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2020-12-06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產業技術轉化、國際合作與交流、高層次人才培養和戰略研究等方面行使國家隊職責。研究所瞄準國際學科前沿、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加工與貯藏、質量與安全、營養與健康、智能與生物製造四大學科領域,形成了門類齊全、覆蓋整個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學科體系,建立了穀物加工與品質調控、油料加工與品質調控、果蔬加工與品質調控、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農產品真菌毒素防控、食品功能因子研究與利用、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食品酶工程等8個重點方向。擁有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糧油加工綜合利用技術集成實驗室、馬鈴薯主食化加工技術集成實驗室、中式肉類菜餚製品加工技術集成實驗室等國家級、部級科研平臺9個,建立了中荷、中美、中英、中德、中日等國際合作平臺21個,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一流的支撐保障。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堅持「立足科研、質量為本、科教興農」的辦學理念,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現已形成包括碩士、博士、留學生和專業學位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碩士生導師36人,博士生導師16人,擁有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農業農村部科研傑出人才、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各類傑出人才。

為提高生源質量,進一步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2021年我所將繼續加大招收高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工作力度,增加招收人數,歡迎廣大優秀學子踴躍報名!

一、申請條件

1.有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有較好的科研潛力,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所在學校須為教育部規定的具有當年推免生名額的高校;

3.應取得所在學校2021年推薦免試資格,佔用其推免生名額;

4.學習要求:

(1)在校前三年綜合成績在本專業年級排名前20%以內,條件特別突出者可適當放寬;

(2)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成績425分以上;

(3)在校期間無重修科目或補考記錄,沒有受過紀律處分。

5.學科競賽、科技活動獲獎者或在其中表現突出者優先;

6.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標準,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二、申請及接收程序

1.根據教育部規定,推免生的資格確認和接收工作均須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http://yz.chsi.com.cn/tm)中進行。

2.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開通時間(9月下旬)前,有意向申請我所的考生須在8月27日前登錄我院「推免申請系統」(http://adm.gscaas.net.cn/sign_up/TMS/views/index.aspx),註冊後填寫預報名申請,並按系統要求上傳以下申請材料的掃描件電子版(ZIP壓縮包格式,大小不超過30M),並提交經研究所審核。

①本人學生證、身份證;

②由畢業學校出具的成績排名證明(加蓋公章);

③本科成績單(加蓋公章);

④國家英語四、六級成績單;

⑤發表的論文、文章、獎勵證書及其他可以證明自己科研實力的材料;

⑥本人簡歷。

3.審核通過的考生,研究所通知具體複試事宜。複試時請考生攜帶推免申請材料(須與申請時材料一致)。資格審查不合格或弄虛作假者將立即取消複試資格。

4.複試且體檢合格後確定為擬錄取的推薦免試生,並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登錄「推免服務系統」(http://yz.chsi.com.cn/tm)辦理報名和確認擬錄取等手續,未按規定履行手續的按自動放棄處理;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允許再參加全國統考,否則將取消推薦免試資格。

三、其他

1.2021年我所接收推薦免試生的專業、研究方向、導師等信息請先參考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http://gs.caas.cn/zsxx1/208970.htm)。

2.推免申請考生的複試成績、擬接收意向均以考生取得正式推免資格後方能生效。

3.凡我院錄取的推免生均免第一年學費,對本科畢業學校為「雙一流」建設高校且本科畢業專業所對應學科最近一輪全國學科評估結果為A+、A 或 A-的優秀推免生,經研究生院相關會議研究確定後,免收基本學制內全部學費。

四、諮詢方式

招生單位名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西路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生教育與國際合作處

郵編:100193

聯繫人:張笑晨

聯繫電話:010-62815952

電子郵箱:yhcfood@126.com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2020年8月5日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
    40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始終圍繞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需要,形成了學科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科研機構辦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培養了大批人才,在我國研究生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點擊查看:全國各院校2021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匯總    中國農業科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級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
  • 中國研究生院排行榜發布 中科院北大清華居前三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日前發布《2006年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進入排行榜前10名的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    這是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連續第二年推出研究生院排行榜。
  • 科迪華農業科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
    2019年3月25日,中國北京—今日,科迪華農業科技,陶氏杜邦(NYSE:DWDP)農業事業部與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籤署合作備忘錄。聚焦科技興農,雙方將根據備忘錄在技術開發、田間現場應用、農藝技能提升以及打造鄉村可持續發展新模式等多個領域展開切實合作,進一步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 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誰最牛?學姐:中科大研究生院是第一所研究生院
    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中科大研究生院 中國最早的研究生院是那個研究生院很多人以為是清華北大,其實錯了,最早的研究生院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成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李家洋院士、鄧秀新院士、劉旭院士受邀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院士擔任主席。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院士指出,新時代為農業科技工作者和科學家施展抱負提供廣闊而富有重大機遇的平臺和舞臺。中國農科院成立科協對於健全聯繫廣泛、服務群眾的科技群團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 哈工大研究生院綜合實力縱覽
    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共辦的大型綜合性學術日報《科學時報》,2004年8月17日用兩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武書連、呂嘉、郭石林最近完成的《2004中國一流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等共17所研究生院入選。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7年考研報錄比數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各系考生的報錄比例?  答:由於學科的不同,各系報名和錄取比例也各不相同。大致在:文學類2:1~3:1;歷史學類:2:1~4:1;哲學類:2:1~5:1;經濟學管理學類:2:1~7:1;法學類:2:1~5:1。 具體情況見下表。
  • 引領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蘇州)揭牌
    1月1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在蘇州揭牌,為蘇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 安慶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據安慶日報報導,11月27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安慶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籤約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工程院院士唐華俊,安慶市委書記魏曉明出席並講話。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工程院院士王漢中主持會議。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技含量最高的最美園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歐淑清)今年9月,在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落戶大鵬新區,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基因組學、農業動植物分子育種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動生命科學前沿學科與農業、食品與健康、生態與環境等三大領域的交叉融合,促進前沿科技在農業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前身,這裡只是一個製衣廠,現在的辦公場所以前都是廢棄廠房。」
  • 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
    中國日報11月26日電(記者 王曉東)11月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四次人才工作會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作大會主旨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在新疆昌吉成立—新聞—科學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在新疆昌吉成立 瞄
  • 中國農業科學院:打造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
    作為經濟社會的「壓艙石」,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迫切需要更多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召開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強和「四個面向」,提出未來五年要打造一支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搶佔農業科技制高點,解決區域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和「卡脖子」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 安慶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啟戰略合作推動鄉村振興
    安慶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啟戰略合作「政府+院所」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為什麼要吃菜籽油,為什麼要吃望江菜籽油?我們搞清楚了這個問題。」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與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共建望江綜合實驗基地,開展油料作物新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油料加工示範推廣等工作。短短一年時間,一條現代化純物理壓榨菜籽油示範推廣生產線已經建成。望江油更是被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評價為 「全球最健康的食用油」。
  • 中國研究生院排行榜發布 中國科學院大學居首
    近日發布的《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5-2016》做出了解答,報告由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發布。  報告顯示,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全國居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列二至五位。而中國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湖北省和浙江省。
  • 青島農業大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資劃所籤訂合作協議
    11月30日,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春霞帶隊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調研,並分別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資劃所籤訂合作協議,在本碩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青年教師訪問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李楠)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主糧種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主糧育種領域的科學進展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農科院科學院在科技支撐種業翻身仗的部署情況。
  • 中國農業科學院葉興國團隊在小麥基因編輯體系優化和應用方面取得...
    2019年11月24日,國際植物學研究主流期刊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葉興國實驗室的研究成果:「EditingTaMTLgene induces haploid plants efficiently by optimizedAgrobacterium-mediated CRISPR system
  • 寫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之際—新聞—科學網
    由當初的17個科研機構,發展到現在的34個研究所,構成中國當代農業科技戰線上最強陣容。 60年初心不改。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三農」建設主戰場、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用心血和汗水換來五穀豐登。 以29位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科學家,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軍人才;培育的1萬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