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2020-08-04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蘇澄宇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世界上天生不會飛的鳥有很多,比如鴕鳥、企鵝、奇異鳥,這些鳥不會飛大多數因為在自然環境下沒有太多捕食者,住在一些隔離的島嶼,花費力氣飛行並不划算,所以進化過程中失去了這種能力。

而有些鳥,比如一些家鵝、家雞、家鴨,它們不會飛,主要是因為人類馴化選育了它們,為了滿足人類對營養的需求,肉長得越來越多,體型變大了,體重上去了,它們翅膀扇動時產生的升力就不足以克服它們胖墩墩的體重,自然就不能飛了。

但今天要講的主角並不是雞,也不是鴨,而是一種鴿子。這種鴿子在人類的選育過程中,不僅失去了飛行能力,而且還會不斷後空翻,看起來和失了智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這種鳥得了什麼病,才發了瘋的翻來翻去。它究竟經歷了什麼,下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翻跟鬥的鴿子 圖源:youtube

人工選育的Roller鴿子家族

這種只會後空翻的鴿子名叫Parlor Roller,Roller就是翻滾者的意思,大約是在19世紀中期的蘇格蘭,由巖鴿選育而來的。很明顯巖鴿是會飛的,而經過人類的選育,它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Parlor Roller與巖鴿 圖源:Wikipedia

這種鴿子身體結實,胸部圓,腿短,脖子短,身體結構緊湊、敦實。而與普通鴿子相比,翻跟鬥的鴿子顯然更小一些。

作為人工選擇的一個極端例子,翻跟鬥的鴿子自然引起了查爾斯·達爾文的注意。他在1859年寫了一篇關於翻跟鬥鴿子的文章,以下為摘選:

「沒人去教這些鳥如何翻跟鬥,這些鳥也從來沒有學過翻跟鬥,這些鳥一出生就會翻跟鬥了,根本不用去看別的鳥是如何翻跟鬥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鴿子,我們覺得應該是出現了一些有翻滾的鴿子,然後經過人類的連續幾代的選育,從中間挑出翻滾傾向最明顯的鴿子,最終才有了只會翻跟鬥,還不會飛的鴿子。布蘭特先生和我說過,在格拉斯哥附近,有人選育出了一批翻跟鬥的鴿子,它們幾乎飛不到18英寸高(15.72釐米)的地方。「

正如達爾文所說,翻跟鬥鴿子是被人選育出來,才出現在了這個世界。選育簡單來說就是選擇的是一個特定的表型,比如翻跟鬥,這個表型的產生原因可能是基因變化造成的,也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只要進行長期的選育和特定的交配,就可以把遺傳因素決定的表型固定下來

所以最初,有的鴿子可能只是偶爾在空中飛行的時候翻滾兩下,並沒有把翻滾當作一種習慣。而後來,經過人類的選育,就誕生出了Parlor Roller這種會翻滾的鴿子,此外還有Birmingham Roller、Galatz Roller、Oriental Roller,最終形成了一個翻跟鬥鴿子大家族。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從上至下分別為Birmingham Roller、Galatz Roller、Oriental Roller 圖源:Wikipedia

之所以單獨拿Parlor Roller來講,是因為其他的幾種會翻滾的鴿子至少還會飛,而且它們主要是在空中飛行的時候翻滾,因此被當作一種表演鴿子,用來給觀眾表演飛行雜技。而Parlor Roller只能貼著地滾了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在空中翻滾的鴿子 圖源:youtube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只能貼著地面滾的鴿子 圖源:youtube

是什麼讓它只能貼地翻滾

曾有科學家用2000幀的高速攝影機拍攝鴿子翻滾時的動作,試圖找到Parlor Roller為什麼會和普通鴿子有如此大的差別。他們發現Parlor Roller的翻滾與尾巴不正常的背屈有關。當Parlor Roller揚起翅膀時,頭部緊接著會向後仰,尾巴向上擺動,這與一隻正常鴿子飛行的動作是完全相反的。雖然Parlor Roller在扇動翅膀的時候不能飛,但它翻滾的時候的翅膀運動與普通鴿子是同步的,這也促使它在翅膀的扇動下能以每秒8-10個翻跟鬥的速度向後推進。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A為普通鴿子的動作,b為不同方向從0.3米釋放之後,Parlor Roller的翻滾動作 圖源:文獻1

但這份研究也只是觀察了鴿子翻滾時的動作,並沒有對鴿子的翻跟鬥的原因做出解釋。雖然有飼養鴿子的人也給出了一些解釋,比如可能有一種「ro「基因控制著鴿子的翻滾行為,但這些解釋都沒有實驗來證明,因此現在還沒人知道鴿子為什麼會翻滾。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鴿子的翻跟鬥 圖源:youtube

只能說,這些鴿子世世代代表現出翻跟鬥的一些行為,直到有天這種行為變得根深蒂固,達到了近乎到瘋了的程度。

為什麼要選育出只會翻滾的鴿子?

很明顯,選育出這種只會翻滾的鴿子只是為了滿足一些養鴿人的愛好,把它們滑稽的動作當作雜耍,主要用於比賽和表演。

在歐洲的鴿子俱樂部,會組織翻滾鴿子的比賽,計算鴿子在特定時間內所做的雜技動作。每個鴿迷都和他訓練過的鴿隊報名參加比賽。一個鴿隊通常由3隻鴿子組成,在規定時間內(即30分鐘內),鴿子表演最多雜技者為冠軍。

可能你看不懂這些人的喜好,不懂為什麼要選育出一種只會翻滾的鴿子,這不是一種很畸形的行為嗎?但如果把選育對象從翻滾鴿子換做折耳貓,是不是就好理解些了?就像有些人愛「折耳」的貓一樣,有些人就愛「翻跟鬥」的鴿子。要知道,大部分情況下,人類對動物的馴化、選育都不符合動物自身的發展需求,而是為了滿足人類自己的需求。


一種被人類選育出來的鳥,不會飛,卻只會翻跟鬥

相關焦點

  • 人類選育出來的這種鳥只會翻跟鬥VS如果人類也是被選上的?
    世界上天生不會飛的鳥有很多,比如鴕鳥、企鵝、奇異鳥,這些鳥不會飛大多數因為在自然環境下沒有太多捕食者,住在一些隔離的島嶼,花費力氣飛行並不划算,所以進化過程中失去了這種能力。很明顯巖鴿是會飛的,而經過人類的選育,它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 要不是有人類,很多不會飛的鳥還活得好好的
    鳥類≠飛翔 | PBS Eons  通過檢視化石和標本資料,在這581種鳥中,研究人員識別出了166種不會飛,或者只有極弱的飛行能力的鳥。換句話說,在已滅絕的鳥類中,高達30%都是不會飛的。同時,這也讓已知存在過的不會飛的鳥類數量更新到了226種。
  • 有翅膀,不會飛?這些不會飛的鳥裡有一種是紐西蘭的國鳥
    除了長羽毛之外,鳥類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會飛。但是一些鳥類,如鴕鳥和企鵝,為了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的生活,已經放棄了飛行的能力。除了這兩隻鳥,還有很多鳥也選擇逃離藍天生活,你知道是誰嗎?鶴鴕這種鶴鴕站起來高1.8米,重80公斤,由於太重了,翅膀退化,它們不能飛,但它們能跑,能跳,就像鴕鳥一樣。但是鶴鴕比鴕鳥好看。它們全身覆蓋著黑色的羽毛,頭上戴著高高的角冠,脖子是藍色的,下巴上長著紅色的須邊皮膚,有點像火雞。鴯鶓鴯鶓原產於大洋洲,也被稱為澳大利亞鴕鳥。與色彩鮮豔的鶴鴕相比,鴯鶓和非洲鴕鳥更喜歡高級感的黑灰瑟。
  • 動物百科知識;紐西蘭的國鳥,不會飛的鳥。你了解嗎?
    紐西蘭是一個奇異動物的世界,原來島上生活著許多種沒有翅膀的大鳥,可目前只剩下國鳥——幾維鳥了。沒有翅膀的幾維鳥紐西蘭分為南北兩個島。早期,因本土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再加上地麵食物豐富,使一些鳥類的飛翔能力逐漸退化,成為不會飛的鳥,它們在這片樂土上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 小巧可愛,非常粘人,一種不會棄你而去的寵物鳥
    今天介紹的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寵物。每當我們走在公園的樹林中,或者是在郊區的地方。總會看見有一些大爺們手裡拎著鳥籠子,也有的掛在樹梢上,有的拿布蒙著,也有的兩三隻鳥籠子掛在一起讓它們對唱。家裡的老人以前也養過一隻,但有一次鳥籠子摔了,因為養這種鳥都很怕人,所以在鳥籠摔壞的那個時候鳥也飛走了。
  • 鴕鳥,這時一種不會飛的鳥,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鳥
    先來說個腦筋急轉彎」什麼鳥不會飛?「答案是鴕鳥,別看鴕鳥是鳥類,而它卻不會飛,不僅不會飛還很蠢,不僅蠢還很笨,傳言當它遇到危險之後將腦袋鑽進沙子裡面,妄想掩耳盜鈴,卻只是騙了自己,當然這只是謠傳,真要把頭伸到密度如此密的的沙子裡只會窒息。
  • 在紐西蘭經常會撿到的一種鳥,有翅膀卻不會飛,總是從樹上摔下來
    然而,在此過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成員被殘忍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適應性更強的物種,正如恐龍滅絕後,智商佔據絕對優勢的人類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科學家們在不斷深入的研究中發現,其實還有一部分物種在不斷退化。比如,大自然中存在不會飛的鳥類,企鵝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一種神奇的鳥並不為人熟知,它們就是——鴞鸚鵡。
  • 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按理來說,從地球上消失、滅絕的物種,基本上很少會再次出現,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例外的情況。據報導,一種不會飛的鳥類「白喉秧雞」在大約13.6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由於這種鳥類不會飛行,所以只能在地上行走。
  • 世界上最特殊的鳥,會跑不會飛?還能模仿任何聲音!
    世界上最特殊的鳥,會跑不會飛?還能模仿任何聲音!在旅行途中發現新鮮事一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增長了見識的同時又讓這場旅途多了趣味。去年去澳大利亞旅遊的時候在當地我就發現了這樣一件事,當地的這一鳥類能模仿一切聲音,我們都知道鸚鵡是鳥類裡最聰明的,能模仿人類說話,但在當地的這種鳥則更厲害,它能模仿一切它聽到的所有聲音。
  • 關於南極企鵝的有趣冷知識,唯一一種會遊泳但不會飛的鳥
    企鵝一種生活在南極洲的土著居民,但是有不同於真正的土著居民,因為只有在某些季節他們才會回到南極,平常他們的都是在南美洲大陸南部、大洋洲南部、非洲南部等地棲息,除了帝企鵝之外他們都會選擇在夏季到南極大陸上繁衍後代。
  • 許多的鳥都不會飛,在這些鳥類之中,鴕鳥是最著名的不會飛的鳥
    從鳥的定義來看,鳥類是兩足,恆溫,卵生,而且前肢演變成翅膀,符合這一定義的就是鳥。鴕鳥就屬於這一定義,但是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飛,鴕鳥就是屬於這一類,所以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 在野外遇到不會飛的鳥怎麼辦?
    我們一般遇到不會飛行的鳥兒,會有這三種情況: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意外導致,比如遇到天敵,或者颳風下雨的天氣並不是所有的鳥兒都吃一種食物呦!大部分鳥兒的築巢會比較結實和隱蔽,不過總是也有例外。 有時我們會遇到整個巢穴。 如果時間短,附近會有大鳥盤旋或唱歌的鳥,這樣你就可以找到原來的位置並把它修好。 但由於時間長,附近沒有大鳥,所以只能做母鳥進行人工繁殖。 一定要請教一位養過幼鳥的老手,以獲得繁殖經驗。2.吃軟食的鳥最好餵嬰兒奶粉。食糧鳥類可以用切碎的蔬菜餵熟小米。
  • 科普|鳥為何會飛?
    鳥為何會飛?
  • 腦筋急轉彎:一直活靈活現的鳥有翅膀也不會飛,這是為什麼?
    腦筋急轉彎是更廣泛的分類:有困惑,有趣的課,數學課,和人類。腦筋急轉彎是一種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流行的文字遊戲。當我們跟女朋友約會,拿出來逗一逗她,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喔!下面一起來猜猜吧!腦筋急轉彎:一直活靈活現的鳥有翅膀也不會飛,這是為什麼?第一大腦:媽媽為什麼在夏天會買不到紅薯?第二腦筋:房間裡面哪一個地方溫度最高?
  • 《阿飛正傳》: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這樣飛啊飛
    人的無根性是王家衛眾多電影中的主題,張國榮飾演的旭仔是一個長在香港的香港人,而身份大白後他的根卻在菲律賓,這種強烈的無根性與尋根意識使他傷害了所有人,也墮落著自己,這種迷茫也是香港人的一種特殊心態,聯繫回歸之前的香港,身為一個殖民地,在土生土長的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中擠壓扭曲,什麼才是自己的根?對未來何去何從何嘗不曾茫然?
  • 每天一個趣味冷知識,為什麼有的鳥不會飛?
    每天一個趣味冷知識,為什麼有的鳥不會飛?冬末春初大地開始回暖,鳥兒也撲動著雙翅相繼飛回來,在我們的印象中鳥兒都有一雙靈活的翅膀,翅膀在鳥類的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你們知道世界上有的鳥沒有翅膀也可以活的逍遙自在嗎?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下面就由來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其實像企鵝、鴕鳥這些不會飛的鳥類在最初都是有翅膀的,只是後來慢慢退化了。因為它們生長的環境沒有天敵並且食物豐富,不需要翅膀來躲避天敵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翅膀就慢慢退化了。
  • 抖音無敵風火輪轉圈圈特效怎麼弄 人一直旋轉翻跟鬥拍攝教程
    最近抖音上有很多用戶拍攝了一種很神奇的視頻,無敵風火輪的既視感,整個人像是在空中翻跟鬥一樣的快速旋轉。那麼大家知道抖音風火輪怎麼拍的嗎?下面集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時間:2015-12-10 13:3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很多人不明白,鴕鳥也是鳥,但為什麼不會飛嗎? 其實鳥兒能飛需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長有羽毛的翅膀;二是體態輕盈。
  • 鳥為何會飛?秘密藏在這裡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5日報導,鳥類會飛的秘密藏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身體結構發生的一次次優化中。在脊椎動物中,最能引起所有人興趣的就是鳥類。鳥類共有一萬多種,構成了最多樣化、最成熟的脊椎動物群。千百年來,鳥類的飛行一直吸引著人類。
  • 除了鴕鳥和企鵝,還有哪些鳥不會飛?
    要說鳥類最大的特點,除了長羽毛,應該就是會飛行了。但是有一些鳥卻放棄了飛行能力,只為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裡的生活,比如鴕鳥和企鵝。除了它倆,鳥類中還有不少叛逆者,也選擇了逃離藍天的生活,你知道都有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