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957年10月4日,一枚蘇聯火箭帶著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了地球上空的軌道。不到沙灘球大的衛星在軌道上待了三個月,它小小的無線電發射機發出的信號音表明人類能夠將物體發射到軌道上。那麼關於衛星的常識,你知道多少呢?
衛星的種類?
衛星的種類除了科學實驗、載人飛行這樣的衛星之外,通常我們說的用來執行業務的衛星就是三大類: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和導航衛星。它們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們的有效載荷和工作方式不同。
衛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那就意味著當物體在地表運動時是沿著曲線緩緩遠離地球然後都掉下來。牛頓很早就發現由於地球的曲率相當小,需要大約8000米/秒的速度運行才能抵抗地球的引力。如果達到這個速度,那麼物體就會環繞地球運行而不掉下來。
其實很簡單從高中物理的角度來說,它就是達到了一個受力的平衡。
為什麼不會掉下來?是因為宇宙空間它的阻力非常的小,所以它的速度幾乎不發生改變。但是當軌道的高度低到一定的程度,大氣的阻力產生作用的時候它的衰減就會變快。比如說在300公裡左右,你如果不加軌道的推進的話它可能一兩周就進入大氣層了,而如果再低到200公裡左右它可能一天就掉下去了。
科學家們計算出這個臨界點,在36000千米高空這個軌道上可以保持與地面上一點同步運行,這樣衛星就在地球同步軌道上了。
衛星的軌道分為哪些類型?
一般來說衛星的軌道可以分為:太陽同步軌道、低傾角軌道、橢圓軌道、地球同步軌道。
它們分別是適合於不同的應用,比如說我們的光學遙感最喜歡的一個軌道就是太陽同步軌道。它的特點是衛星經過的地方太陽的高度角都差不多,這樣拍下來的場景照片就會保持影子比較一致,而且太陽有充足的照明。
地球同步軌道,我們一般把它用來部署通信衛星。因為衛星在這個軌道上每天運行的周期正好是24小時,所以它可以無時無刻地都在我們頭頂上出現。
而對於導航衛星它由於需要一個星座來共同工作,所以它的軌道的構成類型有非常多的這種橢圓軌道來構成,來共同讓地面上的一點可以見到好多顆衛星。
更多精彩內容
請鎖定CCTV-7《軍事科技》
本期節目
《飛向深空——衛星》
首播時間:周二 21:20
重播時間:周一9:34;周三7:58
周六16:47;周日9:37
猜你喜歡
原標題:《衛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關於衛星的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