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國」18天,印度火了:這件被嚴重低估的事情還是來了……

2020-11-23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1.0M

作者 | 若若

印度,今天是「封國」第18天。

疫情之外,人們意外發現:他們竟然能看清喜馬拉雅山了。

按理說,以喜馬拉雅山的海拔,方圓幾百裡內,沒有遮擋物的情況下,絕對是可以看到的。

可就在山脈一側的印度人民,30年來首次看到喜馬拉雅山本山。

這件事,還要從空氣汙染說起。

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空氣最「髒」的地方。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15個城市,他們佔了12個。

對於當地人來說,宛如末日一般的場景天天都在上演。

在這裡,城市是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印度的空氣品質指數,曾經是個謎。

2016年,這項數據是300左右;2019年底,直接飆到999。

給出999不是因為數值就是999,而是這是儀器檢測的最大值......

為了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他們沒少下功夫。

實行停課停工,沒用;

執行過「單雙號」限行,依然沒好轉;

歐美人著急了,建議他們液化氣代替燒煤,還是不見效。

為了身體健康,人們甚至開發了一項新產業——吸氧服務。

15分鐘50元錢的價格,當地人調侃說:「寸土寸金沒達到,吸口氣兒都要錢卻是真的。」

可就在前幾天,一條新聞震驚了當地人。

有人記錄下去年11月和今年4月的空氣品質對比,封城20天,印度的空氣品質明顯變好了。

點擊播放 GIF 0.2M

點擊播放 GIF 0.5M

「封國」當日,新德裡平均空氣品質指數是115;三天後,這個數據下降到了75。

去年同期的二氧化氮含量數據對比

大家紛紛拍攝下這難得一見的場景,同時也不免思考:

疫情,絕不是好事!

帶來的變化,卻值得反思!

人們只是減少了幾天活動,大自然就讓我們見識到如此大的變化,可見我們平常的破壞力到底是有多大?

人類的破壞力,遠超想像

空氣品質的改善,不僅僅在印度,而是世界性的。

據《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提供基準排放數據的科學家稱,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因此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

疫情期間,人類少排放了約2億噸二氧化碳。

從NASA給出的一組衛生圖片能看出:中國的環境汙染也大大減少了。

PM2.5濃度,在汙染最嚴重的京津冀地區,優良天數比例70.6%;而在疫情前,這個數字是36.2%。

改善了近一倍!

就連NASA的研究員也對此表示驚訝:

「這是我頭一次看到在如此廣闊的範圍內發生的戲劇性下降!」

無獨有偶,隨著疫情的蔓延,這樣的變化擴散到全世界。

歐洲環境署監測了疫情以來的空氣品質變化。

變化最明顯的北部地區,恰好是義大利疫情重災區。

從衛星圖裡也能看出,2月14日-3月7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義大利大氣上空的「陰霾」幾乎一掃而空。

有人把疫情形容成地球的一次喘息:

「天變灰了,水變濁了,大地滿目瘡痍。有一天,它太累了,於是喊了病毒出來。去!讓人類也嘗嘗透不過氣的滋味!然後天變藍了,水變清了,人們被關在家裡,出門戴上了口罩。」

疫情是一場苦難。

但對人類來說,對苦難的思考是有意義的。

它讓我們從多個角度,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思考應該怎麼生活。

地球的自我調節能力或許比我們想像得更強。

前提是,我們對它真正的敬畏。

如果人類消失,地球會怎樣?

世界各地,令人驚嘆的景象一再發生。

一邊是城市封鎖居民隔離,一邊是動物們在城市裡自由漫步。

平時屬於孩子們的公園,人不來了,英國小羊肆無忌憚地撒歡了。

點擊播放 GIF 5.5M

平時絕不敢出現在喧鬧的城市裡的野豬們,趁著大家都躲在家,第一次拖家帶口,帶豬崽子們進城了。

在濟南,3隻孔雀悠閒「逛街」。

點擊播放 GIF 1.7M

在昆明,一隻鴕鳥在市區東三環上飛速「飆車」。

點擊播放 GIF 4.3M

汽車的倒車鏡上,小鳥開始築巢......

摩託車的車頭,竟然成了一條眼鏡蛇的新窩。

點擊播放 GIF 1.7M

「封城」後的舊金山金門,一隻蒼鷺在金門大橋下,欣賞著眼前的美景。

動物能夠這麼自在地享受自然,不用擔心人類的騷擾,這樣的場景我們是有多久沒有見過了?

一些罕見身影的現世,更加突破了動物學家的想像。

在山東長島縣海域,漁民驚訝發現了4隻野生白江豚。

近幾年的水質汙染,江豚的生存環境遭受毀滅性打擊,據估全世界只有不到1000隻,並且在10年內徹底滅絕。人類活動銳減後,江豚不僅現身,還在船邊嬉戲玩耍!

點擊播放 GIF 0.6M

早就銷聲匿跡的金雕,在吉林省自然保護區裡被拍到。

點擊播放 GIF 4.8M

多年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雪豹,活躍在青海的森林公園。

點擊播放 GIF 4.4M

四川雅安國道上,一隻野生大熊貓在公路上玩得正歡~

點擊播放 GIF 1.8M

還有黑臉琵鷺、荒野貓......

事實證明,不是動物都消失了,而是躲起來了。

約翰•鄧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與世隔絕。每個人都只是大陸的一塊拼圖。」

在人類肆意使用地球、消費大自然時,動物們不僅被排擠,還不得不和人類一起承擔地球惡化的結果。

在人類「退出」後,它們才敢出現在原本也屬於它們的地方。

「如果人類消失了,地球會變成怎麼樣?」

人們在一次疫情中看到了答案。

「暫停鍵」背後,一個真相藏不住了

有人說:這場疫情,是地球幫我們按下了暫停鍵。

人類進入2020年,災難不斷。

澳洲火災、非洲蝗災,菲律賓山火、西班牙暴風雪、克什米爾地區雪崩......以及正肆虐全世界的新冠病毒。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南極洲局部地區突破歷史最高溫,達到匪夷所思的20.75℃。

2019年,是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2020年1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

歷史上導致重大災難的發生,幾乎都與全球變暖有關。1979年以來,北極冰量減少80%,每10年大約上升0.15-0.20攝氏。這個看起來不嚴重的數字,對地球的影響超乎大家的想像。

紀錄片《在世界的盡頭相遇》裡,一隻企鵝突然扭頭脫離了大部隊,義無反顧地向群山走去。

「——我想去看看山的那邊。

——你決定好了嗎?

——是的。

——那麼,再見。」

這是得了抑鬱症的企鵝。

全球變暖,失去家園,它們寧肯遠離親人,在一個孤獨的地方,靜靜等死。

點擊播放 GIF 1.0M

這不是第一隻自殺的企鵝。2019年,曾經的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繁殖區域——哈利灣,在最近兩年內無帝企鵝產卵蹤跡。

近50年,企鵝數量減少了近6成。

在地球對面,北極熊、海獅被迫離開生活領地,有的冒著生命危險闖入人類生活,有的不得不前僕後繼奔赴死亡。

點擊播放 GIF 4.3M

有人樂觀預測:疫情期間二氧化碳釋放量的減少,會改善全球變暖的境況。

可惜的是,積重難返。

科學家不得不打破大家的美好期冀:目前肉眼可見的改善,對於長期傷痕累累的地球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科學家把過去100年地球氣溫變化做成了一個視頻,他們失望地發現,辛苦維持了幾個世紀的氣溫,僅僅進入21世紀這20年裡,就完全走向失控。

2015年-2019年,全球變暖程度迅速增快

未來疫情過去後,人類世界會恢復原狀,在劫後餘生之餘,

還有人記得這些曾經的災難嗎?

還有人惦記這些被死亡時時威脅的動物嗎?

還有人願意犧牲一部分利益來保護地球嗎?

還是會,像那句話說的:「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在1962年出版的《寂靜的春天》,開篇就是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美麗村莊由於不明原因,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周圍蔓延著死亡的氣息。作者繼而提出疑問:村莊為何變得如此荒涼破落?」

答案正是人類的所作所為。

人類的自大和膨脹,體現了地球各個角落。

豢養、觀賞動物,無不彰顯著人類作為上位者的優越感;享受樹林、海洋,卻又給它們帶來滅頂之災。

最後一隻渡渡鳥至今仍在荷蘭萊頓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無聲地悲鳴;為了擴大生產,亞馬遜雨林的生物們次次失去幾經搬遷的棲息地。我們所享受的這片豐饒的現代的土地之下,埋葬了無數本能好好生存的生命的骸骨。

卡倫·布裡克森在《走出非洲》中說:「我徵服了一切,卻站在墓群中間。」

人類往往如此:

他們明白所有的道理,卻從不真正敬畏自然。

他們習慣索取,卻很少真正反思。

疫情帶來的反思,希望是新的起點。

但願我們的孩子,

還能看到和過去一樣的世界。

作者:若若,大齡網癮少女,偽心理學研究者,理性與文藝的矛盾體,網際網路碼字選手。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13億人的印度,已經到了大爆發的邊緣
    /YouTube截圖另一方面,印度本身的檢測能力亦有限。按照比例計算,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每一百萬人中只有18人進行了檢測。只有去過高風險國家,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史,或者是收治了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醫院的醫生,屬於「這18個人」的範疇,可以去公立醫院進行免費測試。
  • 確診總數破萬,20天增20倍,印度延長封城,預備10萬病床應對疫情
    僅僅在20天前,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確診病例僅為536人,如今累計數字過萬,也預示著該國在20天中,確診人數增長了20倍。隨著位於孟買的全亞洲最大貧民窟塔拉維出現確診和死亡病例,印度疫情也被認為即將迎來爆點,可能會成為全球疫情的下一個震中,而目前印度的增長速度也正在進一步印證這樣的猜測。
  • 印度「橄欖綠」女孩被封「最美女生」,獨自出門上街,會危險嗎?
    導語:印度「橄欖綠」女孩被封「最美女生」,獨自出門上街,會危險嗎?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因為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這本來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鄭昊寧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為遏制疫情,印度政府3月底實施「封城」措施,而後多次延長,6月8日起分階段放鬆管控。印度大部分地區已進入「解封」的第二階段,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仍處於嚴格管控中。班加羅爾原本已逐步「解封」,但病例數近來大幅反彈,累計確診病例6月中旬為大約1000例,本月13日達近2萬例。
  • 歐洲新冠死十萬,印度確診100多,為何大家卻認為印度疫情更嚴重
    道理很簡單,會叫疼的人說明意識清醒,可能問題不大,而那些已經不會喊疼的人的問題才真正嚴重。這幾天大家關注的疫情重心都是:美國的感染人數超過70萬,歐洲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西班牙醫護被感染人數超過3萬等顯眼的消息。
  • 印度新冠確診病例突破90萬,「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印度衛生部網站數據顯示,截至14日上午8時,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病例超過2.8萬例,累計病例超過90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
  • 印度班加羅爾再度「封城」(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15日 (外代一線)(13)印度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這是7月15日在印度班加羅爾拍攝的空蕩蕩的街道。 為遏制新冠疫情,原本已逐步「解封」的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
  • 今天,武漢解封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武漢封城的這76天
    在封城76天後,武漢終於迎來了解封的日子。這一天真的來之不易,它代表著,中國疫情形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生活開始正常化了。在這解封的時刻,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武漢經歷的這76天,到底都發生了什麼。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正式封城。
  • 不要小看印度,這領域印度搶先中國一步,成繼美俄後第3個擁有國
    現如今,一個國家的實力已經不單單靠武力來決定,很多方面都要考慮在內。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武力不重要,相反因為先進的武器技術,才可以避免戰爭的出現。 近期的一次揭幕儀式上,讓很多國家意識到不要小看印度,因為這個領域印度搶先中國一步,成為繼美俄兩國後第三個擁有國。
  • 東南亞新聞五分鐘:疫情長期化對於新加坡衝擊巨大,馬來西亞封國將...
    在3月15日到18日的四天裡,新加坡每日的新增病例連連創下記錄,分別達到14、17、24和47例。與中國的情況類似,新加坡最近飆升的病例大多是輸入性病例。這四天總共102個病例中,近七成為輸入性病例,大部分確診病人是從海外回來的本國國民,來源遍布歐洲、美國和東協各國。從走勢看,新加坡這個防疫模範生也面臨疫情長期化的嚴峻考驗。
  • 武漢封城第12天,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看看這篇文章
    武漢封城第12天,曙光在前,拐點終於要來了! 2月3日,武漢封城第11天,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上班。全國病例總量達到令人憂慮的2萬,病亡人數突破425人,一個個令人憂慮、焦心、嘆息的數字背後,穿插著更多令人悲傷的故事。
  • 被嚴重低估的威脅:全球變暖
    2海洋生態系統破壞嚴重。2019年,海洋熱含量已深入到深度2公裡的海洋,打破2018年創下的紀錄高點。北極海冰持續長期減少得到證實,其9月的月平均範圍是有記錄以來第三低。南極海冰面積自2016年起一直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一年,全球海洋平均經歷了近2個月的異常高溫,約84%的海域經歷了至少一次熱浪。
  • 五大洲20國宣布緊急狀態 義大利捷克西班牙"封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暴發,目前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8萬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不少國家為了抗擊疫情,不得不採取非常措施,如暫停交通、限制出行乃至進入緊急狀態,這其中既有身處疫情中心的歐洲國家,也有美洲與大洋洲國家。
  • 英國宣布第三次封國,來看看第三次封國新規是什麼
    鮑裡斯要求民眾「待在家裡」,就像去年3月第1次封國時那樣。同時,鮑裡斯把抗疫口號改回了去年3月的「待在家裡、保護NHS、挽救生命」。鮑裡斯要求英格蘭民眾立即遵守新的封鎖規定。新規定已經取代了原先的分級封鎖制度。
  • 印度,一個被嚴重低估的航天對手,我們都小瞧了它的能力
    印度一個位於南亞大陸的神奇國家,提起印度,很多人第一印象大多都是摩託車雜技表演、咖喱飯或者萬人掛火車,而提起印度航天,很多人的印象也並不好,登月失敗、載人航天並未成功、甚至發射衛星還用神牛祈福,仿佛印度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航天技術,那麼真實的印度航天真的如此不堪嗎?
  • 翡翠封蠟引爭議 應相互理解還是相互排斥?
    這小黑點雖然不起眼,但還是讓她起了疑心,於是徐女士便找來懂行的朋友幫忙鑑定。當朋友懷疑這個翡翠可能進行過封蠟處理時,徐女士毫不猶豫地向商家提出了退貨申請。  然而,商家在同意了退貨申請後,徐女士卻猶豫了。感覺雖然這個吊墜進行過優化處理,但像這種水頭這麼好,雕工開臉這麼親切的吊墜,很難再遇到500元這樣優惠的價格了,而且這個黑點又很小,根本不影響翡翠的美觀度。
  • 印度萬億蝗蟲大軍入侵北方邦,手掌大的蝗蟲遮天蔽日,大地秒變黃
    現在蝗蟲所過之處,大片農作物遭遇損毀,許多印度農民因受災嚴重生計受到嚴重影響。今年印度蝗災異常嚴重,6月27日就有媒體報導,印度首都新德裡侵入大量蝗蟲,周邊地區紛紛淪陷。大規模蝗蟲破壞力非常大,每天都會消耗和破壞大量糧食,給印度農民帶來很大壓力。據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1315萬,累計死亡超57萬,單日新增超19萬。
  • 梵蒂岡封聖是怎麼回事?什麼樣的人可以封聖?
    後來規定必須向教宗提出封聖申請,申請封聖者必須在宣福禮後又有兩件神跡被發掘且經證實,才能正式封聖。 自1588年教宗西斯克特五世創立聖禮部、規範封聖程序以來,至2016年9月4日特蕾莎修女梵蒂岡封聖,今已有887人得封聖人,而這個數字還將持續增長。
  • 全球戰疫丨五大洲20國宣布緊急狀態,意、捷、西「封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暴發,目前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8萬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不少國家為了抗擊疫情,不得不採取非常措施,如暫停交通、限制出行乃至進入緊急狀態,這其中既有身處疫情中心的歐洲國家,也有美洲與大洋洲國家。
  • 只因如來做了這件事情!
    如來到底幹了什麼事情?居然讓三清四御都來拜謝他的恩德!說起來這事還得從孫悟空大鬧天宮說起,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裡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結果沒把孫悟空煉死!被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孫悟空,一出八卦爐就進入了「暴走」狀態,放倒了兜率宮包括太上老君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