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種日曆】6月10日 東方大葦鶯

2021-01-19 物種日曆

雀形目中,鶯(比如黃眉柳鶯)給人的感覺一般是體型小巧輕盈的(通常在10cm上下),但仍有少數例外——體長約18cm的東方大葦鶯(Acrocephalus orientalis),是體型最大、也是最常見且知名度最高的鶯科鳥類之一。

東方大葦鶯除了體型壯碩之外(其他的葦鶯屬鳥類體長大多在12~15cm之間),羽色與同屬其他葦鶯差異不大。東方大葦鶯的上體呈棕褐色,具有比較強壯的喙,眉紋比較清晰,呈淡黃白色;兩翼與上體同色,但飛羽為暗褐色,無淺色翼斑;喉、胸、腹部皆為白色或乳白色,兩脅(腹部兩側)沾淡棕色;尾羽為暗褐色。整隻鳥看上去就是一隻褐色深淺不均勻的大鶯,沒有多餘的顏色,顯得比較素淡。


東方大葦鶯(圖片來源:flickr)

東方大葦鶯廣泛分布於中國除青藏高原之外的大部分地區。它是中國東北、華北、中部及東南部的常見夏候鳥,主要棲息於較低海拔的溼地葦叢中,常隱匿於葦叢中鳴唱,偶爾也會蹦到葦叢上方讓你看見。東方大葦鶯善鳴,鳴聲雖然不甚動聽但音量較大,春夏之際在植被狀況較好的水邊不難聽到它們略似小狗的叫聲。東方大葦鶯的繁殖習性和其他葦鶯基本相同,都是在蘆葦中用枯草編織杯狀巢,每巢產卵4~5枚左右。每年夏末,東方大葦鶯就開始南遷了,最終飛到東南亞越冬(中國最南端包括臺灣海南也有越冬種群)。



東方大葦鶯(圖片來源:birdskorea.org)

作為著名的巢寄生案例「杜鵑與葦鶯」(經常被觀鳥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發現)的苦主之一(其他種類的葦鶯也會成為苦主;而杜鵑也不僅僅有一種),東方大葦鶯的巢常被遊蕩在其繁殖地附近的大杜鵑(Cuculus canorus)寄生。被寄生的大葦鶯的蛋會被先孵化的杜鵑擠掉,然後杜鵑寶寶就獨享養父母的餵養了(關於巢寄生的具體描述見四聲杜鵑)。年初我寫四聲杜鵑的時候也提到了大杜鵑和葦鶯的寄生關係,而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四聲杜鵑更傾向於在灰喜鵲的巢裡寄生。



大杜鵑在偷葦鶯巢裡的蛋(圖片來源見水印)


葦鶯哺餵大杜鵑寶寶(圖片來源見水印)

(本文協同作者:@紅嘴藍鵲 )



「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點擊「閱讀原文」與自然控們一起來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大明湖裡東方大葦鶯高歌嘹亮引佳偶
    5月24日,我們的拍客在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區內,拍攝到東方大葦鶯在引吭高歌,用自己嘹亮的歌聲吸引和招喚著意中佳偶的奇妙瞬間。5月24日,我們的拍客在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區內,拍攝到東方大葦鶯在引吭高歌,用自己嘹亮的歌聲吸引和招喚著意中佳偶的奇妙瞬間。
  • 東方大葦鶯----葦蕩裡的噪呱者
  • 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
    這鳥就是大杜鵑(又稱布穀鳥)。還有一種鳥,哺育一隻身材比自身大幾倍的雛鳥,不離不棄,任勞任怨,這鳥就是東方大葦鶯。       每年夏季的孵化季節,成千上萬隻東方大葦鶯就如期來到衡水湖,它們在蘆葦蕩裡竄來竄去,婉轉的鳥鳴聲使平靜的衡水湖充滿了生機,它們談情說愛,努力營造著自己的愛巢。而大杜鵑也隨東方大葦鶯一同來到衡水湖。
  • 【城市物種日曆】12月1日 東方蠊
    距2016年物種日曆開賣還有:6天
  • 每周一鳥 東方大葦鶯
    有人認為這種生活在河流沙洲,又擅長歌唱的鳥,極有可能就是東方大葦鶯。然而,經過專家指點的小野知道其實不--是--的雎鳩是指水鳥,而東方大葦鶯不會直接暴露在河流沙洲之上,主要是生活在蘆葦叢中哦!(攝影:黑皮)東方大葦鶯在中國的分布非常廣泛,繁殖於新疆北部和東部、華中、華東及東南,遷徙時前往華南省份及臺灣。自古以來它就是溼地裡常見的一種鳥類,而其「ga-ga-ji」的洪亮叫聲,在上海崇明,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高高枝」。
  • 「冤大頭」東方大葦鶯被寄生的日常
    在上海地區,這位「冤大頭」就是今天的主角:東方大葦鶯。看多了以大杜鵑為第一視角,介紹它們如何陰險狡黠的攻陷一個又一個東方大尾鶯的巢的文章,小野和你們一樣,也在暗暗地為東方大尾鶯的智商捉急。(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小野就為大家解答心中的問號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杜鵑和東方大葦鶯的繁殖期同步,均從5月底開始到7月底或8月初。
  • 為藍溼地生物記錄(十四) 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鶯科葦鶯屬,淺棕色帶淡黃色條紋,體型在18~20公分。
  • 【城市物種日曆】6月29日 馬齒莧
    馬齒莧,攝影:史軍在我的記憶中,祖母特別喜歡挖這種植物。 樹馬齒莧,攝影:史軍 「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點擊「閱讀原文」與自然控們一起來討論吧~
  • 鳥類大賞:東方大葦鶯,典型的東方鳥,別稱葦吒子
    我們現在要介紹一些不常見的鳥類,今天要說的這個鳥的品種是東方大葦鶯,別稱叫做葦吒子,它的學名是: Acrocephalus orientalis。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鳥類名字十分的好聽,它一看就是典型的東方鳥類。所以它的分布地區也是主要以東方為範圍,這種鳥類外表十分的秀氣,獨具東方的一種古典美。那麼它究竟長什麼樣子,我們見了它要怎樣才能識別出它呢?
  • 它闖入東方大葦鶯的「防空識別區」
    東方大葦鶯是一種膽小的鳥,大小、毛的顏色與麻雀相仿,叫聲比麻雀好聽。它住在緊鄰長滿荷花的蘆葦叢中。忽然一隻黑翅麗蜻貿然闖入大葦鶯的防空識別區,打破了空氣中的寧靜,大葦鶯立刻警覺起來,做好戰鬥準備!大葦鶯則悻悻地飛回蘆葦蕩,結束了它的悠閒時光。
  • 【城市物種日曆】4月2日 海桐
    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是中國城市裡最常用的幾種綠籬植物之一。
  • 【城市物種日曆】9月4日 牽牛
    在我國的城市裡,分布得最廣的還要算是圓葉牽牛和牽牛本尊了,區分二者非常簡單,湊上前看一眼葉子即可。顧名思義,圓葉牽牛的葉子不是圓的(咦?),但是葉片全緣,且葉形接近圓形,而牽牛的葉子,則是三裂掌狀的,區別非常明顯。
  • 【城市物種日曆】7月6日 槓板歸
    (來源:invasive.org) 槓板歸在分類上隸屬於蓼科蓼屬,這個屬下有很多難以分辨清楚的物種,槓板歸自然也有幾個長相相似的親戚,比如刺蓼 P. senticosum ,二者在花果期較好分辨:花期前者花序穗狀不分枝、後者花序頭狀且花梗分支;而在果期槓板歸的宿存花被增大呈肉質先微紅後轉為深藍色、刺蓼的不為肉質不呈彩色。
  • 【城市物種日曆】3月8日 歐亞紅松鼠
    年輕的紅松鼠,還是有點兒紅色的紅松鼠的另一個特徵是它的大大的「兔耳」,但這並不是它真正的耳朵,只是成年個體的耳後簇毛,冬天尤其大。市面上常有所謂「魔鬼松鼠」出售,通體黑色、耳有簇毛,這其實就是紅松鼠東北亞種。
  • 【城市物種日曆】4月13日 點地梅
    但我個人更加偏愛這個花冠精緻可愛的物種,每年辦公室門前草坪上的點地梅開放的時候,我都會暗自高興一下。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樓門前草坪上的點地梅,現在正在盛開。顧有容攝。點地梅屬是報春花科的第二大屬,物種數量僅次於報春花屬Primula,全世界有大約110個種,其中大半分布於中國西南,因為喜馬拉雅山區是這個屬的發源地——是不是聯想到了前兩天甚囂塵上的櫻花起源說?
  • 【城市物種日曆】3月20日 北草蜥
    活躍的季節一般為4~9月,低溫時期會有蟄伏現象。以昆蟲類、昆蟲幼蟲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北草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一窩可產卵2~6枚。蓬萊草蜥 圖片來源:江志緯「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點擊「閱讀原文」與自然控們一起來討論吧~
  • 大葦鶯回巢發現家被拆了,苦尋孩子畫面令人心疼!奧森公園回應
    「聽,這是東方大葦鶯!」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東方大葦鶯落在轟然倒塌的窩前依依不捨站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疊水花臺,王冰玲格外關注的還有黃葦鳽,因為它們築巢的那片蘆葦叢不久前被悉數砍倒,那天它們在「廢墟」裡苦苦尋找孩子的畫面歷歷在目,讓她心疼。另一隻東方大葦鶯在散花的窩裡反覆翻找著什麼當天,攝影師劉建忠也在場。「砍倒的葦子上,大葦鶯和黃葦鳽一遍遍飛回來,場面太心酸了。」
  • 大葦鶯、黃葦鳽回巢發現家被拆了,奧森公園:割蘆葦已暫停
    「聽,這是東方大葦鶯!」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東方大葦鶯落在轟然倒塌的窩前依依不捨站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疊水花臺,王冰玲格外關注的還有黃葦鳽,因為它們築巢的那片蘆葦叢不久前被悉數砍倒,那天它們在「廢墟」裡苦苦尋找孩子的畫面歷歷在目,讓她心疼。
  • 【城市物種日曆】5月31日 球鼠婦
    圖片來自本人「物種日曆」(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