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25%太陽能電池吸收效率的簡單方法

2020-11-07 賣報紙的小青年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英國,葡萄牙和巴西的科學家團隊發現,在太陽能電池板上刻蝕淺層光柵線可使晶體矽(c-Si)產生125%的電流。

約克大學的光伏研究員克裡斯汀·舒斯特(Christian Schuster)解釋說:「我們發現了提高薄型太陽能電池吸收效率的簡單方法。研究表明,我們的技巧實際上可以與設計更複雜的吸收增強設備相媲美,同時還可以吸收更多的平面光線,反射更少。」

團隊說,到目前為止,簡單的光柵設計僅獲得了少量的能源收益。這導致了理論上更複雜的結構調整,更不用說各種基於太陽能的替代設計,包括反太陽能板,集光藻類和透明太陽能電池。

儘管每個發現都值得期待,但舒斯特的團隊說,對現有太陽能電池技術進行非常簡單的調整,就可以顯著提高它們吸收太陽光的能力。

研究人員沒有關注基於自然紋理或計算算法的新結構,而是著眼於確定哪些核心因素,可為陽光的散射和衍射提供優化圖案。

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捕獲更多的陽光使太陽能電池吸收更多的能量,同時使自身反射更少。

他們的模型表明,以簡單的周期性,準隨機結構排列的光柵線優化了「光子域」的性能:光子結構中的區域,其中基本衍射元件以一維方式周期性排列。

在實驗中,該團隊模擬了圖案的光子域性能,電池板由僅1微米厚的結晶矽平板製成。

結果表明,具有重複單元隨機旋轉的圖案的光柵線,比任何傳統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流都要大,其產生的能量大約是沒有格柵線設計的傳統太陽能電池的125%。

此外,由於其固有的簡單性,該團隊表示,類似棋盤格的設計可能更易於工業生產,並且比其他更複雜的納米結構太陽能電池更堅固。

研究人員承認,在工業製造過程中(取決於用於製造和封裝電池的某些材料),成品的效果可能不如實驗室裡的樣品。改變平板的蝕刻深度或尺寸會產生影響。但他們在此指出的設計原則可能會對太陽能電池以及相關領域產生積極影響——如隔音板,防風板,防滑表面的設計等。


關注小青年了解更多趣事——

相關焦點

  • 如此簡單的設計就能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25%
    約克大學的光伏研究員克裡斯汀·舒斯特(Christian Schuster)解釋說:「我們發現了提高薄型太陽能電池吸收效率的簡單方法。研究表明,我們的技巧實際上可以與設計更複雜的吸收增強設備相媲美,同時還可以吸收更多的平面光線,反射更少。」團隊說,到目前為止,簡單的光柵設計僅獲得了少量的能源收益。
  • 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方法
    降低矽太陽能電池成本的方法之一是儘量減少高質量矽材料的使用量,如薄膜太陽能電池。不過這種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只達到了約11-12%。研究人員們正在尋求提升其效率的方法。最近取得突破的技術有通過幹法絨面優化上表面的結構和在外延層/襯底界面處插入一個中間多孔矽反射鏡。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對此,他們已經為太陽能電池板研發出冷卻系統,成功冷卻太陽能電池板並提高了19%的發電效率。最初,他們決定用氯化鈣來解決該問題,但氯化鈣中一半的原料為鹽,它極易吸溼潮解,也易溶於水。基於此,他們通過氯化鈣、納米碳管研發出新型聚合物凝膠,當接觸到溼氣,凝膠就會吸收鈣鹽與水分漸漸脹大,而在聚合物結構中的納米碳管不僅可以吸熱,還能讓聚合物不斷循環吸水與排水的過程。
  • 一種新方法可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實習生  郭子朔據美國科學促進會科技新聞共享平臺7月25日報導,一個集合法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材料科學家的國際團隊發現一種方法,使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得以大幅提高。這項發表在《材料化學學報A》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有機分子的有序結構可被應用於生產太陽能。
  • 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至25%
    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至25%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根據周三發布的一份聲明,比利時納米技術研究小組Imec和PERCISTAND聯盟的合作夥伴首次使用薄膜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5%的能效,與傳統矽太陽能電池的能效相當。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但效率或穩定性卻不相同。FAU的年輕研究員Andrej Classen在其博士論文期間證明,使用發光受體分子可以提高效率。他的工作現已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在歐洲緯度晴朗的晴天,太陽可以提供每平方米約1000瓦的輻射能。常規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最多可將這種能量的五分之一轉換為電能,這意味著它們的效率約為20%。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Enel和法國光伏研究所將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25.0%
    德國認證機構Caltech已對這種由標準M2晶片材料製成的電池進行了效率認證。義大利公用事業公司Enel旗下可再生能源子公司Enel Green Power已聯合法國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員會(CEA)旗下機構法國國家太陽能研究所(INES),成功使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25.0%。這種電池的活性表面面積為213 cm2,採用M2矽片材料製成。
  •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望從21.7%提高至25%
    一些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原材料都是稀有材料,不容易製備太多。部分薄膜太陽能電池還在研發試驗階段,仍有不少研究者對其使用壽命長短持懷疑態度。  「太陽能電池進入第三代!」據德國財經網報導,繼第一代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第二代多晶矽等太陽能電池之後,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正在逐漸成為歐洲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主流產品。
  • 研究人員將串聯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29.15%
    文/陳根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現在它正開始達到極限。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
  • 通過阻止振動散熱來提高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來源:吉爾·海曼/美國能源部ORNL 由能源部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了一種具有光明前景的太陽能材料揭示了一種減緩聲子的方法。聲子是一種傳輸熱量的波。這一發現可以改進新型熱載體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通過在能量轉化為熱能之前利用光產生的電荷載體,比傳統太陽能電池更有效地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大幅提高至25.2%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由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製成的電池,最近被證明前景無量,因為研究人員已經設法大幅提高了它們的能量轉換效率,從3.8%一路提高到25.2%。 這一顯著提高的效率使鈣鈦礦在開發下一代可低溫處理的光伏技術方面成為領先的競爭者。鈣鈦礦光伏電池可以有兩種主要的設計原型:所謂的規則(n-i-p)結構和倒置(p-i-n)結構。
  • 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鈣鈦礦電池研究最初始於1978年。Mr.Nam-Gyu Park稱鈣鈦礦中分子的轉動和移動會影響它的相轉變以及它的電學性質,鈣鈦礦材料中分子取向以及結構隨溫度的變化。日本的Miyasaka老師最早製備了液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獲得3.8%的效率,隨後我們在這樣的體系中把效率提高到6.5%。
  • 1.4倍效率!新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方法被提出
    1.4倍效率!新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方法被提出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利用太陽的巨大能量。地球上任一時刻接收的太陽能總量約為1017瓦,而全球電力需求約為1012瓦。儘管太陽能似乎無處不在,但在美國僅有1.3%的電力是由太陽能提供的。
  • 美能源部發現「同位素抑制散熱法」 可提高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該材料揭示了一種減緩聲子的方法,聲子是一種傳輸熱量的波。這一發現可以改進新型熱載流子太陽能電池,使其比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更有效地將陽光轉化為電能,在它們失去能量轉化為熱能之前,利用光生電荷載流子。 「我們的研究證明,可以通過改變光伏材料中氫原子的質量來控制熱傳輸和載流子冷卻的時間。」
  • 美能源部發現「同位素抑制散熱法」可提高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可以通過材料中同位素的置換大大增加載流子冷卻的時間,進而提升轉化效率。這一發現可以改進新型熱載流子太陽能電池,使其比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更有效地將陽光轉化為電能,在它們失去能量轉化為熱能之前,利用光生電荷載流子。
  • 美能源部發現「同位素抑制散熱法」,可提高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近期,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和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研究發現了一種頗具前景的太陽能材料,可以通過材料中同位素的置換大大增加載流子冷卻的時間,進而提升轉化效率。該材料揭示了一種減緩聲子的方法,聲子是一種傳輸熱量的波。
  • 改變聚合物結構可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新聞—科學網
    基於有機聚合物的太陽能電池非常重要,因為與傳統的無機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聚合物相比,有機聚合物便宜且容易處理。然而,迄今為止,轉化效率最高的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都還無法滿足實用所需。 不過,現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新興材料科學研究中心新興分子功能研究小組的大阪至(音譯)和同事偶然發現,聚合物結構的小小變化能改變聚合物鏈的結合狀態,從而極大地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當光能被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中的聚合物吸收時,電子會被激發到更高的能態以產生高能電子和一個相對應的電子「空穴」。
  • 【前沿】日本研發效率26.33%的太陽能電池
    日本新能源技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與日本太陽能公司KANEKO聯手合作,透過結合異質結與背電極技術,將180平方公分面積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26.33%,為世界新高紀錄。  異質結結合背電極技術的太陽能電池,過去的最高轉換效率紀錄為25.6%;本次由NEDO與KANEKA所達成的新紀錄,較過去紀錄提高了0.7個百分點左右,且是全球首個180平方公分尺寸、轉換效率超過26%的晶矽太陽能電池。NEDO指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尺寸介於148~246平方公分之間。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矽與鈣鈦礦配對的串聯太陽能電池則成為突破單電池效率極限的一個有希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