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觀看 我們誕生在中國,看看這三組動物家庭是如何養孩子的

2021-02-15 小花生網

橘子:大家好,一般在周五才會出現的我被提前「放」出來啦!主要是因為有部好資源揣在兜裡藏了半天了,忍不住要在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

還記得今年暑假我們推薦過的超萌、超美、超有愛的紀錄片 - 《我們誕生在中國》嗎?這部來自迪士尼自然的紀錄片今年8月份上映,現在終於可以免費在線觀看了!還沒看過的小朋友們可以一飽眼福了!看過了的朋友也可以二刷哦…

完整視頻奉上,全片時長79分鐘。

這部這部紀錄片由迪士尼自然出品,拍攝歷時三年,100多個老外走遍中國青海、四川、江蘇、浙江、黑龍江,拍攝中國獨有的珍稀動物,積累了350小時的素材後,反反覆覆剪輯,用整整一年時間,剪成了79分鐘的成片。

繼《瘋狂動物城》、《奇幻森林》之後,這部紀錄片也被稱為迪士尼年度「動物三部曲」最真章。目前在豆瓣上仍有8.0的評分,口碑非常不錯。

影片主要講述了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三個國寶動物家庭的趣事。

先看大熊貓一家,看著呆萌,整天吃飯、睡覺、撓痒痒…

其實呢,這個霸道老媽調教熊孩子很有辦法,輕而易舉就能管住孩子四處亂跑的心。

再看金絲猴一家,搗蛋鬼小猴子突然失寵了,因為爸爸媽媽生了「二胎」…

簡直就跟個小人兒一樣啊!

還有雪豹一家,為了照顧孩子,雪豹媽媽鋌而走險去覓食…


鏡頭感很強的小雪豹…

影片就這樣記錄了這三個家庭春、夏、秋、冬一年中的變化與成長,交叉剪輯的方式來故事,對比很有趣。

除了這些神奇可愛的動物們,跟隨影片鏡頭,我們還能欣賞到祖國這片土地上的壯美河山。直接看圖感受…

有位媽媽帶孩子看完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這部紀錄片每一個畫面都像自然賜予我們的一張明信片,每個動物的故事都讓我們對世界上的家庭有了更多的理解。

影片叫做《我們誕生在中國》,但是給我最多的感觸是:我們誕生在家庭,因為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我們的出生、生存、成長還有後續的繁衍都是在家庭中完成。雖然我們人類無法聽懂動物的語言,但是在影片中,我們通過他們的行為看到了這三組家庭對孩子的養育方式。動物的家庭給了我們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我看到的最重要的就是愛和規則。

你和孩子看完有什麼感受?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相關閱讀:

歡迎訪問小花生網 www.xiaohuasheng.cn,

或下載「小花生」手機APP

和花粉們交流閱讀和成長經驗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把世界上先進的教育帶到我們身邊

周一:原版新書開團

周二:實用的學習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閱讀和學習資源

周四:老師或家長的思考和實踐

周五:兒童電影/動畫片/紀錄片

周六:有趣的觀點和畫報

周日:有爭議帶來思考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自然動物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在華盛頓展映
    新華社華盛頓4月21日電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我們誕生在中國》影片展映活動,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慶祝中外合拍的這一自然動物影片在全球開始公映。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出席展映活動時致辭說,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如果不比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
  • 5部適合給孩子觀看的高分紀錄片:所謂富養,是讓娃真正見識世界
    非常適合作為孩子對傳統文化的入門紀錄片。三、《藍色星球2》適合3歲+的孩子觀看《藍色星球2》被評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坦白講,但看影片開頭的那一片湛藍的海洋,我就愛上了!攝製組走訪了39個國家,經歷了123次探險,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整個拍攝周期有5年!在一向苛刻的豆瓣上直接被打出了9.9的逆天高分!
  • 中國家庭收入等級標準劃分,超這一級可輕鬆養二胎,你達標了嗎?
    「中國家庭收入十等級」出爐,來看看你在哪一級,滿足生二胎的條件嗎?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從「雙獨二胎」到「單獨二胎」再到「全面二孩」,我國的生育政策逐步放開,但生育率卻並沒有卻一直呈現反方向的走低,而深層次的觀察生育主力「80、90後」,其實就可以看出,生孩子其實還是取決於家庭經濟實力。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果跟一個青春期孩子,可能就不一樣,不是這個局面了。 我們再來看看媽媽和孩子的關係。 媽媽跟孩子的關係打了三條線,如果你仔細看的話,三條線是什麼意思?是糾纏。糾纏是指兩個人的很多情感是沒有邊界的,需要也是沒有邊界的。
  • 陸川拍攝《我們誕生在中國》:這是大電影 不是紀錄片
    繼《瘋狂動物城》《奇幻森林》之後,本年度迪士尼「動物三部曲」的收尾之作——《我們誕生在中國》將於8月12日在國內公映,迪士尼這次將鏡頭對準了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包括熊貓、川金絲猴、三江源雪豹、藏羚羊等。該片導演陸川與迪士尼金牌製片人羅伊·康利2日晚現身南京新街口國際影城,接受採訪時陸川特別指出,這是一部野生動物題材的大電影,不是紀錄片,它是有劇情的。
  • 每集5分鐘適合3-6歲孩子假期觀看的動物紀錄片,帶孩子愛上大自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從電視和影像上可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知識呢?3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對大自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適合看自然紀錄片,比如前段時間大熱的《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生命的故事》,以及最近剛剛開始火爆的《水果傳》、《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等等,每一部片子都是畫面磅礴,色彩豔麗,生動形象,很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 如何養刺蝟,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有哪些飼養刺蝟的妙招呢?
    怎麼樣去刺蝟也成了一個熱門的問題,那麼如何養刺蝟?飼養刺蝟的時候我們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如何養刺蝟?一、吃。刺蝟是不挑食的,家裡如果沒有蔬菜或者水果餵給它吃的話,我們可以給它買一些狗糧,小編認為我們需要買一些貴的狗糧,因為有的狗糧營養不均衡,小刺蝟的營養容易跟不上。
  • 《我們誕生在中國》美國熱映 大熊貓、金絲猴、雪豹海外圈粉
    《我們誕生在中國》通過三江源雪豹、四川大熊貓和川金絲猴三種動物中三個家庭的故事,為我們講述了關於成長、關於親情中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我們誕生在中國》的攝影師得知雪豹在那裡活動,不過他們有90天沒有捕捉到任何畫面。但最終他們終於近距離親眼看到了兩個小傢伙。他們在肉食動物為稀缺食物而爭鬥的殘酷環境中嘻嘻玩耍,咬著媽媽達娃的耳朵,這是一種多麼純粹的快樂。
  • 適合孩子觀看的5部BBC神級紀錄片:所謂富養,是讓娃真正見識世界
    原本,我以為孩子會不喜歡看,沒想到他看著看著,激發了他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5部神級紀錄片吧!《藍色星球2》:海洋的魅力,孩子們一看就喜歡《藍色星球2》被評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坦白講,但看影片開頭的那一片湛藍的海洋,我就愛上了!《藍色星球2》共有7集,每一集都顛覆了我們對海底世界的認知。
  • 《小豹杜瑪》孩子與動物的影響力,經歷過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
    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答案。在遙遠的非洲大草原,小男孩贊恩與爸爸在高速公路上,撿到了一隻走丟的小豹子。父子倆將這隻孤單、幼小的小豹子帶回了農場,取名叫杜瑪,並細心將他養大。有一天,無所不能的父親突然病了,父親準備在臨終前,將小豹子杜瑪送回大自然,可是計劃還沒有實施,父親就已經離開了。
  • 吐血推薦:這11部有關動物的經典紀錄片!一定要為孩子收藏!
    這一瞬間被男孩的父親抓拍了下來,他稱這將成為他們一家三口永遠難忘的美好回憶。文明社會的成人,在自己的天性與其他動物之間,劃上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表達著一種人在動物面前的「傲慢」,或許父母需要先找到自己與動物之間的感覺,然後才容易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就推薦一些適合爸爸媽媽陪小朋友一起看的關於動物的紀錄片,這類片子在科學家和野生動物專家的指導下,將各種攝像機安插在各種動物身邊,
  • 《瘋狂原始人》|這一家子原始人,像極了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家庭
    我想,這一點,有女兒的家庭都能懂。別人家的男娃,但凡跟閨女走得親近一些,在一眾有閨女的老父親眼裡,都被「天然濾鏡」過濾成了「別有用心的臭小子」,老父親心中流淌著的是自家白菜被豬拱了的委屈。養兒子的也是如此。
  • 我們真的了解孩子和自然的關係嗎
    孩子是自然教育的主要對象之一。在自然教育實踐中,我們常常提到要建立孩子和自然之間的聯結。但是在過往的研究中,孩子和自然的關係卻較少得到關注,包括他們如何通過日常與自然的互動來了解和參與自己周遭的環境。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你有沒有意識到,在現在強調綜合素質的時代,「情商」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我們經常看到這個公式:人生高度 = 20%智商+80%情商。這絕不是成功學給我們打雞血。
  • 孩子養寵物,一定要當心病菌傳染
    現在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了。特別是現在,獨生子需要玩伴。養寵物也反映了孩子們的情感需要和愛。養寵物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把它看作是家庭的一部分,作為一種精神寄託。但養寵物時,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我們先談倉鼠。它們屬於中小型齧齒動物。它們主要在夜間活動。
  • 《神奇動物在哪裡3》百度雲資源在線觀看
    《神奇動物在哪裡3》百度雲資源在線觀看  拉到文章底部,掃描二維碼點擊菜單欄,即可獲取觀看方式。
  •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有多大?這三點最容易被忽視
    美國經濟學家奈特說:「決定一個人富有的三個條件,一是出身,二是運氣,三是努力,而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家庭出身是影響一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這樣的說法是否太過狹隘和偏激?來自中產階層的孩子成為了教師、公務員等,維持了中產階層的生活。而來自貧窮階層的孩子沒有上大學,成了搬運工和砌磚工,年薪也就在5萬元左右。也就是說,大多數人的未來都受到了家庭出身的嚴重影響。實驗結果證明了中國的那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有一定的道理。
  •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4部經典科普紀錄片,比看動畫片有趣多了
    馬上就要暑假了,很多的孩子到了假期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有的父母還會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報興趣班,其實,我們不妨給孩子看看科普記錄片,開拓孩子的視野,讓他們變得更聰明。對於小孩子來說,好的科普紀錄片能夠幫助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的奇妙之處,比如人文自然、文化知識、宇宙奧秘等等,科普紀錄片是孩子認知、了解世界和地球最佳的方式。
  • 梁建章:中國普通家庭孩子平均智商、勤勞程度全球前列,中國家庭少...
    只有一個孩子時,家庭的希望和投入都會集中在這個孩子身上,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會成為默認心理。但如果所有人都提前偷跑、提前衝刺,那只是徒增個體壓力,對整體無益。如果每家平均兩三個孩子,人們也許不會如此焦慮,養育方式可能更從容,孩子的後勁也許更大。從社會角度來看,一孩對人力資本的平均貢獻不會大於多孩。
  • 國際網上青少年保護之經驗分享——Stephen Balkam(國際家庭在線...
    它集合行業、政府、非營利組織中的領頭人共同協作,創造出在線安全領域中新的解決方案及政策。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家庭在線安全相關研究,聚集各種資源,開展一些活動,或者稱為特殊的項目。我們做這些的目的是培養一種網上的責任文化,鼓勵所有人形成數字公民意識。FOSI的價值觀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包容、透明以及無黨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