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睡著之後不會從樹上掉下來?知道原因之後:大自然真神奇

2020-12-05 樂說科普

說起鳥類,大家很可能會想到麻雀、燕子之類的常見鳥類,通常我們總是看到鳥兒在辛勤覓食、勤奮築巢,但是好像沒有見過鳥兒睡覺的樣子,難道鳥兒不需要睡覺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只是大多數鳥兒都習慣夜晚入睡,養寵物鳥的朋友都知道,只要在鳥籠上蓋上一塊毯子,造出一個黑夜的小環境,鳥兒很快就會睡著。而且鳥兒就算在白天打盹兒,也十分警覺,稍有聲響就會驚醒,所以人類很少能看到鳥兒入睡的樣子。

既然知道鳥兒需要睡覺,那麼一些朋友不禁要問:棲息在樹上的鳥類,睡著之後不會從樹上掉下來嗎?總所周知大多數動物和人類在入睡的時候都是無意識且禁止不動的,鳥類睡覺的時候用爪子緊緊抓住樹枝,難道鳥兒睡著之後不會因為肌肉放鬆而摔下來嗎?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

原因一的奧妙就在鳥的腿和腳上。鳥類的後肢除支持體重和行走、奔跑以外,在起飛時的彈跳、「軟」著陸以及抓持物體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鳥兒睡著之後為什麼不會從樹枝上掉下來,首先就要了解首先鳥類的後肢肌,後肢肌群除了肌腹集中分布於股骨及脛跗骨上、以長腱對趾骨進行遠距離操控外,還發展了一些適應性結構。其中最明顯的是對屈趾棲樹的控制,當鳥類棲樹屈腿時,體重的壓力使脛跗骨和跗趾骨靠近,自然地牽拉屈趾肌肌腱,從而導致足趾彎曲,緊握棲枝。

簡單來說就是鳥兒在樹枝上睡覺的時候,體重的壓力會使肌腱拉伸,從而引導鳥兒的爪子緊緊地抓住樹枝。原理類似於,你將右臂放鬆,然後用左手大拇指用力按壓右手前臂,手指也會自然彎曲。

原因二是屈趾肌在足部的肌腱均套在堅韌的腱鞘內。腱鞘內壁有大量強韌的橫行稜嵴,能與具有粗糙表面的肌腱相扣結,以保證處於收縮狀態的肌腱不致滑脫。

簡單來說就是鳥兒的爪子上有很多褶皺,大大增加了摩擦力,入睡後的抓住樹枝的爪子不宜滑脫,就像人的手指在長時間泡水之後,手指起皺後摩擦力增加一樣。

原因三是鳥類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在長期的飛翔生活中練就了非常穩定的身體平衡力,這也是它能在睡眠時不會從樹上摔下來的重要原因。

明白其中緣由之後,不禁感嘆大自然太神奇了,非但如此,有一些鳥類的睡眠方式更加讓人匪夷所思。

有一種鳥兒甚至能一邊飛行,一邊睡覺。軍艦鳥擅長長途飛行,有時候出海時需要一連飛行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其中的少有陸地可以休息,所以

這種鳥類可以一邊飛行一邊睡覺。

這一問題一直困擾了科學家很長時間,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也找到了其中的奧秘。科學家使用衛星系統跟蹤了軍艦鳥的飛行,發現軍艦鳥通常都有自己固定的飛行路線,所以當他們確定好飛行路線之後,再巧妙地利用氣流滑翔,就可以不用自己控制從而自動飛行了,而軍艦鳥就可以趁機睡覺了。

可見軍艦鳥還真是一種非常佛性的鳥類,萬一睡得太死飛過了怎麼辦?萬一飛行路線跟別的軍艦鳥重疊,撞機了怎麼辦?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十萬個為什麼 | 為什麼鳥兒在樹上睡覺時不會掉下來?
    其實鳥兒也會睡覺。它們不只會睡覺,而且有的鳥兒會一隻腳站著睡覺。是不是很神奇呢?人也可以對鳥兒催眠,你讓它睡覺,它就會睡覺。你只要把鳥籠蓋上一塊不透光的布,營造出一個黑暗的小環境,鳥兒就會很快地睡著啦。那麼鳥兒站著睡覺的時候會不會從所站的地方掉下呢?其實鳥兒站著睡覺是一種本能,這和鳥類的肌肉結構有關係。比如說,人類在做「抓握」的動作的時候是主動的行為,需要消耗能量,但鳥類「抓」的動作是被動的,這一個動作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勁。
  • 為什麼鳥站在樹上睡覺不會掉下來?
    每當吃過晚飯之後,,忙碌了一天的我們總會希望有一張床躺下,然後舒服地睡一覺。我們累了要睡覺,那麼鳥兒累了怎麼辦,因為我們很少見到鳥兒睡覺,它們會睡覺嗎?其實鳥兒也會睡覺,不只是睡覺,而且有的鳥兒會一隻腳站著睡覺。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14)為什麼鳥在樹上不掉下來?
    為什麼鳥在樹上睡覺去不掉下來嗎?森林之神把天空,大地和森林分為了三個部分,大地被分給了走獸,天空被分給了各種鳥類。森林則被分給了各種其他的動物,鳥兒們本來挺高興的,可是沒高興幾天,鳥兒們就集體跑到森林之神那裡去請求,他們對森林之神說道,雖然我們擁有了最寬廣的視野,最自由的活動,你給了我們太多的恩典,但是我們太累了,我們沒有地方休息,這太痛苦了。
  • 在農村有很多小鳥常在樹枝上睡覺,為什麼鳥睡著了不會掉下來?
    在農村有很多小鳥常在樹枝上睡覺,為什麼鳥睡著了不會掉下來?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有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對於很多70後、80後的農村娃來說,這些野生動物中有些不僅是美味,而且還是童年的美好回憶。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有些小鳥就常在樹枝上睡覺,那它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這個農村的冷知識,幫助大傢伙漲漲知識,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人類都是躺著睡覺的,如果站著睡覺那是會摔跤的,因為在睡著了之後,全身肌肉就放鬆了,這樣也失去了平衡能力了,所以摔跤是很正常的。那為什麼小鳥卻可以在樹上睡覺而不會掉下來呢?
  • 為什麼鳥兒站在樹枝上睡覺不會掉下來?
    不過我們平時會發現,很多鳥都是站在樹枝上睡覺的,而且還可以睡得很好不會跌落下來。人類和鳥類的肌肉作用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從而可以解釋為什麼鳥兒能「站」在樹枝上睡覺而不掉下來。德國的科學家發現,在進行「抓」這一動作時,人類和鳥的動作完全相反———人類是去主動地抓,而鳥兒卻是被動地抓。
  • 一棵蘆薈上住著上千隻鳥兒,大自然的神奇是充滿創造力的
    下面介紹的故事是真是在地球上發生的,在蘆薈樹上織巢的鳥兒,當然這蘆薈可不是普通的蘆薈,它的名字叫「二岐蘆薈」,它是一種南非的特有的蘆薈樹品種,是世界上第二高的蘆薈樹,最高可以長到10多米高,它的莖已經開始木質化了,不知道能不能用來美容?
  • 世界上「最大」的鳥巢,一棵樹上住著五百多隻鳥,讓人感到很神奇
    我們在旅途中,除了欣賞美麗的自然風景外,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也是非常值得觀賞的。我們都知道,人類為了能夠躲避嚴寒酷暑,不受到風雨的侵襲,甚至為了躲避野獸們的傷害,自古就尋找居所,並從最原始的洞穴如今演變成了非常先進的房屋。
  • 大自然有多神奇?看過這些你就知道了!
    大自然到底有多神奇?又到了世界真奇妙的版塊!最近boredapanda網站分享整理一波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自然現象,看完之後,你會對我們身處的這個藍色星球,有一些新的認識… 一起來感受下: 智利阿卡塔馬沙漠,被稱為「世界幹極」,沒想到一場甘露過後,休眠的200多種花朵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綻放成花海。
  • 在紐西蘭經常會撿到的一種鳥,有翅膀卻不會飛,總是從樹上摔下來
    筆者:三體-小遙大自然千變萬化,在過去的億萬年裡,既孕育了無數生命,同時也制定了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各個物種不得不展開進化,以此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生存環境。比如,大自然中存在不會飛的鳥類,企鵝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一種神奇的鳥並不為人熟知,它們就是——鴞鸚鵡。作為紐西蘭獨有的物種,鴞鸚鵡和當地很多物種一樣,由於長期與其他大陸隔絕,擁有與眾不同的進化方向,保持了較為原始的狀態。但是也因為缺乏天敵而導致它們缺乏防範意識,長久以來都以野果為生。或許是生活太過滋潤,鴞鸚鵡在成長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圓潤,而它們失去飛行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 一隻小鳥從窩裡掉到了地上,大鳥會把小鳥放回鳥窩嗎?
    帶走後,鳥父母會非常著急,而且自己帶回去費時費力,還不容易養活,就算養活了,鳥兒喪失了野外生存的本領,也沒有辦法回歸大自然了。具體做法請參考上圖,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救助一隻小鳥,讓鳥兒回到安全的樹上!更為科學做法請參考:科學處理野外撿到的雛鳥。
  • 你,為什麼睡著睡著就會抖一下?
    據調查,70%的人一生中都會經歷這種夢境,剛睡著,然後一蹬腿又醒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實際上會減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突然不動了,大腦很擔心,想知道你死沒死。於是它就發出一個信號,測試一下。先說一下,一般學界將睡著睡著,突然雙腿一蹬,死了醒了這種現象,叫做「入睡抽動」,也就是Hypnic jerk。入睡抽動發生時,我們的肌體會條件反射式地一彈,肌肉自發地短暫抽搐。與此同時,大腦還會伴有墜落的夢境。
  • 它是鳥類的恥辱,長著翅膀卻不會飛,一旦從樹上掉下便會摔死
    大部分的鳥類都會飛,只有少數的禽類,就比如說雞這類家禽,它們雖然有翅膀卻天生不會飛翔,此外,還有一種鸚鵡也是不會飛的,名為鴞鸚鵡。而自然界中的動物,無不例外地朝著適應大自然的環境變遷,朝著越來越聰明的方向發展,但鴞鸚鵡就不一樣了,它們非但沒有進化,反而越顯笨拙。
  • 一朵雲重量100萬噸,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自然界如此地神奇,我們還有很多疑惑不解的事情,天空中常常漂浮著朵朵白雲,這些白雲都是由水汽形成的,遇冷就會形成水滴或者雪花、冰雹等降落下來,這說明雲彩也是有它的重量的。
  • 泰國香蕉園瀕臨絕種的小彩蝠從樹上掉下來
    根據泰國當地媒體報導,住在泰國中部素攀武裡府(Suphan Buri)的隆薩今年50歲,日前他在自己的香蕉園工作時,正好看到一隻同樣是「香蕉色」的小蝙蝠從樹上掉下來,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位小「嬌客」是一隻瀕臨絕種的彩蝠,「要不是曾經在電視上看過,我大概會把它丟在果園裡不管。」
  • 樹上的鳥兒今天該收收聲了
    ○只要樹上有鳥叫,何純章就用竹竿敲打樹幹。噓!一二三四五,看誰是個木頭鳥。「咚咚咚」、「嘣嘣」……工大附中的水電工何純章,仰著頭,用手中4米長的竹竿輕輕敲打起法國梧桐的粗大的樹幹。考試期間鳥兒別想站在樹上唱歌穿著一身黑T恤的何純章告訴記者,中高期間,鳥兒棲身校園可是有約束條件的:落腳樹枝可以,但絕對不允許大嗓門講話。每天清晨6:20,水電工何純章都會按時提溜著那根4米長的竹竿,在校園裡轉悠上一大圈。「哪有叫聲,就打哪兒。」老何說,光是為了找到合適的驅鳥工具,學校就頗費了一番周折。
  • 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原標題: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第一步:循聲找鳥  湖北省野生鳥類保護分會會長李明璞從湖北趕來參加這次大賽。  李明璞說,讓孩子走進大自然,並不是一定要孩子學到什麼知識,而是讓孩子感受自然,感受樂趣,「希望家長培養孩子將觀鳥作為一種習慣和愛好,孩子們在主動尋鳥、觀鳥、記錄的過程中,會去查閱、探究資料,提高思考和動手能力。」  「尋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一般用最原始的辦法———聽,哪裡有鳥叫,就去哪裡尋找。」李明璞說。
  • 鳥兒,睡覺嗎?
    電線上打盹兒的北美小夜鷹你有想過嗎?答案是……是的,它們要睡覺的,可比起簡單的睡覺又要複雜一點點…… 鳥兒呢,有多種策略來應付需要閉閉眼睛的情況。看看下面有哪些吧!一隻紅尾鵟(亞成體)在ZZZZ~~~by Morgan Terrinoni
  • 一朵雲的重量將近50萬公斤,那為什麼它不會掉下來?
    其實,雲也是有重量的,以常見的云為例,每立方米的積雨雲重量大約是0.5g,而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中型規模的雲,可能大約有10億立方米,重量約為500噸,這麼重的雲,為什麼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呢?其實,不是它不會掉下來,而是它在滴落的過程中又被蒸發掉了。
  • 爆笑瞬間抓拍:一隻小黑熊從大學樹上掉下來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寵物樂園>正文爆笑瞬間抓拍:一隻小黑熊從大學樹上掉下來了!如果你在這個校園裡從樹上掉了下來,那你奇葩的照片就會被在網上瘋傳。
  • 小草在努力地生長著,小花瓣從樹上飄落下來,就像是下雪一樣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蘊藏著勃勃生機,每個季節的景色,都有著它們致命的魅力,每個人都有著探尋美的眼睛,在他們眼中處處都有美景,風景是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悽美幽寂。小草在努力的生長著,看上去生命力非常的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