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2020-12-05 酒醉與人散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1、生長繁殖

杜鵑(布穀鳥)是典型的巢寄生鳥類,它不築巢,不孵卵、不哺育雛鳥,這些工作全由小杜鵑的義父母代勞。關於這些,有許多有趣的秘密。首先是杜鵑怎樣能將卵寄生在別的鳥巢中而陰謀不會被發現?春夏之交,雌杜鵑要產卵前,它會用心尋找畫眉、葦鶯等小鳥的巢穴,目標選定後,便充分利用自己和鷂形狀、大小及體色都相似的特點,從遠處飛至。杜鵑飛翔姿式也很像猛禽巖鷂;飛得很低,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地急劇轉彎。間或拍打著翅膀,拍打得很響,用來恫嚇正在孵卵的小鳥。正在孵卵的小鳥看見低空翱翔而來的猛禽的身影,嚇得棄家逃命時,杜鵑就達到了它恫嚇的目的。

杜鵑(布穀鳥)怎樣把自己的蛋丟進別人的巢中呢?有的是直接產下去,而對於太小的或是難以鑽進去的鳥巢,它就會先產下蛋,然後用喙小心地把蛋放到其它鳥蛋中間去。但是在放自己的蛋之前,杜鵑常常會從巢中把別人的蛋弄走一隻(吃掉或扔掉)。杜鵑的體型比一些小鳥大得多,可是它產的蛋卻很小,再加杜鵑蛋與巢主鳥的蛋在形狀,色彩等方面又有驚人的相似(自然選擇的結果),所以就可以魚目混珠,其它小鳥也就難辨真假了。杜鵑蛋雖然小,發育卻很快,往往會比巢主鳥的蛋早孵化或者同時孵化出來。小杜鵑一出世就忙著當搬運工:背著另一個小鳥(或者鳥蛋),用它那尚未發育健全的翅膀支撐著它,小心翼翼地向巢邊爬去。它低下頭,用額頭頂著巢底,忽然急劇地向後仰去,將那隻伏在它「肩」上的小雛鳥(或者鳥蛋)向上一揚,翻出巢外去。接著這個小「搬運工」滑到巢底,又鑽到另一個犧牲品的下面,繼續它的搬運工作。小杜鵑在其孵化出來的幾小時以後就產生了要把巢中所有東西甩掉的欲望。當義母回來,看見巢中只剩下唯一的幼雛,還會把這個兇手當寵兒來疼愛,更加精心地哺育小杜鵑。小杜鵑羽毛豐滿後,它就不辭而別,遠走高飛了。

大約三分之二的杜鵑,包括所有北美的種類,會築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鳥;只有大約 35%的杜鵑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它們多數居住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樹林中。布穀鳥的叫聲意味著春天的到來。交配後,雌性布穀鳥就準備產蛋了,但它卻不會自己築巢。趁其他鳥沒看見時,布穀鳥在它們的巢中產蛋,它必須非常迅速地做完這件事。由於它的蛋有著特別厚的外殼,因此蛋落入巢中時就不會碎掉了。通常布穀鳥會來到像知更鳥、刺嘴鶯等那些比它小的鳥類的巢中,移走原來的那窩蛋中的一個,用自己的蛋來取而代之。相對於它的體形來說,它的蛋是偏小的,而且蛋上的斑紋同它混入的其他鳥的蛋也非常相似,所以不易被分辨出來。如果不是這樣,它的蛋肯定會被扔出去。由此,布穀鳥被稱為動物界的十大壞媽媽之一。

布穀鳥的鳥蛋比其他鳥蛋早孵化。幼鳥出來後,會立刻把其他的蛋扔出巢外。它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為它不久就會長得很大,需要吃光養母所能找到的全部食物。一隻布穀鳥的幼鳥需要的食物相當於3---4隻其養母親生的幼鳥本來需要進食的總量。布穀鳥在春天返回原地時,停歇在木樁上、樹枝上或電線上,呼響配偶。布穀鳥得名於它的叫聲:一種很易辨別的「布穀」聲。

2、被稱作「森林衛士」

每當春臨武夷山,到處便可聽到「布穀,布穀」的陣陣鳥啼聲,像是在催人不誤農時,及早春播,這就是神秘的杜鵑鳥鳴聲。關於杜鵑,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為其賦詩作文。在春夏之際,四聲杜鵑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悽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思,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出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

杜鵑雖然育雛習性不好,但它是著名的嗜食松樹大敵松毛蟲的鳥類。松毛蟲是許多鳥類不喜歡吃的害蟲,而杜鵑卻偏喜歡其美味。有人觀察過,一隻杜鵑每小時能捕食100多條毛蟲。另外,杜鵑也食其它農林害蟲,所以人們又稱它是「森林衛士」。

相關焦點

  • 杜鵑的叫聲聽起來像老鷹在轉移它們捕食的鳥兒的注意力
    那笑聲聽起來一點也不像雄性杜鵑的叫聲。但它確實與雀鷹的叫聲有相似之處,這使得研究人員珍妮·約克和尼古拉斯·戴維斯懷疑這種叫聲是否可能是一種有目的的欺騙——當鳥巢被侵犯時,這是一種轉移不幸的宿主鳥類注意力的詭計。
  • 杜鵑鳥的秘密
    春天到了,窗外鳥啼聲聲,但最讓我喜歡的是杜鵑鳥「布穀,布穀」的叫聲,這聲音像是催促人們快快播種。奶奶告訴我杜鵑鳥又叫布穀鳥和子規鳥。古詩裡是這麼寫的「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而且杜鵑鳥它能幫助人類消滅害蟲,像金龜蟲、甘蘭蛆、松尺蠖、叩頭蟲、尤其喜歡吃松樹的大敵———松毛蟲,故杜鵑素有「森林衛士」的美稱,能吃害蟲,是許多植物的小衛士。
  • 「報春鳥」陸續抵達 看燕子回來了 聽杜鵑在歌唱
    當然,不僅燕子回來了,杜鵑也來了。眾多夏候鳥陸續來到揚州夏候鳥,當春天天氣變暖時,陸續來到揚州。燕子,這裡特指家燕,因為喜歡在屋簷下或家裡築巢,往往被稱作「吉祥鳥」。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其實早先抵達揚州的夏候鳥,是灰頭麥雞。不過,知名度遠遠比不上家燕。
  • 農村常見的布穀鳥,原來是杜鵑的一種,經常把卵寄生
    最常聽到的是「布穀鳥」,這種鳥總是神出鬼沒,總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叫聲,非常洪亮,聲音能傳很遠,也是它名字的由來。不過很少能有人見到它的真實模樣,這是一種比較膽怯的鳥,稍有人離近直接就飛走。按照分類來說,布穀鳥的學名叫大杜鵑,屬於普通杜鵑的一個亞種,經常會出現農田和居民附近的高的樹木上。布穀鳥還有許多的別稱,人們常說的子規鳥、杜宇鳥、郭公鳥也都是指的它。
  • 四聲杜鵑俗稱「割麥種穀」,為何又叫「光棍好過」呢?
    這種鳥類每年5月期間就會來到我國北方,農民一聽到這種鳥叫聲就知道麥子要收嘍。農民對四聲杜鵑感情很深厚,認為它每年都會準時來到農村,提醒農民收割小麥。四聲杜鵑我們家鄉的農民認為這種鳥類是神鳥,認為它叫的是人話,「割麥種穀」這叫聽起來響亮悅耳,意思淺顯易懂,平時不見,麥子一成熟,它就突然來了,仿佛從天上降到人間的神鳥。
  • 每周一鳥(50):杜鵑
    杜鵑,根據一段國家地理的視頻繪畫(水彩),其實我在圓明園也見過四聲杜鵑。
  • 杜鵑鳥你了解多少?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也許會找到答案。為什麼呢?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
  • 杜鵑聲聲春去了
    打小在湘西沅陵生活過,特別在鄉村呆過的你,是否還記得: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屋邊的大樹上,山間密林中都會響起「李貴陽一——李貴陽一——」一聲高過一聲,嘹亮而悠遠的鳥叫聲?此貨不知疲倦,日夜啼鳴,隔人老遠,看不見,逮不著。小孩總是好奇!什麼東東?凝神屏氣走近想探個究竟,瞧個仔細。嗨!此鳥賊精,人來她不語,人走他唱歌。聲聲李貴陽,叫人慾斷腸。
  • 大杜鵑小杜鵑歌聲各不同,僅一聲就能輕鬆分辨
    鳴效是指鳥類模仿其它鳥類的叫聲或聲音。效鳴的生物學意義至今還不甚明了。傾聽鳥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鳥之間聯絡的叫聲可以讓鳥聚在一起,而報警的尖叫聲會使鳥迅速散開逃跑。觀察多了,你就能聽懂「鳥語」,成為專家。比如人們常常分不清大杜鵑和小杜鵑,認為它們是同一種鳥,聽到這樣的說法,它們可能在心中嘲笑人們呢!
  • 吃掉別人的卵,還讓其它鳥幫自己孵卵,真實的杜鵑鳥有多自私?
    春末夏初時節,特別是在農村,總是可以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它的叫聲十分奇特,就像在說「布穀」、有時候像「早中布穀」。布穀鳥也叫杜鵑,在農村,一般認為它是提醒人們耕作的好鳥,在課堂上,它還有著另外的一個身份。
  • [俯仰天地]布穀鳥的叫聲
    [俯仰天地]布穀鳥的叫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2日 23:46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高池爸爸,快來看,我家窗臺上有一隻鳥。
  • 杜鵑鳥與繼母——動物界騙子和傻子的故事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幼兒都會在母親的身邊長大,但也有例外,明明母親都健在,但孩子在成年之前可能連母親都沒有見過,這就是杜鵑鳥。,它們不會自己築巢,母鳥把卵產在其他鳥類的巢裡面,由其它鳥來幫助餵養成長。首先,杜鵑學會了像鷹隼那樣的飛行,甚至叫聲。當杜鵑鳥物色好其它雀鳥的巢穴準備下蛋時,它們會用掠食鷹隼的叫聲和飛行形態,把雀鳥嚇得飛離巢穴,然後弄掉雀鳥的一枚蛋,產下自己的一枚蛋替代,這枚蛋有時候跟其他雀鳥蛋差不多,有時候也不一樣,但一般問題不大,杜鵑鳥的孩子通常都能倔壯成長。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本文是9位攝影師歷經3年拍攝的杜鵑鳥「巢寄生」精選圖片,文字經專家審定修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北京朝陽公園的蘆葦叢中,鶯歌蝶舞。【李都 攝】▲ 一對對東方大葦鶯在歡歌中築巢繁殖。【李都 攝】▲ 隨著「布穀、布穀……」的叫聲,大杜鵑來到蘆葦蕩。
  • 「傻瓜喝醋」說杜鵑
    每聽到這種鳥叫聲,母親就要起床,把我從沉睡中喊醒,帶上水、食物、草帽和鐮刀,去自家責任田裡收割小麥;或到剛剛收割完畢的小麥地裡,點播玉米。我問母親這種鳥叫什麼,母親就說,它叫「傻瓜喝醋」,就是說,它是個傻瓜;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苦熬」。母親給我講了一個有點悽美的故事:有一戶人家,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大兒子不是親生,小兒子是母親親生的。
  • 杜鵑花又叫映山紅,是南方常見花卉,四川流傳一個關於杜鵑的傳說
    杜鵑花又叫映山紅、山石榴,在南方地方較為常見。在四川,流傳著一個與杜鵑有關的傳說: 相傳商朝時代,現在的四川地區叫「蜀國」,蜀國的國王叫「杜宇」。杜宇是一位深得人民愛戴的首領,他不僅交會了四川的先民們怎樣種植農作物,還帶領大家治理洪水。
  • 為什麼稱杜鵑是鳥中流氓?
    傳聞杜鵑鳥日夜啼叫直至吐血,血落在花瓣上,人們便稱之為杜鵑花。我們今天主要說的杜鵑鳥。 杜鵑鳥,可能我不放圖片大家對這種鳥沒有什麼印象。如果我說杜鵑鳥的別名「布穀鳥」,你們是不是會覺得親切一些。從課文或兒童讀物中我們知道,布穀鳥在芒種前後高聲叫著:「布穀,布穀,快快播谷」,似乎提醒農夫開始春耕播種,所以在大家心中,杜鵑鳥是聲音悠揚的人類的「好朋友」。
  • 三聲杜鵑——「貴貴陽」叫得讓我著迷
    「貴貴陽———貴貴陽」,我心心念念的鳥叫聲突然從窗戶外擠進來,飄進了我的耳朵裡。凝神靜聽,沒有叫聲呀?正準備繼續看電子書時,「貴貴陽」又叫起,這次聽得真切,聲音就從對面的小山上傳來,聽它一聲高過一聲,到最高處卻戛然而止。
  • 鳩佔鵲巢說的是誰,杜鵑鳥有哪些惡習
    因為,科學告訴我,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也許,故事始終是故事,傳說始終是傳說,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不禁讓我大跌眼鏡。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孵卵寄生性。除了個別種類的杜鵑鳥比較善良,不喜寄生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族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種類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一提到杜鵑鳥,大家都會想起這是一種託卵寄生的鳥。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杜鵑鳥有很多種,有的會託卵寄生,有的卻會自己築巢育雛。小小的樹葉,怎麼看也承受不住杜鵑鳥的重量。其實杜鵑鳥除了下蛋,還可以把鳥蛋下在地上,再用嘴巴把鳥蛋銜進鳥窩裡,這個問題自然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