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西蘭經常會撿到的一種鳥,有翅膀卻不會飛,總是從樹上摔下來

2021-01-15 奇點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大自然千變萬化,在過去的億萬年裡,既孕育了無數生命,同時也制定了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各個物種不得不展開進化,以此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生存環境。

然而,在此過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成員被殘忍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適應性更強的物種,正如恐龍滅絕後,智商佔據絕對優勢的人類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科學家們在不斷深入的研究中發現,其實還有一部分物種在不斷退化。比如,大自然中存在不會飛的鳥類,企鵝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一種神奇的鳥並不為人熟知,它們就是——鴞鸚鵡。

作為紐西蘭獨有的物種,鴞鸚鵡和當地很多物種一樣,由於長期與其他大陸隔絕,擁有與眾不同的進化方向,保持了較為原始的狀態。但是也因為缺乏天敵而導致它們缺乏防範意識,長久以來都以野果為生。或許是生活太過滋潤,鴞鸚鵡在成長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圓潤,而它們失去飛行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發現鴞鸚鵡只有在夜間才會出來活動,這一點或許是自古以來保持的習慣。加上,特殊的自然環境,鴞鸚鵡的壽命在鳥類中首屈一指。

正是因為不會飛翔,鴞鸚鵡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爬上大樹,這也是人們發現它們十分「蠢萌」的主要原因,因為鴞鸚鵡偶爾還會從樹上跳下去,稍有不慎就會把自己摔暈,在人類開始移居紐西蘭之後,很容易就會撿到一隻胖乎乎的鴞鸚鵡。

除此之外,鴞鸚鵡的智商已經成為它們走向瀕危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它們曾遭受人類大量捕殺,貓的加入也導致鴞鸚鵡目前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狀況,它們擁有新的天敵,並且始終無法順利逃脫。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人類不加以保護,或許未來鴞鸚鵡就會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雖然鴞鸚鵡走向絕路與它們的智商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同樣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我們需要著手制定相關方案,為鴞鸚鵡提供一片安全的生存環境,才能保證這種生物不在未來滅絕。

相關焦點

  • 有翅膀,不會飛?這些不會飛的鳥裡有一種是紐西蘭的國鳥
    除了長羽毛之外,鳥類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會飛。但是一些鳥類,如鴕鳥和企鵝,為了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的生活,已經放棄了飛行的能力。除了這兩隻鳥,還有很多鳥也選擇逃離藍天生活,你知道是誰嗎?鶴鴕這種鶴鴕站起來高1.8米,重80公斤,由於太重了,翅膀退化,它們不能飛,但它們能跑,能跳,就像鴕鳥一樣。但是鶴鴕比鴕鳥好看。它們全身覆蓋著黑色的羽毛,頭上戴著高高的角冠,脖子是藍色的,下巴上長著紅色的須邊皮膚,有點像火雞。鴯鶓鴯鶓原產於大洋洲,也被稱為澳大利亞鴕鳥。與色彩鮮豔的鶴鴕相比,鴯鶓和非洲鴕鳥更喜歡高級感的黑灰瑟。
  • 動物百科知識;紐西蘭的國鳥,不會飛的鳥。你了解嗎?
    沒有翅膀的幾維鳥紐西蘭分為南北兩個島。早期,因本土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再加上地麵食物豐富,使一些鳥類的飛翔能力逐漸退化,成為不會飛的鳥,它們在這片樂土上無憂無慮地生活著……那是在1350年,毛利人划著獨木舟來到紐西蘭,首批毛利人從北島一上岸,就見到一隻只又高又大的鳥走來晃去,嚇得他們恐懼萬分,慌忙逃回船上,於是這些鳥就有了「恐鳥」的名字。其實它們並不恐怖,而是一種性格溫順、老實本分的草食性大鳥,稱它們恐鳥實在冤枉。
  • 為什麼鳥站在樹上睡覺不會掉下來?
    那麼鳥兒站著睡覺的時候會不會從所站的地方掉下呢?其實鳥兒站著睡覺是一種本能,這和鳥類的肌肉結構有關係。比如說,人類在做「抓」的動作的時候是主動的行為,需要消耗能量,但鳥類「抓」的動作是被動的,這一個動作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勁。
  • 全球唯一沒翅膀的鳥,不住樹上住地洞,坐擁一百多套房,羨慕嗎?
    紐西蘭是個神奇的島國,擁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動物。渾身飄香還不會飛,沒有人工救援可能早就滅絕的鴞鸚鵡可能不少人都知道。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見識的這種紐西蘭國鳥——幾維鳥,知道的朋友可就沒有那麼多了。在紐西蘭人的神話傳說中,幾維鳥一開始是一種擁有極其美麗的翅膀,能在天空中隨意翱翔的鳥。森林之神擔心樹木的種子遭到太多鳥類啄食,地下又沒有鳥類消滅蟲害,於是詢問鳥神,有沒有鳥願意放棄翅膀,去地面生活。鳥神挨家挨戶打聽,被各種鳥拒絕了無數次,只有幾維鳥答應。於是,它就成了這個世界上,唯一一種沒有翅膀的鳥類(雖然其他地方也有不會飛的鳥,但它們都還保留著翅膀)。
  • 有翅膀,不能飛,你聽說過這12種不會飛的鳥類嗎?
    在鳥類進化的過程中,有一部分鳥類認為天空並不適合他們,所以它們堅持生活在地面上,比如企鵝它們。然而這樣選擇的鳥類大部分都滅絕了,那些倖存下來的主要是太大(就像鴕鳥)或太遙遠(如海洋企鵝),很難成為捕食者的獵物。以下是世界上發現的12種最不尋常的不會飛鳥類。卡卡波卡卡波是紐西蘭的一種鸚鵡,它在許多方面都很特殊。
  • 它是鳥類的恥辱,長著翅膀卻不會飛,一旦從樹上掉下便會摔死
    筆者-小文鳥類屬於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種,全世界一共有一萬多種鳥類,而我國佔據了其中1400多種,在我國,鳥類又分為六大生態類群,分別為遊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以及鳴禽。大部分的鳥類都會飛,只有少數的禽類,就比如說雞這類家禽,它們雖然有翅膀卻天生不會飛翔,此外,還有一種鸚鵡也是不會飛的,名為鴞鸚鵡。
  • 我不會飛,是老天爺安排的 | 紐西蘭國鳥原來這麼酷
    圖片來自網絡 可是奇異鳥羽毛不多彩、叫聲也不動聽、長相有點奇怪、還飛不起來,怎麼就能在紐西蘭萬千的野生鳥類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鳥呢? 這裡放雄性不是因為歧視雌性,是因為一篇文章只能放一個音頻,生氣。從此,為了讚揚Kiwi的勇氣和付出,這種不會飛的鳥兒被毛利人視作了榮譽的象徵。 相比於達爾文的進化論,好像傳說更美。
  • 這種鳥沒有翅膀卻是紐西蘭的國鳥,外形奇葩,被稱為「獼猴桃」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有趣的鳥,它的學名叫做奇異鳥,不過在紐西蘭,它被叫做「幾維鳥」,這是因為它的叫聲聽起來好像在說「幾維」、「幾維」,早在紐西蘭還沒有人類涉足的時候,奇異鳥就已經在紐西蘭出現了,最初的它們與其它鳥類一樣,都長有翅膀,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 小貓頭鷹落在鄭州街頭 原來是翅膀淋溼飛不動
    它的嘴巴呈鉤狀,黑色的爪子緊緊鉤住籠子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它是一隻幼年短耳鴞(俗稱「小貓頭鷹」),被人救起後送到了動物園  現在是它們的繁殖期,如果你也撿到了,請儘快送往野生動物保護部門  河南商報記者 李政  實習生 姬中貴  4月25日,一隻幼年短耳鴞(俗稱「小貓頭鷹」)落在路邊,被巡防隊員撿到送往市動物園。
  • 一種沒有翅膀的小鳥,看起來可憐極了,卻是一個國家的國鳥
    在地球上,目前已知的鳥類一共超過1萬種,在我們的認知中,鳥類是生活在天空中的,很多人都曾說過,羨慕鳥類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不過,現實中卻並不是所有的鳥類都會飛,也並不是所有會飛的,都是鳥類。比方說如今被很多人討厭的蝙蝠,它是天空中的飛行好手,不過,卻是實打實的哺乳動物。
  • 這種連翅膀都沒有的鳥,還是紐西蘭的國鳥,網友戲稱:獼猴桃?
    雖說在鳥界中,不會飛的鳥兒大有存在,但如幾維鳥這般即便不會飛,也照樣成為國鳥的,放眼全世界大抵也只有它們了。不僅如此,別瞧按照國鳥的標準來看,幾維鳥絕對排在倒數,但論有趣又堅強的精神,國鳥中還真沒有幾個能比得過它們的。
  • 鳥兒睡著之後不會從樹上掉下來?知道原因之後:大自然真神奇
    說起鳥類,大家很可能會想到麻雀、燕子之類的常見鳥類,通常我們總是看到鳥兒在辛勤覓食、勤奮築巢,但是好像沒有見過鳥兒睡覺的樣子,難道鳥兒不需要睡覺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只是大多數鳥兒都習慣夜晚入睡,養寵物鳥的朋友都知道,只要在鳥籠上蓋上一塊毯子,造出一個黑夜的小環境,鳥兒很快就會睡著。而且鳥兒就算在白天打盹兒,也十分警覺,稍有聲響就會驚醒,所以人類很少能看到鳥兒入睡的樣子。既然知道鳥兒需要睡覺,那麼一些朋友不禁要問:棲息在樹上的鳥類,睡著之後不會從樹上掉下來嗎?
  • 世界上最「笨」的鳥類:不僅不會飛翔,受到驚嚇時一動不動
    在地球這個美麗的大家園裡,有著成千上萬種鳥類,在我們印象中鳥類都是會飛的,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就存在一種不會飛的鳥,被認為是最「笨」的鳥類,如今快瀕臨滅絕,這種鳥叫鴞鸚鵡,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大鳥。
  •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蘇澄宇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世界上天生不會飛的鳥有很多,比如鴕鳥、企鵝、奇異鳥,這些鳥不會飛大多數因為在自然環境下沒有太多捕食者,住在一些隔離的島嶼,花費力氣飛行並不划算,所以進化過程中失去了這種能力。
  • 要不是有人類,很多不會飛的鳥還活得好好的
    原創 師旭 果殼  在飛機出現之前,為了能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人們曾試圖戴上各種奇形怪狀的假翅膀,從高處飛下,最後的結局往往慘不忍睹……  但總是被人仰慕,被視為飛行大師的鳥兒,其實也有一些是不會飛的,就像我們一樣,只能在地面生活。
  • 紐西蘭想換掉國鳥Kiwi?似乎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去年12月底,紐西蘭有鳥類專家提議換國鳥。
  • 世界上最「傻」的鳥,號稱「鳥中哈士奇」,被自己蠢到快滅絕
    導語:世界上最「傻」的鳥,號稱「鳥中哈士奇」,被自己蠢到快滅絕。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說到鳥類,大家的第一反應大概就是長翅膀、會飛,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鳥類雖然長了一對翅膀,卻不會飛。
  • 腦筋急轉彎:一直活靈活現的鳥有翅膀也不會飛,這是為什麼?
    腦筋急轉彎是更廣泛的分類:有困惑,有趣的課,數學課,和人類。腦筋急轉彎是一種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流行的文字遊戲。當我們跟女朋友約會,拿出來逗一逗她,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喔!下面一起來猜猜吧!腦筋急轉彎:一直活靈活現的鳥有翅膀也不會飛,這是為什麼?第一大腦:媽媽為什麼在夏天會買不到紅薯?第二腦筋:房間裡面哪一個地方溫度最高?
  • 唯一不會飛的鸚鵡,放棄飛翔,選擇爬樹,鴞鸚鵡是進化還是退化?
    在進化論中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萬物只有能夠跟隨環境的改變而去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夠生存下來,不能夠適應的物種將會被大自然淘汰而滅絕。而在人們對鳥的認識中,鳥會飛是它本能,若因體重過大,像鴕鳥的翅膀已退化,善於奔跑也是適應法則,但在紐西蘭中,有著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鴞鸚鵡是進化還是退化?鴞鸚鵡,在人類看來,完全是一種要被「淘汰」的鳥類,體重過於龐大,體重950-4000克,是最重的鸚鵡,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笨拙的鸚鵡:它們的生存技能之一是擅長爬樹,但當它們爬到樹梢上時,不會飛行的它們卻往往試圖飛下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