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舍手記】斑鳩雛鳥長成記

2021-02-07 山中歲時



窗臺上的斑鳩雛鳥很安靜,從出殼到現在已近兩周,還沒有聽到過它們的鳴叫。


大斑鳩回巢時,會發出輕柔的咕咕聲,像是在招呼孩子們:我回來啦,快過來,我這有好吃的。兩隻小斑鳩聞聲而動,擠到大斑鳩身邊,揚起毛茸茸的小腦袋,長喙插進大斑鳩的口腔裡。


大斑鳩蹲著,將雛鳥攏在胸前,用力嘔出儲存在嗉囊裡的食物,餵給雛鳥。


餵食過程有兩三分鐘,在這過程裡,兩隻雛鳥的嘴喙始終被大斑鳩噙著。大斑鳩的口腔就是雛鳥的餐廳。


雛鳥出殼的第一周,大斑鳩餵食時頭部向下低垂,像是對兩個孩子深情而長久的親吻。進入第二周後,雛鳥的體型明顯長大,力氣也大了許多,動來動去,小翅膀撲騰著,大斑鳩餵食的姿態就顯得有些費勁了,不時調整身體的位置,保持重心平穩,頭部一伸一縮,那樣子像是要把五臟六腑全部嘔出,餵給雛鳥。


到第十天,雛鳥的羽翼基本長成,體型也只比大斑鳩略小。雛鳥將尖長的喙扎向大斑鳩的瞬間,大斑鳩禁不住身體的後退,頭左右扭著,仿佛在忍受極大的痛楚。



有時大斑鳩脖頸扭動的幅度過大,時間過於長久,在一旁偷窺的我就免不了焦慮,擔心是兩隻雛鳥的腦袋卡在大斑鳩嘴裡,拔不出來。


好不容易,雛鳥的腦袋脫離了大斑鳩的口腔,大斑鳩鬆了口氣,我也跟著鬆了一口氣。大斑鳩很快飛走了,兩隻小斑鳩吃飽喝足,咂咂嘴,很親密地擠在一起。


雛鳥出殼的第一周,大斑鳩除了覓食的時候飛出去,多數時間呆在巢裡。這時的雛鳥就像那些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吃就是睡,柔軟又脆弱,需要親鳥的看護。


到第二周,大斑鳩留在巢裡的時間就很短了,只在餵食時飛回,餵完又飛走。


雛鳥的生長簡直像是魔術,一天一個樣,食量也驚人,大斑鳩得不停地覓食,將嗉囊填滿,餵給雛鳥。


在餵食與覓食的間歇裡,大斑鳩就在窗子對面的香樟樹上歇著,黑眼珠子瞅著窗戶,用目光守護孩子。也有時候,看不見大斑鳩的身影,只聽見咕咕咕的鳴叫,那是在用聲音傳遞信息,告訴它的孩子們,自己就在近旁,不用害怕。



雛鳥進入第二周的生長期後,有了自衛意識,當我爬上窗子,將手機伸過去,靠近它們拍攝,雛鳥會發出冷顫般細微又堅硬的咯咯聲,支稜起還沒長齊的幼羽,嘴喙憤怒地啄過來,又啄過來。


好孩子,勇氣可嘉。


兩隻雛鳥的脾氣還真不小,輪番猛啄我的手機,一副齊心協力保衛家園的氣勢。


好吧,不惹你們了,乖乖的,安靜下來,我這就撤。


這兩天,斑鳩雛鳥已開始在窗臺橫欄上練習站立,要不了多久——也許明後天,兩個小傢伙就要出巢了。


天氣預報說這幾天都有大雨,但願斑鳩雛鳥能順利完成它們成長的最後一步,就像日本詩人宮澤賢治的歌謠所唱:

不畏雨

不畏風 

也不畏冬雪和酷暑

有一個結實的身體

無論發生什麼事

從容應對……



相關焦點

  • 與斑鳩為鄰,他看到了相愛、孕育以及雛鳥被擠出巢的全過程
    與斑鳩為鄰,他看到了相愛、孕育以及雛鳥被擠出巢的全過程 2020-05-14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的斑鳩能夠在家如何馴養?
    成年的野生斑鳩,想進行馴養,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野性難馴」。機智、警惕性高、是成年的野生斑鳩的一大特點。斑鳩不比鴿子,有吃的就能自己找回家,斑鳩不會,就是養十年,打開籠子它照樣飛走。(只是打個比方,斑鳩養不到十年)。
  • 市民小區內撿到斑鳩幼鳥 專家建議餵養幾天後放生
    昨晨,家住漢口的董女士在小區內遛狗時撿到一隻不知名的野生雛鳥,卻不知該如何處理。武漢動物園專家表示,該雛鳥應為山斑鳩幼鳥,屬「三有」保護動物,建議其餵養幾天後放生。昨日7時20分,家住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花園幸福時代小區的董女士在小區內遛狗時,突然發現路上有一隻灰色的雛鳥(如圖)。
  • 斑鳩人工養殖技術
    斑鳩不僅肉質細嫩,口感好,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體形似鴿,羽毛光滑,性情溫順,觀賞價值高。斑鳩生育期短,一般4~5周齡便可出售。  一、建立場地  應選通風良好、乾燥,地勢較高的向陽坡地架設高空網箱。網箱面積一般40~60平方米,高2.5~3米,用竹子搭架,縛以塑料網而成。
  • 如何才能把斑鳩養好呢?
    斑鳩無論是做寵物還是做食材,它們的價值都是極高的,那麼咱們廢話不多說,開門見山地談談關於養殖斑鳩的一些要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養好斑鳩。萌萌噠,斑鳩雛鳥1.選斑鳩胚子,現在斑鳩的胚子來源可以說只有2個渠道,籠打鳥和人工繁殖鳥,籠打鳥也就是下山斑鳩,
  • 農村養殖:怎麼養斑鳩?怎麼提高斑鳩的產量?
    斑鳩其實跟鴿子長的是差不多的,它們都是鳥類,但是斑鳩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在它的脖子那一塊有不一樣的毛髮。那麼怎麼去養殖斑鳩呢?養殖斑鳩的第一步就是選擇斑鳩的品種,但是一般的人選擇的品種都是那種比較肉的,因為小的就是比較調皮的。
  • 市民影像記錄斑鳩成長過程
    本報訊 一隻斑鳩在市民張愛武家的陽臺上築巢、產蛋,並孵化出一隻雛鳥。充滿愛心的張愛武開始關注這個「小鄰居」,每天用相機記錄鳥兒的成長過程,並發到微信朋友圈。10月16日,人與斑鳩和諧相處16天後,雛鳥跟著媽媽開始練習飛翔。10月16日上午,記者在張愛武家的陽臺上看到,一隻毛絨絨的小鳥正歪著頭、睜著小眼睛好奇地往上看。「這個小傢伙才出生十幾天,每天都『咕咕』叫,很可愛。」
  • 重慶四大金剛之——珠頸斑鳩
    最近終於集齊了幾張珠頸斑鳩的圖片。       珠頸斑鳩姿態優雅,自帶一種貴婦氣質。       脖子上佩戴一圈白色珍珠,因此得名。       珠頸斑鳩形似鴿子,也算是鴿子的親戚,因此又名野鴿子。
  • 斑鳩在陽臺上築巢 居民用心呵護
    本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李賀建)市區豐澤路駐馬店財經學校家屬院的馬女士家又孵出了一窩斑鳩,這是今年她家迎來的第三窩斑鳩(如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一隻斑鳩站在陽臺護欄上。一個月後,雛鳥破殼而出。馬女士悉心照顧,保護雛鳥成長。小斑鳩長大飛走後,8月,斑鳩爸爸和媽媽又孵了一窩,如今,這是第三窩。11月16日,記者來到馬女士家陽臺,看到鳥窩裡的兩隻雛鳥擠在一塊,小眼睛警惕地盯著記者。馬女士說,為了讓「小傢伙兒」踏實生活,她和家人在家說話時輕聲細語,電視音量也控制得很小。
  • 農村馴化野鳥上餐桌,人稱「斑鳩」,是營養價值高的「野味」
    ,斑鳩的頭很小,而且脖子也很細,翅膀展開較之鴿子比例要長上許多,尾巴相當長,斑鳩體羽大都為灰或褐色,並沒有鴿子一樣的金屬光澤,以前斑鳩在農村到處可見,現在基本上都得在養殖場才能看得到了,說起斑鳩,突然記起一句俗語,叫「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上的野味屬斑鳩最好吃,地上的野味屬泥鰍好吃,那麼接下來筆者就來給大家說一說斑鳩吧。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這裡先不說麻雀,單說斑鳩,我簡單查閱一下資料,普及一下關於斑鳩的知識:斑鳩是鴿形目斑鳩屬鳥類的統稱,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體形較家鴿為小,因而通常被稱為鳩(dove),以與鴿子(pigeon)相區別。據說世界上有16種斑鳩,除拉丁美洲及個別地區(如伊裡安島等)未見分布外,斑鳩已經廣布世界其他地區。
  • 斑鳩夫婦窗臺上搭「愛巢」,生兒育女過起幸福生活
    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區的黃先生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黃先生家房間窗臺上築上了「愛巢」。20多天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夫婦已經在此生兒育女。黃先生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現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 視頻|斑鳩夫婦窗臺上搭「愛巢」,生兒育女過起幸福生活
    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區的黃先生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黃先生家房間窗臺上築上了「愛巢」。20多天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夫婦已經在此生兒育女。黃先生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現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 兩斑鳩寶寶孵出 上饒市民微信直播成長過程(圖)
    6176110 QQ爆料:1500574292 站長:翁龍貴(18679326699 )   兩隻雛鳥健康成長  一隻斑鳩在饒城市民李先生家的空調外機上築起了鳥巢,並在巢內產下兩枚蛋。
  • 一年三次來孵蛋 斑鳩夫婦愛上這扇窗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外沿的同一個地方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客人。昨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
  • 養斑鳩好賺錢,關鍵是掌握合理的技術,這樣會比別人賺更多
    導讀: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牡丹兒繡在金匾上,每日和大家分享精彩的原創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養斑鳩好賺錢,關鍵是掌握合理的技術,這樣會比別人賺更多斑鳩本來是一種野生鳥類,因為大量的捕殺它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
  • 美洲紅䴉雛鳥養成記
    美洲紅䴉的蛋比雞蛋小一點,不到50克,布滿了褐色斑點新出生的雛鳥全身呈黑色,體重約30~35g。剛出生的雛鳥,皮膚紅色,身上覆蓋著黑色的絨羽美洲紅䴉是晚成鳥。在野外,雛鳥由親鳥共同撫育。雛鳥從雌雄親鳥的喉嚨裡取食半消化的食物。在人工育雛過程中,雛鳥由飼養員餵食魚糜。
  • 「斑鳩夫妻」落戶市民家中 三年繁殖近50隻雛鳥
    侯先生拍攝的這段視頻,是他三年來餵食珠頸斑鳩夫妻的日常。他小心翼翼的端著食物,而一旁的珠頸斑鳩則用翅膀輕輕拍打侯先生的雙手,仿佛在說謝謝。沒過幾天他驚喜的發現,斑鳩回來了。更讓他覺得有趣的是,這對斑鳩夫妻會輪流換崗,孵化小斑鳩。相處久了,侯先生對斑鳩夫妻愈發了解和喜愛。他馬上在窗臺上給斑鳩夫妻搭建了一個新窩,還配置了攝像頭,隨時關注斑鳩一家的情況。為了保證營養,他還購買了專業的鴿糧餵食斑鳩。得益於侯先生的精心照料,斑鳩夫妻每年有7、8個月的繁殖時間。他也見證了近50隻小斑鳩的出生和成長。
  • 「斑鳩夫婦」三次上門築巢孵蛋 主人不敢開窗唯恐驚擾它們
    楚天都市報6月26日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的外沿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來此安家「客人」。今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劉先生介紹,他家住10樓,陽臺窗戶有一截窗沿。
  • 斑鳩來安家管吃管住管看孩子
    斑鳩屬於鳥綱、鴿形目、鳩鴿科、斑鳩屬的歐洲和北非鳥類。體淡紅褐色,頭藍灰色,尾尖白色。斑鳩覓食高粱、麥種、稻穀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築在樹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樹枝搭成。斑鳩每窩產卵2枚,孵化期約14天,雛期約18天。    斑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