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這個美麗的大家園裡,有著成千上萬種鳥類,在我們印象中鳥類都是會飛的,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就存在一種不會飛的鳥,被認為是最「笨」的鳥類,如今快瀕臨滅絕,這種鳥叫鴞鸚鵡,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大鳥。
鴞鸚鵡主要生活在紐西蘭的森林中,體長在59 至 64釐米之間,體重為950 到4000 克。這種鳥有一對相對短的翅膀,並缺少了鳥類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因此不能飛翔。白天為了躲避天敵,鴞鸚鵡進化為夜行鳥類,主要在夜間活動。
鴞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是紐西蘭的特有鳥類。鴞鸚鵡雖然不會飛,但從不懼怕人類,如果遇到驚嚇時,它們通常會呆在原地一動不動。有時也會及時爬到樹上,但因為自己不會飛行,卻又喜歡試圖從高處飛下來,所以直接導致傷亡。
如果在叢林裡發現人類,鴞鸚鵡就會前去觀察,不知道危險的存在,受到驚嚇就會全身僵硬。遇到危險經常忘記自己是不會飛的鳥類,往往匆忙逃離之時拍打著翅膀,反而失去平衡仰面摔倒在地。因為太蠢又很美味,還喜歡親近人類,因此曾經常遭到不法分子的捕捉。
如今鴞鸚鵡在紐西蘭野生環境中大約僅發現100多隻,好在得到紐西蘭政府和動物保護者們的及時重視,因此紐西蘭保護局著手將白堊島作為鴞鸚鵡的庇護所。由於這個島上的植物種類眾多,特別是鴞鸚鵡喜食的植物豐富,因此這個島是一塊理想的鴞鸚鵡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