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很多神神秘秘的習俗和規矩,有的看起來沒有依據,有的則是潛移默化教會人們一些道理,避免被騙和上當。
比如從小村裡人,還有爸媽就告訴我們,不管在山坡上、樹林裡,還是大馬路上,都不要亂撿衣服、鞋子和錢,就連鐮刀等鐵器也不能撿。
有問過爸媽為什麼,他們只是很兇,說不亂撿就是不亂撿,哪裡有那麼多為什麼,不撿就是了。
小時候不理解為什麼,現在卻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以下文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農村的規矩和習俗。
為何衣服不能亂撿?
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我老家農村非常窮,農作物不高產,糧食總是接不到吃,總要有幾個月買米吃,或頓頓吃玉米糠飯。
那時候穿的衣服也是一個補丁接一個補丁,讀書的孩子,父母一年會在過年期間給買一套衣服,一雙鞋子,不愛惜穿壞了就要打補丁,反正買新的是不可能的。
吃不飽穿不暖的年紀,父母卻總是教導,在街上或野外看到別人的衣服不許撿,哪怕那個衣服再新再好,都不許碰。
父母不說為什麼, 知道前陣子一件事,讓我明白了為什麼。
家裡有個親戚前陣子脾氣異常暴躁,對家人惡狠狠的,還經常說些喪氣的話,說自己時間不多了之類的,咒自己的話。
然後大家就找人幫他看了,對方說,找一件這個親戚穿過的衣服,丟到馬路上,被萬人踩踏,或被人撿走,那就能破除。
甚至還有說法,直接把這個衣服給村裡一些智障人士或流浪者都可以。
我忽然明白為何不能亂撿衣服,因為一般人不會平白無故丟衣服,如果有,那就是故意的。
而且這些衣物大多很新,並不是破破爛爛故意不要的。
在農村這種做法意思就是轉移的意思,把不好的東西,通過衣服轉移給另一個人,誰比較貪心,誰就上當。
類似的鞋子也是,反正就是說不能撿。
路上的錢不能撿?撿了也要快速花掉
這個習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就是在路上撿到錢,尤其是大錢,比如50、100整的,父母都要求絕對不可以撿。
像幾塊錢,十多二十塊錢倒是可以撿,但撿了後,要用這個錢快速買東西給大家吃,而不能自己揣在包裡一直不花。
按照當地的說法就是,這些錢有可能是別人故意丟的,破財消災,以失去錢財的方式來擺脫不好的事情,誰撿到這種事情就會轉換到誰的身上,所以不能撿。
還有的說,可以撿,但撿之前要先用腳踩幾下,然後儘快花出去,最好是買的東西給很多人用,很多人吃,那就沒事。
這種錢在農村也叫「轉運錢」,蘊意不好,是不能亂撿的。
還有一些故意折成三角形或其他形狀掉在地上的掐,也不能撿。
按照農村的說法就是,這種錢是被人做過某種儀式的,所以要把這種錢放進紅包裡,誰撿了就會帶著不好的東西。
當然,拋開那些神秘的說法,最貼近現實的原因就是,這可能是個騙局。
以前外出打工的大哥哥就說過一個事情,說在路上看到一個人錢包掉了,後面那個人就順手撿了追上去還給對方。
本來是拾金不昧的好事,可對方卻開始數錢包裡的錢,硬是說錢少了多少多少,然後他們的同夥就來圍住這個人,強行讓對方給了少的那點錢。
甚至還會通過圍觀趁機順手牽羊順走人家身上的貴重物品、證件等,非常危險。
如果是百元大鈔,還有可能被坑,以前在我老家,50和100的紙幣是最容易遇到假錢的。
騙子故意遺落這些假鈔,然後等你撿起來,就說自己想換零錢之類的理由。
反正意圖就是用假鈔和你換真的零錢,比如和你說,給你100,忙著要零錢做生意之類的,可以只要你90,你以為輕輕鬆鬆賺10塊,其實早已經損失90,手裡的100根本就沒有價值。
其實老輩人們教導我們不要輕易撿東西,一方面是不希望我們吃虧上當被騙,被敲詐,另一方面是覺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貪小便宜不勞而獲的品質不好。
而且,別人都不要的東西,是有原因的,別人不要的東西自己撿回家,也給人一種不成器,沒有出息的感覺。
所以不亂撿東西,個人覺得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候可能是出於好心,卻被不懷好意之人利用。
就好像現在沒人敢扶摔倒老人一樣,人們都害怕被訛,撿錢撿衣服也一個道理。
那麼對此,大家還聽過哪些說法呢?歡迎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