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窗戶技術:有利於提升建築能效

2020-08-22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據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官網近日報導,該實驗室以及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款可定製的智能窗戶,利用太陽能並巧妙地處理太陽光,來節約能源並降低成本。

背景

窗戶在我們的住宅中扮演著多重關鍵角色,為我們的空間提供照明、隔熱以及通風功能的同時,也提供了戶外視野和防護功能。智能窗戶,或者使用太陽能電池技術將陽光轉化為電能的窗戶,為利用窗戶作為能源提供了額外的機會。

(圖片來源: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然而,將太陽能電池集成到窗戶中,同時還要平衡窗戶的其他複雜且經常相互衝突的功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例如,要在四季更迭的過程中兼顧「光照度偏好」和「能量收集目標」,就要對材料設計採用複雜的戰略方法。

下圖所示:普林斯頓大學開發的智能窗戶,由透明太陽能電池供電,能控制進入室內的可見光與紅外線。

(圖片來源:David Kelly Crow)

創新

近日,來自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科學家們將太陽能電池技術與一種新型優化方法相結合,開發出一個智能窗戶原型,最大限度地滿足各種設計標準。

智能窗戶同時採集和調節太陽能。(圖片來源:Peter Allen / 芝加哥大學)

該優化算法使用綜合的物理模型和先進的計算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能源利用率,同時在地點變化和四季更迭中平衡建築物的溫度需求和照明需求。

阿貢實驗室科學家、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皇冠家族教授 Junhong Chen 表示:「這個設計框架是可定製的,幾乎可以應用於全世界的任何建築。無論你是想最大限度地增加室內的陽光量,還是最低限度地供暖或製冷,這種強大的優化算法都能生成符合用戶需求和偏好的窗戶設計。」

技術

科學家們展示了用一種整體性方法來設計窗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築物的整體能效,同時兼顧照明和溫度偏好。

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學院工程設計系威爾遜-庫克教授 Wei Chen 表示:「我們可以調節室內陽光,以保證所需的光照度,同時管理建築用於供暖和製冷的能量。此外,智能窗戶中的太陽能電池會捕獲沒有通過的陽光,並轉化為電能。」

這種方法被稱為「多準則優化」,調整窗戶設計中太陽能電池層的厚度,以滿足用戶需求。例如,為了在夏季減少建築製冷所需的能量,最佳的窗戶設計可能會儘量減少通過的光線數量和種類,同時保持室內所需的光照度。另一方面,當冬季要優先考慮儲能時,這個設計可能會最大限度地增加通過的陽光量,從而減少建築物加熱所需的能量。

Wei Chen 表示:「我們不是只關注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還要考慮整個建築的能耗,看看如何才能最好地利用太陽能,將能耗降到最低。」

在某些場景中,例如,讓更多光線通過窗戶,而不是由太陽能電池轉化為電能,以減少建築物的照明和供暖所需的電力,可能會更加節能。

為了確定最佳設計,該算法結合了基於物理學的綜合模型,該模型是關於光與智能窗戶中的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些過程是如何影響能量轉換和光線傳輸的。該算法也考慮到在不同地理位置,太陽在一天(和一年)中照射到窗戶上的各種角度。

Wei Chen 表示:「我們創建的模型可以通過模擬生物進化的算法,來探索數百萬種獨特的設計。在基於物理學的模型之上,該算法使用了類似繁殖和基因突變的計算機制,以確定每個設計參數在特定場景中的最佳組合。」

為了證明達到這種定製程度的智能窗戶的可行性,科學家們製作了一個面積只有幾平方釐米的這種窗戶的小原型。

該原型由幾十層不同的材料組成,這些材料可以控制通過的光線的數量和頻率,以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量。

一組由一種叫做「鈣鈦礦」的材料製成的層,組成了窗戶的太陽能電池,它可以採集太陽光來進行能量轉換。這種窗戶的原型還包括一組稱為「納米光子塗層」的層,由西北大學麥考密克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副教授 Cheng Sun 及其研究小組開發。該塗層可以調整通過窗戶的光線頻率。

每層厚度為數十微米,比一粒沙子的直徑還小。科學家們為這些層選擇了一種非周期性的設計,這意味著每一層的厚度都不同。由於太陽光對窗戶的照射角度在一天以及一年中都會產生變化,因此非周期性的設計使窗戶的性能可以根據用戶偏好而變化。

下圖為屋頂安裝的基於非周期性納米光子塗層和匹配的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智能窗戶的光與熱並行管理的概念示意圖:

(A)夏季典型的日照條件

(B)冬季典型的日照條件

(C)由非周期性納米光子塗層和匹配的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共同組成的智能窗戶結構。太陽能電池由140納米氟摻雜的氧化錫(FTO)電極、20納米濃密的TiO2電子阻擋層、40納米鈣鈦礦層、30納米spiro-OMeTAD 空穴阻擋層、10納米銀背電極組成。10層光子結構由SiO2層與TiO2層交替組成,其厚度有待優化。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Sun 表示:「層厚度的變化是根據到達窗戶的陽光特性的廣泛變化而優化的。這使我們能夠系統地在夏季允許較少的紅外線透射,而在冬季允許更多的紅外線透射,以節省用於溫度調節的能量,同時優化可見光透射,以達到室內照明和能量採集的目標。」

科學家們為鳳凰城一棟2000平方英尺的單層住宅,優化了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原型。基於窗戶原型的實驗特性,科學家們計算得出,相比於領先的商用窗戶技術,每年可節省大量的能量。計算使用了 EnergyPlus 建築模型,它是一個由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開發的軟體,該實驗室是美國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的一個實驗室,它可以評估隨時間變化而產生的真實電力消耗。

科學家們用來生產窗戶原型的合成方法模仿了常用的工業級製造工藝,並且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現有的商用工藝能將窗戶原型成功地放大至全尺寸。

未來的考慮包括以一種靈活的形式開發同樣的技術,以便智能窗材料可以通過改造以覆蓋原有的窗戶。

關鍵詞

智能窗戶、太陽能電池、鈣鈦礦



參考資料

【1】Chen Wang, Shuangcheng Yu, Xiaoru Guo, Tucker Kearney, Peijun Guo, Robert Chang, Junhong Chen, Wei Chen, Cheng Sun. Maximizing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through Multicriteria Pareto Optimization of Energy Harvesting and Regulating Smart Windows.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2020; 100108 DOI: 10.1016/j.xcrp.2020.100108

【2】https://www.anl.gov/article/customizable-smart-window-technology-could-improve-energy-efficiency-of-buildings

相關焦點

  • 施懿宸:公共建築能效提升的國內外實踐分析
    相對應的,公共建築能效提升路徑可通過改進採用新型牆體材料、提高建築用能設備效率、加強建築物用能設備的運行效率,合理設計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等方式來實現。技術層面,根據《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我國公共建築主要圍繞圍護結構、供熱製冷、排水、電氣等,以提升運行效率、運用高效用能設備以及調整建築結構三種路徑實現建築更新改造與能效提升。
  • 輻射製冷助力窗戶節能
    •評價了窗戶輻射製冷技術對於不同氣候下建築製冷能耗降低的潛力。集成輻射製冷技術實現窗戶被動冷卻窗戶是建築、車輛等人們日常駐留環境中採光需求的重要通道,但它對近紅外陽光的高透過也同時會顯著增加室內製冷能耗,根據不同的氣候特徵來設計窗戶的鍍膜或貼膜是提升建築能效的重要途徑。
  • 三部門聯合印發《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年)》
    開展高牌號取向矽鋼片、高壓大功率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超淨交聯聚乙烯(XLPE)絕緣料、特高壓直流套管、非晶態合金、新型合金繞組、環保型絕緣油、絕緣紙(板)、矽橡膠等高效節能變壓器用材料創新和技術升級。加強立體卷鐵芯結構、絕緣件、低損耗導線、多階梯疊接縫等高效節能變壓器結構設計與加工工藝技術創新。
  • 輻射製冷助力窗戶節能 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評價了窗戶輻射製冷技術對於不同氣候下建築製冷能耗降低的潛力。集成輻射製冷技術實現窗戶被動冷卻窗戶是建築、車輛等人們日常駐留環境中採光需求的重要通道,但它對近紅外陽光的高透過也同時會顯著增加室內製冷能耗,根據不同的氣候特徵來設計窗戶的鍍膜或貼膜是提升建築能效的重要途徑。
  • 噴塗透明塗層:製造更便宜的智能窗戶
    這些塗層是智能窗戶、觸控螢幕顯示器、LED照明以及太陽能面板等一系列技術的關鍵元件。價值這種新型噴塗方法是快速、可擴展的,並基於較廉價的現成材料。該方法簡化了智能窗戶以及低輻射玻璃的製造。智能窗戶不僅節能而且可調節光線,而低輻射玻璃則是通過為傳統玻璃面板塗上一層特殊塗料來儘量減少紫外線和紅外線。
  • 新型納米泡沫讓「窗戶」更節能—新聞—科學網
    ,改善了商業及住宅樓單一窗格窗戶的效率。前不久,該團隊獲得了美國能源部高級能源研究計劃局310萬美元的撥款,用於窗戶效率提高的研究。 該團隊研發的納米泡沫有著超熱絕緣性和隔音性的納米網狀複合物,利用直徑小於100納米的氣體泡沫來阻隔熱量和聲音的傳遞,與此同時,同普通玻璃類似,允許可見光透過。 「在阻熱和隔音的同時確保透明度確實很神奇。
  • 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讓窗戶發電成真
    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研製出了一種全透明的太陽能搜集器,可以讓普通的玻璃或窗戶變成光伏太陽能電池,並且加以利用。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圖片來自騰訊)    報導稱,窗戶對於建築物的意義,大家都非常清楚,除了讓陽光進來之外,還可以起到通風和空氣流通的作用。
  • 智能引領發展 綠色創建未來 新型建築工業化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辦
    為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凝集建築產業鏈共同發展、培育智能、綠色發展新動能,由西安市建築節能協會主辦,陝西省住建廳、陝西省工業與信息化廳、西安市住建局、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等指導,以圍繞「智能引領發展綠色創建未來」主題,交流經驗共謀發展,於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在西安舉行「新型建築工業化高峰論壇暨混凝土產業鏈智能與綠色發展論壇
  • 智能建築中的智能遮陽系統
    在陰影投射到的窗戶實際上並不需要遮陽,否則房間會變暗,因此需要葉片水平或收起。整棟大廈的百葉系統是由採用了基於LONWORKS技術的氣象站以及分布安裝的500隻電機控制器共同控制的。根據自動計算陽光角度的結果而改變百葉角度的年度陽光跟蹤程序,和計算周邊建築物投射陰影的陰影跟蹤程序,都能在電機控制器內自動運行,隨時能調節精確到每扇窗戶的百葉角度,以達到最佳的遮陽和採光的綜合效果。
  • 《空調智能節能管理系統技術規範》批准發布
    《空調智能節能管理系統技術規範》是根據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關於批准團體標準<空調智能節能管理系統技術規範>立項的函》(電質協秘函【2020】19號)的安排,由鄭州春泉節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起草的團體標準。
  • 盤點實現零碳建築的那些常用高科技技術!
    真空玻璃是玻璃工藝與材料科學、真空技術、物理測量技術、工業自動化及建築科學等,多種學科、多種技術、多種工藝協作配合的碩果。當建築的外窗採用真空玻璃產品時,其熱工性能提升很多,傳熱係數低於1.0W/(m2.K),這相對於現有常見的外窗來說,性能提升了一倍,節能效益提升20%以上,是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零能耗建築以及零碳建築常用技術。
  • 建築運維組織智能轉型進行時:全數位化工程部
    數位技術深入發展,AI、大數據、雲計算不斷賦能各行各業,產業數位化時代逐漸來臨。傳統建築業也倍受數位技術浪潮衝擊:數位化工具在建築領域的運用越來越普通,數位化技術不斷刷新建築空間體驗,數位化應用幫助建築師開拓新的可能性,數字信息的互動與聯通改變著建築運維組織運營形態。
  • 5種使智能建築更智能的技術
    根據最近一份關於對智能城市發展和物聯網的興趣以及企業的底線潛力的報告,智能建築技術市場預計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將增長34%。預計到2021年,智能建築技術的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47.3億美元。無線在智能建築開發和技術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光纖在保持不同的技術連接到網絡上,並且為了整個建築系統的優化,彼此之間越來越多。「無線是一種難以置信的便利,但仍在顯示其在幹擾和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新澤西州綜合建築技術公司Mode:Green的總裁Bill Lally說。
  • 電磁爐能效提升及熱效率分析
    家用電磁爐產品屬於小功率電磁加熱系統,主要在2200W以下,其能效一般都是三級(熱效率86%以上),二級能效(熱效率88%以上)都非常少。目前提升能效的方法大多聚焦在線圈盤上,其實能效是一門系統學科,不是某一個部件來決定的,本文從系統的角度對小功率電磁爐能效提升作一個探討。
  • 如何認識與構建21世紀新型能源結構:智能能源網
    基於智能能源網的終端能源管理體系就是利用系統集成的方法,推動通訊技術、信息技術、建築技術和能源系統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終端內部的智能設備、綜合布線、綠色低碳材料、終端專用軟體服務、燃料電池、儲能技術、微型燃氣輪機和內燃機等先進技術,實現終端內部照明、燃氣、電力、熱力暖通、空調、給排水、防災、防盜等設備的綜合智能控制,以期實現建築、交通、工業設施等終端系統的高效能源管理,它可以通過電能
  • 空調專委會2020年工作會議:聚焦安全使用年限和能效升級
    經過系列研究表明,細徑薄壁管換熱器具有更加高效的換熱性能,同時需要更大的分流數目;在翅片表面開設系列鏤空短孔的結構,有利於在結霜工況與非結霜工況下同時提升換熱器的性能。將兩相製冷劑的流型重整為對稱穩定的流型,有利於實現製冷劑均勻分配的方法。
  • 智能窗戶來了!科學家開發水凝膠窗板:阻擋陽光調節熱量,減少45%...
    智能窗戶來了!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智能窗戶」,他們將以水凝膠為基礎的液體放置在玻璃嵌板內,並發現在模擬中,與傳統的玻璃窗相比,可以減少高達45%的能源消耗。這種「智能窗戶」能源效率比市面上的低輻射(節能)玻璃高出30%,而且製造成本更低。這款智能窗是科學雜誌上首次報導的液體節能智能窗,支持了南洋理工大學智能校園的願景,旨在為可持續的未來開發先進技術解決方案。
  • 一級能效變頻空調哪個好
    空調都是有能效的,越高級能效它就會越耗電,大部分人購買變頻空調都會選擇一級能效,小編為你推薦幾款。  空氣清新機通過與空調內機之間的聯動控制,智能過濾去除空氣中的PM2.5。  格力獨有雙級 壓縮機 ,給空調一個動力更強大的心臟,在不增加耗電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製冷量、制熱量和能效比。實現-30℃超低溫正常制熱, -20℃時出風口溫度可達50℃,制熱量提升40%以上,在嚴寒冬季享受溫暖快人一步。
  • 深圳市居住建築節能設計規範
    進行建築造型、窗口設計時,應使廚房、衛生間窗口的空氣動力係數小於其它房間窗口的空氣動力係數。  4.1.8採用單側通風時,通風窗所在外牆與主導風向間的夾角宜為40° ~65°。應通過窗口及窗戶設計,在同一窗口上形成面積相近的下部進風區和上部排風區,並宜通過增加窗口高度以增大進、排風區的空氣動力係數差值。  4.1.9採用單側通風時,窗戶設計應使進風氣流深入房間。
  • 窗戶墜落「元兇」起底,硬核技術破解來了!
    除了平開窗防墜鏈方案外,一些系統門窗公司開發了獨有的技術。比如,廣東貝克洛幕牆門窗系統有限公司開發了AOW70外開窗(此款產品為金軒獎-技術研發創新產品獎項獲獎產品),鉸鏈與固定框、開啟扇的連接採用專利工藝,連接更穩固,大幅提升了外開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