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先森
最近,曾經一代玉女歌后孟庭葦,突然上了熱搜。
這場不斷反轉的大戲,連續幾天登上了熱搜榜,吃瓜群眾好不熱鬧。
起初是女藝人張暖雅爆料,說孟庭葦出軌女助理,導致與老公離婚。
之後看客才知道,真正搞事的是張暖雅所屬經紀公司的老闆張志鵬,即孟庭葦的前夫。
面對控訴,孟庭葦工作室選擇對簿公堂。
前夫咄咄逼人,多次寫出長文,講述婚變細節。
孟庭葦不得不拿出實錘:離婚後的張志鵬軟硬兼施,不斷向她借錢不還。
看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個大概。
那麼,孟庭葦是怎樣的人?
一代純情歌后,又怎麼會遇到一個為了金錢不斷威逼的男人?
01
孟庭葦是誰?可能年輕一代的很少有人聽過這個名字。
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兩岸三地的空氣中,四處飄蕩著她的歌聲。
在那個對瓊瑤式愛情、三毛式浪跡無限嚮往的純真年代,她是其中最讓人難忘的一個聲音。
她有一個細膩、清亮的民歌嗓,脫俗中自帶一點娃娃音,乾淨得不帶一絲雜質。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她的金曲,實在太多了。
孟庭葦就像一朵羞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綻放,無數人被她乾淨空靈的歌聲深深吸引,成為70、80後的青春,90年代的回憶。
但很少人知道,孟庭葦的原名叫陳秀玫。
陳秀玫從小就喜歡唱歌,每次學校組織活動,老師都要她一展歌喉。
當時瓊瑤電影風靡,影片裡有很多在民謠餐廳打工的大學生,陳秀玫受此影響,也跑去餐廳幹活。
但別人是端盤洗碗,她是抱著吉他唱歌;別人一小時能拿幾十臺幣,她可以拿幾百。
在餐廳唱了一兩年,憑藉青春可愛的模樣、乾淨清新的歌聲,她收到了多家唱片公司拋出的橄欖枝,幾經波折後籤了上格唱片。
19歲那年的夏天,她一個人背著吉他來到陌生的臺北,懵懂又堅定的開始了歌手生涯。
自帶氣質,唱功極佳,陳秀玫星途無量,唯一的問題是,這個名字沒什麼「星味」。
公司於是找來大師給她取一個藝名,她最後選了一個「孟庭葦」,覺得這名字很詩意。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改名跟「劉福榮」改名「劉德華」一樣成功。
02
星途一片坦蕩的孟庭葦,最初卻走了不少彎路。
公司給她設定天真無邪的鄰家女孩路線,前兩張專輯卻成績平平。
好在公司改組,為她重新設計了造型和歌路,清純可人的形象立馬辨識度飆升,加上甜美清澈的唱腔,讓第三張專輯《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大爆特爆。
這張專輯在臺灣銷售超過50萬張,亞洲地區銷售超過500萬張,創下臺灣歌手專輯銷量之最。
目前能破這個記錄的,只有張學友和周杰倫。
專輯裡的《紅雨》《一個愛上浪漫的人》等全部流行,一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更是讓她獲得了「月亮公主」的雅號。
而在這些雅號之外,她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小名,叫「亞亞」。
孟庭葦和李翎君
接下來,孟庭葦迎來了她的全盛時期。
1992年的《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在臺灣大賣40萬張,一直紅到香港和大陸。
那年,她以《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無聲的雨》等3首歌曲,入圍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國語勁歌金曲和十大新人獎。
吳宗憲說,因為孟庭葦的這首歌,讓從未去過臺北的人總覺得「臺北永遠都是溼嗒嗒的」,雨季中的這座城市最浪漫。
專輯裡的《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一直都是每年情人節各大電臺的必備曲目。
1993年孟庭葦連發兩張專輯,全部大熱。
一張是《誰的眼淚在飛》,一首《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和《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像街頭神曲一樣唱響各個角落。
另一張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讓她又獲得了另一個雅號,天氣公主。
巔峰時期的孟庭葦,作為臺灣區唯一受邀者,參加1995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那一屆春晚採用現場真唱,還觀眾一個真實的聲音,結果很多歌唱演員紛紛落馬。
但孟庭葦卻能頂住壓力,清澈依舊的聲音加上柔美的肢體動作,一襲白裙,一首《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打動無數內地觀眾。
1995年春晚孟庭葦演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03
孟庭葦最紅時,她的卡帶被內地盜版商瘋狂翻錄,大街小巷都是孟庭葦的歌聲。
一個盜版唱片商曾說,我真的腰謝謝孟庭葦,因為錄製她的唱片,讓我賺了錢換了車買了房……
孟庭葦在《月亮說話》裡說:
某個時期 我成了空中飛人
鮮花和掌聲像潮水般襲卷而來
日子忙得沒有時間回頭看
只能堅強而倔強的
支撐起看似華麗卻不安定的生活方式
她開始失眠,每天靠安眠藥入睡;她要面對各種競爭,唱片銷量不好,公司還要開會檢討。
在發行民歌專輯《純真年代》之後,孟庭葦走到了盛極而衰的時期。
更令公司頭疼的是,她對圈子始終保持著距離感,拒絕過度曝光,拒絕參加綜藝。
工作之餘,她閉關,齋戒,念佛。清湯寡水,全然沒有狗仔隊需要的花邊趣料。
在那個臺灣綜藝節目大行其道的年代,這意味著拒絕名與利。
她無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遊刃有餘,某次她臨陣脫逃一檔綜藝,結果連累全公司藝人被封殺。
2000年,孟庭葦終於在《愛到史豔文》的專輯發布會上宣布自己要退出的消息。
那段時間,她的哥哥出車禍去世,爸爸中風臥床,好朋友也因病去世……
生命的無常,讓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退出歌壇後,她開始了清淨的佛修生活,還取了一個居士名——明惠。
清晨起床,開始一天的清修,素食簡餐,完全與外界隔離,淡化功利心。
孟庭葦「皈依平靜」
2003年,孟庭葦甚至去了印度,甚至有了出家的念頭。回來她出了兩張佛教專輯,《阿彌陀佛》《心經》。
在另一個精神國度,她找到充沛而自在的靈魂。
她沒有想到,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男人的出現而徹底改變。
04
唱著青澀情歌的孟庭葦,在退出歌壇前根本沒有什麼戀愛經歷。
她有一首歌叫《化身為海》,為了更好的體會歌曲情感,她就去翻看瓊瑤小說,然後想像自己是書中的女主角。
退出歌壇三年後,孟庭葦突然受邀到一家公司參加活動,認識了這家公司的老闆,張志鵬。
原來,張志鵬恰是她的高中同學,因為文採斐然,曾經是少女孟庭葦心中仰慕的對象。
發行第一張專輯時期的孟庭葦
十幾年後重逢,張志鵬對孟庭葦展開熱烈追求,對她百依百順,陪她旅行,支持她復出開演唱會,彌補了她在感情上的遺憾。
孟庭葦感動於張志鵬艱苦創業的故事,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有了兒子寶弟。
故事的開頭總是很美好,故事的結尾總讓人始料未及。
張志鵬的眼裡,似乎只有錢。
他的公司遭遇債務危機,孟庭葦不惜將老家的房子抵押貸款400萬,給他填坑。
孟庭葦的爸爸去世沒幾天,他就給她安排工作;懷孕時挺著大肚子參加演出……
孟庭葦「純真年代」演唱會
不僅如此,婚後的張志鵬性情大變,謾罵,摔東西,甚至拳腳相對……
孟庭葦的爸爸去世時,她把媽媽接到自己家裡住幾天,張志鵬卻不耐煩了,因為嶽母在影響他裸身穿褲衩……
出差在外,孟庭葦忘記給他帶乳液而遭到他責罵,他隨手抓起檯曆就向她砸過去,打罵聲驚動了整個酒店……
在長期的語言暴力和精神折磨下,孟庭葦忍無可忍,決定和他離婚。
為了掙脫這場婚姻,孟庭葦拒絕參加活動,這意味著作為經紀人的張志鵬要賠償違約金,他才不得已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外界說是因為張志鵬家暴和出軌,他自己說是因為性格不合……
孟庭葦沒有澄清,也沒有對外說張志鵬的不是,只是雲淡風輕地說了句:
「我們曾經期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很遺憾沒有堅持走下去的人是我……」
孟庭葦終究是心太軟,太仁慈了。
05
所有人都以為,他們和平離婚了。
誰知離婚後張志鵬仍未善罷甘休,不斷向孟庭葦借錢不還,一次次利用舊情和孟庭葦柔軟的心:
他就像一個糾纏不清的吸血鬼,軟硬兼施:
或哭求,或以語言暴力威脅:
不給,就拿兒子相要挾,恐嚇公開所謂的「證據」,詆毀她在演藝圈的聲譽:
面對誹謗,孟庭葦不得不曝光聊天記錄,這個男人吃軟飯的嘴臉暴露無遺。
從中我們可見,孟庭葦一次次妥協,不堪其擾,終於不再回應。
他借錢無果,終於走到喪心病狂的地步,詆毀前妻出軌,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負隅頑抗的他公布孟庭葦帶女助理回家的偷拍視頻:
可網友卻憤怒了:
拍攝視頻時已經離婚,而且沒有任何跡象可以證明孟庭葦出軌!
況且,監控別人的私生活,還將內容公布網絡,行為細思極恐!
這就是典型的直男癌:把對妻子跟女同事親密關係的恐懼,變成了百合的臆想。
面對三番五次迎面潑來的髒水,孟庭葦無奈拿出鐵證。
2008年,孟庭葦讓他親手寫下「家暴切結書」:
可到了2012年,仍然遭受他的家暴:
她不得已,只好向法院申請保護令:
他自己也承認,欠孟庭葦上千萬……
柔弱的女人和這樣的男人相處,註定是一場悲劇。
面對這些,孟庭葦只是淡淡回了兩個字:落幕。
是啊,謠言止於智者。
她是明智的,家醜外揚已經很難堪,她只希望就此打住,公道自在人心。
06
孟庭葦的私生活忽然像狗血連續劇一樣不斷上演反轉大戲,我們才知道她嫁得有多不靠譜。
用作家韓松落的話來說:孟庭葦這次遭遇,就是現代版的阮玲玉。
這場婚姻就像一部劇情不斷反轉的犯罪電影,只有觀眾蒙在鼓裡。
開頭是純愛片,然後演變成懸疑片,最後發展為商業犯罪片,以愛情為誘餌,以舊情為牢籠,企圖一次投入,榨取終身匯報。
有人說,張志鵬這樣的男人是最可怕的。
自卑心和自尊心都很強;
極度多疑、敏感又暴躁,控制欲強;
功利心太強,過於迷戀金錢;
編劇能力強,為達目的不折手段。
遇到這樣的男人,能斷則斷了吧。
你無法拯救一個走火入魔的人,也無法填滿一個無底洞。
對於女人來講,不能與子偕老已是婚姻不幸;遇人不淑,則是婚姻的大不幸。
若是離婚後還要遭遇渣男詆毀,拔刀相向,更是婚姻不幸中的不幸。
可憐一代玉女歌后,心地善良,一心虔誠向佛,卻也很難參透這紅塵俗世。
可是這一切的原罪,難道是愛情嗎?
不,是人內心的貪念。
有時候真懷念那個白衣飄飄的純真年代,沒有煩惱,沒有塵埃。
好在,撥開這世間紛紛擾擾的塵埃,我們能仍聽到孟庭葦如璞玉般純淨的歌聲。
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人生遭遇如何變故,她依然是那個坐在白紗窗前的女孩,每當聽到她的歌聲,往事一幕幕重現,記憶又回到了那個純真年代。
她給了一代人詩一樣的青春,有純美的意境,也有朦朧的傷感。
只是善良如她,也沒有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只怕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經歷人生百態世間冷暖才會明白,我們需要自己來愛自己。
看更多走心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視 覺 志