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的叫聲聽起來像老鷹在轉移它們捕食的鳥兒的注意力

2020-12-05 浙江一支星

杜鵑是巢中的寄生蟲。這意味著它們會在其他鳥類的巢穴中產卵,然後其他鳥類就會努力去撫養幼鳥。所以你會認為他們會對此保持沉默。然而,雌杜鵑在產卵時,往往會發出一種充滿泡沫的、咯咯的叫聲。這對它們來說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為寄主鳥不太喜歡杜鵑。

那笑聲聽起來一點也不像雄性杜鵑的叫聲。但它確實與雀鷹的叫聲有相似之處,這使得研究人員珍妮·約克和尼古拉斯·戴維斯懷疑這種叫聲是否可能是一種有目的的欺騙——當鳥巢被侵犯時,這是一種轉移不幸的宿主鳥類注意力的詭計。約克和戴維斯本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提供了證據,證明杜鵑的笑聲確實會讓宿主擔心雀鷹的攻擊,從而分散它們的注意力。

假裝它

許多物種進化到模仿捕食者,通常是為了保護自己。例如,黃蜂甲蟲模仿刺人的黃蜂,導致捕食者逃跑。杜鵑似乎是這一策略的粉絲:一些杜鵑品種看起來有點像鷹,這似乎可以保護它們免受其他鳥類的圍攻。

普通的雌性杜鵑進化出了一種模仿鷹叫的叫聲嗎?杜鵑的竊笑和雀鷹的啼哭都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似音調和節奏的快速音符組成的。人耳聽起來不一樣。但是,約克和戴維斯寫道,「在自然界中,通過不完全模仿來操縱是很常見的,而在某些關鍵特徵上與鷹叫聲的相似性可能足以欺騙宿主。」「找到答案的方法是確定這種叫聲是否能有效地驚嚇到鳥類。」

像葦鶯這樣的寄主鳥類對杜鵑寄生的可能性很敏感。它們成群結隊地追趕成年杜鵑,有時會把巢裡的寄主蛋踢出去,或者乾脆拋棄它們。約克和戴維斯寫道,它們還「監測巢穴附近杜鵑的活動,並根據本地寄生風險調整這些防禦措施」。正因為如此,雌杜鵑在下蛋時,除了發出咯咯的叫聲外,動作迅速而隱秘。

心煩意亂的育兒

約克和戴維斯進行了三項研究,比較了咯咯叫聲和雀鷹叫聲的效果。他們拍攝了蘆葦鶯在巢中的叫聲,並使用靠近巢的揚聲器播放了一系列不同的鳥叫聲:雄性杜鵑典型的咕咕叫、雌性杜鵑的咯咯叫、雀鷹的叫聲,以及(作為對照)極其無害的有領鴿子的叫聲。這些鳥對雄性杜鵑或鴿子的叫聲沒有反應,但它們對鷹的叫聲和雌性杜鵑的竊笑做出了警覺的反應:它們開始在巢穴周圍尋找威脅。

但鶯是杜鵑的目標物種,所以即使它們能分辨出兩者的區別,它們也可能會將兩者視為威脅。為了驗證這一點,約克和戴維斯用一種類似的鳥類做了一個實驗,這些鳥類是雀鷹的獵物,但不是杜鵑的目標:大山雀和藍山雀。鳥兒們對咯咯的叫聲和雀鷹的叫聲都做出了警惕的反應,但對鴿子或雄性杜鵑的叫聲卻沒有反應。

杜鵑的這種模仿行為可以從進化的角度來解釋,如果它能給杜鵑帶來更大的繁殖成功,如果它能增加宿主鳥類不注意杜鵑產下的鳥蛋和假鷹叫聲的可能性,而這些宿主鳥類正忙於擔心被吃掉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巢穴。因此,約克和戴維斯測試了蘆葦鶯是否會因為鷹叫聲或咯咯的叫聲而分心,從而降低它們的巢穴防禦能力。

研究人員在75個不同的葦鶯巢穴中偽造了一個外來寄生卵,他們取出一個卵,把它塗成棕色,然後放回去。然後,他們在每個鳥巢附近播放四種叫聲中的一種。在聽到雄性杜鵑或鴿子叫聲的鳥巢中,絕大多數外來蛋(66%)被拒之門外,而在聽到雄鷹或鴿子叫聲的鳥巢中,只有26%的蛋被拒之門外。這表明,這種咯咯的叫聲有助於分散蘆葦鶯的注意力,時間長到足以讓外來鳥蛋不被注意的程度。

結果是進化軍備競賽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布穀鳥的卵被宿主接受後,會生出更多的後代,在進化方面也會表現得更好;與此同時,拒絕杜鵑蛋的宿主鳥類拯救了自己的幼鳥。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宿主鳥類會適應杜鵑的把戲,而杜鵑則會變得更加狡猾。

相關焦點

  • 「齷齪」的杜鵑:會模仿其它鳥類天敵叫聲 趁機產卵
    杜鵑在動物王國中臭名遠揚,因為它們喜歡在其它鳥兒的巢中產卵,迫使它們把小杜鵑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餵養。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雌性杜鵑會通過模仿其它鳥類天敵的叫聲把它們嚇跑,然後趁機在它們的巢中產卵。食雀鷹是蘆葦鶯的天敵,聽到前者的叫聲,蘆葦鶯便不敢輕易返回巢中,因此杜鵑可以停留更長時間,增加得手機率。最後,蘆葦鶯回到巢中,絲毫沒有意識到某些投機取巧分子已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卵。約克和戴維斯的研究解決了長時間以來關於杜鵑的一大謎團。雄性杜鵑的叫聲和雌性區別很大,聽起來如笑聲一般,類似於「kwik-kwik-kwik」,因此杜鵑又名「布穀鳥」。
  • 十種叫聲好聽的鳥兒,真的像是被天使吻過的嗓子!
    小編給大家推薦幾種叫聲好聽的鳥兒,喜歡鳥兒的朋友們不能錯過哦。畫眉是公認的叫聲好聽,它的聲音婉轉動聽,聲線洪亮,還能模仿其他鳥的叫聲。甚至還會學習人類的話語,學習貓咪的聲音和狗狗的叫聲。畫眉還有一個很好的寓意--如意,因此它們發出的聲音類似於「如意如意」。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老鷹是一種猛禽,但是很少看到它們捕食喜鵲,是什麼原因呢
    大家都知道,不管什麼樣的老鷹都是一種猛禽,是飛行動物中的頂端角色。它們的食譜也非常廣泛,有鳥類,魚類、兔子等等。雖然能看到各種捕食的畫面,但是你很少看到它們吃喜鵲,這到底誰什麼情況呢?喜鵲在我國非常的多見,文化中看到喜鵲或者聽到叫聲,都代表著有喜事發生,其實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並不能當真。
  • 夏日炎炎,當你聽到這些鳥兒的鳴叫,相信你的內心會湧起一片清涼
    如果在這時,你忽然聽到這些鳥兒的鳴叫,會不會有一種清涼從心底油然而生呢?在初夏的時候,遠處的山林裡已經傳來了布穀鳥隱隱約約的啼叫聲。說起布穀鳥,這可是一種大名鼎鼎的候鳥,每年在春末夏初,它們會從南方飛回,然後在鄉間的樹林裡棲身,晝夜不停的鳴叫。布穀鳥其實是杜鵑的一種,其他諸如鷹鵑、四聲杜鵑等都是它的堂兄弟。
  • 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不同的鳥兒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有的鳥兒代表喜悅,有的鳥兒透著悲傷。 今天,說一說詩詞裡的那些鳥兒, 它們有什麼寓意,寄託了什麼情感呢?
  • 「報春鳥」陸續抵達 看燕子回來了 聽杜鵑在歌唱
    當然,不僅燕子回來了,杜鵑也來了。眾多夏候鳥陸續來到揚州夏候鳥,當春天天氣變暖時,陸續來到揚州。燕子,這裡特指家燕,因為喜歡在屋簷下或家裡築巢,往往被稱作「吉祥鳥」。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其實早先抵達揚州的夏候鳥,是灰頭麥雞。不過,知名度遠遠比不上家燕。
  • 今晚,聽窗外夜鷹的叫聲
    想起什麼來了,機關槍?        第一次注意到這種聲音是在2009年的武昌放鷹臺,連續聽到超過一小時。翻書查找,花了很長時間不得要領。有一天忽然翻看普通夜鷹條目:「 叫聲:生硬、尖厲而高速重複的chuck聲,以每秒約六次為穩定頻率,以chrrrr聲結尾。」 我猜就是它了。        網上查詢,比對聲音,確認就是普通夜鷹。以後每年5月到6月,在很多地點都聽到過。
  • 它只有2兩重,卻連老鷹都不怕
    大型的昆蟲、蜥蜴、老鼠、小蛇甚至同類的小鳥都不是它的對手,伯勞鳥能將它們直接咬死。不僅如此,伯勞鳥還喜歡將獵物掛在樹上,以此來儲存食物。遠遠地看上去,伯勞鳥就像是一位屠夫一樣。在此之前,如果我們說到兇猛的鳥類,大家腦海裡應該都是老鷹、大雕等鷹隼類的猛禽。這些大鳥們不僅可以捕獲其他的鳥類,甚至還可以捕殺地面上的山羊,狐狸,兔子等。
  • 大杜鵑小杜鵑歌聲各不同,僅一聲就能輕鬆分辨
    聽,這是誰的聲音?傾聽鳥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鳥之間聯絡的叫聲可以讓鳥聚在一起,而報警的尖叫聲會使鳥迅速散開逃跑。觀察多了,你就能聽懂「鳥語」,成為專家。比如人們常常分不清大杜鵑和小杜鵑,認為它們是同一種鳥,聽到這樣的說法,它們可能在心中嘲笑人們呢!
  • 它一旦兇起來,連老鷹都要遭殃
    可是你知道嗎,有些時候也許你會被它們的外表所欺騙,看似乖巧溫順的小鳥,實際上可能是空中霸主,鳥類中的「屠夫」。這種鳥想必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或許也有不少人受過它的困擾。它就是「伯勞鳥」,在古時候詩人們常常用它來象徵美好的愛情,還有千萬不要小看它的個頭,它可是生性兇悍,擁有很多傳奇故事的小鳥。
  •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當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的時候,可能好多人都會為老鷹的捕獵技巧而折服。但是每一隻老鷹在成為合格的捕食者之前,都會經歷很多的磨練。畢竟高手非一日所能練成的。凡事都會有第一次,當老鷹第一次捕食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尷尬的事情。
  • 晏幾道為生計四處奔波,聽到杜鵑叫聲,寫下了這首千古著名的作品
    雖然,歷朝歷代都不乏落魄的才子文人,但是,像晏幾道這樣,從小在富貴鄉中長大,之後又落拓江湖的還真不太多,或許這反差太大了,讓晏幾道更能深刻體味到個中艱辛和悲涼。有一次,晏幾道在奔波的路途中,忽然聽到了杜鵑的叫聲,心中不禁激起一層漣漪,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千古著名的《鷓鴣天》詞作。
  • 【布穀鳥的叫聲】
    〖20120518〗明明白白,聽見了布穀鳥的叫聲,那般奇妙,震耳動容;令我心曠神怡,催我寧靜致遠。
  • 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
    由於,迷信通知我,杜鵑鳥並非一種仁慈的鳥兒。或許,故事一直是故事,傳說一直是傳說,回到理想中來的時分,不由讓我大跌眼鏡。古代生物學通知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孵卵寄素性。除去一般品種的杜鵑鳥比擬仁慈,不喜寄生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屬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它們將卵產於其他品種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
  • 小時候常聽見「耕耕耕谷」的鳥叫聲,為什麼現在聽不到了?
    小時候每到了要收穀子的時候,就能聽見「耕耕耕谷」的叫聲,其實這是四聲杜鵑的叫聲,各個地方對這個叫聲的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說是「豌豆包穀」有的說是「算黃算割」還有人說是「One more bottle」這樣叫的,這都是大家對四聲杜鵑的叫聲音譯過來的,四聲杜鵑的叫聲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
  • 欺詐、謀殺、反擊 …… 杜鵑鳥的 「巢寄生」發生在這裡
    本文是9位攝影師歷經3年拍攝的杜鵑鳥「巢寄生」精選圖片,文字經專家審定修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北京朝陽公園的蘆葦叢中,鶯歌蝶舞。【李都 攝】▲ 一對對東方大葦鶯在歡歌中築巢繁殖。【李都 攝】▲ 隨著「布穀、布穀……」的叫聲,大杜鵑來到蘆葦蕩。
  • 杜鵑聲聲春去了
    聽大人說這是陽雀。每年春天都來,相當於自然界的農事官,提醒人們準備農事生產了。麻雀捉過玩過,這陽雀到底是啥樣子?多大個?不得而知。春天是鳥兒開會比拼嗓音的季節。除了這李貴陽,隨著年齡的增長,經常跟隨大人上山砍柴,摘野果,弄野菜,聽到的鳥叫聲越來越多。其中我所常聽見的,記憶深刻的還有以下三種:有輕盈的「布穀———!布穀———!」
  • 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捕食?
    我們在觀看有關老鷹的視頻時,往往都會被它們那碩大的身姿、出眾的飛翔能力、無比兇悍的性格所震撼,也會被它們那遨遊萬裡天空、俯視天下蒼生唯我獨尊的氣勢所折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鷹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頂級捕獵者。
  • 郊外的家:沒有了蚊蠅、壁虎和鳥兒
    郊外的家,門窗封閉遠不像城裡那麼嚴密,偶然進來一隻,初以驚心,理智上卻也在慢慢接受,知道它們之所以進來就是因為敏銳地發現屋子裡有蚊子。所以偶然望見,便會趕緊移開目光,及至後來發展到「喜聞樂見」的程度,每每對於它捕食蚊子的過程看得津津有味;即便沒有正在捕食,只是看見它在牆壁上枕戈待旦,也像是面對自己養的小動物一樣充滿了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