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一一隻背負著追蹤器的杜鵑鳥 兩年如何飛翔50000公裡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15日訊,「到哪兒了?」「再等等吧,快要從雲南入境了。」這幾天,一隻小小的杜鵑鳥牽動著北京觀鳥志願者的心,他們在翹首盼望著,期待飛飛的歸來。

飛飛的遷徙路徑。黑色粗線是飛飛今年的返程路線,灰色粗線是它前兩年的遷徙路線。

兩年飛行超過5萬公裡

飛飛名叫Flappy,是一隻常見的杜鵑鳥。2016年5月,它和另外4隻杜鵑鳥的體內被裝上了跟蹤器,用來追蹤和研究杜鵑的遷徙路徑。隨後兩年,追蹤器傳回的數據和路線讓人們震驚:它們小小的身體裡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每年,飛飛會從蒙俄邊境南下,途經北京,穿越中國大部分版圖,飛到印度,再穿過阿拉伯海到達非洲的阿曼。循環往復!兩年來,它累計飛行裡程超過了50000公裡。根據監測,最近,它即將從雲南入境,飛回北京。

飛飛之所以成為「網紅」,與一名英國人有關。在中國從事環境教育和生態旅遊工作的英國人Terry,在2010年時創建了北京觀鳥網,網站記錄了北京市區及周邊鳥類的生存現狀。2016年5月,Terry發起了一個研究杜鵑鳥遷徙的項目——「The Beijing Cuckoo Project」。他和幾名志願者給5隻杜鵑安裝了追蹤器,用來追蹤杜鵑的遷徙路徑。他們還邀請學生給5隻杜鵑起了名字,它們分別是:飛飛、轟天、 希望、子規和夢之娟。

5隻杜鵑被裝上追蹤器

Terry說,2011年英國鳥類學信託基金會曾開展過這項研究,首次向公眾展示了英國杜鵑的遷徙路徑。他們在中國進行這個項目,主要是想了解亞洲的杜鵑去哪裡過冬,喚醒人們對候鳥的保護。

2016年5月,Terry團隊在北京漢石橋溼地給轟天裝上了追蹤器。數據顯示,當年8月,轟天開始南飛,經過近一個月的飛行,它到達了印度。10月底,轟天又從印度中部起飛,片刻不停地飛越了印度洋北部。在短暫休息並吃飽之後,轟天繼續奮力向南。令大家驚嘆的是,轟天始終保持著海面以上不到800米的高度飛行,可想而知的是複雜天氣給它帶來的困擾。在遷徙的第64天,轟天終於在日落一小時後到達了索馬利亞海岸。

和轟天一樣,飛飛也是一隻「有故事」的小鳥。兩年前的5月,它從北京出發,向北飛抵蒙俄邊境,在那裡生下了15隻鳥寶寶。隨後南下至河北,再奔西南方向,經緬甸、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葉門、索馬利亞等18個國家,於2017年1月4日到達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見圖中粗線)。在南遷過程中,飛飛顯得有些迫不及待,在印巴境內,它曾在3.5天裡飛行了近4500公裡。經過幾個月的停留,4月19日,飛飛又踏上了歸途,並於5月底到達河北境內。6月3日,經歷了32000公裡的遷徙,它終於回到了蒙俄邊境的家。

飛飛歸心似箭日夜兼程

讓Terry和志願者們感到遺憾的是,裝有追蹤器的5隻杜鵑,現在只剩下飛飛還能取得聯繫。Terry分析,一種可能是追蹤器壞了,還有一種是大家都不願意承認的事實,那就是轟天們遭遇了意外,永遠無法再飛行了。

這也讓大家格外盼著飛飛歸來。今年3月31日,追蹤器顯示,飛飛動身回家了。它似乎知道大家正盼著自己歸來,也顯得歸心似箭。5月9日它還在索馬利亞,第二天,它就到達了1200公裡外的阿曼,10日晚11點26分,它竟然已經飛到了2000公裡外的印度!按照這樣的飛行速度,預計5月底,飛飛就會回到北京,一片片草豐水美的溼地正等著它回家。

Terry說,短暫的休整後,飛飛會繼續向北,在清涼的蒙俄邊境度過夏天。看到網友們對飛飛和杜鵑鳥項目的關注,Terry和志願者們很欣慰,他知道杜鵑鳥在中國有豐富的文化含義,希望能有更多人來了解這種神奇的小鳥,來參與候鳥的保護。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琳 實習生王建業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23) | 脊椎動物·大杜鵑:頂級的「行騙大師...
    >脊椎動物,鳥綱,鵑形目,杜鵑科,杜鵑屬。2016年,中英兩國鳥類學者和觀鳥愛好者開展的 「北京杜鵑項目」,通過給大杜鵑佩戴衛星追蹤器,發現它們遷徙距離可達到12000公裡。 它們嗜吃各種毛蟲,特別是繁殖期間幾乎純以毛蟲為食,並吃蠐螬等柔軟昆蟲,偶爾也吃硬殼的蟲甲類,於人類而言,是益鳥。 但對於與它們生活在同區域的其他鳥類,大杜鵑是天生的陰謀家和劊子手。
  • 杜鵑鳥的秘密
    春天到了,窗外鳥啼聲聲,但最讓我喜歡的是杜鵑鳥「布穀,布穀」的叫聲,這聲音像是催促人們快快播種。奶奶告訴我杜鵑鳥又叫布穀鳥和子規鳥。古詩裡是這麼寫的「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而且杜鵑鳥它能幫助人類消滅害蟲,像金龜蟲、甘蘭蛆、松尺蠖、叩頭蟲、尤其喜歡吃松樹的大敵———松毛蟲,故杜鵑素有「森林衛士」的美稱,能吃害蟲,是許多植物的小衛士。
  • 久聞終撞見,大葦鶯餵杜鵑雛鳥
    因為,儘管天天在不到千畝的麋鹿苑裡轉悠,舞臺不變,但隨著季節變換,「鳥演員」 們你方唱罷我登場,角色常變,就是同一角色、某一種熟悉的鳥,也會不時給你上演驚人的新劇目,這就是觀鳥的樂趣。獨自走在鹿苑東區的水泥路上,聽得北側鹿苑唯一荒野的桃花島附近,傳來一陣急切的鳥鳴。一眼望去,一隻東方大葦鶯上躥下跳,鳥雖很小,但動靜不小,還是容易發現,怎麼了?
  • 杜鵑鳥你了解多少?
    杜鵑鳥雛鳥拱蛋要分析部分杜鵑鳥為什麼會託卵寄生,如果從遷徙性鳥類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也許會找到答案。為什麼呢?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遇到妻妾成群又不顧家的「渣男」
    在鳥類當中杜鵑鳥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我們對杜鵑鳥的了解大都從一些書籍的故事,比如杜鵑啼血。此外還有和它同名的杜鵑花。最有名的莫過於「鳩佔鵲巢」這個成語了,這個成語中的"鳩"指的並不是斑鳩,而是杜鵑。交配後的杜鵑都會將自己的蛋悄悄產在其它鳥的鳥窩裡,比如喜鵲的鳥窩,甚至一些較小體型的鳥如畫眉、葦蔦窩也不放過。
  • 《雄鷹飛翔》評測7.5分 你是一隻會打嘴炮的鳥
    這是最近育碧發售的VR遊戲《雄鷹飛翔》中的背景設定。雖然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紀錄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不過這款遊戲並不打算探討文明延續這種嚴肅話題,而是打算讓玩家扮演一隻生活在巴黎廢墟中的老鷹,體驗鳥的日常生活。
  • 寵物小課堂: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也是唯一可以倒著飛翔的鳥類!
    這個鳥就是被大家熟悉的蜂鳥。蜂鳥世界上最小的鳥。蜂鳥最長的身長也不超過12釐米。蜂鳥小小的身體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前進時速可達45公裡,振翅頻率每秒能達到50-70次。心跳速度大約是人類的八倍,能達到每分鐘500-600次。由於具有較高的基礎代謝率,蜂鳥一天之內可吸食相當於自身重量的花蜜。蜂鳥吸食時通過上下振翅飛舞來保持身體的平衡。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布穀鳥喜歡選擇大葦鶯,四聲杜鵑喜歡選擇灰喜鵲,噪鵑喜歡選擇斑椋鳥,八聲杜鵑喜歡選擇縫葉鶯。當然這不是它們的唯一選擇,杜鵑鳥的寄生宿主有100多種,就連鳥中屠夫伯勞鳥也會中招。杜鵑鳥禍害大葦鶯有人會問,縫葉鶯的鳥窩這麼小,杜鵑鳥是如何把鳥蛋精準下進去的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本文是9位攝影師歷經3年拍攝的杜鵑鳥「巢寄生」精選圖片,文字經專家審定修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北京朝陽公園的蘆葦叢中,鶯歌蝶舞。【李都 攝】▲ 一對對東方大葦鶯在歡歌中築巢繁殖。【李都 攝】▲ 隨著「布穀、布穀……」的叫聲,大杜鵑來到蘆葦蕩。
  • 吃掉別人的卵,還讓其它鳥幫自己孵卵,真實的杜鵑鳥有多自私?
    布穀鳥也叫杜鵑,在農村,一般認為它是提醒人們耕作的好鳥,在課堂上,它還有著另外的一個身份。「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這是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老師曾經說過,在古詩中,杜鵑是一個意象,只要見到它,一般整個古詩的基調就是悲涼的。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
  • 載夢飛翔 新疆首次放飛佩戴鳥類環志白尾海雕
    「帶著我們的期待,飛翔吧!」 ——記新疆首次放飛佩戴鳥類環志白尾海雕 它趴在河邊的雪地上一動不動,在相距十幾米遠的地方,人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它。
  • 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上有這麼一種鳥,它不會築巢、不去孵化和哺育幼鳥,它把蛋生在其他鳥的巢裡,由其他鳥為其孵化和哺育幼鳥,待小鳥長大會飛後
  • 動物摺紙:杜鵑鳥的簡單摺疊方法,親子活動
    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主要是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古代詩人對杜鵑鳥也是格外的推崇,留下了許許多多關於杜鵑鳥的不朽詩篇。今天我們就折一隻杜鵑鳥,讓我們把這可愛的杜鵑鳥帶回家。 第一步:準備一張正方形的摺紙,推薦使用淡藍色或者淡綠色。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杜鵑鳥為什麼不親自做窩及哺育後代對所有的生物來說,它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環不是如何讓自己如何長壽,而是讓自己有儘可能多的後代。不同的動物也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有的以量取勝,有的拼盡全力來呵護。杜鵑鳥自然也一樣,想要儘可能產下更多後代,並希望它們健康成長。杜鵑鳥為什麼自己不做窩?事實上這是個不嚴謹的表述。
  • 【天山守望】「帶著我們的期待,飛翔吧!」——記新疆首次放飛佩戴...
    這是新疆放飛的第一隻戴著鳥類環志的白尾海雕。  「很高興能親自放飛這隻白尾海雕。如果它能健康地生存下去,我會更加高興。」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科學顧問牛忠澤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  2019年1月26日,也是在這個溼地公園裡,牛忠澤給一隻高山兀鷲佩戴環志並放飛,那是在新疆第一次給鳥類佩戴環志。
  • 為什麼說杜鵑鳥是殺人犯?
    很多人都喜歡飼養杜鵑鳥,不但是因為它有美麗的羽毛,還在於它有動人的歌喉。但是,就是這樣一種招人喜歡的鳥兒,卻是自然界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犯」。杜鵑鳥每到產卵的時候,便會粗暴地趕走在產卵期的紅尾伯勞或者葦鶯鳥。然後再叼走它們窩裡的一顆蛋,自己產一顆蛋在窩裡面。
  • 比杜鵑鳥更惡毒!這惡魚產卵在別個嘴裡,孵出後還吃掉她的孩子!
    世界上最無恥最惡毒的鳥是什麼鳥?
  • 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
    由於,迷信通知我,杜鵑鳥並非一種仁慈的鳥兒。或許,故事一直是故事,傳說一直是傳說,回到理想中來的時分,不由讓我大跌眼鏡。古代生物學通知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孵卵寄素性。除去一般品種的杜鵑鳥比擬仁慈,不喜寄生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屬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品種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