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興慶:《一個勺子》,比黑色幽默更現實的人生

2020-11-29 人民網

原標題:史興慶:《一個勺子》,比黑色幽默更現實的人生

  有些事情是要反著看的,比如《一個勺子》,表面上是喜劇,實則一齣悲劇。還不能說影片是黑色幽默,至少故事不夠荒誕,人物也不變態(沒有人的言行像個變態),也談不上做了藝術性的誇張和扭曲,反而更像是從生活的大染缸裡隨意舀出了一勺,呈現了生活的一些原汁原味,讓我們看到了熟悉中的陌生、陌生中的熟悉,領略了一種現實人生。

  影片其實講了一個很小的問題:一個傻子(西北方言音同「勺子」)為什麼會被人爭來爭去?拉條子(陳建斌飾)搞不明白,於是他變成了眾人眼裡最大的傻子;成功人士李大頭(王學兵飾)同樣搞不明白;片中似乎沒人能搞明白這是為什麼。

  不是片中的人傻,不知道傻子也有利用價值,而是這個問題同「柴米油鹽」一樣,不在於自身的大小長短,而在於「小中見大」,大到甚至可以代表整個生活。所以對這個問題,大家搞不明白、說不清楚,但卻給出了一個非常樸素的答案——人生就是這樣。這顯然是種無奈,而非答案,但這種事情現實生活中又何嘗有真的答案?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一個勺子》並不解決任何問題,無論大的,還是小的,但它能和其他典型的現實主義電影一樣,真實地反映某種現實和人生,並予以謳歌、批評批判,也就夠了,對於現實,影片沒有刻意拔高,也沒有人為貶低。

  作為現實題材,情節的推進自然要符合情理邏輯和生活常識,影片這點做得不錯,至少不像有些IP電影,生活不夠,靠做夢甚至胡編來湊。

  設想一下,如果有個陌生人糾纏你,但並沒傷害你,你要怎麼做?作為常識,我們會首先自己處理,不行就報警。片中拉條子同樣如此,只不過中間多了一個找村長解決的環節,這符合人物的身份。美中不足的是第一個環節的過程有點冗長,讓人懷疑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有些久遠,人物行為已不大合時宜。

  當然從整體上看,拉條子這一好人形象塑造得不錯,尤其有個地方值得稱道:拉條子和老婆(蔣勤勤飾)吵架,老婆抱怨他收留了傻子,給家庭帶來了麻煩甚至災難,拉條子生氣地說,當初你也是我收留的,我不收留,你早凍死了。

  這個細節讓拉條子的人物形象豐滿起來,行為更加真實可信。拉條子雖是個大好人,但好人就必然收留傻子?顯然不是,而拉條子之所以這麼做,除了他人好外,還在於他曾收留過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後來成了他老婆。人往往就是這樣,做好事不圖回報,但有好報,會做更多好事;再好的人,街頭扶個老人被訛掉半年工資,你看看他下次還扶不扶。

  所以這個細節,道出了潛意識裡的原因,讓拉條子的行為跟單純的好人動了惻隱之心,或者「學雷鋒做好事」區別開來,也讓這部文藝片在傳遞正能量上,顯得更為細膩,貼近常態人生。這個細節可謂輕描淡寫,卻能畫龍點睛。

  《一個勺子》關注的是現實人生,自然也難掩沉重。拉條子其實是一個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是好心讓他變成了眾人眼裡的傻子,變得連李大頭那樣的無良商人最後也鄙夷他;那麼,很多不如拉條子的人,在那種環境和語境裡,又如何能做個好人?

  也許正是有著這樣的情境,片中那群少年才會無緣無故地歧視和毆打傻子;甚至連片中的執法者也顯得蒼白無力;而拉條子對執法者的最大認知,竟然是可以拿五萬塊錢去運作兒子的減刑——和被騙子詐騙相比,這種可悲更讓人覺得沉重。

  當下像拉條子那樣的好人,如何做了好事不吃虧?不被人當成傻子?也不覺得自己犯傻?好人怎樣才能多一些挺身而出?《一個勺子》從正向維度上留給了觀眾思考的問題,不過影片能實現的最大價值,也許就是讓人去想一想,如果你是拉條子,你願不願做那樣一個勺子?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相關焦點

  • 有人說《一個勺子》不合時宜,我不同意
    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場頗具黑色幽默的荒誕PK賽。一個勺子和一個「勺子待進化體」的個人PK賽,進而延伸成「勺子完成體」和一群騙子的團體混戰PK賽,最終以一個小人物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個通俗卻「難懂」的道理:好人終究沒好報,傻人終究沒傻福。不是傻人有傻福,而是傻人命更苦。差別就在於聰明人懂得自己身在苦中,傻子卻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身在苦中。
  • 《一個勺子》:從現實到荒誕的距離,聚焦現實的哲思是成功的
    首執導筒的陳建斌用荒誕劇來形容《一個勺子》,一如眾多評論裡所說,這部戲帶有濃濃的中戲味兒,在看似不經意的影像背後,有種強烈的文學象徵意味。的確,《一個勺子》有著荒誕派戲劇通常關注的存在主義母題。原著胡學文的《奔跑的月光》因為有更多的情節與敘述條件,在反映一個「勺子"(河套地區方言"傻子")的種種奇遇與追問時,為故事提供了更多的視角和延展空間。遺憾的是,這一點在改編的劇本裡沒有被保留下來,影片《一個勺子》更多地繼承了荒誕派戲劇的表皮,而沒有呈現或觸發到荒誕喜劇的內裡。
  • 《一個勺子》|好人真的沒好報嗎?
    陳建斌導演的處女作《一個勺子》入圍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5項提名,最終陳建斌摘得「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演」兩項大獎。片名中的勺子既是用來喝湯盛飯用的工具,又是西北方言,在甘肅方言裡,說某人勺子,就是說傻的意思,這也與該片的英文名《A Fool》(一個傻子)相契合。
  • 《一個勺子》:一勺荒誕一勺現實 其實答案就在那裡
    原標題:一勺荒誕一勺現實其實答案就在那裡   在鍋裡燜了一整個春夏與秋冬,《一個勺子》總算得以揭蓋。有些東西燜得久了,過於爛熟,它就容易變味。我說的是評論。表揚稿在去年金馬獎時就出盡了,如今正式上映,似乎除了批評走向就沒了別的視角。不少人拿它的不成熟做文章,還有人評判它立意混沌,不解決問題。這樣的觀點恕難認同。
  • 從東北方言老鼻子到《一個勺子》,陳建斌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
    資料圖2015年,戲骨陳建斌就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以方言為電影名字的冒險喜劇片《一個勺子》。「勺子」在甘肅方言中與「傻子」同音。勺子不僅是指常用的廚具,另一個意思用來形容人傻,沒有用。還有的地方直接用勺來形容。例如,說某人是一個「白球勺」,不會辦事,不懂得,外行。影片《一個勺子》在上映之後,極佳的口碑獲得半個演藝圈人的支持,豆瓣評分7.7分,陳建斌則憑藉該片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
  • 《演員請就位》審美多元時代,趙薇黑色幽默作品如何擊中我們
    文藝古典風,現實主義風,唯美奇幻風,黑色幽默風……最受歡迎的不是古典,也不是現代和奇幻,是現代主義的黑色幽默風格。從觀眾到現場製片人,似乎都很喜歡趙薇的黑色幽默作品,為什麼?時代不同審美變化,趙薇的黑色幽默究竟擊中了我們內心的什麼?1 喜歡誰的作品,可能審美不同在演員請就位中,有人喜歡陳凱歌的古典風格,從誤殺到門徒,F小調幻想曲,題材不同有懸疑犯罪有愛情片,有一個共同特點,最後走向愛與和平。
  • 喜劇《一個勺子》生活中不能缺少勺子,因為這個世界精明人太多
    《一個勺子》是陳建斌的導演處女作,有野心,有情懷,也有能力。「勺子」在甘肅、新疆的方言裡是「傻子」的意思,只要知道這個背景,片名的意思就再明白不過了,這是關於一個傻子的故事。生活的糟心事已然如此,還多了這麼一個勺子跟到家裡添麻煩。拉條子幾次企圖把勺子丟到城區郊外,勺子又都能自己找回拉條子家。無計可施,拉條子只得找村長,請求村長開個介紹信,把勺子送到流浪人員收容站。啃著羊棒骨嫌瘦的村長卻教訓拉條子腦袋不開竅,在收容站不愁吃喝,這麼好的事,全縣二十萬人都想去,哪裡還輪上勺子?
  • 《一個勺子》這部電影,到底是講的一個什麼故事?
    《一個勺子》這部黑色長焦鏡頭下的農村電影。演技真的都很好,金世佳尤為突出!在我長大的農村裡雖說不是那麼窮,可是人卻和他們一樣是個「勺子」。拉條子一個善良的人,撿了傻子,丟了傻子,一個個人性的碰撞,都那麼真實,就像我自己遇見過一樣。
  • 《一個勺子》發"龍抬頭"海報 王學兵被替換成黑色人形剪影
    《一個勺子》發"龍抬頭"海報 王學兵被替換成黑色人形剪影    近日,王學兵因涉毒被抓,其所參演的,陳建斌自編自導的電影《一個勺子》也前途未卜。今日,《一個勺子》發布了一組「龍抬頭」海報,立志要「從頭再開始」。
  • 《一個勺子》: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勺子!
    在電影圈中,《一個勺子》的命名比較另類,它講的並不是一個勺子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傻子。而這部電影就是對一個傻人做傻事的最好解讀,影片中有一個真傻子一個假傻子,演繹了一種現實的無奈感。作為陳建斌執導的第一部影片,雖然劇情有點荒誕,卻折射了當下的社會現實,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勺子,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了。在劇情方面,男主拉條子是一個農民,他撿到了一個傻子,也張羅著幫傻子尋找家人,傻子被人認領帶走了。拉條子做了好事,本來很高興。可是怪事接踵而至,仍然有人不斷前來認領傻子,還有人說他是壞人,把傻子給賣了。
  • 《一個勺子》發龍抬頭海報 黑色剪影代替王學兵(圖)
    當人們紛紛為陳建斌自編自導自演、獲金馬兩項大獎的電影《一個勺子》叫屈時,片方在積極尋求出路。今天《一個勺子》發布了一組「龍抬頭」海報,立志要「從頭再開始」。  「二月二龍抬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這天,很多人都會理髮,寓意從頭開始,祈願一年順利。《一個勺子》的出品方借勢發布一組「龍抬頭」海報,一共有四張,陳建斌、蔣勤勤、金世佳三位主演都以雙面情緒的特寫大頭照出現在海報中。
  • 「小勺子史說」百家號怎麼賺錢?百家號收益賺錢排行榜
    小勺子史說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3,綜合排名位列47060名,娛樂分類排名位列8685名,領先了95.8%的百家號。 小勺子史說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5%為優質文章,47%為中等文章,47%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情緒臨界點,成年人的黑色幽默
    這對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也許是一家人省吃儉用好幾年的積蓄,更何況是一個還沒面對社會的普通學子。但卻是唯一我能夠到的更多可能性的方式了。現實中的我們,為了努力的留在一個城市,仿佛將二十多來的委屈都受盡了!儘管每個月都被迫的「月光」,但是還能呆在夢想中的城市,就覺得已經很滿足了!
  • 《一個勺子》敢於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很有深度
    《一個勺子》敢於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很有深度看完了《一個勺子》,總覺得很沉悶。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從前有一個白雪公主,聰明、善良,注意,是聰明、善良,原來很小的時候就被教育了善良的前提是聰明啊,我們的善良能帶來的是溫暖,但是聰明可以保護我們免受心懷叵測的傷害。幫助別人之前多留個心眼也許就會避免很多傷害吧,畢竟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劇情我不想說,拒絕回顧,一方面是對主角悲慘結局不願意接受,也有對人物性格過分軟弱的質疑。
  • 世界頂尖導演的15部黑色幽默電影推薦
    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範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這一派作品中充斥的諷刺幽默與傳統的幽默大不相同:並不表現一種單純的滑稽情趣,而帶著濃重的荒誕、絕望、陰暗甚至殘忍的色彩。
  • 《無人區》:一隻鷹隼引發的黑色幽默?
    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首徐崢而不是黃渤,回首寧浩而不是管虎,這部《無人區》必將成為中國式黑色幽默的典範,觀眾將不斷提及它在中國電影史上的意義。美國著名黑色幽默作家庫爾特馮古內特認為,幽默是出於人類的恐懼,為了克服恐懼才發明幽默。寧浩的《無人區》也有這種恐懼。
  • 《一個勺子》中的兩個「勺子」,兩個新疆男人患難那些年,那些天
    電影《一個勺子》可以說是一部膾炙人口的以寫實為主題的電影。在這部影片中,主演拉條子和配角李大頭因為傻子的尋人啟事而反映和折射出令人三思的的社會思考。跌宕起伏的劇情,人物內心的寫實和完美刻畫,讓觀眾讀出了人性的本真,也是可說是一部小成本的大作了吧!
  • 喜劇片與恐怖片融合語境下的黑色幽默——港片《回魂夜》影評
    《回魂夜》,顧名思義,就是佛教裡面「人死後第七天魂魄要返回死去的地方停留」的觀點,這部電影故事也是如此,講述了一個關於「回魂夜」的故事。但是,片中卻有著以周星馳飾演的「捉鬼大師」為主要人物,帶領一班「新人」一起捉鬼的主線。片中的恐怖片元素就由「回魂夜」這個故事承擔,而喜劇的搞笑則就給了周星馳——這個在電影中有點神經質的「捉鬼大師」負責。
  • 《一個勺子》究竟是部什麼樣的電影?
    《一個勺子》剛剛在金馬上斬獲最佳新導演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   搜狐娛樂訊 (蘇三/文) 「勺子」,即我國西部方言中「傻子」之意,由陳建斌導演的現實題材作品《一個勺子》剛剛在金馬上斬獲最佳新導演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成為金馬獎上的最大黑馬,一時間,大家都對這部尚未公映的電影充滿好奇。《一個勺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電影呢?搜狐娛樂記者日前在內地提前觀看了此片。
  • 《一個勺子》:老實人被欺辱,是我們應該反思的痛
    有意思的是,影片開頭特意給勺子做了一個解釋:⒈用來喝湯盛飯用的工具;⒉西北方言,說某人勺子,是說傻的意思。片名不言而喻。可是麻煩接踵而來,拉條子家裡又來了兩撥人來要勺子,第二波人戴著口罩,第三波人戴著頭盔。拉條子看不見他們的長相,卻露出了自己的膽怯。交不出勺子的拉條子,只能躲起來,在家不敢開燈,不敢生火,連上廁所都要偷偷摸摸。可後兩撥人沒再來,拉條子卻愈加糊塗,他搞不懂誰才是勺子的家人,更不明白為什麼勺子突然這麼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