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網上青少年保護之經驗分享——Stephen Balkam(國際家庭在線...

2020-11-23 騰訊研究院

2018年12月7日,國際家庭在線安全協會創始人Stephen Balkam 先生受邀來到由騰訊遊戲學院聯合騰訊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遊戲高端論壇」活動現場,就「國際網上青少年保護」話題作了精彩的演講。

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國際家庭在線安全協會創始人Stephen Balkam,有幸參加本次遊戲學高端論壇,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家庭在線安全協會(FOSI)是一個致力於維護兒童及其家人的在線安全的,國際性的非盈利組織。它集合行業、政府、非營利組織中的領頭人共同協作,創造出在線安全領域中新的解決方案及政策。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家庭在線安全相關研究,聚集各種資源,開展一些活動,或者稱為特殊的項目。我們做這些的目的是培養一種網上的責任文化,鼓勵所有人形成數字公民意識。

FOSI的價值觀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包容、透明以及無黨派的。FOSI採取自下而上、多利益相關者的方法,即不是政府告訴我們怎麼做,而是政府、企業各方,包括孩子們一起來努力解決問題。並且我們有自己的研究,來保證這些方法是基於證據並且得到授權的。儘管網絡上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和威脅,但FOSI始終在促進各種形式的數位技術,使其能夠得到積極、豐富的使用。目前已有很多網際網路領域的大公司都成為了該組織的一員,如騰訊、谷歌、Facebook、亞馬遜、雅虎等等。FOSI對網絡在線安全的定義就是,在我們獲得在線生活好處的同時,承認風險、減輕損害。

一、形成數字居民意識

(Digital Citizenship)

數字居民有三層含義。

1.安全,保障,隱私。如某些老年人上網會遇到一些具體的、特定的問題,他們不知道怎樣保證自己的安全,也不知道如何設置隱私。儘管設置隱私對於不同文化而言有不同的含義,但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服務都可以設置自己的公開程度與狀態。因此我們要掌握一些方法,使得我們或者孩子、老年人上網時,安全隱私都要得到保障。

2.數字素養/媒介素養。FOSI致力於使父母輩以及祖父母輩等上網群體,不僅要知道上網設備中存在內容來自於哪裡,而且要知道這些內容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包括自己輸入內容的影響。

3.權利與義務。即做到個人權益和責任的平衡。

二、線上責任的文化

(The Culture Of Responsibility Online)

1.合理的政府支持。所有的這些不同的層級,不同的參與方、政府、企業等等都是不同的,但是重疊的這個安全責任,首先我們說到要有合理的政府支持和監管。如政府要提供相關研究的撥款,要開展一些活動去接觸家長和孩子們。

2.完全資源化的執行法律。我們相信執法要持續得到充分的資源支持,才能夠將壞人繩之以法,使他們真正被管制住。

3.穩健而全面的行業自律。行業本身要強有力、全面地進行自我監管。如設計工具提供給父母,使得他們能夠控制自己孩子上網的時間等等。

4.精通技術的教師以及圖書館管理員。實踐中,教師、圖書館管理員往往需要處理各種線上技術問題。因此這些群體都需要了解科技、需要被培訓,從而獲得一些技術和資源去做好他們的工作。

5.賦權給父母。因為在孩子對科技的使用過程當中,父母在決策方面面臨的壓力出現的越來越早,他們需要做的決定也出現得越來越早。

6.培養有適應力孩子在網上做出明智的選擇。我們需要讓孩子們更加堅強和堅定,使得他們有能力去克服一些挑戰和困難,幫助他們在網上作出明智的抉擇。

三、立足三項原則---3P元素

(The 3 P’s)

FOSI有三項原則作為指導,可以用「3P元素」來表示。

1.開明公共政策(Enlightened public policy)。FOSI所建立的政策資源之一,就是由聯合國方面去支持政策。政府的政策叫全球資源與信息目錄,我們想以全球的角度去看問題,不同國家對於家庭在線安全的信息不盡相同。

2.行業最佳實踐(Industry best practices)。對於很多的網絡公司來說,他們都有這種網絡安全方面的諮詢委員會,如Facebook安全諮詢委員會,Twitter信任和安全理事會,Snapchat安全諮詢委員會等。FOSI也會對谷歌、亞馬遜、微軟以及其他的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提供在線安全特徵、產品和政策方面的輸入和幫助。

3.良好數字家教(Good digital parenting)。我們在相關研究裡面發現家長有的時候會在網絡教育當中忽略網絡安全,我們對此開發了一個「好數字家庭教育工具包」,可以從網上下載,支持多語言,可在當地學校和圖書館根據內容進行網絡安全的教育講座。

四、如果防止兒童遊戲過度使用?

1.了解遊戲。其實家長也很想去以孩子們知道的語言去跟他們溝通,那麼家長們是否知道你的孩子玩什麼遊戲?這些遊戲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中國的家長了解熱門的遊戲嗎?還是中國家長不太普遍了解那些遊戲?如果完全不了解,那就可能有點問題了。

2.了解特徵。了解過後,家長們也要明白這些遊戲的特點,如這些遊戲可以在線獲取嗎?有社交屬性嗎?還有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騰訊的遊戲是不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限制孩子們的網上玩遊戲的時間?

3.設定基本規則。你的孩子玩遊戲需要經過你的許可嗎?你對孩子們的遊戲是否設置了家長控制?在美國,在英國和加拿大等等這些地方,有一個規則是不讓孩子們在臥室玩遊戲,或不會讓孩子們在凌晨兩三鍾玩遊戲等,有時候家長們需要為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條約、規則。

4.管理你的孩子的遊戲過程。家長們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管理孩子們的遊戲過程。比如,家長可以控制適用於所有當前的遊戲機、掌上電腦和計算機,按娛樂軟體分級委員會(The 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簡稱ESRB)的評級類別來選擇遊戲,規定你的孩子可以玩遊戲的時間,限制他們接入網際網路等等。

五、跨代的在線安全

——老年人如何使用網際網路

(Online Safety Across The Generations : How Seniors Use The Internet)

1.使用與不使用網絡的老年人

最近發布的一項網絡安全研究發現,美國很大一部分老年人(62-63歲以上),80%的人使用網際網路,53%的人每天都上網。老年人上網比例佔比可以說明科技與服務的普及程度,如政府網站提供的在線辦公可以惠及在邊遠居住的老年人。

2.身份盜竊和黑客攻擊是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

與上網經驗較少的老年人相比,已經上網15年或更長時間的老年人表現出對每種上網威脅因素的更少關注(平均低15%)這些老年人上網最大的擔憂是什麼?第一,身份的盜用。他們會擔心上網的時候有人盜竊他們的信息、身份。第二,擔心資金帳戶被黑客攻擊或者是受到病毒攻擊。

3.許多老年人採取措施在上網時保護個人信息

受訪的上網老年人中,93%的人至少採取過一種網絡安全防衛措施,46%的人做過兩種或者更多種。如使用密碼,使用防病毒軟體,也有一些老年人使用多程序、多步驟的身份認證,以及在上網時通過簡訊驗證來操作下一步。

4.上網的老年人利用了網際網路所提供的許多優勢

老年網絡用戶其實也很享受上網的過程,他們喜歡用社交網絡,也有很多人用網絡購物,電商和網絡銀行服務等,很多人還會使用視頻電話,尤其是在他們跟孫子、孫女輩溝通的時候。

5.無論上網與否,許多老年人都和年輕人討論過網絡安全

此外可以發現,不論是老年人的上網群體還是不上網群體,都會跟他們的子女談及網絡安全的問題,其中上網的老年人群體這種做法更普遍些,佔據該群體總人數56%,不上網的老年人群體中,和子女談論網絡安全的老年人佔據了41%。這也是在中國看到的現象。問題是小孩子們都花很多的時間在他們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上,但是老年人其實不太懂如何使用這些設備,只會跟孩子們說在使用這些網絡設備時注意安全。

六、關於家庭與數位技術的關係

1.父母們通常發現科技使教育孩子更容易

總的來說,技術和網際網路使做父母成為一種工作的方式。通過研究與調查,我們發現更多的家長說,其實技術使得他們這種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教育更加簡單了。

2.在美國家長看到科技使用有許多積極影響,但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

網絡科技進步,使得家長看到技術帶來積極的一面:孩子們提高了創意、研究能力;網絡工具可以幫助家長輔導孩子們的作業,追索行蹤,甚至減少孩子們因為在戶外運動而受傷的可能性。但總體上我們應當在戶外或戶內活動之間維持一個平衡。另外,也有三分之一的家長擔心孩子們注意力會缺乏,與同齡人玩耍時間縮減等。那麼下一代的孩子會不會在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時候有問題呢?比如說眼神交流,同理心,能不能理解其他人。尤其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特質。

3.對於家長來說,內容管理勝過時間管理

我們還問了我們的家長他們主要擔心的是什麼?和孩子們在上網和使用科技產品時花費的時間這一因素相比,令人驚訝的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家長更加擔心網上的內容不合適兒童上網,諸如色情或者憎恨的言論。

4.「科技闔家」

科技對家庭成員溝通是有影響的,這裡的「家庭」包括家屬以外的大家庭。技術讓家庭團結在一起,這些活動包括一起上網、玩電子遊戲、做教育活動、看社交媒體帖子等。受訪者中有57%的人感受到技術讓家庭交流等變得更順暢。

5.技術成癮

美國醫學界經常激烈地討是否存在著網絡成癮這樣一個問題,但我們經常使用的該術語其實和醫學方面的界定完全不同,至今還沒有接受網絡成癮症狀的定義。不管網絡成癮存不存在,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創造的技術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

6.我們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我們總是呼籲在某個方面做更多的研究,要有更多的證據,要有更多的比較性的探索,不僅在一個國家研究,還要在不同國家之間比較研究。我們也會發現文化之間的相似的地方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是因為文化還是政治組織的原因,不同地方還是有一些差異的。例如物聯網,人工智慧,屏幕時間等等,新技術的出現也會帶來新的話題討論。技術有的時候說不上好壞,但是也說不上中立,取決於你如何去使用,用途決定了技術的好壞和性質。

那麼我們需要進行什麼樣的調查? 新的問題和關注點是什麼?我們未來的方向是如何呢?這些問題等待著我們一一去探索。

整理:張夕夜、曾坤

— — | END | — —

相關焦點

  • 「6.15」杭州市「5·15國際家庭日」主題宣傳暨育兒經驗視頻分享...
    育/兒/經/驗/視/頻/線/上/投/票活動簡介2020年5月15日是第27個「5·15國際家庭日」。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和杭州市婦女聯合會舉辦了主題為「家有二寶,幸福滿堂」的杭州市「5·15國際家庭日」和《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宣傳周主題宣傳活動暨育兒經驗視頻分享大賽。活動開展以來,杭州的寶媽們積極響應,快速行動,精心製作了大量參賽作品。
  • 分享戰疫經驗 聚焦國際合作——中國外文局舉辦抗擊疫情國際智庫雲...
    來自中國、法國、西班牙、巴基斯坦、埃及、巴西6國的專家學者相聚雲端,就如何攜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分享經驗、匯聚智慧。 法國橋智庫主席周瑞說,目前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中國已將其用巨大犧牲換來的經驗與世界分享,各國應積極學習借鑑。他希望將全球治理原則應用於公共衛生領域,並呼籲各國擯棄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差異,團結一致,加速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爭分奪秒拯救生命。
  • 在線英語哪家好?分享我個人的機構選擇經驗
    在線英語哪家好?記得在好幾年前在線教育剛剛興起的時候,各種大大小小的平臺魚龍混雜,當時在網上看到有一位老師說過,線上,只是獲得知識的渠道發生變化,線上教育的本質還在「教育」,只要還是教育,就離不開兩點:師資和課程體系。這兩點不過硬,平臺就起不來。
  • 2020上海「國際家庭日」嘉年華
    2020年9月19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閔行區人民政府指導;閔行區文旅局、華漕鎮人民政府主辦;華漕鎮文體中心、華漕金豐國際社區發展促進會承辦;上海樂兜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毅力特鐵人三項俱樂部協辦的2020上海「國際家庭日
  • 第八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2020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獲獎...
    作為一個別具特色並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攝影賽事,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絲路國家攝影組織國際聯盟、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主辦的「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這個競賽希望通過整合美育資源,加強攝影與科學的有機融合,強化各國青少年的相互了解、溝通與交流,通過影像記錄和傳播,為青少年的校外美育實踐創造機會,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建設工程。
  • 21世紀的極地環境保護需要更加密切而深入地國際合作
    由國際極地保護協會主辦的「2020年國際極地環境變化與保護大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ar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Protection, ICPECP)日前成功舉辦。
  • 逾5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的第四屆「一帶一路」青少年創客營...
    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之時,第四屆「一帶一路」青少年創客營與教師研討活動如約而至,吸引逾5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3000餘名師生參與,以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與合作架設「民心橋」,推動「後疫情時代」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 寫在國際家庭日,幾個家庭教育的反面案例,值得深思!
    教師無法自然地得到人們的尊重,但確實應該得到尊重,於是國家確定了教師節;少年兒童權益理應受到保護,但確實保護不力,因此國家制定了法律並廣泛宣傳六一兒童節。諸如此類的節日很多,理應受到重視卻未被重視的問題,通過確立節日的方式,引起人們的重視,作用有多大,起碼在國際家庭日這個節日上看不出什麼來。
  • 2018柏林文化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
    2018柏林文化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2018柏林文化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是由德國柏林鋼琴發展與交流協會聯合柏林藝術大學與上海琅朗文化共同舉辦的專業音樂賽事。
  • 「國際家庭日」系列宣傳|「國際家庭日」知識小科普
    每年的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那麼大家了解「國際家庭日」是什麼時候設立的?為何設立嗎?近年來,為慶祝「國際家庭日」都舉辦過哪些活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什麼是「國際家庭日」。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並確定其主題為「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其銘語是「在社會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體制」。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的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
  •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Hello,河南!」有獎徵集活動公告
    ,講好河南故事,傳播河南好聲音,樹立河南新形象,由河南省委網信辦、省委外辦、省工信廳主辦,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承辦,河南省各地網信、外事 、工信部門以及鄭州銀行協辦的「Hello,河南!」多語種網上主題活動已於近期拉開帷幕。該活動包括啟動儀式、中英雙語系列微視頻拍攝和有獎徵集等內容。其中,中英雙語系列微視頻拍攝活動已於2020年7月在全省廣泛開展。為了擴大活動影響力,營造更加良好的宣傳氛圍,國際在線河南頻道「Hello,河南!」有獎徵集活動於10月19日起正式開展。
  •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青少年科學影像單元重點活動走一波
    距離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青少年科學影像單元暨首屆北京國際青少年科學影像展評展映活動 ,只剩1天啦 !
  • 國際家庭日關注家庭福祉 什麼是中國人眼中的家庭幸福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李雯婷、尚禹):5月15日是國際世界家庭日。聯合國把今年國際家庭日的宣傳主題確定為:家庭、教育和福祉。昨天,我們的記者也走上街頭,採訪了中國老百姓對於家庭幸福的不同理解。家,是每個人的歸宿,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石。
  • 寶玩聯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課
    多知網3月3日消息,今天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0-6歲家庭親子英語啟蒙品牌寶寶玩英語,聯合公益支持機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同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幼兒雙語公益課程。  課程合作旨在藉助寶寶玩英語品牌在學齡前兒童家庭中的廣泛影響力,幫助孩子們從小了解動物、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培養孩子熱愛自然、關愛生命的意識,向公眾傳播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課程自3月3日起,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 美國國家地理(國際版)頻道在線電視直播
    目前,全球有17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4億4千萬個家庭用戶,可以通過48種語言收看到國家地理頻道。憑藉無與倫比的視覺品質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國家地理頻道榮獲了多項專業紀錄片製作大獎,其中包括一次奧斯卡金像獎和兩次金像獎提名,129座艾美獎和超過1000個影視媒體專業獎項,製作水準自然毋庸置疑。
  • 【圍觀】「國際家庭日」知多少?
    【圍觀】「國際家庭日」知多少?國際家庭日的由來1989 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並確定其主題為「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其銘語是「在社會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體制」。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的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
  • 寶寶玩英語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課
    中新網3月3日電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0-6歲家庭親子英語啟蒙品牌寶寶玩英語,攜手公益支持機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同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幼兒雙語公益課程。課程合作旨在藉助寶寶玩英語品牌在學齡前兒童家庭中的廣泛影響力,幫助孩子們從小了解動物、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培養孩子熱愛自然、關愛生命的意識,向公眾傳播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課程自3月3日起,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 清華大學國際公共衛生碩士項目在線教學紀實
    身處八國十四地 同進清華雨堂課清華大學國際公共衛生碩士項目在線教學紀實清華新聞網2月20日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仍在繼續,清華大學作出「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重要決定。為落實學校的整體安排,確保醫學院教學秩序的穩定,國際公共衛生碩士項目(IMPH)配合醫學院全力推進在線教學工作,全體師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順利實現八國、十四地學生同上一堂課。「營養健康學」課程經過主講教師程峰和趙艾的精心設計,綜合使用雨課堂和Zoom視頻會議軟體,給來自8個國家、目前分布在世界14個地區的17名學生上課,順利開講了國際公共健康碩士2020春季學期第一課。
  • Greenlight:面向青少年的家庭金融科技平臺
    導讀「少年即未來」——青少年用戶群體的需求愈發吸引金融科技公司的關注。成立於2014年的Greenlight就是一家面向青少年群體的家庭金融科技平臺,通過個性化的卡片及應用程式,Greenlight為家長提供了管理孩子消費、儲蓄和傳輸金融教育的渠道,也為青少年提供了自由儲蓄和接受金融教育的機會。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今年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對家暴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定,這意味著中國的反家暴之路正式法治化。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家庭暴力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