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鳥與繼母——動物界騙子和傻子的故事

2020-09-03 願一生不醉醒2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幼兒都會在母親的身邊長大,但也有例外,明明母親都健在,但孩子在成年之前可能連母親都沒有見過,這就是杜鵑鳥




杜鵑是一種卵寄生的雀鳥,它們不會自己築巢,母鳥把卵產在其他鳥類的巢裡面,由其它鳥來幫助餵養成長。




杜鵑鳥的成長,揭露了一段自然界騙子與傻子的經典故事。作為主角的騙子杜鵑,膽量和心理結合堪稱完美:它們膽敢把自己後代的命運交給競爭的對手——即使有時候它們的子女遠遠大於繼父母,羽毛也完全不同,但它們的的確確是這樣把種族延續了下來。


在這樣的生存法則下,杜鵑盡情地把騙子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首先,杜鵑學會了像鷹隼那樣的飛行,甚至叫聲。當杜鵑鳥物色好其它雀鳥的巢穴準備下蛋時,它們會用掠食鷹隼的叫聲和飛行形態,把雀鳥嚇得飛離巢穴,然後弄掉雀鳥的一枚蛋,產下自己的一枚蛋替代,這枚蛋有時候跟其他雀鳥蛋差不多,有時候也不一樣,但一般問題不大,杜鵑鳥的孩子通常都能倔壯成長。


其次,虎門無犬子,杜鵑鳥的幼鳥也是天生的騙子,我們不禁感嘆生物進化基因的強大。杜鵑鳥的蛋通常會比同巢的蛋孵化早,這些早出生的杜鵑幼鳥雖然才剛剛睜開眼,但它們已經懂得把其它雀鳥的蛋全部退出巢穴外——這樣它可以獨佔親鳥所有的食物,以滿足它龐大的胃口。




就這樣,杜鵑的幼鳥就在競爭對手的細心照顧下,直至成年。


有騙子的地方必定有傻子,而這種傻子的形成,卻是源於傻傻分不清楚的母愛,但正是這些傻傻的母愛,犧牲了自己卻成就了敵人——杜鵑毀掉了雀鳥的後代,只是為了讓雀鳥更好地幫助自己養育後代。

作為受害一方的雀鳥,一種情況下是因為這些雀鳥的大腦認知程度並不高,像我們平時的家雞孵鴨蛋,甚至把圓的積木或者桌球也當做蛋就是這樣。另外一種情況則是無私的母愛,對於每一個母親包括我們人類,在自己有孩子的同時對其它剛出生的幼兒也會特別關愛,如動物世界那部花豹的故事裡面,一頭有兩個孩子的花豹媽媽,看到母獅被咬死後剛出生呱呱叫的幼獅,居然用嘴含走幼獅後回來怒懟聞聲趕來的鬃狗,母愛有時候就是這樣,出於先天的母性,即使是競爭對手也會提供保護。

受騙的雀鳥,基於母性本能,很多還是繼續選擇把杜鵑幼鳥撫養至成年。就這樣,杜鵑就憑著膽量和心理結合,進化成一種寄生的種類。當然,不是所有的雀鳥都會接受這樣的事實,畢竟,盲目的母愛會害死自己的後代,杜鵑種群的壯大是以其它雀鳥自家種族的縮小甚至是滅絕為代價,因此,部分雀鳥也慢慢認識杜鵑的套路,把杜鵑的蛋扔掉或者狠心拋棄杜鵑幼鳥,只有這樣才能安心養育自己的後代。

但目前杜鵑的數量,證明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傻子,說明騙子和傻子的生存法則,在騙與防騙之間,依然在繼續……這就是自然。

圖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動物界最懶最壞最邪惡無恥者,就是這種鳥了,但卻自古受國人推崇
    說到「子規」這個名字,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人都不陌生,因為它常出現在詩詞歌賦中,如楊花落盡子規啼,子規聲裡如煙,又聞子規啼夜月,說杜鵑的詩也有很多,以子規和杜鵑為詩名的作品也有不少,可見它受古代詩人的推崇程度,不僅如此,以前的農民也很喜歡這種鳥,因為它叫聲響亮,當它的叫聲響起來的時候,代表著農業生產要進入某個階段了。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杜鵑鳥的秘密
    春天到了,窗外鳥啼聲聲,但最讓我喜歡的是杜鵑鳥「布穀,布穀」的叫聲,這聲音像是催促人們快快播種。奶奶告訴我杜鵑鳥又叫布穀鳥和子規鳥。古詩裡是這麼寫的「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而且杜鵑鳥它能幫助人類消滅害蟲,像金龜蟲、甘蘭蛆、松尺蠖、叩頭蟲、尤其喜歡吃松樹的大敵———松毛蟲,故杜鵑素有「森林衛士」的美稱,能吃害蟲,是許多植物的小衛士。
  • 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
    由於,迷信通知我,杜鵑鳥並非一種仁慈的鳥兒。或許,故事一直是故事,傳說一直是傳說,回到理想中來的時分,不由讓我大跌眼鏡。古代生物學通知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孵卵寄素性。除去一般品種的杜鵑鳥比擬仁慈,不喜寄生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屬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品種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最近一下出了好幾個渣男新聞,有的是出軌,有的是強姦……借這股批判渣男的東風,我們來說說杜鵑鳥吧。我們對杜鵑鳥的印象,除了它和杜鵑花同名,杜鵑啼血一類的故事之外,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它們霸佔別人巢穴,生完孩子還要其它鳥的媽媽幫忙照顧這件事了。然而有科學家研究之後認為,雌杜鵑鳥之所以要做土匪,是因為雄杜鵑鳥太渣了!
  • 鳩佔鵲巢說的是誰,杜鵑鳥有哪些惡習
    因為,科學告訴我,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也許,故事始終是故事,傳說始終是傳說,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不禁讓我大跌眼鏡。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孵卵寄生性。除了個別種類的杜鵑鳥比較善良,不喜寄生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族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種類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
  • 杜鵑鳥你了解多少?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也許會找到答案。為什麼呢?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
  • 為什麼說杜鵑鳥是殺人犯?
    很多人都喜歡飼養杜鵑鳥,不但是因為它有美麗的羽毛,還在於它有動人的歌喉。但是,就是這樣一種招人喜歡的鳥兒,卻是自然界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犯」。杜鵑鳥每到產卵的時候,便會粗暴地趕走在產卵期的紅尾伯勞或者葦鶯鳥。然後再叼走它們窩裡的一顆蛋,自己產一顆蛋在窩裡面。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例如非洲的維達雀、南美洲的擬鸝科鳥、黑頭鴨、響蜜鴷科鳥,它們是本地留鳥,同樣也會託卵寄生。所以用遷徙性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杜鵑鳥託卵寄生是不合理的。這個問題會有答案嗎?
  • 一個接一個的把蛋推出窩外,小杜鵑的手段,是真的夠狠!
    你們有沒有聽說「鳩居鵲巢」,這句成語是比喻:強佔他人的居處,而用這句成語,形容 動物界的一種鳥類,是十分恰當的,那就是杜鵑。杜鵑,在我國古代,名聲很好,很多的 詩人還紛紛為杜鵑填詩作詞,不過如果他們真的了解杜鵑的所作所為的話,估計會從 棺材裡爬起來,一巴掌把杜鵑給拍死!杜鵑雖然長得漂亮,叫聲也很好聽,不過它們的所作所為,卻是十分惡毒的。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遇到妻妾成群又不顧家的「渣男」
    在自然生存法則中經過長期的進化,每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技巧。很多物種為了改變自己只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從而順利地繁衍下去得到生命的延續。但是往往在這種競爭中,會犧牲掉很多的無辜者。在鳥類當中杜鵑鳥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
  • 杜鵑也是分為大杜鵑、中杜鵑和小杜鵑的
    而今次我們來介紹一下杜鵑科的一門三兄弟——大杜鵑、中杜鵑和小杜鵑。這三種杜鵑被如此命名,與它們的長相是大有關係的。除了體格以外,大杜鵑、中杜鵑、小杜鵑的長相真的非常相似。成年以後大杜鵑的體長一般在三十二釐米左右,沒有其他亞種分化。中杜鵑的體長大約在二十九釐米左右,分為中杜鵑指名亞種和中杜鵑華北亞種。
  • 動物摺紙:杜鵑鳥的簡單摺疊方法,親子活動
    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主要是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古代詩人對杜鵑鳥也是格外的推崇,留下了許許多多關於杜鵑鳥的不朽詩篇。今天我們就折一隻杜鵑鳥,讓我們把這可愛的杜鵑鳥帶回家。 第一步:準備一張正方形的摺紙,推薦使用淡藍色或者淡綠色。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本文是9位攝影師歷經3年拍攝的杜鵑鳥「巢寄生」精選圖片,文字經專家審定修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北京朝陽公園的蘆葦叢中,鶯歌蝶舞。【李都 攝】▲ 一對對東方大葦鶯在歡歌中築巢繁殖。【李都 攝】▲ 隨著「布穀、布穀……」的叫聲,大杜鵑來到蘆葦蕩。
  • 杜鵑鳥真的把自己的卵產在其他鳥的巢裡,之後就不管不問了嗎?
    不過,通常在鳥類中發生的「鳩佔鵲巢」行為,並不是一種鳥搶奪了另一種鳥的巢,而是一種鳥會將卵直接產在另一種鳥的巢中,讓別的鳥孵化、餵養自己的後代,而自己成了「甩手掌柜」,它們「只管生不管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鵑科和鶯科下的幾種鳥類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說一下它們是如何讓別人幫忙孵化和照顧「孩子」的?
  • 北京唯一一隻背負著追蹤器的杜鵑鳥 兩年如何飛翔50000公裡
    這幾天,一隻小小的杜鵑鳥牽動著北京觀鳥志願者的心,他們在翹首盼望著,期待飛飛的歸來。飛飛的遷徙路徑。黑色粗線是飛飛今年的返程路線,灰色粗線是它前兩年的遷徙路線。兩年飛行超過5萬公裡飛飛名叫Flappy,是一隻常見的杜鵑鳥。2016年5月,它和另外4隻杜鵑鳥的體內被裝上了跟蹤器,用來追蹤和研究杜鵑的遷徙路徑。隨後兩年,追蹤器傳回的數據和路線讓人們震驚:它們小小的身體裡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王陽明往繼母被窩裡放一隻貓頭鷹,從此繼母對他禮遇有加
    但聖人也是人,王陽明也有其頑劣的一面,今天就跟大家講一個關於王陽明小時候的故事,看看王陽明鮮為人知的另一面。王陽明十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鄭氏因病去世。第二年,他的父親王華便另娶了兩名女子,分別是趙氏和楊氏,其中趙氏是正室,嚴格來說算得上是王陽明的繼母。歷史上關於趙氏的記載很少,甚至連形容其容顏好壞的言語都沒有,但關於她和王陽明的一個故事則被流傳了下來。
  • 每周一鳥(50):杜鵑
    杜鵑,根據一段國家地理的視頻繪畫(水彩),其實我在圓明園也見過四聲杜鵑。
  • 吃掉別人的卵,還讓其它鳥幫自己孵卵,真實的杜鵑鳥有多自私?
    布穀鳥也叫杜鵑,在農村,一般認為它是提醒人們耕作的好鳥,在課堂上,它還有著另外的一個身份。「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這是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老師曾經說過,在古詩中,杜鵑是一個意象,只要見到它,一般整個古詩的基調就是悲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