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葦鶯、黃葦鳽回巢發現家被拆了,奧森公園:割蘆葦已暫停

2020-12-03 北京日報客戶端

「聽,這是東方大葦鶯!」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

東方大葦鶯落在轟然倒塌的窩前依依不捨

站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疊水花臺,王冰玲格外關注的還有黃葦鳽,因為它們築巢的那片蘆葦叢不久前被悉數砍倒,那天它們在「廢墟」裡苦苦尋找孩子的畫面歷歷在目,讓她心疼。

另一隻東方大葦鶯在散花的窩裡反覆翻找著什麼

當天,攝影師劉建忠也在場。「砍倒的葦子上,大葦鶯和黃葦鳽一遍遍飛回來,場面太心酸了。」他看到,原本搭在幾條蘆葦中間的鳥窩,隨著倒下的蘆葦全都散了,鳥蛋落水後也隨波逐流,窩邊留下兩隻幼鳥不停地鳴叫。一隻黃葦鳽從破碎的窩中翻出一根樹枝銜著飛走了。大杜鵑則在蘆葦上空一圈圈盤旋,最後哀鳴一聲離去,再也沒回來。

黃葦鳽反覆飛到蘆葦上尋找孩子

「大杜鵑也很心酸,它自己不會搭窩,都是把蛋生在大葦鶯的窩裡。」劉建忠按下快門記錄下眼前的一幕幕。以往只聽其聲不見鳥影,如今為了尋找孩子,它們將自己完全暴露在園林工人身邊,看得劉建忠心裡很難受。

大杜鵑盤旋著哀嚎一聲離去

當天,在十幾位愛鳥人士的努力下,園林工人立即停工,園方也聽取大家的建議,保留這片蘆葦直至鳥類的繁殖期結束。原來,這片蘆葦本該在冬春季收割,今年由於疫情一直拖到現在,蘆葦瘋長,水面面積不斷縮窄,影響了水下生物,可沒想割蘆葦的時候卻忽視了水鳥的繁殖期。

6月中旬園林工人正在割蘆葦

記者了解到,不僅奧森公園,圓明園也曾因割蘆葦被愛鳥人士緊急喊停。那什麼時候割蘆葦合適呢?記者聯繫到昆明市朱雀鳥類研究所(朱雀會)理事聞丞博士,他多年來一直參與北京系列生物多樣性保護標準制定和生態保護規劃研究。「蘆葦必須要割,否則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生物多樣性難以維持,冬季還有可能導致火災,但割蘆葦也要分時分區。」聞丞說,夏季割蘆葦要避開東方大葦鶯等鳥類的繁殖期,秋冬季節則要在滿足安全前提下留部分區塊,給越冬鳥類和珍稀低斑蜻提供棲息條件。

「其實這是對公園精細化管理水平的考驗。」中國農業大學城市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修復講師黃越認為,從大葦鶯和黃葦鳽被「拆家」可以看出公園對野生動物得保護還不夠細緻。「顯然,割蘆葦前沒對這片水域的生態情況摸底,發現鳥窩後也沒有及時停止,工作太粗糙了。」

黃越認為,公園還要進一步完善生物本底數據,採用包括公眾來源的觀鳥數據,開展園區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質量評價,在此基礎上細化功能分區和管理標準。還要發動自然愛好者,共同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部分圖片劉建忠攝

相關焦點

  • 大葦鶯回巢發現家被拆了,苦尋孩子畫面令人心疼!奧森公園回應
    「聽,這是東方大葦鶯!」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東方大葦鶯落在轟然倒塌的窩前依依不捨站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疊水花臺,王冰玲格外關注的還有黃葦鳽,因為它們築巢的那片蘆葦叢不久前被悉數砍倒,那天它們在「廢墟」裡苦苦尋找孩子的畫面歷歷在目,讓她心疼。另一隻東方大葦鶯在散花的窩裡反覆翻找著什麼當天,攝影師劉建忠也在場。「砍倒的葦子上,大葦鶯和黃葦鳽一遍遍飛回來,場面太心酸了。」
  • 圓明園割蘆葦 大葦鶯鳥巢受擾
    17日,有愛鳥志願者反映圓明園對獅子林景區附近水域的蘆葦叢進行割伐,正在此育雛的數隻大葦鶯的鳥巢遭到破壞,志願者上前阻攔後對方才停止割伐。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對大葦鶯鳥巢的破壞會直接影響其育雛成功率。對此,圓明園管理處回應清理蘆葦為日常工作,之後如發現鳥巢將加強保護。
  • 「初冬割蘆葦要給鳥兒留出容身之處」,奧森百畝蘆葦今起清割
    今天上午9時,在奧森南園主山西北側的人工溼地內,十幾位工人手持割灌機進入蘆葦叢中,對園內百畝蘆葦開鐮清割,這一場景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拍照。為了清割蘆葦,園區已提前三天降低水位。「奧森公園每年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必須對可燃物把控,確保防火安全。」奧森公園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說。公園每年要割三次蘆葦,分別在3月、4月底和12月初,這樣做除了防火需要,也可以保持水質清澈、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此次清割的蘆葦分四大區域,潛流溼地位於溼地北側,佔整個溼地面積的五分之二,蘆葦叢體量最大。
  • 圓明園獅子林清水面苦了大葦鶯 溼地蘆葦到底該不該除
    2016年6月17日訊,「如果把蘆葦都砍掉,正處在繁殖期的大葦鶯就會失去家園!」昨天,公益組織「讓候鳥飛」的志願者發現,在圓明園遺址公園獅子林景區的蘆葦蕩內,幾個人正在大面積割除水面上的蘆葦。幾隻大葦鶯在附近聲嘶力竭地鳴叫,志願者們分析,它們是在尋找自己的家,「家」裡還有正在孵化中的孩子。
  • 兩種脊索動物攝影《 翠鳥、黃葦鳽》
    攝影:黃葦鳽 別稱(黃斑葦鳽、小黃鷺、黃秧雞、黃尾鶼)拉丁學名Ixobrychus sinensis是鷺科葦鳽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涉禽攝影:黃葦鳽 雄鳥額、頭頂、枕部和冠羽鉛黑色,微雜以灰白色縱紋,頭側、後頸和頸側棕黃白色;雌鳥似雄鳥,但頭頂為慄褐色,具黑色縱紋。
  • 煙臺姑娘救助黃葦鳽 小鳥已被接到救助站
    漂亮小鳥受傷已接到救助站    蔣大偉記者隨後聯繫到南山公園,工作人員稱它是黃葦鳽(jiān),已經收留在動物園內悉心照顧,治癒好後將會把它放歸自然。   21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南大街上的李女士的工作單位,見到了這只可愛的小傢伙。「20日早上上班時,我在樓上的大平臺上發現了它,當時它一動不動,開始還以為是只假鳥,走進發現它在動,大家也不知道它是什麼鳥。」
  • 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
    這鳥就是大杜鵑(又稱布穀鳥)。還有一種鳥,哺育一隻身材比自身大幾倍的雛鳥,不離不棄,任勞任怨,這鳥就是東方大葦鶯。       每年夏季的孵化季節,成千上萬隻東方大葦鶯就如期來到衡水湖,它們在蘆葦蕩裡竄來竄去,婉轉的鳥鳴聲使平靜的衡水湖充滿了生機,它們談情說愛,努力營造著自己的愛巢。而大杜鵑也隨東方大葦鶯一同來到衡水湖。
  • 東方大葦鶯----葦蕩裡的噪呱者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本文是9位攝影師歷經3年拍攝的杜鵑鳥「巢寄生」精選圖片,文字經專家審定修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北京朝陽公園的蘆葦叢中,鶯歌蝶舞。【李都 攝】▲ 一對對東方大葦鶯在歡歌中築巢繁殖。【李都 攝】▲ 隨著「布穀、布穀……」的叫聲,大杜鵑來到蘆葦蕩。
  • 每周一鳥 東方大葦鶯
    有人認為這種生活在河流沙洲,又擅長歌唱的鳥,極有可能就是東方大葦鶯。然而,經過專家指點的小野知道其實不--是--的雎鳩是指水鳥,而東方大葦鶯不會直接暴露在河流沙洲之上,主要是生活在蘆葦叢中哦!(攝影:黑皮)東方大葦鶯在中國的分布非常廣泛,繁殖於新疆北部和東部、華中、華東及東南,遷徙時前往華南省份及臺灣。自古以來它就是溼地裡常見的一種鳥類,而其「ga-ga-ji」的洪亮叫聲,在上海崇明,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高高枝」。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
  • 【城市物種日曆】6月10日 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除了體型壯碩之外(其他的葦鶯屬鳥類體長大多在12~15cm之間),羽色與同屬其他葦鶯差異不大。東方大葦鶯的上體呈棕褐色,具有比較強壯的喙,眉紋比較清晰,呈淡黃白色;兩翼與上體同色,但飛羽為暗褐色,無淺色翼斑;喉、胸、腹部皆為白色或乳白色,兩脅(腹部兩側)沾淡棕色;尾羽為暗褐色。整隻鳥看上去就是一隻褐色深淺不均勻的大鶯,沒有多餘的顏色,顯得比較素淡。
  • 一品繡痴 大葦鶯特徵
    大葦鶯體長約18釐米。上體橄棕褐色,眉紋淡黃色,下體呈沾黃的白色,胸部具有少數不明顯的灰褐色縱紋。幼羽色似成鳥,但上體較黃。翼羽除初級飛羽外,均具黃褐色邊緣,頦和喉為沾黃的白色。   常棲匿於河邊或湖畔的葦叢間,有時也飛至附近的樹上。在繁殖時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蘆葦頂端及樹枝上,高聲鳴叫。鳴聲富於音韻,頗為動聽。性十分機警,常突然飛向更動地方。
  • 大葦鶯:鳴聲富於音韻,頗為動聽,常年在蘆葦林生存
    大葦鶯屬小型鳥類,翅褐色具淡棕色的邊緣,上體呈黃褐色,腹面淡棕黃色,兩脅較深,腹部中央轉為乳白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性活躍,常單獨或成對地在草莖、蘆葦叢和灌叢之間跳躍、攀緣,極為警覺,不時地變換位置,突然地出現在另一個地方。
  • 奧森冬景,這些景點,你知不知道?
    導語:奧森冬景,這些景點,你知不知道?奧森冬景,因為有樹有水,自然也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小鳥們,也因此成為觀鳥人常去的地方。終於找到集合地點,可是進門就遇到了寬闊的半冰封湖面……猶豫著是向左還是向右呢……心裡想著這一念若是差了,可就見不到領隊老師了。
  • 它闖入東方大葦鶯的「防空識別區」
    東方大葦鶯是一種膽小的鳥,大小、毛的顏色與麻雀相仿,叫聲比麻雀好聽。它住在緊鄰長滿荷花的蘆葦叢中。經常是從蘆葦叢中飛往荷花之中尋找食物,然後迅速返回給幼鳥餵食。也許是忙裡偷閒,現在它悠閒地站在蘆葦杆上巡視著四周情況,只有稍遠處有一個舉著相機的人。
  • 為藍溼地生物記錄(十四) 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鶯科葦鶯屬,淺棕色帶淡黃色條紋,體型在18~20公分。
  • 「冤大頭」東方大葦鶯被寄生的日常
    在上海地區,這位「冤大頭」就是今天的主角:東方大葦鶯。看多了以大杜鵑為第一視角,介紹它們如何陰險狡黠的攻陷一個又一個東方大尾鶯的巢的文章,小野和你們一樣,也在暗暗地為東方大尾鶯的智商捉急。(圖片來源於網絡)研究發現,區域內寄主種群密度的高低對大杜鵑的巢寄生至關重要,寄主的密度越高巢被寄生率也越高,同樣,大杜鵑的種群密度也有很大影響。
  •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 這些鳥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
    「最近拍了幾種小鳥,向朋友請教後發現,小鳥的名字我幾乎都不會讀。」最近,剛剛升級為鳥類發燒友的市民楊女士發現,要讀出小鳥的名字太有挑戰性了,自詡「飽讀詩書」的她在「考試」中竟然不斷卡殼,最後只能依靠「作弊」才矇混過關。
  • 東莞首次發現厚嘴葦鶯
    東莞首次發現厚嘴葦鶯金羊網  作者:謝穎  2020-10-20 經東莞觀鳥協會確認,該鳥屬於東莞首次發現,為此,厚嘴葦鶯記錄為東莞鳥類名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