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喝醋」說杜鵑

2020-12-06 鳳凰網讀書

到林業部門工作之前,我和鳥類接觸少,對鳥的感覺並不強烈,但童年時有一種鳥,卻使我難以忘懷……

春暮夏初時光,在收割小麥的時候,每天清晨有一種鳥兒,總是在高高的大樹梢上,以嘹亮的聲音鳴叫著:「傻瓜喝醋,傻瓜喝醋」。每聽到這種鳥叫聲,母親就要起床,把我從沉睡中喊醒,帶上水、食物、草帽和鐮刀,去自家責任田裡收割小麥;或到剛剛收割完畢的小麥地裡,點播玉米。

我問母親這種鳥叫什麼,母親就說,它叫「傻瓜喝醋」,就是說,它是個傻瓜;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苦熬」。母親給我講了一個有點悽美的故事:

有一戶人家,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大兒子不是親生,小兒子是母親親生的。因為是後媽,大兒子不受待見;後娘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十分疼愛。後娘甚至想把大兒子害死。結果是,兄弟倆最後頭頂頭餓死在地頭。

後娘早等晚等,不見兒子回來,覺得大事不妙。她到門外去等他們,盼啊盼啊,忽然有兩隻小鳥飛來,落在頭頂上的大樹上,向著這個狠心的、可憐的母親鳴叫起來:「苦熬苦熬,娘炒麻子誰知道!苦熬苦熬,娘炒麻子誰知道!」後娘瘋了。那鳥兒一直到現在還在叫:「苦熬苦熬,娘炒麻子誰知道!」所以,「傻瓜喝醋」,在我的家鄉豫東平原一帶,又叫「苦熬」鳥。

直到近些年,我國當代的鳥類學家鄭作新,才對這種鳥進行了科學的分辨。

19年前的初夏,在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嶽西縣一個林場裡,聽到這種鳥在茫茫山林中的叫聲,我問林場技術員,這是什麼鳥在叫,他隨口答道:「布穀鳥啊,你不知道?」

傻瓜喝醋或布穀鳥學名杜鵑,夏季產卵繁殖,在我國分布很廣。從鳥類學的角度分,屬鵑形目杜鵑科杜鵑,在我國境內共有16種;布穀鳥的準確名稱叫「四聲杜鵑」,所以,我故鄉以它叫聲的四個音節的諧聲稱它為「傻瓜喝醋」,是比較準確的稱呼,只不過不是它的學名而已。實際上,這類小鳥古今都稀有人見,也許這是古代文人墨客對它分辨不清的主要原因之一。

林場技術員聽說我沒見過「傻瓜喝醋」是什麼樣子,告訴我,恰好他發現有幾隻鳥正在附近林子裡孵鳥,他給我找一架望遠鏡,說是不妨觀察幾天。原來,他也是個觀鳥愛好者,正在觀測這種鳥的繁衍過程。

第二天清晨,趁著母鳥外出的時機,技術員帶我到他選好的山坡處,從上往下用望遠鏡觀察。觀察半天,我發現卻有一隻母烏鴉,在窩裡孵蛋。正在我疑惑間,技術員笑著小聲告訴我:「知道鵲巢鳩佔的成語?其實說的就是杜鵑,它老是佔領別的鳥的巢。」我明白了,古人發現了這個現象,發明了「鵲巢鳩佔」的成語。在這方面,鄭樵說得對:「儒生家多不識田野之物,農圃人又不識詩書之旨」,是以在古代產生很多對鳥的不正確論述和認識。

兩個小時後,四聲杜鵑回來了。從望遠鏡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大約不到30釐米大,爪子黃色,嘴是紅色,這也許是古人說「杜鵑啼血」的原因吧。它只是靜靜地落在旁邊的一棵樹上,不時地觀察著母烏鴉的動靜。

過了半小時,母烏鴉大概要去覓食,就飛走了。小杜鵑馬上飛到窩巢裡,臥了下去。然而,臥了不到十分鐘,它觀察四周半天,大概覺得沒有危險,就站了起來。這時,令我目瞪口呆的奇異一幕發生了:

它先用頭頂一個較大的卵,慢慢把卵頂到巢邊;它又用爪把卵儘量推近巢沿,然後轉過身來,把尾巴和屁股對著卵,反覆蹭幾下,大概感覺一下是否找準了位置,最後猛地抬起身子,把那隻卵推到巢外,卵便掉在地上摔碎了。做完這一切,它馬上又飛回到剛才曾經飛臨休息的旁邊那棵樹上,等候著烏鴉回來。

烏鴉回來後,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就又安靜地臥在巢裡,孵起卵來。小杜鵑見此便悠地飛走了,並且開始了它的嘹亮的鳴叫聲。而那只可憐的烏鴉母親呢,忠實地履行著母親的職責,最終沒有發現是在替別人付出辛勤。

小鳥剛有一隻破殼的那天,我離開這片大森林,到新的地方去了。我不知道,那窩小鳥最終的結果如何,它們最後的命運都怎麼樣了。但是,我現在每當聽見「傻瓜喝醋」的聲音,或看見烏鴉,我就會回憶起那次觀看「鴉巢鵑佔」的情景——想起那隻狡猾、精明的「傻瓜喝醋」,和那隻被騙、辛勤的烏鴉母親。

我也想起了我的故鄉,和仍在故鄉生活的、已經年邁的母親。母親的身體還好嗎?她花白頭頂上的那棵大樹濃密的樹枝裡「傻瓜喝醋」還在鳴叫嗎?

相關焦點

  • 杜鵑花色好,可不許貪吃哦!不然是要喝肥皂水的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杜鵑實在是爛大街,每年到了4月,一出門,就能看見花壇裡那開著的或玫紅或白或粉的花兒。好也好看,可人們對於司空見慣的事物,到底是提不起太大興趣來的,我也不能免俗。
  • 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闢謠   2020年1月,來自湘西的劉先生不慎被魚刺卡住咽喉,反覆使用網上流傳的咽米飯、喝醋等方法處理,結果無效。
  • 喝醋、紅酒、吃深海魚油能「軟化血管」?都是假的
    「又買這麼多醋,家裡的醋喝完了?」「喝完了,這不才來超市買嘛。」「喝醋真能軟化血管?」「很多人都親身試驗說有用,肯定是真的。」陳大媽今年58歲,前段時間被檢查出了動脈血管硬化,聽信了別人說「喝醋能軟化血管」,這幾天簡直把醋當水喝!
  • 人和植物都能喝「醋」,它能調節土壤「酸鹼度」,但是黃葉別用它
    醋家庭當中一種最常見的調味料。幾乎家家都有,而且有的人就喜歡喝醋,特別是吃水餃的時候都喜歡蘸醋,其實醋不僅人可以喝,而且植物也能喝醋。醋能夠起到調節土壤酸鹼度的作用,能夠保證植物不出現黃葉的情況。但是給植物使用醋,黃葉的時候不要用它,因為它沒有作用,正確的使用方法就給大家說一下。
  • 男子誤吞3釐米魚刺險喪命 醫生:喝醋等偏方不科學
    朋友聚會 吃魚喝了酒誤吞一根魚刺  王先生回憶,幾日前與朋友聚餐,吃了魚、喝了酒,發病前並沒任何不適。病發時還以為是連續飲酒或進食油膩食品引發了闌尾炎或者胰腺炎,沒想到是誤吞了一根魚刺引發腹部劇痛。  主治醫生梁勇介紹,該患者如果不及時手術取出魚刺修補腸穿孔,可能導致全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 大杜鵑小杜鵑歌聲各不同,僅一聲就能輕鬆分辨
    比如人們常常分不清大杜鵑和小杜鵑,認為它們是同一種鳥,聽到這樣的說法,它們可能在心中嘲笑人們呢!其實,通過它們倆的叫聲,便可以很簡單地區分出它們哥倆。大杜鵑大杜鵑,因為叫聲很像「布穀」廣為人知,又被成為布穀鳥,經常在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作休息
  • 喉嚨被魚刺卡住,要喝醋、吞飯糰?大錯特錯,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也有網友粉絲紛紛給王俊凱支招,表示說喝點醋或者吃一口飯,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到醫院處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被魚刺卡到,自己喝點醋或者大口吃飯就好了?妙姐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個說法是不科學的。魚刺卡到後,三大誤區別踩雷被魚刺卡到後,不要大口喝醋:有傳言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而喝醋會把魚刺泡軟。完全是無稽之談,那麼為什麼吃糖醋鯉魚時,魚的骨頭依然很硬呢?
  • 出事後喝醋還是吃饅頭?用錯了反而會傷害身體
    大多數人會想到喝醋、吞咽大塊的食物、用手指往外扣、使勁兒咳嗽的辦法。據相關的調查發現,有將近90%多的人群都會使用這些方法,也就是說10個人當中就有9個人,甚至是這10個人都會用這些方法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但這些方法真的是對的嗎?真的可以把魚刺弄出來嗎?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 醋泡雞蛋能軟化血管、祛斑美容?盤點關於醋泡雞蛋的4個傳說
    的實驗視頻,好多人留言說,身邊就有好多人喜歡做醋泡雞蛋,說是這樣吃能補鈣,還能軟化心血管。不過,想要靠自己用醋泡雞蛋喝著補鈣,就不太實際。這種泡過蛋殼的醋溶液,味道肯定」酸爽「——不好喝,鈣的吸收率也一般,吃東西本來是為了享受,幹嘛為了蛋殼裡那點鈣委屈自己。而且,這可是生的雞蛋直接泡的,雞蛋表面可是很容易攜帶沙門氏菌的,直接喝可是很容易中毒的。
  • 醋有哪些好處 醋不適宜的人群
    醋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廚房調味品的一種,其實他的功效可不止是調味品這麼簡單哦,你知道醋的功效嗎?醋不和什麼不能一起吃?與醋相剋的食物有哪些?吃醋有什麼禁忌呢?醋是調味品中常用的一個品類,醋又稱為 食醋、醯、苦酒等,是烹飪中常用的一種液體酸味調味料。通常含有百分之三到五的醋酸,。
  • 傻瓜與聰明人
    就是今日亦有把愚蠢說成是腦袋裡有石頭或進水。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輕信如此草率的解釋。但是,愚蠢會不會是最高等級的智慧呢?不然大智若愚從何而來?被判定為蠢人,有一個好處,可以避免受到更糟糕的指控。傻瓜都是聽從自己的本能做出瘋狂的行為,與聰明人的冷靜超脫、理性自製形成強烈的對比。傻瓜不關心所謂正確的重要的問題,只著眼別人看來無用的小事。他們的生命毫無目的,只是被感情的衝動所驅使,且因其愚蠢的行為而被社會排斥;聰明人的世界又當如何?身處不同的文化、宗教、制度環境之下,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總是把另外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看成異類或傻瓜。
  • 12種神奇的醋在花園中使用
    如果你想把它們帶到原來的榮耀 - 用醋。這是如何用醋清潔它們。2.清除牆壁和走道上的雜草使用醋是消除花園牆壁或人行道裂縫上的雜草的好方法。要殺死它們,只需用純白醋噴灑。3.擺脫螞蟻醋對擺脫螞蟻非常有效。為了擊退螞蟻,混合等量的水和醋(白色或蘋果酒),並將溶液噴灑在花園裡的螞蟻山上。在家中,注意螞蟻的入口路徑,臺面,水槽和窗戶。
  • 食用醋的六大用途
    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必不可少的東西,除了把它用在做飯之外,注意觀察和總結你會發現它的用途很廣。醋療足浴:在水中加入100-150克米醋或老陳醋來泡腳,會有不錯的效果哦。因為用醋泡腳不僅能增加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還可以祛除風溼、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適症狀。
  • 中外「傻瓜 」的由來
    "傻瓜"一詞耳熟已久,但細品確也奇怪,何故去說一個「瓜「傻呢? "歪瓜裂棗"、"瓜葛"倒是說得很形象。據說"傻瓜"與戰國時期的一個戎人部落有關,秦國的擴張使得戎人部落只好逃到瓜州(今甘肅一帶)定居,形成了「瓜子族」,由於瓜子族人過於憨厚老實,只會埋頭做事不懂偷懶,人們覺的他們腦袋不靈活,呆傻。慢慢地形成了「瓜子」、「瓜娃子」的說法,至今甘肅和四川方言裡還用到就不足為怪了。似乎也可解釋"傻瓜"的由來了,可是古文中瓜可做蝸的通假字,代指蝸牛。
  • 為什麼說杜鵑鳥是殺人犯?
    很多人都喜歡飼養杜鵑鳥,不但是因為它有美麗的羽毛,還在於它有動人的歌喉。但是,就是這樣一種招人喜歡的鳥兒,卻是自然界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犯」。杜鵑鳥每到產卵的時候,便會粗暴地趕走在產卵期的紅尾伯勞或者葦鶯鳥。然後再叼走它們窩裡的一顆蛋,自己產一顆蛋在窩裡面。
  • 比杜鵑鳥更惡毒!這惡魚產卵在別個嘴裡,孵出後還吃掉她的孩子!
    恐怕非杜鵑鳥莫屬了,它會把蛋產在其它鳥類的巢裡,讓別人幫它孵,孵出來的小杜鵑鳥也是惡毒至極,會把正主的卵擠出巢去摔得粉碎,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繼」父母的撫養了。不過現在,你要是只知道杜鵑鳥有這種惡毒的行徑那就有些out了,因為在東非的坦噶尼喀湖,有一種杜鵑鯰魚,也學到這種惡劣行徑了,而且比杜鵑鳥有過之而無不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進化生態學家馬庫斯·科恩領導的一個小組,最近對此進行了觀察和研究,揭穿了杜鵑鯰魚的惡劣行徑,並會將之在下月出版的《自然科學會報B》上公布。
  • 鳩佔鵲巢說的是誰,杜鵑鳥有哪些惡習
    他告訴我們:「煞風景,謂花間喝道,看花淚下,苔上鋪席,斫卻垂楊,花下曬褌,遊春重載,石筍系馬,月下把火,妓筵說俗事,果園種菜,背山起樓,花架下養雞。」可是,我有時候覺得,科學是一種煞風景的東西,而且,相比義山先生提出的那些,科學有時候煞風景更甚。因為,科學告訴我,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也許,故事始終是故事,傳說始終是傳說,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不禁讓我大跌眼鏡。
  • 杜鵑也是分為大杜鵑、中杜鵑和小杜鵑的
    說到杜鵑,鄉親們肯定普遍覺得杜鵑就是杜鵑,但杜鵑其實是分很多種的。整個杜鵑亞科在不算亞種的情況下就有多達12屬50種。
  • 「報春鳥」陸續抵達 看燕子回來了 聽杜鵑在歌唱
    當然,不僅燕子回來了,杜鵑也來了。眾多夏候鳥陸續來到揚州夏候鳥,當春天天氣變暖時,陸續來到揚州。燕子,這裡特指家燕,因為喜歡在屋簷下或家裡築巢,往往被稱作「吉祥鳥」。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其實早先抵達揚州的夏候鳥,是灰頭麥雞。不過,知名度遠遠比不上家燕。
  • 北宋第一名相寇準:親們,雖然我愛喝醋,但我真不是山西人
    提起北宋第一名相寇準,相信很多人都會心一笑:歷史上最愛喝醋的清官,提到醋,還有誰比山西人寇準更有發言權?加上人們習慣稱山西人為「老西」,比如山西軍閥閻錫山,也叫閻老西。寇準愛醋,又叫「寇老西」,不是山西人是哪裡人?哎,歷史就是這麼個大忽悠,寇準還真不是山西人,而是正正經經的陝西渭南人。山西VS陝西,一字之差,相隔大幾百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