聲谷是個80後,老家在桂林,如今在杭州工作,職業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和運營。因網際網路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聲谷曾長期失眠且比較嚴重。「我在網上看了一些白噪音治療失眠的文章後,就嘗試著去聽這些聲音,聽了後發現效果挺好,對我來說還挺有幫助的。」

  白噪音是一種單調重複的聲音,其功率譜密度在整個頻域內均勻分布。絕對理想的白噪音是不存在的,但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是現實世界中最接近白噪音的聲音,它們不是噪音,聽著會讓人覺得很舒適。

  用白噪音輔助治療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已有專門研究。目前,國外專家已把它用來解決兩種臨床問題:利用白噪音讓嬰兒停止哭泣;利用白噪音幫助一些常受環境噪音汙染的人恢復工作效率。研究發現,人類聽到白噪音,會有放鬆的效果,大腦裡胡思亂想的東西會被隔離開,就很容易進入睡眠。

  優質音源難得,乾脆自己來錄

  聲谷發現大自然白噪音有用,卻找不到那種特別好的音源,真實的大自然聲音是很難用電腦模擬的,「我就學著錄,慢慢地就錄了很多種聲音。」

  從2013年起,聲谷開始嘗試採集大自然的聲音,2014年他在喜馬拉雅上上傳這種大自然白噪音,有時也上傳一些在野外錄製白噪音的動態。

  他在喜馬拉雅上從零起步,一開始每天只增長几個粉絲。那段時間比較寂寞,聲谷也感到迷茫,不知道錄製這些聲音能有什麼用。有一年冬天,他到一個山頂錄音,那天下著雪,錄著錄著發現路面開始結冰了,當時他感到害怕,因為山路結冰後就很難下山了,身邊又沒帶食物,當時覺得自己幹這種事很蠢。

  不過隨著作品的增多,他的粉絲數也在增長,且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今他在喜馬拉雅上有將近50萬粉絲。在他的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是雨聲,「雨聲催眠」專輯播放量達4688萬。還有一張敲缽的「冥想音樂」,播放量達1160萬。這都是在平臺上的播放數據,還有很多聲音被用戶下載下來收聽,這些數據就不好統計了。

  野豬、蛇……冒生命危險錄音

  純粹的大自然聲音只能到野外採集,而在野外錄製聲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方面都存在挑戰。

  剛開始做大自然錄音師,聲谷純粹出於興趣,設備和錄製費用都是自己出,內容完全免費,沒想到用這些聲音來賺錢,就是想把聲音分享給有需求的人。「有些人和我一樣有失眠的情況,對這種聲音有訴求,我上傳資源後,這些人就會多一個可以選擇的地方。」

  如要想錄得好一點,必須要用比較好的設備,設備太差本身就會產生噪音。「我開始用的是一兩千元的便攜錄音筆,慢慢進行升級,後來用一兩萬元的話筒來錄,加上錄音器等設備,可能達到3萬元左右。這些還都是一般設備,不算特別專業。這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如果想錄更好的聲音,設備就需要不斷更新。」

  大自然的聲音基本上都是和環境有關的,換了環境,同樣的聲音帶來的聽覺效果和混響都不一樣,一種聲音在特定環境下是這個樣子,換了個環境就不一樣了。要想找到可以錄製理想聲音的環境,就要遠離市區,到很遠的地方,天氣、路況等因素都會構成阻礙。

  聲谷說:「為找到理想的聲音,事先得做很多準備,首先要考察地理環境,然後提前去踩點一兩次,看看那裡有沒有聲音。如覺得那裡有不錯的聲音,就會再選一個時間正式錄製,不過有時在踩點過程中也可能錄到一些比較有趣或比較意外的聲音。」

  因錄製聲音的地方基本上都在野外,比較偏僻,沒有什麼人煙。錄音的時間一般是晚上九十點鐘到凌晨一兩點鐘,或者拂曉時分。工作時常被蚊蟲叮咬,不過這些都是小事,有時還會遇到野豬和蛇等比較危險的動物。「其實我挺怕蛇的,但想到那裡的聲音很好,還是想去錄。有一次晚上錄聲音時,我正戴著耳機聽聲音,突然傳來兩聲很大的野豬叫聲。那一瞬間,我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嚇得趕緊收東西跑了。」

  野外的河湖和懸崖也有很多危險。聲谷說:「有次去千島湖,湖水拍打礁石的聲音,特別吸引我,很想錄到這種聲音,但湖岸很陡峭,要從很高的地方爬到接近水面的位置去錄。事後回想起來,那個過程其實挺危險,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到很深的湖水裡。我出去錄時都是一個人,一旦出事孤立無援,所以現在儘量不靠近危險的地方。」

  採集到聲音後,回來還要進行後期處理。「有些聲音質量比較高,幾分鐘就能修好,有的聲音瑕疵比較多,但又感覺特別珍貴,不捨得丟掉,所以就硬著頭皮修。這個過程可能像使用PS處理圖像一樣,需要放大聲音的片段,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修復或拼接,有時需要七八個小時才能處理成可以比較流暢播放的聲音。」聲谷的大學專業和錄音並沒有關係,以前他都不知道有錄音這個專業,是通過不斷摸索才掌握錄音和修音技巧的。

  他們得到幫助

  「聽著聲音,腦補著初夏的畫面,很美……」

  6年間,聲谷已累計上傳了10個專輯。每張專輯裡面的聲音不是一次性更新的,而是慢慢補充。每次新開一個專輯,會持續更新很長時間,有的專輯要一兩年才能完成。

  這些音源發出來後,大部分用戶都覺得不錯,表示得到實際的幫助,所以挺感謝他。一位用戶評論說:「看了介紹,聽著聲音,腦補著初夏的畫面,很美……還在想你是怎麼錄音的啊?要是我都不敢大喘氣,生怕嚇走小鳥。」

  收聽率高了後,聲谷漸漸開始做一些收費內容。另外,還有一些做音響和睡眠儀器的商家找他合作,要求提供授權。這些收入算不上太多,但可平衡一些付出。

  今年初,喜馬拉雅公布2019年度主播名單,聲谷被評為音樂類年度實力主播榜第五名。其他上榜主播基本上都是以人聲和音樂為主,聲谷是罕見的大自然白噪音主播。他說:「沒想到會獲這個獎,我覺得這也是對我的一種鼓勵,讓我繼續堅持耕耘這方面的內容,讓我更有動力。」

相關焦點

  • 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
    80後大自然錄音師聲谷杭州小夥「聲谷」白天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師,晚上有個更奇特的職業:大自然錄音師。他常深入荒郊野嶺,尋找大自然中最純淨的風聲、雨聲、流水聲、鳥叫聲……這些聲音屬於大自然白噪音,對治療失眠十分有益,因而「聲谷」將它們錄製下來發布到網上,為那些有需求的人們提供幫助。
  • 你知道這些鳥叫聲是什麼鳥嗎?大自然的傑作,你知道幾個?
    神奇的大自然,有多種人們很難知曉的謎底。就拿鳥叫聲來說吧,很多人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鳥,大多都是聽其聲不見其蹤。位於商洛市的老家,也是鳥類的家園,曾有多種鳥叫聲留在心底,問過很多人也不得真相。記憶最深刻的有以下幾種鳥叫聲:春季「布穀、布穀」、麥黃季節的「快黃快割」、端午節前的「接姐接姐回家過端午」和端午節後的「送姐回呀」,如今很少聽到了。那麼,這到底是什麼鳥的叫聲呢?長大了才知道這是候鳥,因為只有季節性的聽到這種鳥叫聲。通過查閱資料,才發現,這種鳥竟然就是杜鵑鳥,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布穀鳥。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叫聲呢?
  • 《苦娃鳥的叫聲》吳登翔
    苦娃鳥,我很少見過,一般是晚飯後出來在田間,水溝邊覓食,邊覓食邊苦叫,特別是在春末夏初卻天天聽見它的叫聲,這個鳥村裡老人有幾種說它的故事。它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傳說古時候一個財主看上了她,可是她已有意中人,財主逼她,她不從,後來財主把她思念的小夥投入水中,從此她一直苦哇的在呼叫。但是小時候還有其他關於苦娃鳥叫的故事,不管板本怎樣,都是悽苦的故事!
  • 貴州山中不明龍吟聲源,初步認定鳥叫聲,聽聽黃腳三趾鶉奇特鳥聲
    近日在貴州威寧縣秀水鎮大山深處傳出的不明聲源,引發了強烈的關注,這不明的怪聲,有人懷疑像龍吟,是不明動物發出的,也有人認為是與地質活動有關,但經過鳥類專家初步認定:玉米地裡不明聲源是一種名為黃腳三趾鶉的鳥類發出。
  • 鳥的小知識:叫聲猶如流水般的黃鳥,大家想了解一下嗎?
    哈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鳥的王國,隨著時代在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好,都喜歡養寵物,養的寵物有很多種,我今天要說的這個寵物是鳥類,不過鳥的品種有很多,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鳥類是黃鳥,還有別稱叫黃鶯、金衣公子。黃鳥學名是:Carduelis spinus。
  •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化身老司機,英文版的叫聲!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化身老司機,英文版的叫聲!電影中周冬雨化身老司機,因為隔壁夫妻進行房事太吵了,我想北漂的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住著隔斷的房間,隔斷都是一塊板子,根本沒有隔音效果,隔壁幹什麼都能聽得見,而周冬雨井柏然兩人又是純情的男女朋友關係,終於周冬雨受不了隔壁夫妻的叫喊聲,然後上演英文版的叫聲,「Oh my god」驚呆了井柏然!
  • 小時候常聽見「耕耕耕谷」的鳥叫聲,為什麼現在聽不到了?
    小時候每到了要收穀子的時候,就能聽見「耕耕耕谷」的叫聲,其實這是四聲杜鵑的叫聲,各個地方對這個叫聲的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說是「豌豆包穀」有的說是「算黃算割」還有人說是「One more bottle」這樣叫的,這都是大家對四聲杜鵑的叫聲音譯過來的,四聲杜鵑的叫聲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
  • 鳥叫聲音網 - 致力於免費分享全世界的鳥叫聲
    鳥叫聲網鳥類網分享鳥叫聲的目的在於辨識、欣賞,而不是為了捕鳥!人生在世,請多行善。同為生靈,相煎何急?
  • 鳥的叫聲趣談1——百鳥爭鳴時你都聽到了些什麼啊
    觀鳥的經歷讓我知道,鳥的叫聲絕不止有「嘰嘰喳喳」和「啾啾」,可以說千變萬化,如它們的外表。鳥類比如柳鶯有時如此相似,以至於需要輔以叫聲來辨別。四聲杜鵑不過話說回來,竹雞和杜鵑畢竟不是鳴禽,叫聲沒那麼優美還是情有可原的。
  • 聽,大自然的聲音這麼美!小夥在杭州錄下一段雨聲,3800萬網友聽醉了
    「85後」桂林男生趙志勤,一直用錄音的方式,記錄著杭州城最純淨的聲音。他在杭州生活10年,做過美術設計師,產品體驗師,開過網際網路公司,但這些職業,都不如他的田園錄音師做得久。前前後後錄了一個小時左右,踩雪的聲音、雪打在草地上的聲音、雪在空中飄的聲音、山谷裡樹木斷裂的聲音全部集齊了。「雪一直下,感覺這一年的煩惱憂愁也帶走了。」聲谷。在所有的季節裡,聲谷最偏愛清晨的白噪音。
  • 鳥叫聲狗叫聲貓叫聲
    本應用一款有趣的鳥叫,狗叫,貓叫聲模擬應用,他可以模仿貓咪在各種狀態下的真實叫聲,讓主人與貓咪的交流變得更方便。不僅可以用來逗貓咪玩、勾引貓咪,其實還可以用來驅鼠的喲。
  • 鳥語花香之布穀鳥的叫聲
    鳥語花香,單單聽到這個詞,就夠心情舒暢的,如果是置身大自然,身臨其境,是何等的賞心悅目。俗話說:說的不如唱得好聽,唱的不如叫的好聽。叫只有鳥才獨有的聲音。它是最美妙的輕音樂,你聽,它就是《春江花月夜》,它就是《漁舟唱晚》。
  • 鳥叫聲吵、煩?不!鳥叫聲有益身心健康!
    為什麼鳥叫聲有益健康呢?科學家認為,從遺傳角度看,人跟鳥叫的聲音有天然的親近感。當我們置身於百鳥齊鳴之中,全身就變得順暢。人體的每個器官,包括胃在內,都有自己對音樂的共振頻率。當頻率相符時,器官就開始積極工作,這就改善了人們的生命活力。
  • 小學語文 擬聲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我們要學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並向大自然學習,融入大自然並與大自然交流。⒉鴿子起飛聲:啪啪啪二.杜鵑(布穀鳥)叫聲:⒈咕咕布穀......咕咕布穀......三.紡花車鳥叫聲:吱扭吱扭四.畫眉叫聲:⑴.啾咕,啾咕 ⑵.啾啾五.貓頭鷹叫聲:⒈咕......咕咕,咕......咕咕⒉呼嚕.呼嚕---柯克.柯克⒊咯婁婁,咯婁婁
  • 百鳥吟(第二集)
    叫聲悅耳猶流水,繁衍生棲灌木林。55·文須雀(新韻)小巧玲瓏貌一般,毛鑲幾色欠光鮮。面垂兩目黑八字,奇特非常壯大觀。56 · 紅雀(新韻)雄性顏鮮耀眼紅,喙周黑暈喜爭鳴。憤怒小鳥由來此,擁美歌喉倍受崇。57 · 大仙鶲(新韻)白顏如玉誘人瞳,原野林間少見形。
  • 鳥的叫聲趣談——春天裡的瘋狂事
    春天來了一種鳥,似乎無處不在卻難得一見。這種體大卻羞澀的鳥,行蹤詭秘並不張揚,除了歌唱的時候。其聲音穿透性極強,略魔性(啊哦——啊哦——)的唱詞為人所熟知,它就是噪鵑。噪鵑歌唱必先登高,在一聲高過一聲的嘶吼中,它仿佛以此釋放內心;有的人在爬山到高處時喜歡喊一嗓子,也可能是差不多意思。
  • 有史以來最響亮的鳥叫聲,雌鳥為之陶醉,能致人聽力永久損傷
    經過近距離(離源1米)校準測量,研究人員在巴西亞馬遜雨林收集到了有記錄以來最響亮的鳥叫聲。 在本周二(10月22日)《Nature》雜誌的報導中,該研究題為「目前已知世界上最響亮的鳥貼在伴侶臉上歌唱」,哈,這標題還不錯吧?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小杜鵑一出世就忙著當搬運工:背著另一個小鳥(或者鳥蛋),用它那尚未發育健全的翅膀支撐著它,小心翼翼地向巢邊爬去。它低下頭,用額頭頂著巢底,忽然急劇地向後仰去,將那隻伏在它「肩」上的小雛鳥(或者鳥蛋)向上一揚,翻出巢外去。接著這個小「搬運工」滑到巢底,又鑽到另一個犧牲品的下面,繼續它的搬運工作。小杜鵑在其孵化出來的幾小時以後就產生了要把巢中所有東西甩掉的欲望。
  • 飛花令之「鷓鴣」:其叫聲獨特,易引起人們的離別與相思之情
    本期關鍵詞:鷓鴣鷓鴣鳥在古詩詞中也經常出現,其代表的情感基調是憂傷,冷清,屬於冷色調。這種鳥經常出現在離別與相思詩,主要是其叫聲獨特,很像行不的哥哥」,而且叫聲悽清,極易引起人們的相思與離別的憂愁之情。而且這種鳥一般雌雄對唱,一唱一和,很像人間的夫妻。所以人們聽到這種鳥的叫聲就比較容易想到男歡女愛,夫婦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