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裡長一顆瘤子都已經夠嗆了,而47歲的老章卻查出「雙胞胎」腫瘤。這是什麼體驗?
老章以前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很好,只是從5月開始,老章時不時就覺得頭痛頭暈,還有點噁心反胃。後來慢慢覺得自己右邊手腳沒力。更沒想到的是,到5月底的時候,老章的右手已經抬不起來,右腳無法行走了。
在肇慶當地醫院頭部檢查結果提示可能是惡性腫瘤!老章隨後便來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我院神經外二科副主任林濤告訴他,他的腦袋裡病變基本能確定是腫瘤,而且還是「雙胞胎」腫瘤!
根據我院影像檢查提示,老章胼胝體壓部、左側扣帶回及左側枕頂葉佔位性病變,血供豐富。結合DWI,林濤懷疑老章腦內病灶為多中心高級別膠質瘤(膠質母細胞瘤)的可能性比較大,枕部鐮旁病灶呈不勻高密度影伴鈣化考慮是腦膜瘤。
▲術前
隨後,專家團隊為老章實施「左側頂枕葉佔位性病變切除術」。術中,在左頂枕、左頂枕腫瘤邊界、基底節方向均發現浸潤性生長的腫瘤組織。切除後,繼續向縱裂探查,見此處的腫瘤質地較硬,基地與大腦鐮粘連緊密,呈淡粉黃色,表面分布有部分細小血管,考慮腫瘤質地顏色不同,再次留取術中冰凍。術後病理提示,老章顱內的腫瘤分別是膠質母細胞瘤(NOS,WHO Ⅳ級)及腦膜瘤(WHO II級)。
▲術後
據悉,顱內膠質瘤合併腦膜瘤的病例比較罕見。對於顱內相鄰部位同時出現腦膜瘤和膠質瘤的原因,醫學上尚不明確。目前國內學者對此各有見解:
1、純屬偶然性;
2、放射線的誘導,或外傷及手術等創傷的誘發;
3、膠質瘤產生致瘤因子,誘發周邊的蛛網膜細胞惡性轉化發生腦膜瘤;
4、膠質瘤誘導腦膜瘤的生長;
5、多年來的慢性壓力和腦膜瘤的腦浸潤性通過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刺激星形細胞的活化和增殖,導致神經膠質變異。
儘管「禍不單行」,但是老章仍算是幸運的。像老章這樣,兩個腫瘤病灶是連續的,通過一期手術即可一起切除病灶,手術風險低。
如果兩個腫瘤病灶位置距離較遠,往往需要二次手術,手術的決策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對於像老章這樣膠質瘤合併腦膜瘤的患者,病情主要由惡性腫瘤引起,須先切除惡性膠質瘤,再擇期實施第二次手術切除腦膜瘤。二期手術時機應選擇在惡性腫瘤不再進展,而腦膜瘤足夠大或出現臨床症狀,或腦膜瘤顯示出增長的趨向時進行。此外,二期手術至少應在膠質瘤術後10-12個月進行。而對於非常大的腦膜瘤、腫瘤壓迫效應特別明顯者應該早期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