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上有這麼一種鳥,它不會築巢、不去孵化和哺育幼鳥,它把蛋生在其他鳥的巢裡,由其他鳥為其孵化和哺育幼鳥,待小鳥長大會飛後,它又將小鳥帶離孵化地,準備南遷。這鳥就是大杜鵑(又稱布穀鳥)。還有一種鳥,哺育一隻身材比自身大幾倍的雛鳥,不離不棄,任勞任怨,這鳥就是東方大葦鶯。
每年夏季的孵化季節,成千上萬隻東方大葦鶯就如期來到衡水湖,它們在蘆葦蕩裡竄來竄去,婉轉的鳥鳴聲使平靜的衡水湖充滿了生機,它們談情說愛,努力營造著自己的愛巢。而大杜鵑也隨東方大葦鶯一同來到衡水湖。它們在蘆葦蕩的上空飛來飛去,尋找東方大葦鶯築好的巢,尋找機會趁東方大葦鶯夫婦不注意,叼走吞噬東方大葦鶯的卵,快速將自己的卵生在巢裡。大杜鵑飛走了,傻乎乎的東方大葦鶯擔負起孵化任務。
上天真會捉弄萬物,同一天生的蛋,大杜鵑的寶寶要比東方大葦鶯的寶寶早出生1——2天,這個先孵出的小杜鵑,天生會用各種手段將還未孵化的卵或已孵化出的小葦鶯推出巢外,導致其死亡,使之成為巢中唯一的小鳥。東方大葦鶯夫婦不辭辛苦地哺育著這隻唯一的小杜鵑,甚至在小杜鵑已離巢會飛了還不離不棄的餵養。真不明白,它們怎麼就認不出身材比自己大幾倍,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異類。
大自然就這麼神奇,上帝造物時可能就沒有教大杜鵑如何築巢繁育後代,也沒有賦予東方大葦鶯識別真假的智慧,否則也就沒有了東方大葦鶯與大杜鵑的故事。
這就是衡水湖的夏候鳥,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在哺育自己的小寶寶。
這是衡水湖夏候鳥,大杜鵑,也稱布穀鳥
已經長大的當年的幼鳥
東方大葦鶯在保衛自己的領地,與大杜鵑搏鬥,最後正義戰勝了邪惡,大杜鵑落荒而逃。但狡猾的大杜鵑還是把卵生在了東方大葦鶯的鳥巢裡。
東方大葦鶯在哺育大杜鵑雛鳥。
(張漢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