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誰告訴你寇老西是山西人的?
提起北宋第一名相寇準,相信很多人都會心一笑:歷史上最愛喝醋的清官,提到醋,還有誰比山西人寇準更有發言權?
加上人們習慣稱山西人為「老西」,比如山西軍閥閻錫山,也叫閻老西。
寇準愛醋,又叫「寇老西」,不是山西人是哪裡人?
哎,歷史就是這麼個大忽悠,寇準還真不是山西人,而是正正經經的陝西渭南人。
山西VS陝西,一字之差,相隔大幾百公裡。
寇準:961-1023年,字平仲,背誦華洲下邽人,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省渭南市,與大詩人白居易、唐代名相張仁願都是渭南老鄉,被稱為「渭南三賢」。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非常喜歡敢說真話的寇準,稱他是「宋代版的魏徵」,當然,言外之意自己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
趙光義死後,他的三太子宋真宗趙恆繼位,這位大哥生平最大的事就是「檀淵之盟」了。
公元1004年秋天,遼國太后蕭綽、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城下,威脅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
真宗一下子懵逼了,召集領導班子開會討論,大家都說說,這個事兒怎麼整。
大臣們爭執不下——有的說咱往成都跑吧,有的主張往南京跑……
這時,主戰派寇準吼道:「說逃跑的人應該拉出去砍頭五分鐘」,投降派都老實了。
真宗說:愛卿有何良策?
寇準:幹他丫的。
真宗:那你去。
寇準:咱倆一起。
後來,北宋這邊宋真宗也御駕親徵,親自到澶州督戰,前線軍民一看皇上都來了,士氣大振。
宋軍大將張環,在城頭上用八牛弩,一箭射中來前線視察工作的遼國名將蕭撻覽腦袋,這哥們當場就一命呼嗚了。
順便說一句,蕭撻覽是遼國出了名的「不敗將軍」,把各路宋軍按在地上摩擦,曾在河北望都縣,生擒過北宋名將楊繼業。
蕭撻覽掛了以後,遼國也沒啥心思打了,宋真宗本來就慫的一批,於是順水推舟,倆皇帝就在澶淵籤了個《宋遼合同》:
甲方宋真宗與乙方遼聖宗,結拜為兄弟,以後遼不再來打宋,宋每年給遼三十萬銀絹,O了個K,兄弟,這事就這麼算了,大家各回各家。
檀淵之盟後,宋遼兩國邊境確實太平了100多年。
但是,宋真宗回去以後,之前主張逃跑的那批人開始忽悠了:
皇上啊,您籤的這個合同不光彩啊,不是打敗敵人開開心心籤的,這是在城門下被人逼著籤的,您籤得真是窩囊啊!
宋真宗一想確實窩囊,老子打了勝仗,還得每年送錢,越想越氣,就把寇準給貶去廣東湛江的雷州開荒去了,重用逃跑派把持朝政。
可憐寇準在雷州病逝後,妻子連把靈柩運回陝西渭南的路費都不夠,拉到河南鞏義市附近沒有錢了,只好葬在附近,經歷了千年風雨,在「文革」中被毀。
一代名相,傳奇一生,人死魂不死,清官千古流芳。
寇準一生,用範仲淹的評價最合適不過:「寇萊公澶淵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動如山,天下謂之大忠」。
不動如山,天下大忠,寇準,真名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