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終撞見,大葦鶯餵杜鵑雛鳥

2021-01-09 自然使者

郭耕

2018 年 7 月 26 日,對我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小外孫在 40 天剛過的日子裡,突然長本事了:小眼神會追著人看並對我笑了!也就是在那一天,我還看到了、並且錄到了「養母」東方大葦鶯飼餵大杜鵑「寶寶」的場面。這可謂雙喜臨門。

記得在那天早上,我風馳電掣從家抵達麋鹿苑,雖然在此工作 20 年,觀鳥 10 年,但興致不僅未減,反而與日俱增。為何?

因為,儘管天天在不到千畝的麋鹿苑裡轉悠,舞臺不變,但隨著季節變換,「鳥演員」 們你方唱罷我登場,角色常變,就是同一角色、某一種熟悉的鳥,也會不時給你上演驚人的新劇目,這就是觀鳥的樂趣。

獨自走在鹿苑東區的水泥路上,聽得北側鹿苑唯一荒野的桃花島附近,傳來一陣急切的鳥鳴。一眼望去,一隻東方大葦鶯上躥下跳,鳥雖很小,但動靜不小,還是容易發現,怎麼了?我舉起望遠鏡上上下下仔細觀察,忽然發現在這棵小樹的下端橫枝上,端端的站著一隻大鳥,猛一看以為是紅隼, 我喃喃自語,難道是猛禽進到了鳴禽葦鶯的地盤,葦鶯在驅逐它?

再看, 不對呀,兩隻鳥並非對立的敵人,而是相呼的「親人」,我忙不迭地舉起相機,拉近再拉近,先輕易地拍攝到了大鳥——一隻杜鵑穩健的雄姿,這隻棕色的、渾身帶有棕色虎斑花紋的杜鵑,還在不斷哆嗦著翅膀,並發出雛鳥乞食的鳴叫,而急來疾走的小鳥——一隻淺褐色的大葦鶯,竟是頻頻來餵食的媽媽角色。拍攝到了杜鵑圖片,得到了投餵的珍貴視頻,雖然僅僅幾秒,但見好就收,鳥兒還在那片樹叢,我已悄悄退身而去。

這就是久聞大名的寄生與代養關係兩種鳥——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但大葦鶯,儘管名大,其實小如麻雀,而大杜鵑即四聲杜鵑,已經與成年杜鵑 大小相近了,只等親媽的呼喚,遠行非洲了,這是近兩年才被人們憑藉定 位技術,揭示的真相——杜鵑的越冬地,乃是非洲。

而說到杜鵑的寄生性,也是大自然的奇特造化,春夏之季,杜鵑從南向北,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飛來繁殖地,即我們身邊,通過晝夜不停的鳴叫,偵緝到抱窩中的鳥(大杜鵑專找大葦鶯),這位大鳥便伺機把蛋下到小鳥的巢中,杜鵑的蛋不僅酷似葦鶯的蛋,使葦鶯難辨真偽,來者 不拒地抱窩,而且杜鵑能早出殼。

出殼的小鳥,天生絕技,把葦鶯的卵, 擠到巢外,結果,這窩葦鶯的媽媽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養母」,把小小的 大杜鵑飼餵成了比自己大好幾倍的大寶寶,也就是今天所見的情景。

世界真奇妙!萬幸能看到!

關於作者

北京麋鹿生態中心暨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研究員,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協副主席。曾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出版著述20餘部並多次獲獎,被中國科普作協評為「有突出貢獻科普作家」,2019年獲北京市政府頒發「北京榜樣」稱號。

相關焦點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部分夏候鳥仍在「逗留」  昨日,鳥友在捺山發現,還有不少夏候鳥「逗留」揚州,如白鷺、家燕、三寶鳥、發冠卷尾、四聲杜鵑等。其中,三寶鳥和發冠卷尾都是高顏值鳥兒,讓鳥友們一飽眼福。小朱說,捺山山林寬大,山中又有水,而且視野非常寬敞,是觀鳥的好地方。  不過,等再來一波冷空氣,夏候鳥大部分就會離開揚州了。
  • 杜鵑鳥你了解多少?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也許會找到答案。為什麼呢?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楊志東 攝】▲ 胸前羽毛偽裝成老鷹,並模仿鷹飛行動作的杜鵑鳥,把葦鶯鳥們驚嚇得斥窩四處躲藏。(左:灰臉鵟鷹,右:大杜鵑)【李都 攝】▲ 被杜鵑欺詐的東方大葦鶯趕緊躲藏到荷花叢中。【李都 攝】▲ 杜鵑趁機在葦鶯的巢中產下自己的卵(圖左上)。杜鵑鳥比葦鶯鳥大很多,但它的蛋卻很小,而在形狀,色彩等方面相似,使葦鶯難辨真假。而且,杜鵑的蛋一般比葦鶯蛋要早孵出。
  • 杜鵑鳥真的把自己的卵產在其他鳥的巢裡,之後就不管不問了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鵑科和鶯科下的幾種鳥類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說一下它們是如何讓別人幫忙孵化和照顧「孩子」的?現實版的「鳩佔鵲巢」「鳩佔鵲巢」中的鳩和鵲分別指不同的鳥類,其中鵲就是我們常見的喜鵲。喜鵲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鳥類,它們經常在大樹上發出「喳喳」的叫聲。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寄生型杜鵑鳥的雛鳥與「代理母親」我們管這種不做窩搶別人窩的杜鵑鳥叫做寄生型杜鵑鳥。喜歡霸佔別人巢穴,還要讓別的鳥幫自己哺育後代的杜鵑鳥大約50種。寄生型杜鵑鳥的雛鳥與「代理母親」也有科學家說,雌杜鵑鳥把有限的時間都拿來生蛋,所以沒時間照顧雛鳥。雌杜鵑鳥為了多生孩子,每年3月到7月都在持續生蛋,一年大約能生15枚。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杜鵑鳥禍害黃藤鳥杜鵑雛鳥出殼後為什麼會不斷地拱蛋拱這也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剛出殼的杜鵑雛鳥背上是凹下去的,有個敏感點,觸到東西後就會條件反射地往外拱。這種行為會隨著雛鳥慢慢長大而自然消失。它這種行為是刻在基因裡的本能行為,並不會因為親鳥在旁邊看著就會停止拱蛋。當然有的宿主也很茫然和麻木,看著杜鵑雛鳥在拱蛋拱「兄弟」,已經拱出窩外也不會制止,讓人心疼又無奈。
  • 四聲杜鵑俗稱「割麥種穀」,為何又叫「光棍好過」呢?
    農民對四聲杜鵑感情很深厚,認為它每年都會準時來到農村,提醒農民收割小麥。認為它的叫聲就是鳥語,四聲一度,擬聲翻譯就是「割麥種穀」,提醒農民該收割麥子了,收完麥子記著播種包穀(玉米),不忘農時。農村都很喜歡它的友好提醒。
  • 臭名昭著的杜鵑,從一出生就開始殘殺其他鳥類的幼鳥
    1788年,著名的「免疫學之父」愛德華·詹納第一次向世人描述了大杜鵑異常殘忍的生存策略:雌杜鵑會在每一個被它們選定的寄生的鳥巢中產下一枚卵,而杜鵑雛鳥出殼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寄主鳥產下的鳥卵或是已孵出的雛鳥全部推出鳥巢,以獨佔「代育媽媽」所有的食物和關愛。
  • 百靈鳥的雛鳥該怎麼養?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突然問我百靈鳥的雛鳥該怎麼養,我是瞬間一頓無語。因為我對百靈鳥還有了解,但是養雛是真的不太懂,難道要餵鸚鵡奶粉?不過最終還是請教了養過百靈鳥的大佬,同時也把這個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
    這鳥就是大杜鵑(又稱布穀鳥)。還有一種鳥,哺育一隻身材比自身大幾倍的雛鳥,不離不棄,任勞任怨,這鳥就是東方大葦鶯。       每年夏季的孵化季節,成千上萬隻東方大葦鶯就如期來到衡水湖,它們在蘆葦蕩裡竄來竄去,婉轉的鳥鳴聲使平靜的衡水湖充滿了生機,它們談情說愛,努力營造著自己的愛巢。而大杜鵑也隨東方大葦鶯一同來到衡水湖。
  • 動物知識普及——藍白細尾鷯鶯
    藍白細尾鷯鶯屬於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鳥綱(Aves)、今鳥亞綱(Neornithes)、雀形目(Passeriformes)、鳴禽亞目(Passeri)、細尾鷯鶯科(Maluridae)、3個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Dumont,命名時間在1824
  • 動物野趣 | 神奇的鱗頭樹鶯(下篇)—— 叫起來,老年人可能聽不見!
    【鱗頭樹鶯分布示意圖。南北遷徙路線長達數千公裡。(圖片源於網絡)】鱗頭樹鶯的叫聲非常奇特,如果說秋季遷徙時的叫聲還有點鳥叫的痕跡,那麼四月陽春裡求偶的鳴唱一定讓你大吃一驚!【音頻(1):鱗頭樹鶯的叫聲像不像秋夜的蟲鳴?(源於網絡音頻資料)】你能聽到錄音裡尖銳的叫聲嗎?
  • 英國攝影師抓拍小鳥餵「巨嬰」,有殺子之仇竟還要當兒子養
    據英國《太陽報》6月29日報導,英國的一位攝影師近日抓拍到了自然界中一種奇特的現象,一隻身形袖珍的蘆鶯叼著獵物回巢餵養雛鳥,然而張大嘴嗷嗷待哺的卻並非它親生的孩子,而是一隻「鳩佔鵲巢」的杜鵑幼鳥。奇特的地方在於——這隻等待「養父母」餵養的杜鵑身形要比蘆鶯龐大不少。
  • 杜鵑鳥的秘密
    春天到了,窗外鳥啼聲聲,但最讓我喜歡的是杜鵑鳥「布穀,布穀」的叫聲,這聲音像是催促人們快快播種。奶奶告訴我杜鵑鳥又叫布穀鳥和子規鳥。古詩裡是這麼寫的「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而且杜鵑鳥它能幫助人類消滅害蟲,像金龜蟲、甘蘭蛆、松尺蠖、叩頭蟲、尤其喜歡吃松樹的大敵———松毛蟲,故杜鵑素有「森林衛士」的美稱,能吃害蟲,是許多植物的小衛士。
  • 【木舍手記】斑鳩雛鳥長成記
    大斑鳩蹲著,將雛鳥攏在胸前,用力嘔出儲存在嗉囊裡的食物,餵給雛鳥。餵食過程有兩三分鐘,在這過程裡,兩隻雛鳥的嘴喙始終被大斑鳩噙著。大斑鳩的口腔就是雛鳥的餐廳。雛鳥出殼的第一周,大斑鳩餵食時頭部向下低垂,像是對兩個孩子深情而長久的親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