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關於衛星的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2020-11-27 澎湃新聞

衛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關於衛星的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2020-09-29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957年10月4日,一枚蘇聯火箭帶著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了地球上空的軌道。不到沙灘球大的衛星在軌道上待了三個月,它小小的無線電發射機發出的信號音表明人類能夠將物體發射到軌道上。那麼關於衛星的常識,你知道多少呢?

衛星的種類?

衛星的種類除了科學實驗、載人飛行這樣的衛星之外,通常我們說的用來執行業務的衛星就是三大類: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和導航衛星。它們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們的有效載荷和工作方式不同。

衛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那就意味著當物體在地表運動時是沿著曲線緩緩遠離地球然後都掉下來。牛頓很早就發現由於地球的曲率相當小,需要大約8000米/秒的速度運行才能抵抗地球的引力。如果達到這個速度,那麼物體就會環繞地球運行而不掉下來。

其實很簡單從高中物理的角度來說,它就是達到了一個受力的平衡。

為什麼不會掉下來?是因為宇宙空間它的阻力非常的小,所以它的速度幾乎不發生改變。但是當軌道的高度低到一定的程度,大氣的阻力產生作用的時候它的衰減就會變快。比如說在300公裡左右,你如果不加軌道的推進的話它可能一兩周就進入大氣層了,而如果再低到200公裡左右它可能一天就掉下去了。

科學家們計算出這個臨界點,在36000千米高空這個軌道上可以保持與地面上一點同步運行,這樣衛星就在地球同步軌道上了。

衛星的軌道分為哪些類型?

一般來說衛星的軌道可以分為:太陽同步軌道、低傾角軌道、橢圓軌道、地球同步軌道。

它們分別是適合於不同的應用,比如說我們的光學遙感最喜歡的一個軌道就是太陽同步軌道。它的特點是衛星經過的地方太陽的高度角都差不多,這樣拍下來的場景照片就會保持影子比較一致,而且太陽有充足的照明。

地球同步軌道,我們一般把它用來部署通信衛星。因為衛星在這個軌道上每天運行的周期正好是24小時,所以它可以無時無刻地都在我們頭頂上出現。

而對於導航衛星它由於需要一個星座來共同工作,所以它的軌道的構成類型有非常多的這種橢圓軌道來構成,來共同讓地面上的一點可以見到好多顆衛星。

更多精彩內容

請鎖定CCTV-7《軍事科技》

本期節目

《飛向深空——衛星》

首播時間:周二 21:20

重播時間:周一9:34;周三7:58

周六16:47;周日9:37

猜你喜歡

原標題:《衛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關於衛星的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地球是圓的,海水為什麼不會掉?
    海水為什麼不會往下掉?在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圓地方」,人們認為人類之所以不會掉到下面去,是因為人類站在地球的上方。後來,哥倫布環遊世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但隨之而來的是,既然地球是圓的,那在地球另一邊的海水和人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
  • 鳥兒睡著之後不會從樹上掉下來?知道原因之後:大自然真神奇
    事實上並非如此,只是大多數鳥兒都習慣夜晚入睡,養寵物鳥的朋友都知道,只要在鳥籠上蓋上一塊毯子,造出一個黑夜的小環境,鳥兒很快就會睡著。而且鳥兒就算在白天打盹兒,也十分警覺,稍有聲響就會驚醒,所以人類很少能看到鳥兒入睡的樣子。既然知道鳥兒需要睡覺,那麼一些朋友不禁要問:棲息在樹上的鳥類,睡著之後不會從樹上掉下來嗎?
  • 雲有重量嗎?為什麼雲不會掉下來?
    小的時候大家都看過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吧,對於孫悟空能夠駕駛「七彩祥雲」「騰雲駕霧」自由穿梭很是羨慕,那你知道孫悟空的雲是如何形成的嗎?雲的形成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界中,在自然界中像海洋,植物表面,湖泊,土地的水分,以及人體都在無時無刻蒸發著,水就會從液態水變成水汽。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4)你知道嗎,衛星都是行星捕獲的.
    (一)你知道嗎,太陽系外行星系存在著一大堆的問題,你從來沒聽說過。金星逆向自轉是小天體撞擊形成的你知道嗎?火星只能捕獲小衛星,這個你知道嗎?木星為什麼能夠捕獲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你知道嗎?(1)你知道太陽系中一大堆的問題都是什麼嗎,說出來你可能從沒有聽說過。
  • 天上雲朵為什麼不會掉下來?沒想到原理這麼簡單!
    在我們得思維中,白雲那就該飄浮在藍天之上,我們不是常唱歌:藍藍的天上白雲飄嗎?可是你有沒想過?天空的白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雲朵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一種是認真的,另一種也是認真的。
  • 令西方拍案叫絕:各國第一顆衛星,為什麼只有東方紅一號能看到?
    為什麼那麼多國家的第一顆衛星,就只有中國和法國的衛星還在飛?這一點也是讓大家非常驚奇的地方,這沒有燃料,為什麼它還能一直飛?其實送上太空的衛星,只要達到所在軌道的環繞速度,那麼它將一直環繞地球運行,不會再回到地球!因為太空沒有空氣阻力嘛!那麼為什麼蘇聯和美國還有日本的衛星都掉了呢?
  • 火箭升空時掉下來的「渣」是啥?
    大家通過電視收看火箭發射時,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從火箭的「頭頂」掉下許多「渣」。這些「渣」到底是什麼呢?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些「渣」是發射前覆蓋在火箭整流罩上的保溫層。那麼,為什麼要給整流罩保溫呢?
  • 默默無聞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你知道在哪嗎?
    7月23日成功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讓海南文昌發射中心賺足了眼球,可你們知道蘆芽山旁邊,還有一個默默無聞但又極其重要的衛星發射中心嗎? 蘆芽山,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中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就在蘆芽山邊上。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平時不常見於大眾視野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 月亮為什麼會掛在天上?會不會掉下來呢?
    那麼為什麼月亮會一直在天上不掉下來呢?未來會不會掉下來呢?萬有引力和離心力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會相互吸引,也就是萬有引力。正是由於地球的萬有引力吸引著我們,我們才會踏踏實實的生活在陸地上。即使你跳得再高,地球還是會把你吸回來。
  • 都關注天宮一號墜落,你知道48歲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還在天上飛嗎?
    東方紅一號是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的,這樣算下來居然在太空中飛行了48年!遠遠超過了天宮一號!那麼為什麼早年的東方紅一號會始終在太空軌道上運行,而最近研製的更加先進的天宮一號試驗空間站卻要墜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物理常識---地球同步衛星
    地球同步衛星地球同步衛星即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又稱對地靜止衛星,是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人造衛星,
  • 一朵雲重量100萬噸,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自然界如此地神奇,我們還有很多疑惑不解的事情,天空中常常漂浮著朵朵白雲,這些白雲都是由水汽形成的,遇冷就會形成水滴或者雪花、冰雹等降落下來,這說明雲彩也是有它的重量的。
  • 歐洲衛星數天內墜地球:沒人知道掉在哪兒
    歐洲空間局「重力場與穩態大洋環流探測器」GOCE預計在未來數天內墜落,但沒有人知道它的精確墜落坐標,相關研究人員稱墜落的衛星不可能掉到你的頭上,該事件發生的概率比被隕石擊中要低得多。GOCE衛星已經在軌運行了4年的時間,以難以置信的精確度繪製地球重力場分布圖,完成對地球的不間斷掃描探測,如今燃料消耗殆盡,衛星質量達到1.2噸,墜落後大部分殘骸將在大氣層中燒毀,大約只有25%左右會抵達落到地球上。
  • 關於衛星定位,你想知道的一切
    基帶處理這個模塊是對衛星信號進行解碼,獲得衛星報文。每顆衛星的信號需要一個單獨的通道進行處理,如果有100顆衛星,2個頻段,那可能需要200個通道才能有效處理這些信息。在衛星信號發射側和接收側,也有很多系統相關的誤差,比如時鐘偏差、處理延遲等,這些延遲加上傳輸延遲,使得衛星信號的傳輸時間,並不是準確的等於物理距離/光速,另一方面,衛星的星曆也有誤差,衛星位置和真實位置存在偏差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本文將帶你更進一步了解月亮,用更科學的眼光欣賞這顆美麗的衛星。月球概覽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的第五大衛星。通過對部分熔融的地幔噴發出的熔巖流冷凝下來的月巖樣本的研究,科學家確認地幔含有比地球更豐富的鐵,其主要成分是鎂鐵質。通過地球物理技術發現月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50公裡左右。月球的地質結構月球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
  • 地球是圓的,而水可以流動,為什麼地球上的水不會掉下去?
    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而水是具有流動性的,那為什麼水沒有流到地球的「下面」,而是緊緊地包裹住地球表面呢?水為什麼不往「下」掉?我們常說水往低處流,而地球又是一個近似於球體的結構,按照我們的常識:水應該會流向地球的下方,然後掉進宇宙之中。
  • 地球是圓的,而水可以流動,為什麼地球上的水不會掉下去?
    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而水是具有流動性的,那為什麼水沒有流到地球的「下面」,而是緊緊地包裹住地球表面呢?水為什麼不往「下」掉?我們常說水往低處流,而地球又是一個近似於球體的結構,按照我們的常識:水應該會流向地球的下方,然後掉進宇宙之中。之所以水沒有向下掉,其實是因為引力的存在。
  • 60%以上的衛星報廢后,不會落回地球!
    早年發射的衛星結構都比較簡單,甚至就是只帶幾塊乾電池,完成幾十天的任務就斷電失效了。因此過去發射過的接近6000枚人造天體,到目前仍然在軌道上工作的不超過1500枚。另外的4500枚其實都已經報廢失效。那麼這報廢的4500枚人造天體,都到哪裡去了呢?相當一部分已經直接墜毀。也就是從軌道上掉下來,落入稠密大氣層劇烈燃燒解體。有些直接在大氣層內燒的灰飛煙滅。
  • 一朵雲的重量將近50萬公斤,那為什麼它不會掉下來?
    其實,雲也是有重量的,以常見的云為例,每立方米的積雨雲重量大約是0.5g,而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中型規模的雲,可能大約有10億立方米,重量約為500噸,這麼重的雲,為什麼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呢?其實,不是它不會掉下來,而是它在滴落的過程中又被蒸發掉了。
  • 【火腿課堂】建個衛星地面站很難嗎?並不會,LimeSDR迷你衛星地面站案例報告
    該衛星包括兩個線性轉發器,其中一個為250 kHz寬,適用於窄帶模式,如單邊帶模擬語音,基於文本的數字模式和電報。另一種是8 MHz寬,用於DVB-S2和其他寬帶數字調製和實驗。該衛星覆蓋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面積(從巴西到泰國),是地球靜止軌道上第一個業餘無線電有效載荷。它還為嘗試不同的通信場景提供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