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2020-11-26 環渤海新聞網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而此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一隻比杜鵑幼鳥身體小一倍的東方大葦鶯飛了過來,把嘴裡叼著的蜘蛛送到它的嘴裡,然後迅速飛到蘆葦蕩裡繼續為它尋找食物,在此後的2個小時裡,身體瘦小的大葦鶯不斷地把捉來的蜻蜓、蜘蛛、毛毛蟲等送到小杜鵑的嘴裡,而自己卻累得羽毛打捲兒、狼狽不堪。

  大葦鶯為什麼哺育杜鵑幼鳥?它自己的寶寶又到哪裡去了?經過查閱資料得知,杜鵑鳥天性不築巢,它的雌鳥在受精後會守在別的鳥巢附近,在孵卵的鳥離巢的間隙,偷偷把蛋產在它們的鳥巢裡。杜鵑的蛋孵化期較短;杜鵑幼鳥生長快,並且有一種本能就是主動把寄主家的鳥蛋或者幼鳥擠或推出鳥巢,獨享代理媽媽的哺育,直至羽毛豐滿後不辭而別,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而勤勞的大葦鶯卻天生記性不好,再加上杜鵑蛋和自己的蛋非常相似,所以孵出來的都當自己的「娃兒」,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哺育,因此才演繹出這齣大自然的悲情錯愛。本報記者 閆軍 攝影報導

將食物送到寶寶嘴裡

小杜鵑尋找媽媽的身影

相關焦點

  • 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上有這麼一種鳥,它不會築巢、不去孵化和哺育幼鳥,它把蛋生在其他鳥的巢裡,由其他鳥為其孵化和哺育幼鳥,待小鳥長大會飛後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臭名昭著的杜鵑,從一出生就開始殘殺其他鳥類的幼鳥
    最近,另有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的研究分析顯示:被大杜鵑選中的寄主鳥的鳥卵在不同程度上均驗證了上述3個特點。例如大葦鶯和燕雀這兩種鳥的鳥卵已經具有了非常獨特、難以模仿的斑紋。其實早在1918年,英國自然學家查爾斯·斯溫納頓就曾經推測鳥卵外殼上繁複的花紋也許正是「偽裝與反偽裝」競爭的結果。
  • 杜鵑鳥的秘密
    春天到了,窗外鳥啼聲聲,但最讓我喜歡的是杜鵑鳥「布穀,布穀」的叫聲,這聲音像是催促人們快快播種。奶奶告訴我杜鵑鳥又叫布穀鳥和子規鳥。古詩裡是這麼寫的「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而且杜鵑鳥它能幫助人類消滅害蟲,像金龜蟲、甘蘭蛆、松尺蠖、叩頭蟲、尤其喜歡吃松樹的大敵———松毛蟲,故杜鵑素有「森林衛士」的美稱,能吃害蟲,是許多植物的小衛士。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本文是9位攝影師歷經3年拍攝的杜鵑鳥「巢寄生」精選圖片,文字經專家審定修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北京朝陽公園的蘆葦叢中,鶯歌蝶舞。【李都 攝】▲ 一對對東方大葦鶯在歡歌中築巢繁殖。【李都 攝】▲ 隨著「布穀、布穀……」的叫聲,大杜鵑來到蘆葦蕩。
  • 每周一鳥 東方大葦鶯
    詩句人們都耳熟能詳,然而詩歌當中的「雎鳩」到底是指哪一種鳥?有人認為這種生活在河流沙洲,又擅長歌唱的鳥,極有可能就是東方大葦鶯。然而,經過專家指點的小野知道其實不--是--的雎鳩是指水鳥,而東方大葦鶯不會直接暴露在河流沙洲之上,主要是生活在蘆葦叢中哦!
  • 久聞終撞見,大葦鶯餵杜鵑雛鳥
    也就是在那一天,我還看到了、並且錄到了「養母」東方大葦鶯飼餵大杜鵑「寶寶」的場面。這可謂雙喜臨門。記得在那天早上,我風馳電掣從家抵達麋鹿苑,雖然在此工作 20 年,觀鳥 10 年,但興致不僅未減,反而與日俱增。為何?
  • 杜鵑借巢孵蛋遭遇葦鶯反抗
    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
  • 「冤大頭」東方大葦鶯被寄生的日常
    」的原理,用電影放映機向喜鵲媽媽證明布穀鳥就是殺害喜鵲寶寶的兇手。在上海地區,這位「冤大頭」就是今天的主角:東方大葦鶯。看多了以大杜鵑為第一視角,介紹它們如何陰險狡黠的攻陷一個又一個東方大尾鶯的巢的文章,小野和你們一樣,也在暗暗地為東方大尾鶯的智商捉急。
  • 【城市物種日曆】6月10日 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除了體型壯碩之外(其他的葦鶯屬鳥類體長大多在12~15cm之間),羽色與同屬其他葦鶯差異不大。東方大葦鶯的上體呈棕褐色,具有比較強壯的喙,眉紋比較清晰,呈淡黃白色;兩翼與上體同色,但飛羽為暗褐色,無淺色翼斑;喉、胸、腹部皆為白色或乳白色,兩脅(腹部兩側)沾淡棕色;尾羽為暗褐色。整隻鳥看上去就是一隻褐色深淺不均勻的大鶯,沒有多餘的顏色,顯得比較素淡。
  • 為藍溼地生物記錄(十四) 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鶯科葦鶯屬,淺棕色帶淡黃色條紋,體型在18~20公分。
  • 杜鵑鳥你了解多少?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也許會找到答案。為什麼呢?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
  • 山東壽光,大葦鶯餵養杜鵑鳥開拍
    按照人類的道德標準,杜鵑鳥的行為是令人生厭和不齒的:成鳥從來只生不養;幼鳥出生後,還沒睜眼,就本能地殘害同巢兄弟。但無論人們如何討厭杜鵑鳥,它卻依然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繁殖著,如此生生不息。這就是自然的力量和奇妙之處。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布穀鳥喜歡選擇大葦鶯,四聲杜鵑喜歡選擇灰喜鵲,噪鵑喜歡選擇斑椋鳥,八聲杜鵑喜歡選擇縫葉鶯。當然這不是它們的唯一選擇,杜鵑鳥的寄生宿主有100多種,就連鳥中屠夫伯勞鳥也會中招。杜鵑鳥禍害大葦鶯有人會問,縫葉鶯的鳥窩這麼小,杜鵑鳥是如何把鳥蛋精準下進去的
  • 杜鵑鳥想偷偷借巢下蛋,沒想被知更鳥發現,遭到一頓「暴打」!
    眾所周知,杜鵑鳥自己是不築巢的,它的孩子都是別的鳥類幫忙養大。據《每日郵報》6月4日報導,一野生動物攝影師拍到一組知更鳥大戰杜鵑鳥的精彩畫面,雖兩者體型相差巨大,但戰鬥之激烈讓攝影師驚嘆不已。據悉,攝影師艾倫·麥克法迪恩(Alan McFadyen)上個月初在蘇格蘭柯爾庫布裡郡(Kirkcudbright)拍到這組精彩的鳥類大戰,根據他所見,在戰場附近幾米是知更鳥的巢穴,它剛剛孵完蛋,看到杜鵑鳥的出現,本能的飛出來想阻止杜鵑的「鳩佔鵲巢」。艾倫表示:「我在英國已經拍攝過杜鵑鳥已有六年多了,但我從來沒有目睹過這樣的事情。
  • 圓明園割蘆葦 大葦鶯鳥巢受擾
    17日,有愛鳥志願者反映圓明園對獅子林景區附近水域的蘆葦叢進行割伐,正在此育雛的數隻大葦鶯的鳥巢遭到破壞,志願者上前阻攔後對方才停止割伐。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對大葦鶯鳥巢的破壞會直接影響其育雛成功率。對此,圓明園管理處回應清理蘆葦為日常工作,之後如發現鳥巢將加強保護。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杜鵑鳥為什麼不親自做窩及哺育後代對所有的生物來說,它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環不是如何讓自己如何長壽,而是讓自己有儘可能多的後代。不同的動物也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有的以量取勝,有的拼盡全力來呵護。杜鵑鳥自然也一樣,想要儘可能產下更多後代,並希望它們健康成長。杜鵑鳥為什麼自己不做窩?事實上這是個不嚴謹的表述。
  • 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
    由於,迷信通知我,杜鵑鳥並非一種仁慈的鳥兒。或許,故事一直是故事,傳說一直是傳說,回到理想中來的時分,不由讓我大跌眼鏡。古代生物學通知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孵卵寄素性。除去一般品種的杜鵑鳥比擬仁慈,不喜寄生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屬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品種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
  • 鳩佔鵲巢說的是誰,杜鵑鳥有哪些惡習
    因為,科學告訴我,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也許,故事始終是故事,傳說始終是傳說,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不禁讓我大跌眼鏡。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孵卵寄生性。除了個別種類的杜鵑鳥比較善良,不喜寄生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族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種類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
  • 大葦鶯、黃葦鳽回巢發現家被拆了,奧森公園:割蘆葦已暫停
    「聽,這是東方大葦鶯!」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另一隻東方大葦鶯在散花的窩裡反覆翻找著什麼當天,攝影師劉建忠也在場。「砍倒的葦子上,大葦鶯和黃葦鳽一遍遍飛回來,場面太心酸了。」他看到,原本搭在幾條蘆葦中間的鳥窩,隨著倒下的蘆葦全都散了,鳥蛋落水後也隨波逐流,窩邊留下兩隻幼鳥不停地鳴叫。一隻黃葦鳽從破碎的窩中翻出一根樹枝銜著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