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割蘆葦要給鳥兒留出容身之處」,奧森百畝蘆葦今起清割

2020-12-06 瀟湘晨報

今天上午9時,在奧森南園主山西北側的人工溼地內,十幾位工人手持割灌機進入蘆葦叢中,對園內百畝蘆葦開鐮清割,這一場景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拍照。

為了清割蘆葦,園區已提前三天降低水位。工人們沿著水岸線作業,目標是清理出與木棧道、岸邊等遊客親水區相隔5米的隔離帶。「奧森公園每年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必須對可燃物把控,確保防火安全。」奧森公園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說。公園每年要割三次蘆葦,分別在3月、4月底和12月初,這樣做除了防火需要,也可以保持水質清澈、防止水體富營養化。

此次清割的蘆葦分四大區域,潛流溼地位於溼地北側,佔整個溼地面積的五分之二,蘆葦叢體量最大。隨著連片的蘆葦割倒,一個個水泥池子露了出來,最深處只有1.4米,池底鋪設著礫石等骨料。「奧森是一座人工公園,不與自然水系流通,水質屬於中水。公園設計之初通過管道讓南區主湖奧海的水向東流入窪裡湖,轉過山後,分別流經潛流溼地、景觀溼地,再回歸主湖,人工溼地就是這個環節上的『腎臟』,起著分解過濾的作用。」

王軍進一步解釋說:「潛流溼地池底的骨料起到物理過濾的作用,使水質保持清澈,而水中富含氮磷鉀等過剩的養分,多通過水生植物尤其是蘆葦吸收。既要防止其枯爛導致水質變壞,又要防止瘋長侵佔其他植物的領地,所以要定期收割。蘆葦蕩在人工公園裡不僅是一道風景,更擔負了生態修復的責任。」

經過清割,潛流溼地還會留下幾片「葦芯兒」,容留棕頭鴉雀等鳴禽在此停留、過冬。「保持環境淨化力,也要給鳥類留『活路』,這兩件事並不衝突。」隔著150米左右的湖面,記者看到遠處幾隻起飛的蒼鷺。「這是蒼鷺出沒的地方,最多時到過40多隻!」王軍說,奧海西北角的灘涂和窪裡湖的小島是大型水禽活動區,工人們將圍繞著邊緣打出一圈隔離帶,同樣保留「葦芯兒」供鳥類棲身。

「初冬割蘆葦一定要考慮到給鳥兒留出容身之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專家、志願者也前來交流,「動植物共同形成生態整體,應相互提供合適的生態環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譚羚迪說。

據悉,此次割蘆葦預計需要一周時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葦鶯、黃葦鳽回巢發現家被拆了,奧森公園:割蘆葦已暫停
    他看到,原本搭在幾條蘆葦中間的鳥窩,隨著倒下的蘆葦全都散了,鳥蛋落水後也隨波逐流,窩邊留下兩隻幼鳥不停地鳴叫。一隻黃葦鳽從破碎的窩中翻出一根樹枝銜著飛走了。大杜鵑則在蘆葦上空一圈圈盤旋,最後哀鳴一聲離去,再也沒回來。黃葦鳽反覆飛到蘆葦上尋找孩子「大杜鵑也很心酸,它自己不會搭窩,都是把蛋生在大葦鶯的窩裡。」
  • 圓明園割蘆葦 大葦鶯鳥巢受擾
    對此,圓明園管理處回應清理蘆葦為日常工作,之後如發現鳥巢將加強保護。志願者看見鳥蛋落水昨日上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獅子林景區附近,附近水域仍漂浮著殘留的蘆葦,更遠處能明顯看出割伐蘆葦叢的痕跡,粗略估計約有五六十平方米。而在湖的另一側,便是不少人慕名前來觀看的黑天鵝棲息地。
  • 偷獵者蘆葦叢中張網捕鳥
    看完車後,他和朋友從二手車市場後的工地路過時,看到一片蘆葦地和枯黃的草叢中,有幾張白色的漁網。「還以為是附近養魚池的老闆曬漁網呢!」蘇先生說,他很納悶。    就在這時,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騎著一輛自行車駛了過來,他身上背著一隻紅色的書包,車上載著20多隻捕獲的麻雀、灰斑鳩等鳥兒。
  • 寧夏銀川鳴翠湖|近100種鳥類,300畝荷塘,20裡蘆葦迷宮任你遊
    她的可貴之處在於是人類通過主動退耕、禁捕的基礎上,並積極保護原生環境而構建,是一個規模上萬畝的大型溼地系統。百鳥鳴翠-鳥兒自在的樂園從溼地公園名稱的來歷,就足以見得將該景點排名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到此遊覽過的人們都深有感觸地說,鳴翠湖簡直就是一個江南的水鄉、百鳥的天堂。
  • 奧森冬景,這些景點,你知不知道?
    導語:奧森冬景,這些景點,你知不知道?奧森冬景,因為有樹有水,自然也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小鳥們,也因此成為觀鳥人常去的地方。終於找到集合地點,可是進門就遇到了寬闊的半冰封湖面……猶豫著是向左還是向右呢……心裡想著這一念若是差了,可就見不到領隊老師了。
  • 奧森公園回應
    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東方大葦鶯落在轟然倒塌的窩前依依不捨站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疊水花臺,王冰玲格外關注的還有黃葦鳽,因為它們築巢的那片蘆葦叢不久前被悉數砍倒,那天它們在「廢墟」裡苦苦尋找孩子的畫面歷歷在目,讓她心疼。
  • 組圖|萬畝松林、金黃蘆葦、北美冬青……威海南海新區的白雪和彩色...
    奔進茫茫雪野,去萬畝松林裡聽聽雪落的聲音,扒在青蔥翠綠的松樹上看雪花晶粒,抖落一樹一樹的雪花,獨享雪中萬畝松林的靜謐。城市被厚厚的積雪包裹住,但又露出一些奇妙的情節,雪花歇息在英倫灣社區的尖頂建築上,就像是無數次想像過的童話世界,每一座建築都在雪景的襯託下變成了獨立的個體,與周圍的環境割裂開,變成童話故事中的某一個章節片段。
  • 《橡樹與蘆葦》:做一棵會思想的蘆葦
    橡樹材質堅硬,樹冠寬大,有「森林之王」的美稱。橡樹象徵強悍、力量和不屈不撓,德語中就有諺語說「一掌推不倒一棵橡樹」。蘆葦很柔弱,遇風即倒。但關於蘆葦,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比喻,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可見,在世人的眼中,蘆葦是有思想的。
  • 蘆葦,蘆竹,蘆荻傻傻分不清楚?
    龍棲百鳥園裡面雖然沒有什麼楓葉,因為是溼地,所以種植了很多荻花。(😊其實很多是野生的。)現在正在秋風中搖曳,煞是好看!這些天,很多來遊玩的小朋友問家長,這是啥,這又是啥?結果家長也一頭霧水,所以今天很有必要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蛇老闆也不擅長的植物。如今城市公園中,蘆葦和蘆竹(一般用變葉蘆竹)均有人工栽培,用以營造水邊景觀。
  • 江蘇「最大」溼地公園,千畝蘆葦組成「水上迷宮」,5路公交直達
    江蘇「最大」溼地公園,千畝蘆葦組成「水上迷宮」,5路公交直達古文中絕美的蒹葭,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蘆葦,而觀賞蘆葦最佳的季節就是深秋,一片片蘆葦蕩在秋風的拂送下就像漫天白雪一般,瀟灑飄灑在空中的蘆葦絮顯得格外的飄逸唯美,每到深秋這個季節,就是遊客們非常愛打卡的地方
  • 漫步於蘆葦叢中的棧道,是觀潮、尋鳥、賞日落的絕佳之處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西沙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崇明島西端、鄰近明珠湖公園,是長江畔的一處灘涂。走進公園,一條總長近7公裡的木棧道穿行於草叢間,直到長江邊上。草叢中有野茭白、馬蘭等各種植物,春夏季時的灘涂一片翠綠,灘涂上常見到小沙蟹橫衝直撞,而秋季則可欣賞一望無際的蘆葦花海。
  • 這不是蘆竹,這是蘆葦,邕江邊的蘆葦
    )007曾經寫過一篇《這不是蘆葦,這是蘆竹,邕江邊的蘆竹》,介紹蘆竹。本文就專門寫蘆葦,而且介紹的也是邕江邊的蘆葦。靈龜山公園靠近邕江的溼地,就長有一片蘆葦。蘆竹的莖稈比手指還粗大,而蘆葦的莖稈只比筷子粗一點;蘆竹的葉子也比蘆葦的寬大得很多。
  • 13萬畝野生紅荷30平方公裡蘆葦蕩 滕州「水上森林」搖曳生姿
    這就是山東 | 13萬畝野生紅荷30平方公裡蘆葦蕩 滕州「水上森林」搖曳生姿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8日訊 又到一年賞荷時,滕州微山湖紅荷溼地景區內的13萬畝荷花進入盛開期,一朵朵荷花在河湖交匯的微山湖面爭奇鬥豔、搖曳生姿,在碧水中散發出陣陣沁人的清香,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
  • 圓明園獅子林清水面苦了大葦鶯 溼地蘆葦到底該不該除
    2016年6月17日訊,「如果把蘆葦都砍掉,正處在繁殖期的大葦鶯就會失去家園!」昨天,公益組織「讓候鳥飛」的志願者發現,在圓明園遺址公園獅子林景區的蘆葦蕩內,幾個人正在大面積割除水面上的蘆葦。幾隻大葦鶯在附近聲嘶力竭地鳴叫,志願者們分析,它們是在尋找自己的家,「家」裡還有正在孵化中的孩子。
  • 震旦鴉雀現身黃河灘蘆葦叢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記者任磊本報新鄉訊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現身黃河溼地,近期,封丘縣攝影愛好者在該縣黃河溼地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拍攝到了這一珍稀動物。昨天,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兩位教授牛瑤和呂九全在看到照片後,很肯定地說,這就是震旦鴉雀。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古印度稱華夏大地為「震旦」,所以定為此名。
  • 「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蘆葦叢中飛舞的美麗精靈
    它是蘆葦中飛舞的美麗精靈,是中國大陸的稀世珍寶,它就是震旦鴉雀。震旦鴉雀震旦鴉雀,顧名思義,它是一種鳥,分布在西伯利亞及中國大陸的長江下遊、黑龍江等地,常見於江邊的蘆葦地。它以蘆葦杆上或蘆葦表面的昆蟲為食。夏季它主要吃昆蟲,冬季也吃漿果。震旦鴉雀體型嬌小,體長只有大約20釐米,體重則為18-48 克。
  • 世界海拔最高淡水湖裡的蘆葦小島
    迪迪喀喀湖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海拔約4000米,湖中現共有90多個小島,迪迪喀喀湖中的島分兩種,一種是陸地島嶼,更多的是蘆葦做成的小島。蘆葦小島每個島上只有四五戶人家。它們是一個個漂浮在湖面上的村落。幾家人經島長同意,就可選一處有蘆葦的港灣,先在湖底挖出帶泥的蘆葦根塊,砍些粗壯的蘆葦杆當立柱,插在蘆葦根塊中,再在這些立柱中一層橫一層豎地鋪滿蘆葦,一直要鋪幾米高,最後將編在中間的繩子加錨扎入湖地,島建成了,就可在上面建房子了,迪迪喀喀湖一邊是秘魯,另一邊是玻利維亞。迪迪喀喀湖面有800多平方公裡,在秘魯一側居住著烏魯斯族和克酋亞人。
  • 主要水生植物運用及其文化屬性——蘆葦
    適宜水深:0-100釐米園林用途:蘆葦多種在水邊,莖稈直立,植株高大,迎風搖曳,野趣橫生。在開花季節特別漂亮,蘆花飛雪,頗具野趣。蘆葦抗逆性強。有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的優點。可片植大型湖泊、河岸淺水處。是景點旅遊、水面綠化、河道管理、淨化水質、沼澤溼地、置景工程、護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選。
  • 原來芭茅不是蘆葦
    我一直以為長在家鄉河邊,山坡,從小叫到大的植物——芭茅就是蘆葦!芭茅只是我們家鄉土話的叫法。如果不是為了寫芭茅的文章查資料,我可能就會這麼一直誤會下去。親,如果我說明,你能一眼認出芭茅和蘆葦來嗎?芭茅這是蘆葦
  • 蘆葦:中國導演中沒有天才
    這半年,編劇蘆葦突然「火」了。他的新書《電影編劇的秘密》一經推出即受到熱議,近日他又推出了自己未被採用的《白鹿原》劇本,據出版社透露,接下來不少蘆葦寫作但沒有拍出來的劇本都將陸續出版。日前,吳天明導演去世,定居美國的蘆葦特地趕回國,足見這位恩師在蘆葦心中的位置之重。  蘆葦身材瘦削高大,鬍子稀稀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